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濟南12月7日電 7日下午,2020中國網絡誠信大會·大數據與城市信用體系建設分論壇在山東曲阜舉行。新華社黨組成員、秘書長宮喜祥在致辭中表示,要提升城市信用品質,在信息化時代,必須要靠大數據來保駕護航。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宮喜祥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進入新時代以來,黨中央多次就加強誠信建設提出明確要求,推動我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進入新階段。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為我國誠信制度建設和文化建設指明了方向和路徑。在這樣的背景下,推動誠信建設,在繼承傳統誠信文化的同時,更要重視通過制度創新和技術創新,注入新動力、提供新方法。
宮喜祥說:「對一座城市來說,信用品質的不斷提升,不僅事關城市榮譽和體面,更關乎城市經濟社會的高質量持續發展。要提升城市信用品質,在信息化時代,必須要靠大數據來保駕護航。大數據可以成為推動信用產品創新應用的有力抓手。」 宮喜祥認為這既要發揮制度的威力,使制度成為保障守信、懲治失信的「防波堤」,又要發揮大數據的效能,構築全方位、無死角的城市信用體系,使失信行為無所遁形,讓失信者寸步難行。
在論壇上,宮喜祥介紹了新華社參與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相關情況。新華社是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部際聯席會議成員中唯一的媒體機構。近年來,積極發揮國家通訊社和世界性通訊社的採集優勢,持續傳播信用政策法規、信用知識,不斷推出誠實守信的典型人物和典型案例,在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中發揮了輿論引導和信息服務等重要作用。
宮喜祥介紹,中國經濟信息社是新華社作為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部際聯席會議成員單位的聯絡員單位,其承建的國家級信用信息平臺「新華信用」,目前可提供2億家海外企業、6300餘萬家中國企業以及600多萬條信用聯合懲戒紅黑名單等中英文數據服務,可對外提供30類數據服務接口和10類功能服務接口。通過城市信用建設、企業信用管家等系列服務,將信用信息與小微企業貸款、勞動用工、擔保、文旅、風控等結合,在多地落地「信易+」系列產品,為政府和企業立信、知信、用信、評信、管信、增信提供有力信息支撐。
宮喜祥提到,中國經濟信息社是中國城市信用建設高峰論壇的永久承辦方,這一論壇已成為推進城市信用建設的全國性盛會,自2017年起已舉辦三屆,誠摯邀請社會各界參加第四屆高峰論壇。
2020中國網絡誠信大會·大數據與城市信用體系建設分論壇由山東省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山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山東省商務廳、山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主辦,中國經濟信息社承辦,以「數聚創新·信用生活」為主題,著力打造一個交流與展示城市信用體系建設經驗和成果的平臺。(陳國峰、崔傅成、王歡、張昕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