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經典唐詩,全篇都是名句,收入小學課本,在日本更是家喻戶曉

2020-12-17 每天讀文史

中國被譽為"詩的國度",中華詩歌是五千年華夏文明重要的組成部分,中華詩詞不但對中國,乃至對世界文化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比如,唐代詩人張繼的《楓橋夜泊》在日本、朝鮮、東南亞流傳度都很高,尤其在日本,多年被編入教科書,真可謂家喻戶曉,人盡皆知。而這首詩最近在加拿大又火了。

今年年初,在加拿大蒙特婁的一個地鐵站,一位中國大爺趁著等車的空檔,用毛筆蘸水在月臺地上寫起了張繼的《楓橋夜泊》,圍觀的老外們立刻被這東方書法及這首古詩驚豔了,紛紛拿出手機給他錄像,然後又把視頻發到網上,當地媒體MTLBlog還為此做了報導。一下子,這首唐詩被翻譯成各種版本,在蒙特婁、在加拿大迅速走紅,中國、蘇州、寒山寺成了他們的嚮往。

《楓橋夜泊》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安史之亂"後,詩人張繼落榜歸來,獨宿姑蘇城外的江舟上。社會的動蕩,前途的暗淡,羈旅的孤寂觸發了他濃濃的愁思,一首千古橫絕之作就此誕生。

在那個深秋的夜晚,詩人的小船獨自停泊在江邊。他仰望天空,看著天上那一輪冷月緩緩落下,耳中聽到的則是那烏鴉的叫聲,那聲音在寂靜的夜空迴蕩著,悽厲的迴蕩著。正是秋霜滿天的季節,江面上愈發寒冷,讓人愈加難以成眠。在這漫漫長夜中,只有江邊若隱若現的楓樹,以及遠處漁船上如豆的燈火,這更增添了詩人的憂思和寂寥。在這樣的夜晚,悽冷的不只是這江邊夜景,更是詩人愁慘不堪的心境。

正當詩人愁腸百結之時,遠處突然傳來寺院敲鐘的聲音。那鐘聲一聲一聲從遠處傳來,緩慢而悠長,它打破了夜的沉寂,它預示著黎明的到來。那鐘聲一聲一聲,在這個不眠之夜,從姑蘇城外的寒山寺上空飄過來,又傳向遠方。這鐘聲仿佛不是敲擊在鐘上,而是敲擊在詩人、甚至是敲擊在我們的心上,激蕩著我們那久已沉睡的心靈,那久已迷失在紅塵的心靈。而在那靈魂深處,好像有個聲音在問:我們到底在追求什麼?我們到底想要做什麼?

佛說,世間如同苦海,每個人都生活在紅塵的大染缸中,沾染上很多煩惱。寺院的鐘聲不僅可以擊破長夜的昏沉,也能破除人內心的昏沉,洗滌被塵世煩惱汙染的心靈。悠悠鐘聲能讓人明心見性,獲得解脫和智慧,讓我們的心靈獲得安寧和快樂。在這個到處充斥著名與利的紅塵,只有內心回歸安寧,才能找回初心,而不忘初心,方得始終。我認為,這才是今天的我們對這首詩的感知和領悟,這也是這首詩的真諦和精髓。

