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過朝鮮戰場的「鑽石夫妻」:聽老伴喊吃飯是最浪漫的事

2020-12-16 人民網福建頻道

人民網福州8月2日電(黃丹妮 實習生 陳天洋)今年89歲高齡的陳鳳桐老人不會忘記1950年的春天,在那個洋溢著幸福與甜蜜的季節裡,他被山西鐵路管理局評為勞動模範,也是在那次表彰大會上,第一次見到了18歲的太原姑娘李加蘭。然而,就是這不經意的邂逅,促就了兩人一生的姻緣,一輩子的守候。

火傘高張的日子裡,記者走進老人所居的站前社區,這套50來平米的小居室裡擺滿了老人多年搜集的壽山石藝術品。聽聞記者的來意後,老人提出讓我們幫忙合張影,在客廳牆壁的「囍」字下,鮮紅的衣衫映襯著陳老堅定執著的目光,仿佛如梭歲月從來不曾流逝,而在老人的娓娓道來中,我們也記錄下了這段綿延半個多世紀的愛情故事。

跨越地域的相識相知 一場會議促就一份真愛

「如果沒被評為勞動模範,可能就不會見到李加蘭,更不會有了後面的故事。」坐在躺椅上的陳鳳桐老人常常感慨緣分的巧合。原來,陳鳳桐老人是天津人,因為父母工作調動,從小在呼和浩特長大,草原遼闊的環境造就了陳老勇猛直率的爽朗個性。20歲那年,他報名參軍,隨部隊來到了山西。

比陳老小7歲的李阿姨則是地道的山西妹子。出生軍人世家的她在5歲那年,就離開了父親。「日本侵略中國時,閻錫山把軍隊和糧食藏到山裡,我父親便隨著軍隊進山了。由於叔叔是黃埔軍校畢業生的原因,日軍把我祖父打死了。49年解放後,我決定和父親一樣投身軍隊。」回憶這段跌宕的歷史,李阿姨的語氣平靜而堅定。

就這樣,兩條本無交集的平行線,在1950年的山西鐵路管理局勞動模範大會上相匯了。「我記得當時加蘭挺瘦,梳著兩條大麻花辮,看著倍兒精神。」回憶起兩人第一次見面的場景,陳老仍記憶猶新。李阿姨則不好意思地撫了撫衣角,笑著說:「老陳給我的印象很好,幫我拿表格、傳達指示什麼的,表現很是積極,當時我就覺得這個小夥子挺不錯。」

由於當年陳鳳桐老人擔任會議組長,李阿姨是同組成員。在那個紅色的年代裡,工作上的頻繁交流,讓兩顆年輕的心越走越近。「他很關心照顧我,這樣一來,相互之間也有了一些感覺,有時候會一起出去看電影。」李阿姨輕輕地笑著,夕陽的餘暉溫柔地投影在老人的臉頰上,滿是甜蜜。

朝鮮戰場出生入死 一根電話線維繫著「致命」的愛戀

也許是命運對這對情侶的考驗,1950年6月,韓戰爆發了,陳鳳桐即將隨軍出徵了。「那年冬天的雪特別大,陳鳳桐獨自一人帶著口糧跨過鴨綠江,天特別冷。」看到戀人遠離家鄉,李阿姨的心裡萬般不舍。於是,第二年開春,李加蘭也申請赴朝作戰。同年8月,她隨志願軍部隊如願抵達朝鮮。

「當時老陳負責鐵路運輸,用軍用列車把物資送到前線。我是通信兵,主管對火車調度。」回憶那段戰火歲月,李阿姨十分感慨,「我和老陳是戀人更是戰友,我通過電話告訴他前方戰況能否通車,他什麼時候發車,什麼時候停運,我比誰都清楚。」

就這樣,倆人通過一根細細的電話線,履行著各自背負的任務,也維繫著雙方堅定執著的愛情。然而,由於當時陽德地區戰況緊張,美帝飛機、特務都在活動,電話線經常被敵人破壞。陳老作為運輸的負責人,每天都在槍林彈雨的危險下工作。為了按時完成任務,他採用了「黑白顛倒,過河拆橋」的方法,白天藏在山洞裡,晚上出發,火車經過橋梁後再把鐵軌拆下。

