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本聖經已經被翻譯為700種語言,可供57億人現在使用

2020-12-12 基督教資訊平臺

圖源:Unsplash/Aaron Burden

全本聖經現在已經被翻譯為700多種不同的語言了,意味著目前有超過57億人使用著母語版的舊約及新約聖經。

根據威克裡夫聖經翻譯協會的報導,這一裡程碑是在最近幾周內達成的,共涉及700種語言的66本全本聖經。

協會的執行董事詹姆斯·普爾(James Poole)表示,這個裡程碑「代表著全世界範圍內聖經翻譯者們所作出的巨大工作」。

普爾表示:「每當聽說聖經被翻譯為另一種語言時,我們就知道這意味著該語言人群中的人們可以第一次全面地了解到上帝故事的全貌。退一步而言,能意識到第700種語言的聖經譯本的意義也是件好事情:現在有說著700種語言的57億人有著自己母語版的聖經,這是個了不起的數字並將繼續增長下去。」

威克裡夫說要知道哪一本譯本是第700種語言是「不可能的」,因為它們「少數發布了實體版聖經」及「少數發布了在線版本和通過應用程式獲取,而且都在同一時間」。

協會列出了以下可能是第700種語言譯本的最近三本聖經譯本:墨西哥發布的惠科爾語聖經(Huichol,又名Wixáritari);馬拉威發布的埃洛姆威語聖經(Ellomwe);或者是奈及利亞一族裔使用的艾格德語聖經(Igede)

普爾稱:「令人驚訝的是,聖經譯本有如此之多,以至於我們無法查明誰是第700種譯本。我們生活在一個激動人心的時代,所有人都可以以他們語言閱讀或聽聞上帝話語的願景正在變成現實。」

美國聖經協會(American Bible Society)也為這個消息歡呼雀躍,指出聖經翻譯工作在過去20年裡的增長是因為「翻譯技術的進步」和「聖經翻譯機構之間前所未見的合作水平」。

僅在過去的四年中,美國聖經協會就資助了328種語言的譯本翻譯工作,其中大多數都是由該組織的團契聯合聖經協會(United Bible Societies)的當地翻譯者完成的,

美國聖經協會的執行長羅伯特·布裡格斯(Robert Briggs)表示:「我們感謝上帝、我們的事工夥伴及讓這份神國工作化為可能的慷慨解囊資助夥伴。」

該組織依然指出,翻譯工作還遠遠沒有結束,因為世界上7000種語言中還有一半以上不存在任何形式上的聖經,而且還有15億人沒法用自己的語言來閱讀整本聖經。

美國聖經協會表示,他們的目標是到2033年將聖經翻譯為世界上100%的存在語言。

作為世界上最暢銷的書籍,現代技術讓聖經得以以全新和創新的方式觸及到數百萬之眾。根據統計數據,在過去30年中,擁有完整版聖經的語種數量幾乎翻了一番, 從1990年的351種增加到2020年的700種。

9月份,有史以來第一本完整版美國手語聖經得以發布,讓世界上7000萬聾啞人群可以免費獲取。

根據巴納集團和美國聖經協會在今年早些時候發布的《2020聖經狀況》(State of the Bible 2020)報告,大多數聖經讀者更偏愛印刷版。但是,千禧年一代閱讀數字版聖經的可能性(52%)和閱讀印刷版的可能性(48%)差不多。生活在擁有一本聖經家庭中的美國人(佔人口的77%)使用聖經應用程式可能性是與沒有聖經家庭的人差不多的(分別為56%和55%)。


