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理論相關概念辨析

2020-12-12 中公教師網

在教師招聘和教師資格的考試過程中,近年來湧現出了一種題型——概念選擇題,這種題型也是學生在備考的過程中容易忽視的一種題型,因此也是丟分比較嚴重的一種題型。本文就教育理論中出現的一些相近概念進行簡單辨析,希望給各位考生帶來幫助。

(1)課程計劃、課程標準

課程計劃,是根據教育目的和不同類型學校的教育任務,由國家教育主管部門制定的有關教學和教育工作的指導性文件。

課程標準,是課程計劃的具體化,是課程計劃中每門學科以綱要的形式編定的、有關學科教學內容的指導性文件。

【方法】在考察概念選擇題時,我們往往通過概念的落腳點來進行辨析,但對於課程計劃、課程標準這對概念的備課,這種方法則不適用,各位考生需要通過兩個概念的定語部分來進行區分,課程計劃是一個總的指導性文件,而課程標準是每門學科的指導性文件,各位考生若在考試時,看到是針對每門學科的,那考察的這個概念是課程標準,反之則是課程計劃。

(2)直線式教科書結構、螺旋式教科書結構

直線式教科書結構,就是指把一門學科的課程內容或其中一個課題的內容按照知識本身的邏輯結構來展開呈現在教科書中,使各種知識在內容上均不重複的編排形式。

螺旋式教科書結構,就是把同一課題內容按深度、廣度的不同層次安排在教科書的不同階段重複出現,使得每一次重複都將原有的知識、方法、經驗進一步加深拓廣,逐級深化。

【方法】直線式教科書結構與螺旋式教科書結構最根本的區別是,前面內容在後面的學習過程中有沒有重複出現,若重複出現了則是螺旋式教科書結構,若沒有重複出現則是直線式教科書結構。

(3)形式教育、實質教育

形式教育的主要任務在於發展學生的智力,至於學科內容的實用意義則是無關緊要的。

實質教育的主要任務在於傳授給學生對生活有用的知識,至於學生的智力則無需進行特別的培養和訓練。

【方法】形式教育重能力,輕知識;而實質教育重知識,而輕能力。

(4)班級、班集體

班級是學校為實現一定的教育目的,將年齡和只是程度相近的學生編班分級而形成的,有固定人數的基本教育單位。

班集體是按照班級授課制的培養目標和教育規範組織起來的,以共同學習活動和直接性人際交往為特徵的社會心理共同體。

【方法】對於班級和班集體這兩個概念的掌握,各位考生可以通過概念的落腳點來進行辨析,班級是一個基本的教育單位,而班集體是一個社會心理共同體。

(5)定勢與功能固著

定勢是指用先前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思路來解決當前的問題。

功能固著是指,將某種功能賦予某一事物。

【方法】定勢和功能固著概念的掌握需要各位考生理解概念的含義。另外也需理解定勢和功能固著對於問題解決的影響。定勢對於問題解決既有積極的作用,也有消極的作用。功能固著對於問題解決只有消極的作用。

(6)逃避條件作用和迴避條件作用

逃避條件作用:當厭惡刺激出現時,有機體作出某種反應,從而逃避了厭惡刺激,則該反應在以後的類似情境中發生的概率便增加。

迴避條件作用:當預示厭惡刺激即將出現的刺激信號呈現時,有機體也可以自發地作出某種反應,從而避免了厭惡刺激的出現,則該反應在以後的類似情境中發生的概率便增加。

【方法】逃避條件作用和迴避條件作用的根本區別就在於厭惡刺激是否真實發生,如果真實發生則是逃避,反之沒有真實發生則是迴避。

(7)刺激的泛化和分化

刺激泛化指的是人和動物一旦學會對某一特定的條件刺激做出條件反應以後,其他與該條件刺激相類似的刺激也能誘發其條件反應。

刺激分化指的是通過選擇性強化和消退使有機體學會對條件刺激和與條件刺激相類似的刺激做出不同的反應。

【方法】刺激的泛化和分化最根本的區別在於,主體能否區分刺激物,如果主體對於刺激物不能進行區分即分不清楚刺激物,那麼便是刺激的泛化,反之如果主體能夠對刺激物進行區分即分得清楚刺激物,那麼便是刺激的分化。

【試題】在教材編寫過程中,課程內容前後反覆出現,且後面內容是對前面內容的擴展和深化,這種教材編排方式是()

A直線式 B螺旋式 C分科式 D綜合式

【答案】B

【試題】體現國家對學校的統一要求,作為學校辦學的基本綱領和重要依據的是()

