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的教育家為何能辦出一批有影響的中小學

2020-12-11 人民網教育

很多時候,那些衡量指標都是不可量化的。現在來理解民國的教育,我們知道那個時候有戰亂,有動蕩,但是它的教育是相對成功的,因為那個時代教師得到了尊重,學校得到了尊重。那個時代的學校,大部分——我們不能說全部——都是由教育家來辦的,而不是由行政人員來辦的。

那個時候,北大校長這個位置和教育部長之間可以是來來回回的,蔣夢麟當過教育部長,也多次當過北大校長,但他不認為當了部長,再當校長有什麼不好。蔡元培也當過教育總長,然後再去當北大校長。他們並不覺得校長和部長之間有巨大的落差,反而覺得北大校長這個位置可能更體面,北大校長,在他們心目中不是一個行政職務,在他們看來,這是一個教育家所擔負的崗位。

我想到幾個人。張伯苓,大家都知道他是南開大學的校長,但我更願意說他是南開中學的校長。事實上,張伯苓辦得最成功的學校可能還不是天津的南開學校,而是抗戰烽火中的重慶南開中學。

林礪儒,他是北京師範大學附屬中學的校長,後來做了北京師範大學的校長,1949年以後做了教育部的副部長。我倒覺得他不應該去做副部長,他最適合的崗位是做校長,而不是部長。經亨頤,浙江第一師範學校校長,創辦過春暉中學。還有趙君達、高鳳山、周厚樞……後面這幾個人現在都不大有名了,已經被人們給忘了,但是在他們學生的眼中曾經都是耀眼的明星,曾經是太陽,正是在他們手裡,天津耀華中學、北京匯文中學、揚州中學,這些學校都是當時中國最好的中學。這樣的人,在民國的時候,每個地方都有一批,正是他們這些大大小小的教育,家辦出了一批很有魅力、很有影響的中小學。