以上翻譯自《基督郵報》原版英文版

相關焦點

  • 威克裡夫聖經翻譯協會稱:現今已完成近700種語言的聖經譯本
    700種語言擁有完整的聖經譯本。威克裡夫聖經翻譯協會(Wycliffe Bible Translators)的最新數據顯示,現在已經有698種語言擁有完整版聖經,比2018年的683種有所上升。擁有完整版《新約聖經》的語種也從去年的1534增加到如今的1548,同時擁有部分譯本的語種也從1133上升至1138。
  • 聖經也出APP手機應用 下載量已經突破1億
    另外,該教堂還在開發數字什一稅系統和交互式兒童版聖經。  YouVersion提供用400多種語言翻譯的600多個版本,不分宗教派別,天主教、俄羅斯東正教、彌賽亞猶太教信奉的版本都有。本月該應用下載量突破1億次,比肩Instagram和Dropbox。  聖經出版商Crossway將其聖經譯本免費許可給了該教堂。
  • 歐化語言:聖經翻譯與民國白話的驚人轉身
    英語欽定聖經譯本和德語路德聖經譯本對創建歐洲各民族語言和確立本土語言地位的先聲引導作用,是任何漢語聖經漢譯本都無法望其項背的。但聖經漢譯本的思想意義和語言影響,絕不僅限於中國基督宗教的狹窄範圍內。在晚清白話文運動和「五四」新文化運動時期,漢語言白話歷史上最具綱領性和號角性的文章——裘廷梁的《論白話為維新之本》和胡適的《文學改良芻議》,唯一共同提到的白話文獻就是基督教的聖經翻譯。
  • 他歷時30年翻譯中文聖經,司徒雷登曾為之作序
    要知道,翻譯聖經可是世界上難度和挑戰最大的工作,或許沒有之一。因為基督徒相信聖經是神所啟示的話語,裡面藏著關乎永恒生命和救恩的真理,她在所有信徒的心中具有神聖的地位;任何一個翻譯的人對自己所從事的工作都是恐懼戰兢,如履薄冰的。耶穌的教會也是傾盡全力,把最好的獻上,渴望能把神的話準確、清楚的帶給人,好讓人可以聽的真切。
  • 聖經翻譯的歷史
    等到猶太人為羅馬人徵服後,主耶穌降世時,所使用的文字是希臘文,並非現在的希臘文,乃是兩千年前的希臘文。今天學者研究新約希臘文,都是兩千前的希臘文。頭一種聖經翻譯的文字是希臘文,是在主前二百七十七年,把舊約翻成希臘文;當時,新約聖經尚未寫成。新約聖經乃於主降生後寫成的,最早的一卷寫在主後約四十年左右,最晚的一卷則完成於主後九十幾年。
  • 自動翻譯公司Smartcat融資700萬美元,全球翻譯市場規模達450億美元
    就在幾個月之前,微軟公司表示藉助人工智慧技術公司在將新聞從中文翻譯成英文的過程中,其翻譯水平已經非常接近人類翻譯的水平,這是一個具有歷史意義的裡程碑。而Google公司也帶來了其離線版的基於神經科學的機器智能翻譯,藉助該技術其Android和iOS版的谷歌翻譯用戶可以在沒有網際網路連接的環境下對59種語言進行高質量的翻譯。
  • 經過近40年之後,第一本完整版的手語聖經問世
    最後需要完成的《以賽亞書》、《耶利米書》和《以西結書》幾卷書已經於今年秋季完成。現在,全世界有7000萬聾啞人可以通過網絡、社交媒體和智慧型手機應用程式免費獲得全本聖經。這項翻譯工作是由接受過聖經語言訓練的聾啞人領銜完成的。聾啞人事工的網站註明:「全世界約有98%的聾啞人從未遇見過真正的耶穌。
  • 歐盟20種語言難統一 每年翻譯費用超過10億歐元
    中新網4月16日電 據法國《歐洲時報》報導,《聖經》故事記載,地球上之所以有那麼多種語言,是上帝懲罰人類的結果。因為人類想建造通天塔——巴別塔,從而觸怒了上帝。上帝最終使通天塔建不成,並變亂了(即「巴別」之意)人類的語言。徜說世界上有個地方,這個厄運成了日常禍患,那麼這個地方已不在巴比倫,而在布魯塞爾。
  • 眾多書卷形成整本聖經
    最後,意群構成書卷;眾多的書卷在一起就形成了整本聖經。如果要做到按正意分解聖經,我們就不能只注意獨立的經節,而是必須著眼於「整體」。我們在解釋一節經文的意思時,應當從它所在的整段經文或整個意群的意思著手。比如說,路加福音第十五章整章的內容形成一個意群。然後,這個意群又可分解成五個段落:第一段——1-2節,提供背景。
  • 加拿大籍牧師翻譯首本臺灣客家語《聖經》
    佛教在線臺灣訊 臺灣聖經公會、長老教會與加拿大長老教會合作,加拿大籍牧師麥煜道(Paul Mclaean)即將完成臺灣客家語《聖經》。客家語《聖經》預計2011年開始印刷,2012年客家宣教年出版,以此來協助客家族群加深對基督教信仰。27年前,加拿大籍麥煜道牧師來臺灣宣教,麥煜道和妻子瑪莉以及三個兒子在臺灣學習客家語,參與《聖經》翻譯工作。
