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1歲以前,千萬別忘了鍛鍊這個能力

2020-09-03 媽咪寶貝傳媒

佳佳寶貝不喜歡吃蔬菜,這麼小的寶貝就開始挑食,父母開始著急了,造成營養不良可怎麼辦。去請教醫生,原來是因為寶寶的咀嚼能力發育的不完善,導致寶寶吃蔬菜會費勁,原來咀嚼能力也需要鍛鍊!

咀嚼能力其實不是天生的事,咀嚼能力要經過反覆的訓練、刺激才能會。許多媽咪覺得寶貝大一點再跟大人吃得一樣。其實飲食的轉換沒必要等到這個時間再做,從一開始加輔食,媽咪就要注意食物要由細軟逐漸變得粗硬。

鍛鍊寶寶的咀嚼能力,不僅可以幫助寶寶消化吸收,還能訓練口腔、舌頭、嘴唇等相應器官肌肉的協調性及靈活性,提高寶貝發音的清晰程度。

鍛鍊咀嚼能力要循序漸進

如果始終給寶寶吃很細軟的東西,等寶寶過了1歲,就會拒絕吃要費勁咀嚼的食物,有的寶寶一吃粗糙的食物還會噁心想吐,造成寶寶挑食、營養不良等問題。鍛鍊寶寶的咀嚼能力要循序漸進的來。

●從出生後6個月開始,需要逐漸給寶貝補充富含鐵的泥糊狀食物。循序漸進增加一些爛粥、爛麵條等有渣的食物,粥和面裡還可加些切得碎碎的菜末。

●寶寶7-8個月就要開始鍛鍊咀嚼能力。

●8~12個月時可給些饅頭片、麵包片等有一定硬度的食物,既能增強咀嚼功能,又能刺激牙床,促進乳牙的萌出。

●在寶貝1歲以後,父母一定要有意給寶貝創造咀嚼的環境,蔬菜、肉類等副食可切成碎末,2歲左右可切成細絲、薄片、小丁。

提高咀嚼能力別著急

1 遵循由細到粗、由軟到硬的原則,隨著寶貝牙齒的長出漸漸增加食物的大小,不要再將食物弄成泥狀。

2 每個寶貝的咀嚼能力不同,讓寶貝吃大人飯時,媽咪要把食物做到寶貝可以接受的程度,並適時通過改變食物的性狀和軟硬度,提升寶貝的咀嚼能力。但需要注意的是不要給寶貝太大塊或者大顆粒的硬食材如花生、堅果等,預防窒息風險。

