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三個老小區正在改造,事前街道調研發現四大難點一一解決

2020-12-20 澎湃新聞

一牆之隔,幾乎兩個世界。

在上海長寧區天山商圈,一邊是品牌雲集的商場和高檔寫字樓,另一邊是房齡50多年的老舊小區,裡面三戶人家共用一個廚衛,廚房內部的天花板油漬積了厚厚一層,管道也老化生鏽。

不過這種情況有望得到解決。2017年4月起,長寧天山街道全面啟動天山、天義、紫雲小區近8萬平方米非成套房屋改造工程,將使36幢房屋中的2141戶居民擁有獨立的衛生間和廚房。目前15幢房屋已進入施工階段,其他也將按計劃推進。

「只有通過調研,真正了解居民的需求,才能把房屋改造工作做好。」天山街道黨工委書記潘敏說。天山街道專門成立工作組,發動街道全體幹部60餘人,每天挨家挨戶去居民家中聽取訴求意見,做好居民籤約工作。

居民楊先生與鄰居共3戶人家共用的一個衛生間。 除署名外本文圖片均為 澎湃新聞記者 陳逸欣 攝

「不好意思請兒子女朋友來做客」

市民楊先生盼著進行舊房改造,他認為這是好事,能夠增大房屋面積,還不用和鄰居共用廚衛。

「兒子交了女朋友,我都不好意思請人家上門做客。」楊先生說,自己家住遵義路435弄15號,和兩戶鄰居共用一個廚衛,「一走進廁所,整個空間就顯得十分侷促,呆不下兩個人, 早上要排隊上廁所,樓道都被堵住了,晚上洗澡要商量好時間,不然就是人擠人,還容易引發鄰裡矛盾。」 楊先生說。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走訪發現,這種情況在遵義路435弄的15號、17號很常見。這個房齡近60年的老小區,一個樓道內幾乎大部分的廚房、衛生間都不在房屋內,通常是3戶人家共用一個廚衛,廚房內部的天花板油漬積了厚厚一層,管道也老化生鏽。

天山路街道黨工委書記潘敏表示,街道轄區內共有19.1萬平方米非成套房屋,佔整個長寧區非成套住宅總量近80%,主要集中在天義小區、紫雲小區、天山三村、聯建新村等居民區,其中約55%存在人戶分離情況。不過,比居民們燒飯、上廁所不便更棘手的是,鄰裡矛盾和安全隱患。

17號居民樓內,居民對於改造的態度不一。有的住戶十分支持房屋改造,早早籤好了協議。有的居民則持觀望態度,沒籤協議但也沒說反對。還有居民則反對改造,17號2樓的郭阿姨稱主要擔心安全問題。

居民楊先生與鄰居共3戶人家共用的一個廚房間

調研梳理出四大難點

舊房改造是否存在安全隱患?

天山路街道辦事處副主任黃章貴表示,改造居民樓,比造一棟新房費力多了。徵詢工作啟動前,街道首先要開展調研排摸工作,並梳理出了四大難點。

首先,房屋結構太過複雜,有的居民樓成套房與非成套房混合,有的樓上有9戶樓下只有7戶,無法統一改造,還有的樓下是木質結構,樓上卻是磚混結構,設計過程全然不同。此外,沿街住宅還存在底樓門面房和違建混雜,戶型結構不統一、原始圖紙缺失的情況屢見不鮮,為方案設計和實際施工造成不小困難。

其次,改造方案受限很大。上海華鋌建築設計有限公司設計師孫劭錚介紹,由於改造方案要考慮符合規劃的樓宇間距、紅線等要求,因此即使設計時動足腦筋,還是會或多或少造成居民得益率不均衡。因此改造難度非常大,造成得益率不均衡,最多的增加房屋面積與最少的相差5平方米。

三是居民情況錯綜複雜。黃章貴稱,天山、天義、紫雲三個小區,以自住的獨居老人居多,經不起折騰;出租的很難與戶主直接面對面溝通;家庭內部有矛盾的,在這一時期集中爆發;違法搭建被街道拆除、門面房被街道封門的,一部分生活困難急需解決,一部分藉機發洩激憤情緒。

樓道內曝露在外的電線

另外,改造影響面大。由於施工場地受限制,施工分批進行,每批次施工周期在8個月左右,總體施工周期超過2年。因此,停車、綠化、公共文體等空間均受到擠佔,對居民生活帶來較大影響。

「需要每一個幹部到家家戶戶去做工作,這也是對踏實工作的錘鍊。」潘敏稱,只有通過走訪調研,才能真正了解居民的需求。

在走訪天義小區時,孫劭錚遇到了一個情況,樓上的人家住的是不成套的住宅,但住在樓下的人家已經成套,「上門看過,樓下人家裝修得不錯,他就擔心樓上人家不成套,如果改造起來,走管道的話會破壞掉自家原來的裝修。」根據現場實際的走訪情況,孫劭錚調整方案,把主要的排水排汙管道從室外走,不對樓下人家造成影響。

