來源 | 龍德燕園基金(ID: LDYYcapital)
投資機構在投資的時候,對企業進行估值是極其重要的一個環節,合理判斷企業價值是投資者需要具備的基本技能。
一、常見的估值方法
1、絕對估值方法
通過對公司歷史及當前基本面的分析,對未來反映公司經營狀況的財務數據進行預測,獲得公司的內在價值。其特點是採用折現方法,如股利貼現模型、自由現金流模型等。
2、相對估值方法
是用可以比較的其他公司(可比公司)的價格為基礎,來評估目標公司的相應價值的方法。特點是採用乘數方法,較為簡便,如市盈率P/E估值法、市銷率P/S估值法、市淨率P/B估值法、EV/EBITDA估值法和PEG估值法等。
3、成本法
是指按照投資成本進行計價的方法,通過求取評估對象在評估時點的重置價格或重建價格,在扣除折舊的基礎上,估算評估對象客觀價值的方法。包括重置成本法、帳面價值法和博克斯估值法等。
二、不同類型企業適用不同的估值方法
● 重資產型企業(如傳統製造業):以淨資產估值方式為主,盈利估值方式為輔。
● 輕資產型企業(如服務業):以盈利估值方式為主,淨資產估值方式為輔。
● 網際網路企業:以市銷率為主,用戶數、點擊數和市場份額為遠景考量。
● 新興行業和高科技企業:以市銷率為主,市場份額為遠景考量。
● 能源和基建企業:重置成本和企業的石油或者天然氣儲備等是較好的估值方法。
三、具體估值方法介紹
1、市盈率法(P/E)
模型原理:目標企業價值=可比企業平均市盈率*目標企業淨利潤
優點:
● 計算市盈率的數據容易取得,並且計算簡單;
● 市盈率把價格和收益聯繫起來,直觀地反應投入和產出的關係;
● 它能反映股份公司的許多特點,如風險和增長潛力等。
局限性:如果收益是負值,市盈率就失去了意義。
適用範圍
適合持續盈利的企業。
2、市銷率法(P/S)
模型原理:目標企業價值=可比企業平均市銷率*目標企業銷售收入
優點:
● 它不會出現負值,對於虧損企業和資不抵債的企業,也可以計算出一個有意義的價值乘數;
● 它比較穩定、可靠,不容易被操縱;
● 收入乘數對價格政策和企業戰略變化敏感,可以反映這種變化的後果。
局限性:不能反映成本的變化,而成本是影響企業現金流量和價值的重要因素之一;只能用於同行業對比,不同行業的市銷率對比沒有意義;目前上市公司關聯銷售較多,該指標也不能剔除關聯銷售的影響。
適用範圍
適合銷售成本率較低的服務類企業,或者銷售成本率趨同的傳統行業的企業。
3、市淨率法(P/B)
模型原理:目標企業價值=可比企業平均市淨率*目標企業淨資產
優點:
● 市淨率極少為負值,可用於大多數企業;
● 淨資產帳面價值的數值容易取得,並且容易理解;
● 淨資產帳面價值比淨利潤穩定,也不像淨利潤經常人為操縱;
● 如果會計標準合理並且各企業會計政策一致,市淨率的變化可以反映企業價值的變化。
局限性:帳面價值受會計政策選擇的影響,如果各企業執行不同的會計標準或會計政策,市淨率會失去可比性;固定資產很少的服務性企業和高科技企業,淨資產與企業價值的關係不大,其市淨率比較沒有什麼實際意義;少數企業的淨資產是負值,市淨率沒有意義,無法用於比較。
適用範圍
主要適用於需要擁有大量資產、淨資產為正值的企業。
4、EV/EBITDA法
模型原理:公司價值EV=市值+總負債-總現金=市值+淨負債
優點:
● 企業價值比率指標EV/EBITDA是一個明顯優於PE的估值工具。PE實際上等於企業的市值除以淨利潤,而市值只不過是企業的一部分而已,EV/EBITDA有效解決了這個問題。EV指的是企業價值,企業價值不僅僅考慮了股東,還考慮到了債權人。
● PE由於沒有考慮到資本結構,所以很多時候即使是處於同一行業的兩家公司可能也無法直接對比。而EBITDA是息稅前利潤,剔除掉資本結構對公司利潤的影響,從而更具有可比性。
局限性:如果運營資本持續增加,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將高估經營性現金流量;公司自由現金流量比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在估值理論上更加相關。
適用範圍
對於計算財務槓桿差異較大的公司以及對於評估重資產高折舊的公司具有幫助。
5、現金流量貼現法(DCF)