「當時通話就和打仗一樣,我必須在最短的時間內,將路況信息告訴老陳。」李阿姨緊握雙拳,「每一次通話都是我們最緊張激動的時刻,我們的感情在這種環境裡也愈發深厚。」

炮火中堅定對方是此生的唯一 天安門前完成兩個人的婚禮

烽火連天的戰場裡,受傷和死亡是家常便飯。陳老還記得有一天夜裡,兩人在房裡休息時,只聽「嗖」的一聲,子彈穿過了牆體,「啪」的打在了房梁上。「當時子彈距離我們還不到兩米,要不是房子背後有個山洞,興許我倆就沒命了。」陳老激動地說。

然而,正是在這槍林彈雨中,兩人更加堅定彼此是自己今生的唯一。1953年朝鮮停戰,經過3年戰火的考驗,兩人的愛情也到了收穫的時候。11月,司令部特批了一個月的婚假。兩人顧不得收拾行李,連忙坐上了趕往北京的火車。

因為路途遙遠,兩人的時間多半花在了路上。「因為從朝鮮到北京就得坐好幾天的火車,我們等於是旅行結婚吧。」李阿姨慈祥地笑著。

就這樣,小兩口顛顛簸簸地來到了首都北京,在天安門廣場前,對著毛主席像恭恭敬敬地鞠了三個躬。「因為時間太緊張了,沒賣喜糖,也沒請客人,就這樣簡簡單單的結婚了。」想到沒能給老伴一個像樣的婚禮,陳老似乎有些自責。

然而,在回到家鄉山西不到四天,陳鳳桐老人便要趕回朝鮮進行戰後建設,直到1956年才重回山西。兩年後,夫妻倆在組織的安排下一起來到福建支援建設。這一待,就是58年。

「反動派」的帽子下想過自盡 老伴的安撫讓他走出陰霾

然而,夫妻團聚的日子沒過多久,「文化大革命」爆發了。在那個扭曲的年代裡,陳鳳桐和李加蘭都受到衝擊,陳老更是被扣上「現行反革命」的帽子。「我被下放到食堂工作,老陳被趕到山上挖洞養豬,被硬生生地關在在豬圈裡,過年都不讓見面。我們的工資都沒有發,一家人的吃飯成了問題。」李阿姨有些難過,「那時候5個孩子都沒有紅領巾帶,我看著特別揪心。」

李阿姨依稀記著1970年的一個雨夜,她生病進了醫院。由於手術需家屬籤字,陳老被批准趕赴醫院後不到半小時,又被叫回去接生母豬。走在回山洞的路上,陳鳳桐老人愈想愈自責,看著靜如死水的閩江,一步步向那片黑色靠近。「當時還好有兩個路人及時勸住了他,否則我可能再也見不到老陳了。」李阿姨的語氣略帶哽咽,「後來我就勸他,骨頭要硬,我們是清白的,一定會平反,要相信黨的政策。」

那年冬天,李阿姨為遠在他鄉的丈夫做了一件背心,在背上還特意縫了一顆紅心,既有夫妻同心的意味,也表達內心永遠向著黨。

老夫妻也愛趕時髦 聽老伴喊吃飯是最浪漫的事

現如今的老夫妻倆,已經攜手走過60來年的風雨路程。除了陳老有些耳背,老倆口的行動沒有太大的問題。陳鳳桐老人喜歡收集壽山石,一有空就拉著老伴到市場上瞅瞅看看。走不動了,就回到家裡打開電腦,玩起了網絡象棋。李阿姨也不甘落後,經常瀏覽網絡新聞,有時還到附近的理髮店做做頭髮。