所以,我說一個民族的文明程度很大程度是由中小學所決定,而這些教育家就是這些學校後面的靈魂人物,他們不僅是掌舵的人,沒有他們,學校就沒有靈魂。

相關焦點

  • 民國時期的中小學書法教育
    民國書法衰頹論是民國時期廣大學者的一個普遍共識,他們認為學校書法教育擔負著傳承與復興書法的歷史責任,所以民國時期的中小學書法教育不僅僅是一個教育問題,還是書法界人士所重點關注的社會問題。人們普遍認為中小學書法教育對書法不夠重視,因而導致了民國書法的衰頹。宗白華在1943年談到這個問題時說:「嘗以為今日書學之衰微,學校教育,未能重視,實為主因。」
  • 民國時期美術教育家鄭午昌作品欣賞,極為罕見,太美了
    鄭午昌(1894—1952),名昶,民國時期一位才氣橫溢、叱詫風雲的書畫藝術家、社團活動家、美術教育家、美術史論家、書畫鑑藏家、詩人。擅山水、花卉,尤長畫柳樹、白菜。亦善詩詞、書法。鄭午昌(1894—1952),名昶,民國時期一位才氣橫溢、叱詫風雲的書畫藝術家、社團活動家、美術教育家、美術史論家、書畫鑑藏家、詩人。擅山水、花卉,尤長畫柳樹、白菜。
  • 民國教育家王亦文
    民國教育家王亦文 2015/09/23 04:52 來源:溫州日報甌網 瀏覽:2585
  • 民國時期,最為重視教育的五大軍閥你都知道嗎?
    在民國時期,各大軍閥為了擴充實力,都在不斷發展軍備,各方之間連年混戰也對其財政和精力是嚴重的消耗。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一些眼光長遠的軍閥仍然大力發展教育事業。今天筆者就來說說民國時期最為重視教育的五大軍閥。張作霖
  • 民國時期最佳課本,小朋友暑假就學這個
    它是胡適、豐子愷、梁漱溟、茅盾、竺可楨、李四光等一代民國時期學界巨擘的小學必讀教材。  民國時期一代大師們,都在學什麼?  「百年語文第一書」背後的傳奇         就是這套廣博的「百年語文第一書」,孕育出了一批民國文化大師,而它的背後也是一個傳奇。
  • 民國時期「教育獨立」思潮評議
    「教育獨立」理念在知識界引起一定共嗚,直至抗戰時期教育獨立主張仍時有出現,該主張幾乎成為民國時期自由知識分子的一個玫瑰色的夢。已往學術界對此沒有給予足夠重視和適當評價,更絕少從教育自身運行規律的視角作出解釋和定位。本文擬就這段史事作一簡要評述,以期引發進一步的思考。 「教育獨立」主張由來已久。
  • 水煮日報: 民國時期九位著名教育家
    回國後組織中華平民教育促進會,1926年晏陽初與志同道合的一批知識分子來到河北定縣翟城村,推行他的鄉村教育計劃,1929年平教總會遷往定縣,進行了長達11年的鄉村平民教育實驗,其規模宏大,組織嚴密,在當時教育界影響很大。晏陽初提出以「學校式、社會式、家庭式」三大方式結合併舉,「以文藝教育攻愚,以生計教育治窮,以衛生教育扶弱,以公民教育克私」四大教育連環並進的農村改造方案。
  • 民國時期十三大頂級學府
    民國時期,學術氛圍濃厚,大學強調學術自由、兼容並蓄。進步學生求學孜孜不倦、一絲不苟。再加上民國時代,四面帝國主義環伺,正值國難當頭的日子,熱血青年們自然同仇敵愾,奮力進步。所以那個時代,中國湧現出了一大批各行各業的人才,有些甚至是世界級頂尖學術專家。而正因為全民奮進,力爭上遊,所以民國時期,中國也擁有諸多享譽世界的名校,接下來,我們就簡單盤點一下民國時代的中國頂級學府。當然不包括抗戰特殊時期諸多高校共組的西南聯大,只表述單一大學。
  • 民國時期小學教師月收入是縣長的兩倍?不見得 | 言論
    9月16日,《當代教育家》雜誌微信推送題為《民國時期小學教師月收入是縣長兩倍,沒人敢剋扣教育經費》的文章。其實,這種說法好幾年前就在網上盛傳,說民國時期「國小教師每月收入40元,縣長20元」。在這個收入鄙視鏈中,還拉警察來做對比,但引用的警察月收入數據卻很率性。有2元、4元、8元好幾種說法。論證民國小學教師待遇超級好的目的,是為了吐槽當代的小學教師待遇不好。
  • 教育碩士考研知識點——民國時期,學校教育的管理措施有哪些
    現在有很多網友覺得在民國時期出了很多大師級人物,那麼今天小編分享一下,在民國時期國民黨政府對學校教育的管理措施有哪些?第一,國民黨為了管理學校,建立一個訓育制度來對各級各類學校進行嚴格的管理。第二,中小學進行童子軍訓練,國民政府為了培養兒童青少年的服從意識,統一習慣,團體主義精神和具備一定的軍事知識技能。國民政府在小學和初中都開始實行了童子軍的教育訓練方式。而在高中及以上的學校就實行了軍事教育和軍事訓練,開始對學生進行軍事化管理。第三,在高中以上進行軍事科目的學習。