所以,我們品讀這首《楓橋夜泊》,絕不要僅僅停留在詩人的身世之嘆上。

如果有機會,去蘇州吧!聽一聽寒山寺的鐘聲,應該是一次難得的人生體驗。

相關焦點

  • 日本人最喜歡的一首唐詩,被列入小學課本,網友:壯哉我大唐!
    日本人最喜歡的一首唐詩,被列入小學課本,網友:壯哉我大唐! 近代著名文學家魯迅先生曾說過這樣一句話:「我以為一切好詩,到唐朝已被做完,此後倘非翻出如來掌心之『齊天大聖』大可不必再動手了」。其意思就是說中國古代的好詩在唐朝已經創作完了,後來人要想寫古詩就要先去熟讀唐詩才可以。
  • 小學課本中最經典的一首秋思詩,僅僅四句,卻如千言萬語!千古流傳,成為千古名句
    每天都會有分享,都是免費訂閱,請您放心關注。註:本文轉載自網絡,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僅供讀者參考,著作權屬歸原創者所有。我們分享此文出於傳播更多資訊之目的。如有侵權,請在後臺留言聯繫我們進行刪除,謝謝!   又到一年深秋,北風蕭瑟,落葉飄零,一派蒼涼寂寥的氣象。每至秋日,不論風瀟雨晦,還是月明天朗,總是容易勾起人的思鄉思親之情。
  • 王維最經典的一首詩,每年都入選小學課本,成為唐詩裡的千古名篇
    而我們讀這樣的作品,也最是能夠感受到唐詩那一份獨特的韻味。儘管唐朝有無數的詩人,但果要論細膩的話,大概沒有幾人能夠與之相比。王維的很多詩也都是膾炙人口,一些比較經典的作品,更是還時常會入選我們小學的課本,譬如他的這首《畫》,便是一首極為難得的佳作,整首詩寫得很是簡練,也很是直白,只不過是描寫了一幅畫,卻是同樣的充滿了詩情畫意,同樣沒有高超表現手法,但是那一份深厚的情感,以及對於事物的細膩的觀察,則是令人讚嘆不已。
  • 一首唐詩一首宋詞,兩句千古名句!都是經典內容如此的相似!
    穿梭於唐詩宋詞之間,有沒有發現到:有一首唐詩和一首宋詞表達的思想情感幾乎一樣!是哪兩首呢,就讓我們來欣賞一下。《題都城南莊》唐.崔護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這是唐朝詩人崔護的一首佳作,它的意思就是:去年的今天,在長安南莊的一戶人家門口,姑娘美麗的面容和那盛開的桃花一樣,互相映襯如此美麗!可是今年再次到這裡,那美麗含羞的面容不知道去了哪裡?只有滿樹盛開的桃花含笑盛開在春風裡!
  • 唐詩中最經典的一首中秋詩,一個名句驚豔了千年!
    因而,在古詩詞中,唐代以前完全沒有描寫中秋節的古詩,而唐詩中的中秋之作也極少。即便是李百杜甫,也只有望月思鄉之作,卻無中秋思鄉之作!只因在唐代,中秋節尚未盛行,人們有八月十五日望月相思的寄託,卻無明確的中秋節日概念!
  • 4首沒入選《唐詩三百首》的經典,每首都是千古名作,沒選是損失
    對於整個唐詩整理統計地比較全的當屬在康熙年間編校的《全唐詩》,共收錄了兩千兩百多位詩人的四萬八千九百多首詩。面對這般數量的《全唐詩》,基本很好有人能夠通讀,大家一般所看的都是各種不同的唐詩選本,而其中最流行且最被家喻戶曉的就是《唐詩三百首》。
  • 最該被課本收錄的一首詞,全篇都是千古名句,必將流芳百世!
    宋詞在文學史上有很高的地位,而宋詞的豪放派代表辛棄疾,更是將自己的愛國情懷融入詩詞裡,他曾經有一篇詞作被稱為是生平之最,到底是哪一首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據說這一首詞,通篇都是千古名句,從未被超越過,讀起來朗朗上口,盪氣迴腸。
  • 李商隱經典一首詩,全篇被奉為名句,你讀過嗎?
    可是,這些都不如李商隱的《錦瑟》寫的更令人絕望。李商隱最有名的一首詩,全篇都是名句李商隱,字義山,他是一個「謎一般的男子」,是晚唐的著名詩人,和杜牧合稱「小李杜」。這是李商隱最經典一首詩,全篇被奉為名句,讀一次驚豔一次,美得心醉,雖然只有56個字,卻能讓人讀出千百種滋味。讀完會感到心中有塊大石頭堵在心口,感受到仕途的不順,愛妻的離世,世人的貶低這些在精神上折磨著李商隱。
  • 王維流傳很廣的一首經典,小學課本只收錄一半,另一半也挺有意思
    小學課本中收錄的詩不過百首,但《全唐詩》中卻有4萬多首詩作,所以被收錄的一定是詩中精品。而在年年入選小學課本的詩中,王維的《畫》則是這些精品中不容錯過的一首。但近些年,這首詩卻讓文史專家傷透了腦筋。有人提出這首流傳很廣的詩作者另有其人,因為無論是《全唐詩》還是王維的詩集中都沒有這首詩,所以不但不是王維所寫,甚至根本不是唐詩。目前部分人認為這首詩出自南宋高僧人川禪師,是他在註解《金剛經》時所寫,目前小學課本收錄的4句也只是全詩的一半,後面還有4句。於是在作者還沒有被證實前,這首詩在不少地區的課本上暫被標為佚名作者所寫。
  • 《楓橋夜泊》:日本人最愛的唐詩,被列入小學課本,人人都會背
    而在這座古老的寺廟,每年都會迎來一大群來自日本的客人。而這些日本客人之所以會拜訪這裡,都是源於一首唐詩。盛唐時期,偉大的詩人燦若繁星。開元年間,大唐國力強盛,萬國來朝,而詩歌這個題材,也在這時到達了頂峰。在李白、杜甫、王維、王昌齡這些偉大的名字裡,張繼或許是其中最不起眼的一個。