「他呀,就痴迷這些石頭,整天擦擦摸摸的。」李阿姨樂呵呵地說道,「有時我們也會到樓下散散步,到公園賞賞花。不論他走到哪我都陪著,我們這輩子不就是這麼過來的麼。」

適逢七夕節,記者打趣地問道,是否也會慶賀一下?李阿姨悠悠地笑著:「都老夫老妻了,不講究這些了。回頭給老陳熬碗綠豆湯去去火,這天氣太熱。」陳鳳桐老人則打趣道;「從年輕到老,幾十年裡都是老李「喊話」我「照辦」,她不講究,我就奉命唄。」

採訪即將結束時,記者問陳老:「在您眼中,什麼是最浪漫的事?」陳鳳桐老人看了看老伴,再看了看滿屋子的壽山石:「現在看來最浪漫的事,就是我在屋裡擺石頭,她喊我出來吃飯。」

相關焦點

  • 定格銀婚金婚鑽石婚美麗瞬間 與你一起重溫「最浪漫的事」
    昨天,攝影師在為一對老人留下最甜蜜的瞬間。記者 杭興微 攝  本報訊(記者 管有明)「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變老……」昨天上午,一首《最浪漫的事》開啟了姑蘇區虎丘街道山塘社區「濃情重陽、圓夢金秋」紀念金婚銀婚拍攝主題活動的按鈕。為迎接重陽節的到來,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傳承華夏文明好家風,該社區為轄區老人舉辦了一場別出心裁的紀念慶典活動。
  • 江蘇一對鑽石婚老人他每天讀英文報給她聽
    網絡配圖江蘇一對鑽石婚老人 他每天讀英文報給她聽。在江蘇蘇州工業園區瓊姬墩社區的半島花園小區裡,住著一對鑽石婚老人——90歲的吳益坤和86歲的曹鳳娣。這對攜手走過60年老夫妻的養生秘訣,就是活到老,學到老,勤動腦,讓心永遠年輕。
  • 江蘇一對鑽石婚老人 他每天讀英文報給她聽
    在江蘇蘇州工業園區瓊姬墩社區的半島花園小區裡,住著一對鑽石婚老人——90歲的吳益坤和86歲的曹鳳娣。這對攜手走過60年老夫妻的養生秘訣,就是活到老,學到老,勤動腦,讓心永遠年輕。他每天都讀英文報紙  揚子晚報記者來到老人家中時,吳益坤正看著報紙,曹鳳娣則邊聽音樂邊曬太陽。
  • 鑽石婚似新婚 老人互稱「親愛的」
    他愛文她擅武天天都過紀念日 剛到陳老太家,就嗅到陣陣墨香,陳老太得意地告訴記者,這是她老伴在練書法呢。「他愛文我愛武」,陳老太開玩笑地說,如今年輕人找對象都講究有共同的興趣愛好,但她和81歲的老伴張銀法愣是沒找著共同的興趣點,「還不是過了一輩子」。
  • 已婚夫妻的7大親暱稱呼,你愛聽哪個?
    作者:妮夏情感分析 原創作品我們要看夫妻兩人在結婚後的關係好到哪個程度,在平時叫對方的稱呼上就可以看得出來了。不同的夫妻之間可能會給對方起不一樣的稱呼,越甜蜜更顯得兩人更恩愛。第二種:媳婦據了解男人都很喜歡叫愛人「媳婦」,特別是大東北的爺們,聽起來是不是十分接地氣,有沒有覺得這個暱稱在哪裡聽都覺得很舒服,也許是粗漢子表達對妻子愛意的一種表現。你認同嗎?
  • 戀人、愛人、老婆、老伴,這四個稱呼,哪個最情深意重?
    看到這,我就深深感到:一個人,到了生病的時候,或者到了重要關節的時候,其實,最重要的,最能安撫他(她)的,應該是他(她)的枕邊人。拐過一個彎,我又看到了一幕更讓我心靈有所觸動的場景:一個白髮蒼蒼的老頭,推著一個同樣白髮蒼蒼的老婆婆向病房走去。老人精神矍鑠,面對微笑,而他的老伴,那個坐在輪椅上的老婆婆,神情安詳,似乎已經看破了人生的最後一幕。
