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兄來說句不中聽的:
「導師眼裡的「差勁」大概率是「不聽話」、「不好使喚」、「老油條」的替代詞,除去少部分真的差以外,大都是沒啥問題的。」
就這麼跟大家說吧。
沒幾個人能在碩士階段甚至博士階段真刀真槍的弄出什麼有實際意義的科研成果的。
尤其是在現在國內這個學術風氣下。
導師覺得你差勁,大概率就是覺得你對他沒啥用,還要消耗他的資源。
這類學生通常有以下特點:
科研剛剛滿足畢業要求就撒手了;
找他打雜經常找不到人;
給他提要求要不是漫不經心要不是犟得要命;
總之在導師眼裡就是典型的「輸入」遠大於「輸出」的學生。
但是這種學生往往又有以下特質:
目標明確。自己會打算,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有點小精明,不好忽悠;
臉皮厚,能混會混;
膽子比較大,對利害關係拿捏比較準確,導師輕易嚇不住。
一個這樣的學生,只要好好打算,通常會在研一研二迅速完成學術要求,進而開始找實習,參加比賽,自學刷題等等。
這些對於找工作來說才是最硬的硬通貨。
更何況這些學生的特質,很多是非常適合職場的,尤其是臉皮厚和對厲害關係的把握能力。
他們不會在面試裡害羞的說不出話,也清楚的知道企業對學生真的要求是什麼。
這樣的學生,簡歷漂亮,時間又多(畢竟不用幫老師打雜),一個秋招下來,面試20-30家企業不是問題。
所以,嚴格的來說,這類學生在校招中斬獲好offer和多份offer的概率就是比被導師拿捏得死死的學生要高得多。
導師眼裡的「好學生」通常具有以下特質:
聽話,要幹嘛就幹嘛,不管多累多危險;
從不頂嘴,就算受了委屈挨了罵最多也就是低頭沉默,能給導師發洩情緒;
膽子小,搞不清楚利害關係,老師畫畫大餅或者拿延畢嚇一下就唬住了;
目標不明確,自己一會想讀博一會想工作,而且都沒有為之積極地做準備;
不會正確的提出自己的訴求,不是太弱勢就是太極端。
至於科研能力,我還是那句話,除去極少數的鳳毛麟角以外,絕大部分碩士博士在讀期間都做不出什麼有實際意義的玩意。
導師,肯定是以自己的利益為先的,能有利於他的學生才是好學生,對他沒有半點好處還要消耗他的資源的學生自然就是壞學生。
再把話說明白些
有些孩子會覺得我自己搞科研,自己找實習找工作,甚至連實驗試劑都是自己買的我消耗導師啥資源了?
孩子,你的研究生/博士生名額就是最大的資源。
找個聽話的和找個不聽話的同樣都要一個名額。
你的存在對老師導師來說就是相當於浪費了一個名額。
而且他還要擔心你會不會把團隊的風氣帶歪(這個真的超級重要)。
所以即使你沒做錯啥,導師也看你不順眼的原因最可能就是在這了。
最後,不論是「好學生」還是「壞學生」。
老師兄都送各位幾句話。
1.自己有本事才是真本事,沒有什麼導師是可以保你一勞永逸高枕無憂的。
2.早籌劃早打算,別等下雨再買傘。
3.找工作就是當渣男/女,廣撒網多捕魚,騎驢找馬厚臉皮,沒遇到心儀的就找個湊活的,找到心儀的就一腳把「前任」蹬了,結婚協議(三方)別隨便籤,籤了就不好離婚了(毀約很麻煩)。
4.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千萬不要用自己的頭去撞鋼筋水泥的屋簷,基本沒有好下場。
5.永遠記得,畢業>就業>師生關係和諧。
6.也要記得,師生關係破裂,前兩個就容易白搭了。
祝各位好運吧。
作者:電龍仔
來源:知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