為了打消樓下居民的顧慮,孫劭錚和潘敏及另幾位同事選了一個周日,居民休息在家的日子上門走訪,五個小時面對面一對一地解釋,給居民一步步講解,最後終於打開了他們的心結,同意籤約。

指揮部現場辦公。

「確保居民的實際問題得到解決」

在施工方面,天山路街道也想居民所想。

街道在改造指揮部建立了「臨時黨支部」,並組建「文明工地」市民巡訪隊,由黨員和小區熱心群眾、物業、施工單位、設計單位、監理單位的代表定期巡查工地,對施工環境、施工質量、施工進度打分評價,儘可能減少施工對居民的影響。

潘敏稱,對認為改造影響動拆遷的居民,街道與規土局一同向居民分析利害關係;對家中已裝修好,不想改建的居民,持續宣傳惠民政策;對高齡居民、行動不便又住在外區的居民,工作組通過微信、上門籤約;對持觀望態度的居民,以施工為契機,做通思想工作。另外,在改造前,對小區周邊紫雲路、玉屏南路、遵義路、婁山關路沿線的274處破牆開店進行封門整治,共拆除違建1531平方米。

正在進行非成套改造的天義小區。 

最重要的是,真誠關心得民心。

潘敏強調,房改工作中,要始終情系百姓,確保居民群眾的實際問題及時得到解決。對拆違後確有住房、生活困難的居民,通過各種途徑幫其解決,如有些違建被居民用作衛生間,拆除後,街道與物業等部門溝通,為其重排下水管道,幫他們解決生活問題。對獨居老人或重病在床的,關心好他們的日常生活;對施工造成居民無法晾衣、停車的問題,為他們另尋合適點位,儘量將影響降至最低。

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孫劭錚稱樂意做這樣的事,在整個過程中很有成就感,「我們看到很多居民從開始的不理解,不同意,到後來開始慢慢接受,甚至開始主動地幫助街道、幫居委會和樓上樓下關係好的居民做思想工作勸他們籤約。」

非成套房屋改造後的效果圖。 長寧區供圖

這次工作,在改建的同時,也增強了房屋的安全性。另外,這三個小區因為長期不改建,頂樓也沒有平改坡,借著改建機會把平改坡工程也一起完成,將老舊小區逐漸往精品小區方向打造。