相關焦點

  • 孩子1歲前咀嚼能力要鍛鍊好,錯過了以後愛生病,別不當回事
    在1歲前就應該鍛鍊,如果錯過了這個關鍵時期,以後愛生病是必然的,別不當回事。別照料得太過了,因為怕寶寶嚼不動、不消化、乾嘔,就只餵軟質食物,這樣會讓問題越來越糟。那麼,我們應該如何鍛鍊寶寶的咀嚼能力呢?不想陷入惡性循環,請依照月齡給寶寶需要的幫助。鍛鍊孩子咀嚼能力的建議:寶寶咀嚼能力的發展也是個大話題,需要經歷口唇咀嚼、舌嚼食、牙齦嚼食和牙齒嚼食共4個階段。
  • 別小看了寶寶,這些事情1歲前的寶寶可以做,還能鍛鍊動手能力
    寶寶有時的成長速度是很驚人的,從剛出生看起來很脆弱的樣子,開始逐漸變得有力量,但是在家長看來寶寶還是很讓人擔心。其實家長們可別小看了寶寶,其實在寶寶1歲前的階段,自己是可以做很多事情的。接下來就給大家總結下寶寶可以自己來說的事情,家長在保證寶寶安全的前提下不妨多鼓勵寶寶做這些事情吧。
  • 快來圍觀:如果1歲寶寶能說話,你猜他最想吐槽啥?解讀寶寶嬰語
    寶寶:別總說我是鬧騰哼,明明是我比較聰明已經知道軟軟的床比地上安全多了解讀:1歲寶寶的思維能力已足夠分辨基本環境,這時家長適當床上陪玩,既能增進感情又能訓練寶寶動作和體能以及肢體協調能力。可以自己吃」解讀:千萬別怕因為弄髒就錯過寶寶1歲動作能力迅速發展的時期,給寶寶鍛鍊手眼協調和精細動作,收拾是小,成長是大!三、每當寶寶模仿媽媽的動作表情......寶寶:你舉手我也舉手,你說我Copy,別老覺得我是學人精,這可是我反應快會模仿!
  • 快來圍觀:如果1歲寶寶能說話,你猜他最想吐槽啥?解讀寶寶嬰語
    :別總說我是鬧騰哼,明明是我比較聰明已經知道軟軟的床比地上安全多了解讀:1歲寶寶的思維能力已足夠分辨基本環境,這時家長適當床上陪玩,既能增進感情又能訓練寶寶動作和體能以及肢體協調能力。可以自己吃」解讀:千萬別怕因為弄髒就錯過寶寶1歲動作能力迅速發展的時期,給寶寶鍛鍊手眼協調和精細動作,收拾是小,成長是大!三、每當寶寶模仿媽媽的動作表情......
  • 半歲到1歲的寶寶 各項能力能力培養全指導
    寶寶第一次坐起、第一次爬、第一次呼喚「媽媽」、第一次邁步撲向你……每個第一次,都是寶寶能力發展的裡程碑,也是媽媽們的驚喜。  寶寶不同年齡發展的能力是不同的,那麼對於半歲到一歲的寶寶該發展什麼呢?爸爸媽媽們又該注意些什麼呢?
  • 寶寶智力發育有三個黃金周?爸媽千萬別錯過
    現在時代有了進步,生活水平也有了提高,以前的寶媽只能努力確保寶寶能生下來,而現在有很多的新手寶媽會去注意胎兒教育,儘自己最大的努力給寶寶最好的、最有利、最健康的生長條件。寶寶在早期變化很大,如果想要在前期進行胎教的話,家長必須要抓住寶寶大腦發育的黃金周,配合食補和放鬆心情。讓自己的孩子更加的聰明。
  • 3歲寶寶還在餵飯?別家娃1歲就會用筷子,因為錯過了最佳鍛鍊時間
    過年期間,走親訪友的過程中,看到媽媽在追著3歲的寶寶在餵飯,餵飯的過程中還不停的哄孩子;也有個比較聽話的寶寶,才13個多月就會自己乖乖的吃飯,這類孩子被人稱為乖寶寶。其實一方面寶寶聽乖的,另一方面真的是不怪寶寶,因為媽媽們錯過了鍛鍊寶寶獨立吃飯的3個最佳時間段。
  • 吃了這個,2歲男童無法呼吸,千萬別這樣餵寶寶吃水果!
    這個時節很多水果都上市了,水果富含維生素和纖維,對寶寶有益處。水果雖然好,但如果吃錯了,或者食用不當就可能吃出問題,嚴重的甚至可能讓小寶貝染上病……山東青島一歲半的軒軒,前幾天突然發熱、腹瀉,體溫多次燒到39℃以上,吃了藥都沒辦法退燒。
  • 如何鍛鍊2-3歲寶寶動手能力
    寶寶兩歲以後手的靈活性越來越強,大腦與手的協調性也越來越好,寶寶開始漸漸操作一些家用工具,學會一些基本技巧,這個時期寶寶的學習力和求知慾望非常強,而且動手操作的欲望也很強,這時候注重培養寶寶的動手能力,有助於寶寶手腦協調開發智力。如何鍛鍊2-3歲寶寶動手能力呢?
  • 如何鍛鍊2歲寶寶的語言表達能力?
    一說到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很多爸媽都會在意「寶寶還不會開口說話、說話太晚或太早……」等等,各種各樣的焦慮。01寶寶的語言表達能力與什麼有關?事實上,孩子的語言發展與日常的餵養方式以及父母的及時引導有關。語言的發展的基礎是鍛鍊口腔肌肉的協調能力和父母平時對孩子的語言輸入。
  • 0-6歲寶寶語言啟蒙關鍵期,你千萬別錯過!
    最令粑粑麻麻煩惱的是,此時的寶寶容易從他人那裡學會髒話,甚至會用語言威脅別人。別著急,這是語言發展的一個特殊時期「汙言穢語期」,加以引導,寶寶一定能順利度過這段時期的。超過5歲的孩子,已經能理解被動式語句了,比如:貓被狗追。他們還能理解故事,並且回答有關故事內容及推論性的問題。這標誌著語句表達能力已經發展成熟。
  • 寶寶出生後,父母千萬別忘了給寶寶拍幾張這樣的照片留念,超萌的