  • 【抗美援朝70年】益陽親兄弟齊上抗美援朝戰場:96歲哥哥仍能清晰喊...
    「三八線」迫敵、漢江血戰、停戰板門店……這些往事,曾親歷過抗美援朝戰場的姚子政和弟弟姚家瑜記得很清楚,仿佛時光從未流走。哥哥姚子政今年96歲,弟弟姚家瑜今年93歲,老家湖南益陽。這對年逾九旬的親兄弟,同在抗美援朝戰場上抗敵三年。從學校參軍趕赴朝鮮時,他們還只是二十多歲的小夥子。 「Don't act!」
  • 金婚老夫妻因跳廣場舞鬧離婚,女方懷疑老伴戀上舞伴
    導語:金婚老夫妻因跳廣場舞鬧離婚,女方懷疑老伴戀上舞伴倆個人要是可以走在一起一輩子,那應該是最幸福的事情了吧,如今的青年們也是比較羨慕自己的老爸老媽,可以幸福的過一輩子,兩人互相扶持的走下去,但是李奶奶和李爺爺已經結婚有58年了,兩人是一對即將進入鑽石婚姻的老夫婦了
  • 走在朝鮮:在朝鮮國營餐廳吃飯是什麼體驗?
    到朝鮮旅行我發現餐廳不多,像平壤這樣的大城市,馬路兩旁也很少見到餐廳。我們跟團到朝鮮旅行,需要到指定的涉外餐廳就餐。涉外餐廳主要接待外國人,可以使用外匯消費。涉外餐廳屬於國營,服務員年輕貌美,態度非常好。外國遊客到朝鮮涉外餐廳吃飯,體驗非常好。
  • 抗美援朝老戰士:戰場上我3次與死神擦肩而過
    迎著午後短暫的陽光,趙子明回憶起那段崢嶸歲月,用「筆談」的方式向記者講述了一段段在他朝鮮戰場上的親身經歷。  初入朝鮮,先過語言關  「我在前線的作用就是『聽用』!」趙子明笑著在字板上寫下一行字,開始回憶他的故事。
  • 女人公認最愛聽的五個「稱呼」,但有些男人,卻一輩子也喊不出口
    女人公認最愛聽的五個「稱呼」,但有些男人,卻一輩子也喊不出口兩個人剛開始相處的時候都是以對方的名字起稱呼對方,時間久了之後就有屬於兩個人的稱呼了;就比如說老婆,寶貝、親愛的等等,就像有時候兩個人開玩笑的時候男人叫女人叫老婆,可能女人聽見了就會反駁說我才不是你老婆呢
  • 在富立相互攙扶走過一生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變老 ,一路上收藏點點滴滴的歡笑 ,留到以後坐著搖椅慢慢聊……」說到愛情,這似乎這是年輕人的專利,其實不然,愛情存在各個年齡段,老年人的愛情經過歲月的磨礪,平淡卻別有一番韻味
  • 無所不用其極—志願軍老兵回憶美軍在朝鮮戰場投放的另類炸彈
    罐頭炸彈作者:布衣論戰經過五次戰役,以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儘管使用了除原子彈以外當時所有的現代化武器,卻並沒有在朝鮮戰場上佔到什麼便宜一位是我的本家七爺爺,在朝鮮給師長做通訊員,也有人說他是師長的勤務員,專職養馬。他為人熱情,正直敢言,但奇怪的是,一問起他在部隊的事,就絕口不提,從不透露在部隊任何職務,從事什麼工作。有一次,我跟他打趣說:「七爺爺,你不簡單,你是我們生產隊(小隊)唯一出過國的人呢!」他也只是憨厚地笑笑,不予回應。
  • 孩子出生僅11個月,她作為醫護人員,就直接抱著孩子開赴朝鮮戰場