  • 奈及利亞:大流行和恐怖組織致使暫停了30個聖經翻譯項目
    30個語言的聖經翻譯項目後不得不尋求幫助。威克裡夫協會(Wycliffe Associates)是一家位於奧蘭多的非營利性組織,與世界各地的聖經翻譯者們合作開展了700多個翻譯項目。該協會已經宣布,奈及利亞國內的大流行、恐怖主義和經濟崩潰已經「使得聖經翻譯工作在這個非洲大陸人口最多的國家中陷入停頓」。
  • 馮象:把《聖經》當作文學文本來翻譯
    受中以建交、文化交流和商業需求推動,北大東語系開了希伯來語專業,並請了外教,培養語言人才。宗教界我熟悉的是華東師大已故的徐懷啟先生。徐先生解放前做過聖約翰的牧師,精通古典語言和經文教義,名望極高。可惜辭世早,未能完成他的《基督教史》。遺稿整理成《古代基督教史》出版,是先父作的序。我現在還時常查閱。他原來還計劃翻譯亞里斯多德《工具論》和黑格爾《宗教哲學講演錄》,也被迫放棄了。
  • 【連載】和合本聖經與中國(完結):中國的呼召
    當然,翻譯畢竟是翻譯,並沒有完美的翻譯版本,和合本聖經也遭受了不少批評,主要的批評包括一些翻譯尤其是細節上並不準確,還有和合本的語言風格和特點,在百年以前,即使是當年的白話文,今天讀起來也有一些拗口和難以理解。對於前一個質疑,實際上,聖經有個自我調節機制,每一處經文與其它的經文都是相聯繫的,聖經上說:人無論犯什麼罪,作什麼惡,不可憑一個人的口作見證,總要憑兩三個人的口作見證才可定案。
  • 孟加拉85歲高齡宣教士翻譯「穆斯林版」《聖經》
    向穆斯林宣教這或許是每一個在進行海外宣教士的夢想之一,而這份事工的銜接或許就是《聖經》本身。一本適合穆斯林族群閱讀的《聖經》將會對宣教事工帶來極大的便利。雖然現在全世界的穆斯林族群中,懂英語的人很多,但是如果有一本使用他們的語言習慣的《聖經》在手上,必將是在穆斯林中展開傳福音事工的一大利器。
  • 谷歌翻譯新增對五種語言的支持 可下載並離線使用
    近日,該公司還為谷歌翻譯用戶新增了對五種語言的支持。 顯然,儘管蘋果在跨設備的軟硬體集成上做得很棒,但在各項服務的覆蓋面上,谷歌生態還是有著無可比擬的優勢。在現實世界中,來自不同國家的人們,難免會遇到因語言而造成的溝通上的麻煩。而無數人首選的谷歌免費翻譯工具,不僅有 Web 版本、還有 Android / iOS 客戶端。
  • 和合本聖經的風格
    我沒有到過瑞士,對這描述不能置可否;但是我看過中文聖經,覺得它也處處美麗,很難說好在哪裡,因為無處不好。假使要我用一句話來概括,我要說聖經的好處是簡潔自然,平凡到極,看起來人人都懂,因為它就是日常使用的白話(或叫口語)。原來這本聖經就叫官話聖經,和廣東話廈門話那些方言聖經一樣,都是用日常講話那種體裁寫下來的。好就好在這裡。不容易看出它的好處來也在這裡。
  • 張達民博士論中文聖經翻譯百花齊放
    張達民博士歸納各種中文翻譯譯本及其所屬翻譯策略和取向。除和合本和新譯本之外,還有呂振中譯本、當代聖經、馮象聖經、靈牧聖經、恢復本、中文標準譯本等等。
  • 聖經翻譯的基本原則和流程
    本聯盟意識到,由於翻譯所處的具體情況不同,這些原理和流程應用的方式也會千差萬別。因此,該聲明旨在為成員機構開展翻譯活動提供一般性的指導原則和流程。 身為聖經翻譯機構聯盟的成員機構,我們肯定聖經提供的靈感及其權柄,並委身於實現以下的目標。 關於翻譯原理,我們儘可能做到 1.
  • 狄考文的新約和合本聖經
    新約和合本有五次紀錄「巴不得」三字於聖經內,南方讀者(包括港臺)初閱時常一頭霧水、不知所云,其實此語為華北用詞,即懇切盼望之意。特別的是,此用語綿延近百年,在當代華人教會中,竟成屬靈用詞。提到新約和合本聖經的用詞,就必須從翻譯聖經的團隊說起,尤其是具有舉足輕重地位的美國北長老會狄考文牧師(Rev.Calvin Wilson Mateer, 1836-1908)。
  • 聖經學習 | 和合本聖經中的「後悔」譯意
    在和合本《聖經》中約有40餘處有「後悔」詞語的翻譯。漢語從文言文到白話文再到現代文,經歷了百多年,很多詞語表達或讓人理解的意思也發生了較大的演變。根據現代中文詞語的意思和理解,《聖經》中真正可譯為「後悔」的地方極少,大部分都是其它意思,這更能使人容易解讀經文的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