澎湃新聞記者從長寧區房管局了解到,截至目前,天義小區21幢計劃改造的居民樓中,首批8幢籤約率超過70%的樓宇已有7幢開始施工,紫雲小區首批8幢居民樓已全部開工。全區剩餘13.8萬平方米非成套住宅中,天山路街道佔約10萬平方米,將爭取在2019年全面開工。預計到2020年,基本完成全區24.6萬平方米的非成套公房成套化改造。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寧波入選全國老舊小區改造試點 對標三大原則四大探索
    寧波的老小區「海綿+」改造經驗借力海綿城市建設,今年7月,寧波在江北一「老齡」安置小區姚江花園啟動了首個老小區海綿化改造項目。據市海綿辦介紹,老舊小區的海綿化改造是海綿建設的重點和難點,一方面,老小區已建的地下管網較複雜;另一方面,施工中對居民的停車出行、日常生活有較大影響,而且由於海綿理念尚未全面普及,部分老百姓對項目實施也有一些不理解。
  • 北京首個引入社會資本改造老舊小區:「勁松模式」能否推至全國?
    老車棚變身社區食堂,小公園裝扮上塑膠步道,人臉識別等智慧物業「黑科技」還能分辨老人居家安全情況……作為北京市老舊小區的代表之一,從去年開始,勁松北社區的居民見證了周邊環境的蝶變。今年兩會期間,老舊小區改造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並明確了3.9萬個的改造目標。然而,「誰來出錢」始終是繞不開的難題。
  • 湘潭嶽塘街道黨建引領老舊小區改造改出居民新生活
    嶽塘街道新建的文化廣場,附近居民正在健身。紅網時刻記者 陳彥兵 湘潭報導「黨群攜手破難題,老舊小區展新顏,環境變美房價漲,居民喜樂不搬家。」最近,湘潭嶽塘區嶽塘街道流傳著這樣一首打油詩,字裡行間透露出居民們對老舊小區改造後的滿滿幸福感。今年以來,嶽塘街道以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為載體,強化黨建引領,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全面改造老舊小區面貌,居民生活環境不斷改善。「有人在家嗎?我們是社區黨員志願者。」
  • 寧波老舊小區改造按下「快進鍵」:76個小區已完工
    但是,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之後,改造工作立即啟動了「快進鍵」,一路馬不停蹄,破難點、除堵點、解痛點,使這項民生工程得到了紮實穩步的推進。國慶中秋長假期間,老舊小區改造不停歇。鎮海老舊小區白龍片區化改造工程現場。
  • 76個小區完工 51個正施工中 寧波老舊小區改造提速
    今年年初,受新冠疫情影響,寧波老舊小區改造腳步一度滯緩。但是,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之後,改造工作立即啟動了「快進鍵」,一路馬不停蹄,破難點、除堵點、解痛點,使這項民生工程得到了紮實穩步的推進。
  • 老小區改造消防設施,一個舉措讓消防車不用再開進小區
    在2020年上半年嘉定鎮街道「兩代表一委員」接待時,民園小區居民劉老伯的一席話,說出了大伙兒的心聲。 位於嘉定區城中路的民園小區建於1978年,房齡老,加上小區道路窄、消防通道經常被私家車佔用,消防安全隱患重重。為了打通「生命通道」,嘉定鎮街道啟動了小區的消防設施改造工作。
  • 寧波老舊小區改造「快進鍵」:76個小區已完工,51個正施工中
    老舊小區改造涉及千家萬戶,是改善居民生活環境、提升城市品質的一項重大民生工程。 今年年初,受新冠疫情影響,寧波老舊小區改造腳步一度滯緩。但是,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之後,改造工作立即啟動了「快進鍵」,一路馬不停蹄,破難點、除堵點、解痛點,使這項民生工程得到了紮實穩步的推進。
  • 東營東城街道20個失管小區大變樣 原來是有了「新管家」
    ,嶄新的保安室,修補好的地面,還有幾名工人正在維修圍牆和安裝門閘,這一切的變化原來是因為了「新管家」 。為了建設管理有序、環境優良、生活便利、文明祥和的居住環境,東城街道自9月中旬開始,對轄區內20個失管小區進行改造治理。「我們研究確定失管小區管理方案,按照就近原則,將小區納入周邊社區物業管理範圍,並對民政局小區、中行小區等20個小區進行圍牆維修、雨汙管道疏通清理、破損井蓋更換、破損道路維修、加設小區門禁系統、照明設施安裝、車位規範、建設門衛室等統一維修改造。
  • 王力威調研老舊小區「四項工程」改造、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及南票老城區供暖熱源替代項目建設工作
    副市長馬文志,市政府秘書長董大鵬參加調研。、靜園小區和百萬莊小區,實地察看了暖房子改造工程、供水工程改造、清潔工程改造以及規範工程改造情況。靜園小區建築面積3.9萬平方米,於2005年棄管。供水改造工程實施前,小區的水質、水壓得不到保障。王力威走進小區內居民家中,了解住戶供水情況,「水壓怎麼樣?水質好不好?」邊問邊打開水龍頭,查看出水量。王力威指出,城市居民用水事關百姓日常生活,是一件民生大事,各相關部門要及時掌握居民用水真實情況,廣泛吸納群眾對供水的意見和建議,查找問題,共商對策,切實解決群眾生產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 河南鄭州推進老舊小區改造的探索與實踐:老小區改出新面貌 老住戶...