    醫護人員是戰時最急需的後勤人員之一,是保障我軍擁有充足戰鬥力的基礎,志願軍在抗美援朝的戰場上作戰,如果沒有這些白衣天使的努力,恐怕我軍的傷亡也會非常大,更為關鍵的是,即便作為一個醫療護士,在戰場上也時常會面臨很多的危險,甚至於志願軍戰士在前方作戰,他們就在在後方冒著炮火照看傷兵。
  • 扛著棺材上戰場,打出一支「萬歲軍」…他們在朝鮮戰場拼出了名將...
    戰場上的每分每秒都是膽魄、謀略、智慧和意志的激烈交鋒,而這幾位年輕的中國將領,以幾場精彩的戰鬥,打出了名將的聲威。而秦基偉和第15軍在剿匪告一段落後,主動請纓參與第二批志願軍,於1951年3月18日開入朝鮮前線。 踏上朝鮮的土地時,吳信泉、梁興初38歲,秦基偉37歲,他們要面對的是二戰後最大規模的現代化戰爭,艱苦程度和殘酷程度都是罕見的。戰場上的每分每秒都是膽魄、謀略、智慧和意志的激烈交鋒,而這幾位年輕的中國將領,以幾場精彩的戰鬥,打出了名將的聲威。
  • 河南91歲老奶奶,在90歲老伴懷裡「撒嬌」,老伴寵溺式哄她吃飯
    美好的愛情一直是我們想要擁有,我們從最開始的呀呀學語,再到我們上學,然後在社會中遇到自己的另一半,然後結婚生子,到最後白頭偕老,這就是人的一生,如果一個人能陪你走到最後,也是莫大的幸福了吧。據某媒體報導,近日有一則河南老奶奶因生病住院,在自己老伴身邊不斷「撒嬌」的視頻火了。有的網友表示,這把「狗糧」我吃定了,也有的網友表示,這樣的婚姻自己好想擁有,能在這樣的高齡還能對著自己的老伴「撒嬌」,這也許就是真正的愛情吧。
  • 夫妻之間如何稱呼比較好?網友各抒己見很有趣
    某網友說道:夫妻之間相互稱謂還是平淡為好。我和老伴是上世紀七十年代相識相愛並結婚成家的。年輕時,以各人的名字互相稱呼,後來我們都漸漸老了,就在各人的姓氏前加了一個老字相稱呼,互相有話要說時就喊一聲老X,覺得也很親熱的,就這樣從喊名字到喊老X都堅持近五十年了。
  • 為什麼解放戰爭後李雲龍卻沒上朝鮮戰場?原來是為了維護形象?
    為什麼解放戰爭後李雲龍卻沒上朝鮮戰場?原來是為了維護形象?儘管抗日戰爭已經過去了70多年,但是這段屈辱的歷史卻依然被我們所有的中華兒女所銘記,時刻提醒著自己,落後就要挨打,激勵著自己努力為實現中國夢而奮鬥。所以現在除了很多的電視劇,用以來紀念那段艱難的時光。
  • 91歲妻子在老伴懷裡「撒嬌」,老伴寵溺式哄吃飯
    近日,一則老太太生病住院,在老伴身邊「撒嬌」的視頻火了朋友圈。網友紛紛點讚說:「你永遠是我手心裡的寶!」也有網友感慨道:「婚姻就是哪怕你滿頭白髮,我也是你最溫暖的依靠!」12月10日,記者在朋友圈看到了這則溫暖眾多網友的視頻,視頻中,一位滿頭白髮的老太太依靠在病房床頭處,一臉「委屈」的模樣,趴在老伴的耳邊訴說著什麼。老伴聽到後,趕緊撫摸著妻子的手安慰。期間,老人擔心妻子生病沒胃口,就換著花樣給老人餵水果罐頭、包子等。老太太看到老伴餵包子,還不忘先問問老伴吃了沒。
  • 坑道戰打到朝鮮戰場
    橫貫朝鮮半島250公裡長的整個戰線上,形成了具有20到30公裡縱深、以坑道為骨幹、支撐點式的陣地防禦體系,打造了堅固的「銅牆鐵壁」,形成了可靠的陣地依託。以此為後盾,志願軍同敵人進行了靈活多樣的攻防作戰,使陣地獲得空前鞏固,增強了防禦的穩定性,取得了戰場主動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