    寶寶剛出生後父母和家人肯定特別的忙,但是千萬別忘了給寶寶拍幾張這樣的照片,真的很有愛,父母的戒指戴在寶寶的腳丫上,真的是父母愛的結晶。寶寶萌萌的小腳丫跟媽媽的手形成的鮮明的對比,好有愛。胖乎乎的小手也可以來一張,這個拍攝難度有點大。估計小花都要掉幾次才能抓拍到哈哈。
  • 寶寶3歲前就要鍛鍊社交能力?確實是這樣的
    其實,一些西方兒童心理學家發現,3歲甚至1歲前,寶寶的「社會化」都對其一生的社交能力產生很重要的影響。很多成年人的「社交障礙」有一部分也是因為童年甚至更早期的時候,不擅和周遭環境及人事共處而造成的。 其實,從寶寶一出生,就已經成為了「社會人」。吃喝拉撒睡,都註定和身邊人和事物產生互動關係。
  • 這個能力讓寶寶長的好,說話早,再不訓練就晚了
    等長牙 再鍛鍊咀嚼能力,就晚了!千萬別小瞧了寶寶牙床的咀嚼能力;② 吃東西乾嘔很正常。寶寶練習走路不也是會摔跤嗎?錯過這個時間段,寶寶會更加抗拒;④ 可以這樣鍛鍊寶寶的咀嚼能力:慢慢改變食物的性狀,從糊糊、到泥蓉狀食物,再到粥、軟飯、正常的飯,一步步讓輔食變的有顆粒感、有嚼頭。
  • 如何鍛鍊寶寶的咀嚼能力?
    如何鍛鍊寶寶的咀嚼能力? 適當為寶寶添加輔食,除了能補充寶寶生長發育的營養需求,也可以幫助寶寶鍛鍊咀嚼能力,促進口腔內血液循環,幫助剛剛萌生的小乳牙更好發育。 為不同階段的寶寶選擇合適的輔食尤為重要,輔食質地應遵循由稀到稠、由細到粗,循序漸進地添加,逐漸增加輔食中的顆粒感,以達到逐步鍛鍊寶寶咀嚼能力的目的: 添加輔食初期,以質地細膩的泥糊狀食物為主,如嬰兒營養米粉,鍛鍊寶寶吞咽、舌頭前後移動的能力; 添加輔食後
  • 上海一47歲員工健身房外猝死,千萬別把鍛鍊當休閒
    近日,就有這樣的報導:上海一名47歲的網際網路公司員工,在健身房外猝死。此事一出,大家都覺得惋惜:才47歲,正值事業高峰,家庭的頂梁柱,卻突然走了……同時,也引起了大家對健康的重視:經常熬夜加班,一定要注意休息,千萬別把鍛鍊當休閒。
  • 寶寶1歲前多餵這類食物,對將來說話有幫助,家長千萬別錯過
    寶寶剛生下來都會吃母乳或者是奶粉,而等到6個月以後,就會逐漸開始添加輔食,那麼新手媽媽就要學習輔食究竟該怎麼吃。吃固體食物能更好鍛鍊核心肌肉群,幫助發音一歲以前是寶寶學習說話的關鍵時期,良好的咀嚼能力為寶寶日後能夠更早的說話,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咀嚼能力強的寶寶能夠更早地說話,發音也相對更準,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 養成良好飲食習慣,1歲前千萬不要給寶寶吃這些
    所以,從寶寶出生起,就幫助他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將讓他受益終身。一歲以前,寶寶從純喝奶,到開始接觸食物,是建立良好飲食習慣的開始,我們一定要把握住。隨著寶寶月齡的增加,輔食要從泥糊狀,過渡到顆粒、丁狀、塊狀等,鍛鍊孩子的咀嚼能力。咀嚼非常重要,正常咀嚼對咀嚼肌和頜骨的發育起促進作用。對孩子面部發育好看,牙齒萌出、牙齦堅固都非常重要。上下頜骨和肌肉功能的完善發育,對嬰兒發對清晰的語言、學會說話非常關鍵。此外,手指食物也是非常重要的。從開始吃輔食起,建議就讓寶寶自己吃(玩)飯。
  • 這個能力,孩子一歲之前就要鍛鍊,家長不能忘
    不少人認為,每個人的咀嚼能力是天生就有的能力,孩子長到一定程度的時候,自然而然的就會了,其實咀嚼能力並不是孩子天生的就會的事,一般孩子的咀嚼能力是需要經過反反覆覆的訓練以及練習才能熟練的。但是專家認為,孩子在小的時候,就要鍛鍊咀嚼和吃東西的能力。  通常來說,鍛鍊寶寶自身的咀嚼能力是必不可少的,這個能力不僅可以幫助寶寶平時的消化和吸收,還能訓練寶寶的口腔、舌頭、以及嘴唇等等這些進食的器官,同時鍛鍊這些器官對應的肌肉協調性和吃東西的靈活性,以方便提高寶貝在往後學習發音、說話的清晰程度和速度。
  • 寶寶1歲3-4個月有啥特點?家長正確引導,千萬別養成臭毛病
    文/可馨育兒寶寶1歲3-4個月有啥特點?家長正確引導,千萬別養成臭毛病1、 知識和自我意識的增長寶寶在這個時期活動能力發展迅猛,自己獨立行走也越來越穩定,喜歡在屋子裡跑來跑去,或者拖著東西到處走。由於寶寶活動範圍的擴大並且善於模仿大人的一舉一動,因此各種詞語和動作都讓寶寶的知識得到增長,而且此時的寶寶特別嚮往戶外運動。另外寶寶在這一時期的脾氣也是越來越大,稍遇到不順心的事情或者父母沒有達到自己的意願,他們就會亂發脾氣,用哭鬧錶示不服從。這是寶寶已經開始具有「以自我為中心」的意識了,需要家長規範性的引導,千萬不要讓寶寶養成愛撒潑、耍小性子的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