A課程計劃 B課程標準 C教學大綱 D教學目標

【答案】A

以上兩道就是對相關概念進行考察的試題,各位考生在進行相關概念的辨析後,這類題的便可以進行應對了。更多教師招聘教育學考點,可查看中公教師網-教育學頻道。

中公講師解析

掃描二維碼·關注微信公眾號-中公教師考試

回復「教育理論」即可查看教師考編兩學各章節練習題

回復「我要過面試」獲取試講教案(含音頻)+答辯+結構化解題思路

註:本文章用於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版權為「中公教師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公教師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文來自中公教師網未經允許 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教育理論中相關概念辨析
    在教師招聘和教師資格的考試過程中,近年來湧現出了一種題型——概念選擇題,這種題型也是學生在備考的過程中容易忽視的一種題型,因此也是丟分比較嚴重的一種題型。本文就教育理論中出現的一些相近概念進行簡單辨析,希望給各位考生帶來幫助。
  • 皮亞傑認知發展理論核心概念辨析
    皮亞傑認知發展理論一直是考試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部分。眾所周知的是皮亞傑的四階段理論幾乎已經成為了一個必考點,今天要講的卻是我們容易忽略的另一個常考點,皮亞傑圖式、同化、順應和平衡。圖式是指一個有組織、可重複的行為模式或心理結構,是一種認知結構的單元。比如你的鳥的圖式可能是會飛、有翅膀、有羽毛等。你可以重複的用這個判斷一個新的動物是不是鳥。
  • 競業限制與相關法律概念辨析
    競業限制與相關法律概念辨析一、不正當競爭的請求權基礎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的相關規定。第二,責任主體不同。競業限制義務的主體僅限於用人單位中負有保密義務的勞動者。不正當競爭行為的主體是同行業間具有競爭關係的經營者。第三,法律責任不同。競業限制的法律責任以民事責任為限,不正當競爭可能涉及民事責任、行政責任甚至刑事責任。
  • 複雜科學視野下的創客教育理論辨析與模式探索
    文章從複雜科學視角,採用系統分析方法對創客教育進行複雜性辨析,為複雜科學應用於創客教育的研究提供詮釋性的理論與方法論框架。 [關鍵詞]複雜科學;創客教育;理論辨析;模式探索一、引言教育作為一種擁有最高不確定性的智慧行動,在不斷追求「科學化」的過程中也被一種簡化的、僵化的、分裂的意識形態所侵蝕:相信普世性的客觀規律;相信教育的可機械分解性與組合性;對於實證哲學、經驗主義以及行為主義的極端推崇;對於分析教育的原理與原則的盲目樂觀等
  • 「生活即教育」與「教育即生活」理論辨析
    (1)「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的核心。他的理論認為,生活教育是給生活以教育,用生活來教育,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生活決定教育,教育要通過生活才能發生力量成為真正的教育。首先,生活含有教育的意義。教育的根本意義是生活的變化。生活無時不變即生活無時不含有教育的意義。其次,實際生活是教育的中心。
  • 教育目的和教育方針的辨析
    在教育理論考試中,教育目的和教育方針很容易混淆。兩個概念既有聯繫也有區別。今天我們就來一起學習,看看如何辨析。結合我國的教育目的來看,「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而我國教育方針表述為「教育必須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為人民服務,必須與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相結合,培養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
  • 概念辨析|認知主義學習理論與建構主義學習理論
    布魯納(1915—)是美國著名的教育心理學家、哈佛大學教授。他於1960年創建了哈佛大學認知研究中心,任中心主任;1962—1964年間任白宮教育委員會委員。 奧蘇貝爾(1914—)是美國紐約州大學研究院的教育心理學教授,其理論是美國最新理論之一。
  • 2019年成人高考專升本《教育理論》辨析題練習及答案
    2019年成人高考專升本《教育理論》辨析題練習及答案下文集錦了一些2019年成人高考專升本《教育理論》辨析題練習及答案,供各位同學參考和學習。辨析題:1.教育起源於兒童對成人的無意識的模仿。錯誤。該觀點屬於教育心理起源說,雖然那看到了教育中的模仿因素,但卻沒有看到教育是一種有目的有意識的活動,把人的意識混同於無意識模仿,導致了教育的生物學化。所以,該觀點是錯誤的。2.教育決定著人的發展。錯誤。教育在人的發展中起主導作用,但是這種主導作用是有條件的。該觀點把教育的作用誇大化,忽視了其它因素對人的發展的印象作用。
