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一起床就看到窗外在下著雨,遠方籠罩在一片水幕中,遠處的地面也溼漉漉的,等到出了地下車庫,而且雨比在家裡時看到的更大,地面上雨水橫流,車輪碾過去地面就會出現一道深深的水花。到了辦公室後,打掃完衛生,倒了杯開水,然後拿出手機給母親打了一個電話。母親聲音還是和往常一樣響亮,只是略微有點啞,母親講是講話講多了,我感覺有點像是感冒了,就建議母親儘快去看看醫生,買點藥。
年後到現在有五個多月沒有見到母親了,她今年70多歲了,頭髮全白了,因為經常勞動,所以身體還好。父親已經去世三年多了,奶奶也已經去世一年多了,父親和奶奶在世時,都是母親照顧的,最後也是母親給養老送終的,大哥十年前就去世了,二哥是跑大貨的,平時很少在家,我從大學畢業起就只在過年時才回家看她們,等到有了小孩後回的就更倉促了,基本上陰曆28回,初3就又走了,所以這麼多年,家裡大小事全部都是母親一個人在處理。每次離家時心裡總是很酸,而母親每次都要幫我背行李,並把我送上車,當車子發動時我的眼汨總會不爭氣的湧出來!
母親出生於五十年代,那時的小學畢業,而且學習及工作都很出色,只是因為結婚耽誤了前程,成了一個普通農民!奶奶脾氣很壞,喜歡在吃飯時吵架,幾乎每次母親開始吃飯就開始吵,也許因為這麼多年,過得並不如意,所以以前常常能從母親的語氣中聽出一些懊悔之意。因為以前農村能夠從事的東西很少,父親身體又不是很好,所以家庭的重擔大部分壓在母親的身上,母親曾經為了二哥學開車,在九五年貸了幾千塊錢款,到二零零二年才還清,中途因為貸款還不上,被追債追的在野外的雪地裡過了好幾夜;為了我的大學學費,跑到幾十裡外去挖藥材,有一次,因為太飢餓,導致吃映山紅中毒而不醒人事;妹妹是收養的,因為我們有弟兄三個,計劃生育最嚴的時侯,帶著妹妹在路上整整跑了一個多月,才把妹妹的戶口辦好。母親一生好強,母親為了這個家付出了生命的全部,今天她年紀大了,需要有人照顧她了,而我不在她身邊!爺爺、奶奶、父親、大哥去世的時候,我都不在身邊,都是母親一手操辦的後事,因為家裡還有祖宅,還有一點兒田,還有經濟林,所以我邀請了很多次,母親都不願意到到我這邊來,也可能她還有其他的想法。
父母在,不遠遊,這是我們的先聖孔子說過的話,也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但實現起來卻越來越難。今天交通更加便利,但我們與父母的距離卻越來越遠,資訊 越來越發達,而我們與父母相處的時間卻越來越少,只有在微信或者qq中,我們和父母才能夠見面,而很多的老年人甚至不會用智慧型手機,就只能打電話了。
現在有很多年輕人沒法和父母呆在一塊兒,除了生活習慣不同,老人不適應外,最主要還是經濟因素的影響,沒有經濟條件,父母來了,怎麼安排?現在大部分年青人都在城市,而城市的消費比農村高太多!雖然如此,但還是希望,所有父母的老年生活都能舒心、開心、安心、關心,他們操勞一輩子,到了應該休息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