    路面乾淨、路燈明亮、老年日間照料中心傳來朗朗笑聲……在河南省會鄭州,一條條老巷、一座座老樓正在「舊貌換新顏」。隨著老舊小區改造工程的不斷推進,老住戶同步迎來了新生活。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城市是人民的城市,人民城市為人民。
  • 朝陽區14個街道21個老舊小區將進行整治改造
    涉及14個地區和街道21個小區!目前正在「北京公共資源交易服務平臺」上招標,老小區煥發新面貌指日可待啦!快看看有沒有您家吧!豆各莊地區老舊小區改造內容:豆各莊地區老舊小區建築主體、景觀道路、室外管線等進行綜合整治與提升等。
  • 北京老舊小區改造試點名單來啦!快看看有沒有你們小區
    豐臺豐臺將為老樓裝100部電梯試點小區盧溝橋鄉小瓦窯村兆豐園北區、花鄉草橋村、太平橋街道等地區老樓項目內容今年,豐臺區將通過集體組織出資、產權單位出資、租賃等方式為盧溝橋鄉小瓦窯村兆豐園北區、花鄉草橋村、太平橋街道等地區老樓加裝電梯100餘部。
  • 正在改造!襄陽今年200個老舊小區,要變成這樣
    補齊短板3年改造666個老舊小區10月12日上午,李長珍走進春景花苑小區,居民們正三五成群地聚在小廣場上拉家常。見到李長珍,大家熱情地跟她打招呼。李長珍是高新區紫貞街道辦事處春園社區居委會副主任。她說,這種和諧、融洽的氣氛已經很長時間沒感受到了。
  • 上海棚戶區馬桶改造爭議:部分居民堅決不裝 怕政府不拆遷
    今年7月22日,上海市中心城區靜安區對外宣布,提前8個月完成了一份五年規劃裡的某個舊區改造目標,其中包括:累計完成5200多隻「手拎馬桶」改造,基本解決居民「如廁難」問題。在上海最著名商業街淮海路附近的法國梧桐深處,家住衡山路-復興路歷史文化風貌區的年輕人毛豆(應受訪人要求化名)對此眼紅極了。他和鄰居們仍離不開手拎馬桶。
  • 智能監控讓小區安防正在做到"事前預防"
    1智能視頻分析監視新方式    一個戴眼鏡的年輕男子在夜間三點多,翻牆進入小區。他嫻熟地拉開小區門口值班室窗戶,發現值班室保安正在睡覺,隨後將值班室窗戶上鎖。然後,該小偷非常「淡定」地從值班室旁邊的煤氣管道往上爬,根本不避諱小區頭頂的監控探頭,由於一樓住戶電腦沒關,小偷以為住戶還沒睡覺,便繼續往上爬,偷完二樓偷三樓。  小偷翻牆入室作案的全過程這一系列動作大片一樣的場景,被小區出入口監控攝像頭全部拍到,可偏偏沒有被監控室的保安發現。通過監控系統原本完全可以避免的財產損失,卻在「事前預防」最關鍵的階段被無情的忽視了。
  • 全國市長研修學院調研組到衡水市調研老舊小區改造工作
    8月27日至28日,全國市長研修學院副院長逄宗展和國家開發銀行住宅評審局副局長郝勤芳率調研組一行到衡水市就老舊小區改造工作進行調研。副市長王世昆出席座談會並講話。調研組一行先後到桃城區中華街道國稅局家屬院、民政局家屬院、電力局家屬院和河西街道運輸公司家屬院、安居小區等老舊小區改造項目現場,實地察看了小區環境、消防、排水和其他附屬設施等改造情況,詳細了解老舊小區改造的主要內容、工作進展和後續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 老舊小區「容光煥發」,樂山市中區年內將完成73個小區改造
    為解決這些問題,紅旗小區依託豐富的轄區資源,通過政府出資、居民自籌、單位贊助等方式籌措900多萬元,有效解決了小區基礎設施等問題。近年來,市中區探索建立了「自管委員會+小區居民」的治理和服務體系。社區以小區為單位,通過夜間壩壩會、居民代表會等形式,指導715個老舊小區全部選舉成立自管委員會,構建起老舊小區自治管理體系;實行社區幹部參與指導的「三員」督導模式,推動各老舊小區積極創先爭優,常態化加強管理和服務;將法治文化陣地建設與老舊小區改造相結合,因地制宜打造習法巷、法治文化長廊等11個法治文化陣地。
  • 寧鄉市24個老舊小區改造項目預計11月完工 計劃3年完成88個小區改造
    小區蝶變,老居民喜住「新房」(老長沙 新氣質) 寧鄉市24個老舊小區改造項目預計11月完工,計劃3年完成88個小區改造 記者22日從寧鄉市住保中心獲悉,今年該市共鋪排老舊小區改造項目24個,涉及樓棟63棟,惠及1227戶居民。截至目前,24個項目均已開工建設,郵政宿舍小區和教師新村小區已基本完工,預計所有項目11月底前可全部完成。一大批老舊小區經過改造提升了品質,讓居民幸福感同步提升。
  • 上海真如鎮街道:自治共治共建「美麗家園」
    來自曹楊花苑居民區黨總支書記劉夏萍在講述小區美麗樓道現狀時談到。 「美麗樓道從最初清運樓道堆物到實施建成是非常不容易。」劉夏萍告訴記者說,曹楊花苑是個老舊小區了,小區樓道沒改造之前,樓道裡殭屍車亂停、雜物亂堆、牆體剝落、布滿灰塵……這種現象在老小區的樓道裡屢見不鮮。 劉夏萍說,幾十年了有些居民都已經完全習慣,清理樓道居民十分排斥和反對。
  • 桃園新村等老小區改造在即,有何經驗可循?居民們有話要說
    3月30號,市政府辦發文,2020年鎮江市區實施城建項目132個;其中,老舊小區改造依然是重點,改造將惠及12個小區6300戶居民。目前,第一階段的連淮揚鎮鐵路周邊改造工作正在進行;潤州區的桃園新村和京口區的醫政路等老舊小區改造是第二階段,時間是在6月底7月初,我們最近走訪了桃園新村,看看居民們如何看待即將進行的小區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