  • 「辦學理念」:概念辨析及其「誕生」
    但缺乏理論自覺的熱情有可能導致非理性盲從和行動上的無所適從。相關調研發現,教育實踐工作者尤其是校長們對「辦學理念」和「教育理念」混用的現象比較突出。概念上的混用是思想混亂的表現,在結果上除了導致自身辦學行為的搖擺,還帶來了傳播和交流上的苦惱。我們有必要對辦學理念進行概念辨析,為這一概念在教育實踐中的有效應用奠定認識前提。
  • 學習理論中四大主義易混淆知識點辨析
    大部分考生對學習理論中四大主義的觀點容易出現知識點混淆。現在針對大家經常出錯的點進行一下辨析:1.行為主義與認知主義的核心觀點行為主義理論的核心觀點認為,學習過程是有機體在一定條件下形成刺激與反應的聯繫從而獲得新經驗的過程。
  • 公益服務:政策演進與概念辨析
    但迄今相關立法與政策未對公益服務進行定義,而「目前現有學術研究成果中還沒有對公益服務進行明確界定」。[1]中國特色的公益服務概念翻譯成英語常用social service(社會服務)、public service(公共服務),在相關政策法規與學術研討中公益服務與社會服務、公共服務常常交叉使用,甚至《辭海》等權威工具書中未收錄上述三個詞條。
  • 昭通中院:通過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辨析「兩個堅持」等重點問題
    昭通中院:通過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辨析「兩個堅持」等重點問題 2020-07-18 08: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20國考行測資料分析中易混淆概念辨析之倍數
    本文整理2020國考行測資料分析中易混淆概念辨析之倍數。 推薦查看>>>2020國家公務員考試招錄專題 國考信息匯總行測資料分析中,倍數是一個常考概念,當它和多幾倍、增長率混合起來之後,就會讓很多考生不知所措。
  • 2020年甘肅教師招聘教育心理學知識點:學習動機理論的辨析
    2020年甘肅教師招聘考試正處於緊張的備考狀態,按照往年信息來看,甘肅省教師招聘考試內容一般為教育基礎知識和教育專業知識。為了讓大家更好的備戰甘肅中小學教師招聘考試,甘肅中公教育為廣大考生準備了教師招聘教育心理學知識:學習動機理論的辨析,望各位考生及時查看。一、成就動機理論成就動機是在人的成就需要的基礎上產生的,在學習活動中,成就動機是一種主要的學習動機。成就動機最初由麥克裡蘭和阿特金森提出,後來由阿特金森加以發展。
  • 辨析馬克思異化理論與盧卡奇物化理論
    辨析馬克思異化理論與盧卡奇物化理論馬克思批判地吸收了黑格爾、費爾巴哈和赫斯異化思想中的合理因素,勇於創新,賦予了異化完全嶄新的內容,將異化的理論與當時的經濟狀況聯繫起來。第一次提出了異化勞動的概念,從而創立了自己科學的唯物的異化理論,主要是異化勞動理論。
  • 筆試辨析題「答題模板」,看完絕對不後悔!
    這種題型是為了考察大家對教育理論相關基礎知識的掌握和運用程度,同時還可以考查出考生的辯證思維能力。2.找到關鍵詞:從關係、概念解析入手。例如:「學校教育是一種傳授知識的社會活動」。「是對素質教育要求買面向全體學生的誤解。」2.指明觀點提出的背景/確定分析題幹所處的環境/解釋概念/理論闡述。例如:「在新課改的背景下,要求……。」「『專家』是指在本學科領域專業化程度高的教師,『雜家』具有豐富知識的教師。」3.詳細分析錯誤之處。
  • 杜威「教育無目的」概念的澄清
    國內學界已經有相關研究在回到杜威英文原文的方向上取得具有啟發性的成果,把「教育無目的」的爭論歸結為個別單詞的翻譯不確切。但是,在這個意義上,「教育無目的」的概念澄清工作並沒有完成。杜威教育哲學的內在複雜性是「教育無目的」爭論的更深層次原因。「教育無目的」和「教育的目的是民主社會」的論述看似矛盾,但這在杜威的教育哲學體系內自洽。在他看來,民主社會與教育相通,具有不斷發展的屬性。
  • 教育目的的相關理論
    一、考情介紹教育學中教育目的這一章整體來看主要以客觀題的形式進行考察,因此有關教育目的的理論也是以客觀題備考即可,主要考察每一種理論的觀點和代表人物以及出自每一位代表人物的名言之類的句子。下面我們對教育目的的相關理論的知識點進行簡單梳理。
  • D類辨析題幾種常見的考察方式
    2.答題要點(教綜19天速學班1.1元於10月20日開課)題幹中的牽扯的二者的各自的概念以及二者各自的優缺點,或者各自的地位以及相互之間的關係。如:2018年教師招聘辨析題-新課改提倡教師採用多種方法優化教學方式優化教學效果。
  • 《法律術語翻譯二十講》:比較中外法律概念,辨析法律術語譯法
    《法律術語翻譯二十講》比較中外法律概念,辨析法律術語譯法識別二維碼一鍵購買☟介紹法律知識,辨析中西法律概念之異同,探討法律術語譯法;為外語學習者普及法律知識,幫助法律工作者提高英語水平,為翻譯工作者提供借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