  • 民國時期,夫妻為何法庭見?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民國時期,夫妻法庭見,是哪些原因?1937年至1939年,夫妻結婚多久離婚的比較多?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將於12月20日新增開放一批館藏數位化檔案,包括司法行政部檔案全宗,計有檔案296卷,起訖年代為1928—1949年。其中不少圖表生動直觀,堪稱民國司法「大數據」。
  • 民國時期前十大學排名,復旦沒上榜,這所大學的排名卻高得驚人
    它對於大部分高校來說確實具有一定的概括性,我們知道如今的大學綜合排名中,清華,浙大與北大位列前三,上交,復旦與南京大學緊隨其後,但是在民國時期復旦大學的排名並沒有進入前十,而且有一所大學的前身排名位列第一,並且是當時亞洲的第一學府,那麼民國時期的具體排名如何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民國時期20大國立高校今何在
    民國時期有許多大學在世界上具有很高的知名度,當時歐美國家的世界大學評估中,國立中央大學遠超日本東京大學,位列亞洲第一!
  • 無錫最有名的「名人村」,至今800年,民國時期曾「一門四博士」
    中國歷史上,無錫出過不少的名人,但主要集中在近現代。可能和無錫的城市發展有關係,所謂的人傑地靈,除了當地的山水,最主要的還是人文環境。清代後期,中國社會開始動蕩,統治了中國幾千年的封建思想開始土崩瓦解,很多人開始不斷地接收來自外界的信息和外來科學思潮的衝擊。而無錫號稱是上海的後花園,無錫人深受外來思潮的影響。
  • 民國時期名媛揮金如土,她們為何如此奢侈?從「南唐北陸」說起
    民國時期名媛揮金如土,她們為何如此奢侈?從「南唐北陸」說起 民國是一個非常特殊的歷史階段,它既有除舊革新、再造輝煌的勇氣與決心,同時也有其揮之不去的弊端與陋習。
  • 民國時期怎樣考大學
    那個時代確實有很多學者大家閃閃發光,他們的學業衣缽傳承至今。但在那個軍閥混戰民不聊生、洋貨入侵農村崩潰、天災人禍連綿不斷致使百姓大面積死亡的年代,學界與教育界也遇到了不少問題,單就民國大學教育而言,就有著很多瑕疵。
  • 民國時期的國民黨是資產階級政黨嗎?
    出了個《資政新編》就是資產階級綱領啦?  所謂一個政黨是什麼階級的政黨,不應該看他在實現怎樣的經濟政策,而要看他的政治。蔣介石檢閱黃埔軍校學員  國民黨建黨之初主要在武力依靠的是會黨,就是幫會,後來依靠軍閥,到黃埔軍校後才真正擁有自己的武裝。幫會、軍閥是沒有理想的,所以才有民國初年的亂象。
  • 千年一回的百家爭鳴發生在民國時期,為何中國教育能排世界前列?
    民國時期是一個極其複雜的時期,袁世凱想在這裡恢復封建統治稱帝,溥儀也欲復闢清朝以及各地軍閥的爭權奪勢,導致當時的民國時局動蕩,民不聊生。與之矛盾的是,同一時期的中國 教育卻排在了世界前列,學者們、文人墨客以及學子們的思想在這裡有著極大的放飛空間,形成了一種權勢與學術的詭異融合。
  • 民國時期中小學教師的工資待遇和生活水平呈現
    民國時期的中小學教師工資待遇和生活水平如何呢?抗戰之前,從1912年到1936年24年間,中國的物價是基本穩定的,升降平緩、浮動不算大。中國市場上流通的主要貨幣是銀圓(元)。它原來是羅姓的、一處坐北朝南的大宅院,院子分為前、中、後三進,外加一個西跨院,有30多個房間。前院十分開闊,有一排三間一套的前罩南房9間;中院是整個宅院的主體,有高大的正房三間和東、西各三間廂房;後院有一排後罩房9間;西跨院的房子為儲藏室和傭人居室。這套院落的空地也較多。蔡元培參觀過,他感嘆地對魯迅說,院子真大,簡直可以開運動會。可這套大房子只花了魯迅3675元(約今40萬元)。
  • 讓教育家有「家」可歸
    一是破解教育家神秘標籤。一提起「教育家」這個稱謂,有些人直搖頭。難道這是一個沒有教育家的時代?原因在於我們對教育家的定位過高,令人望而生畏。顧明遠先生曾說過:「許多教師一輩子從事教育工作,培養一大批人才,而且有教育思想,有自己的教育風格,這就是教育家。」因此,教育家應該是一個能夠接教育地氣的榮譽稱號,而不是一個可望而不可即的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