概念:現金流量貼現法就是把企業未來特定期間內的預期現金流量還原為當前現值。由於企業價值的真髓還是它未來盈利的能力,只有當企業具備這種能力,它的價值才會被市場認同,因此理論界通常把現金流量貼現法作為企業價值評估的首選方法,在評估實踐中被大量應用,並且已經日趨完善和成熟。
模型原理:
式中:P一企業的評估值;n一資產(企業)的壽命;CFt一資產(企業)在t時刻產生的現金流;r一反映預期現金流的折現率。
優點:現金流量貼現法作為評估企業內在價值的科學方法更適合併購評估時使用,可以很好的體現企業價值的本質;與其他評估方法相比,現金流量貼現法最符合價值理論,通過各種假設,反映企業管理層的管理水平和經驗。
局限性:首先從折現率的角度看,這種方法不能反映企業靈活性所帶來的收益,這個缺陷也決定了它不能適用於企業的戰略領域;
其次這種方法沒有考慮企業項目之間的相互依賴性,也沒有考慮到企業投資項目之間的時間依賴性;
最後,使用這種方法,結果的正確性完全取決於所使用的假設條件的正確性,具體應用切不可脫離實際。而且如果遇到企業未來現金流量很不穩定、虧損等情況,現金流量貼現法就無能為力了。
適用範圍
對於現金流可預測度較高的行業,如公用事業、電信等。
6、重置成本法
概念:在現實條件下,重新購置或建造一個全新狀態的評估對象所需的全部成本減去評估對象的實體性陳舊貶值、功能性陳舊貶值和經濟性陳舊貶值後得到的差額,以其作為評估對象現實價值的一種評估方法,就是重置成本法。
模型原理:評估價值=重置成本-實體性貶值-功能性貶值-經濟性貶值=重置全價×成新率
特點:重置成本法是國際上公認的資產評估三大基本方法之一,具有一定的科學性和可行性,特別是對於不存在無形陳舊貶值或貶值不大的資產,只需要確定重置成本和實體損耗貶值,即可評估。確定兩個評估參數的資料,依據比較具體,也容易搜集到,因此該方法在資產評估中具有重要意義。
適用範圍
適宜評估單項資產和沒有收益,市場上又難找到交易參照物的評估對象。
四、網際網路企業的估值要素
網際網路企業估值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主要因為它開始盈利的時間點難以預測,下面我們主要從它的估值要素進行分析。
1、 看用戶流量
網際網路公司初期沒有利潤,只能看未來利潤的源頭,即用戶流量(UV),特別是活躍用戶數(Active Uers)的變化,用戶數量才是網際網路公司的真實資產。
網際網路公司的用戶流相當於傳統行業的現金流;傳統行業看淨利潤的增長率,網際網路公司看用戶數量的增長率;傳統行業看PE、PB,網際網路公司看市值和用戶流量之比(P/U)。這個估值模型是目前市場通行的對網際網路企業的估值方法。
2、看貨幣化能力
免費的才是最貴的,有了用戶流才有現金流,有了UV(用戶流量)才能分析ARPU(每用戶平均收入)。對於網際網路企業而言,把用戶轉到能賺錢且有黏性的業務才是出路。
騰訊帝國的崛起,就是通過免費的QQ、微信吸引到海量用戶,再通過網遊、增值服務、渠道分成和廣告把用戶流源源不斷的轉化為現金流。反面的例子就是新浪,新浪微博也擁有海量用戶數,但始終沒有辦法把用戶流量貨幣化。
3、 看用戶體驗
網際網路行業用戶就是上帝,能吸引用戶、留住用戶,唯一能夠依靠的就是偉大的產品。騰訊、淘寶等的興起,不是依賴政府保護和推廣,而是依賴產品極致的用戶體驗。能夠深刻抓住用戶的需求和痛點,才能產生好的用戶體驗。
4、 看企業家精神
網際網路行業沒有任何門檻,如果有好的創意,融資也相對容易,因此網際網路的競爭極為殘酷,全行業野蠻成長,能僥倖勝出,全靠領導人和團隊的狼性。
5、看行業龍頭
「老二非死不可」,任何網際網路的細分市場,要投就投No.1,老二便宜的話可以投,老三老四基本不投。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信息是對龍德燕園(北京)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的信息更新,並非廣告、要約邀請,或投資建議。本信息並非基金或信託計劃募集說明書,不可作為投資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