  • 一首出神入化的唐詩,300多年後一晚輩改寫,竟成流傳千古的經典
    年年入選小學課本的唐詩就那麼幾首,詩王白居易的「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詩人宰相李紳的「鋤禾日當午 汗滴禾下土」,初唐四傑駱賓王的「鵝 ,鵝,鵝,曲項向天歌」,當然還少不了這首賀知章的「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 高適很經典的一首唐詩,第三句更是一語雙關的妙句,讓人百讀不厭
    原題:高適很經典的一首唐詩,第三句更是一語雙關的妙句,讓人百讀不厭盛唐時期,國泰民安。在此期間,一首首著名的唐詩也如雨後春筍般地湧現出來。比如王翰經典的《涼州詞》,「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徵戰幾人回。」今天小編要給大家推薦的也是唐朝著名的邊塞詩詩人高適寫的一首經典唐詩,在這首詩中高適用詞清快、豪放,而且詩中虛景、實景皆有,其中第三句更是一語雙關的妙句,讓人百讀不厭!那麼我們就一起來欣賞下這首唐詩《塞上聽吹笛》!
  • 杜甫評價諸葛亮的一首詩,最後14字成千古名句,年年入選中學課本
    杜甫評價諸葛亮的一首詩,最後14字成千古名句,年年入選中學課本杜甫被稱為「詩聖」,盛唐時期最偉大的詩人之一,他的很多詩作,那都是膾炙人口,而且其中一些經典的詩作更是成為了唐詩裡的千古名篇。其詩最後14字更是成千古名句,年年入選中學課本!《蜀相》: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 範仲淹奉命鎮守邊關,有感而發寫下一首詞,全篇都是千古名句
    其實,範仲淹沒有去過嶽陽樓,但不妨礙他創作,從而有了家喻戶曉的神作。千百年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豁達境界,幫助迷茫中的世人走出困境,讓心存執念之人豁然開朗,這種超然脫俗的心態,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人。 非但如此,在文章結尾,範仲淹闡述樂觀的濟世情懷,那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更是被稱為千古絕唱。
  • 史上最後一首「唐詩」,出自元代不知名詩人之手,全篇都是名句,成為唐詩最後的千古絕唱
    唐詩之後,宋詩也闖出了一片自己的天空。此後,宋詞元曲明清小說雄霸文壇,「唐詩」便更加寂寞孤獨了。然而,正如深谷幽蘭,文人的浪漫和感性總會在不經意中創造出最美的風景。一位元代不知名詩人唐溫如的《題龍陽縣青草湖》,意境之絕美,後世學者贊其為最後一首「唐詩」,堪稱中國古典詩歌最後的千古絕唱。如果把它放在唐人詩作中,幾乎無人能辨真假。那麼,此詩究竟如何呢?
  • 《唐詩三百首》:最經典的童蒙讀物
    "一個懂中文的華人,只要認真讀一下《唐詩三百首》,他的心就不可能不中國化了。"中國當代著名作家王蒙這樣說到。如果讓我們說出一本關於唐詩的著作,很多人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唐詩三百首》。這部唐詩選集成書於清代中後期,可謂家喻戶曉,極受推崇。
  • 寒山寺位列中國十大名寺,這首流傳至日本的唐詩功不可沒
    江南水鄉的秋夜勾起了這位客子的憂愁,面對月落、啼烏、滿天霜、江楓、漁火、不眠人、城外、古寺、客船、鐘聲等朦朧的憂愁意境,一首流傳千古的名句噴湧而出。然而令張繼沒有想到的是,他的這首詩,在以後的一千多年裡,掀起了多麼大的波瀾?《楓橋夜泊》一經問世之後,不但在中國是婦孺皆知,即使是在日本也是家喻戶曉,並且被選入日本的小學課本。
  • 唐詩裡一首充滿了哲理的詩,一千多年來,激勵了一代又一代人!
    唐詩作為中華文明,最為重要,也最為燦爛的文化,這一千多年來驚豔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對於任何一個中國人來說,只要一說起唐詩,那都是不會陌生;因為我們從小就開始接觸,所以對於唐詩的熟悉,比起其它的文學作品來,要更為了解。
  • 孟郊最經典的一首七言絕句,成為了唐詩裡奉獻成語最多的一首詩
    那麼對於中國的成語,大部分都是有著其深刻的含義,裡面那都是有典故;中國的成語大致可以分為這麼兩種類型:一類是屬於個人典故,那麼另一類則是有歷代的文人所寫,那些文人在自己的詩作中,由於寫的一些詩太過於經典了,那麼久而久之,這些詩句,也就成為了我們日常生活用語,這也是成語來源一個很重要的地方。
  • 王維很經典的一首詩,短短20字意味盎然,小學課本的第一首!
    大家還記得,自己在上小學語文課的時候,或者翻語文課本的時候,讀到的第一首詩是哪一首嗎?懵懵懂懂的少年時代,走進陌生的校園,見陌生的小朋友,學習世界上早已存在的陌生的知識和規則。第一次接觸到詩歌這種東西,應該是會在心中留下很深很深的印象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