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凱生:大數據到底是屬於誰的?所有權應該歸誰?

2020-12-19 中華網財經

2020年,百年不遇的新冠疫情席捲全球,全球化遭遇嚴重打擊,世界經濟陷入衰退,價值和族群空前撕裂。面對百年未有之變局,由鳳凰網、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主辦,人民日報出版社協辦,鳳凰網財經、中華網財經承辦的「2020鳳凰網財經峰會」在北京舉辦,本屆峰會以「破局與新生」為主題,盛邀政商學界頂級嘉賓,圍繞全球和中國經濟發展建言獻策,凝聚共識。

中國銀保監會國際諮詢委員會委員、中國工商銀行原行長楊凱生出席了峰會並發表演講。楊凱生表示,數位化發展給傳統的政治經濟學帶來了一個需要回答的問題。即在網際網路、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一系列新技術快速發展的當下,它們是不是給政治經濟學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論提出了新的問題和挑戰?

楊凱生表示,按照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來說,生產力最終要影響和決定生產關係,而生產關係主要指的是生產資料歸誰所有,勞動成果如何分配,這是傳統政治經濟學的主要觀點。當然也包括由於生產資料歸誰所有、勞動成果歸誰分配這個過程中形成的人們的相互關係稱之為生產關係。

他認為,當前技術的進步,使得數據在各行各業的產生、運用越來越廣泛、越來越深入,大數據已經成為一種產業,在這個過程中,各類數據平臺企業也越來越多。如果從生產力、生產關係的角度來看待,楊凱生提出一個疑問,大數據作為一種生產要素、作為一種生產資料,或者說作為一種資產,它到底是屬於誰的?所有權應該歸誰?

楊凱生表示,這個問題前些年並不是十分被關注,最近幾年來逐漸引起重視,但是這種重視似乎還是從信息保護和個人隱私的角度考慮,並沒有從數位化的發展、生產力水平的提高可能帶來生產關係的變化這個角度去觀察和思考。他認為,目前諸多問題都需要深入研究和解決。

相關焦點

  • 楊凱生:我國數位化發展速度很快 但數據歸屬問題需要研究
    來源:新浪財經2020三亞·財經國際論壇於2020年12月11-12日在三亞舉行,中國銀保監會國際諮詢委員會委員、中國工商銀行原行長楊凱生出席並演講。楊凱生在演講中表示近幾年來全球尤其我們國家數位化發展速度很快,並且有不斷加快的勢頭,下一步怎麼把數位化健康可持續的勢頭維持下去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楊凱生舉例道,比如銀行的數位化轉型問題,銀行採用最新的手段提高效率,但是是不是搞了數位化之後銀行貸款必須秒貸?你提出貸款需求必須剎那間把貸款批給你?
  • 楊凱生:數據作為生產資料,確權問題還需進一步研究
    中國銀保監會國際諮詢委員會委員、中國工商銀行原行長楊凱生他談到,大數據作為一種生產資料,到底是屬於誰需要釐清,包括數據應該屬於數據的來源方,還是屬於受教行為者、生產行為者、交易行為者還是屬於數據平臺的,或者是屬於數詭計者
  • ...諮詢委員會委員楊凱生:數據作為生產資料,確權問題還需進一步研究
    中國銀保監會國際諮詢委員會委員、中國工商銀行原行長楊凱生他談到,大數據作為一種生產資料,到底是屬於誰需要釐清,包括數據應該屬於數據的來源方,還是屬於受教行為者、生產行為者、交易行為者還是屬於數據平臺的,或者是屬於數詭計者
  • 留在網絡上的數字資產,所有權到底歸誰?
    作者 | 盤和林 編輯| 丁山出品 | 中國益公司•騰訊新聞小滿工作室|| 小益說人死後,網絡帳號的所有權到底歸誰?一直以來,數字資產的所有權問題成為國際性難題,法律學者說,中國的法律法規走到了世界前列,「網絡虛擬財產」寫入了《民法典》。
  • 小區地下車位所有權究竟歸誰
    「一個地下車位十多萬元,買了沒有所有權,不買沒有使用權,交給開發商的這些錢到底算什麼?」趙朋說,「我曾經要求開發商給我開發票或者辦所有權證明,他們卻說他們也沒有地下車位的所有權,更不可能給我出具什麼證明。既然他們沒有所有權,為什麼還把車位拿出來賣?」    記者調查:多數開發商申請的是使用權    10月16日,記者就小區停車位問題諮詢了某售樓中心置業顧問桑某。
  • 【益周刊】留在網絡上的數字資產,所有權到底歸誰?
    作者 | 盤和林 編輯| 丁山 出品 | 中國益公司 騰訊新聞小滿工作室 || 小益說 人死後,網絡帳號的所有權到底歸誰
  • ...楊凱生:在聯合放貸中銀行沒有真正履行放貸業務的風險把控責任
    他談到,大數據作為一種生產資料,到底是屬於誰需要釐清,包括數據應該屬於數據的來源方,還是屬於受教行為者、生產行為者、交易行為者還是屬於數據平臺的,或者是屬於數詭計者、算法的提供者、信息整理者、發布者等。「數據的留痕者跟平臺之間究竟相互什麼關係,這一問題我們現在是否沒有完全的明白」,他說。
  • 漁船私自買賣、掛靠過不了戶,所有權到底歸誰?
    這種無法過戶的漁船所有權到底歸誰所有呢? 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2016)滬民終401號民事判決書有這樣一個案子 大意是,法外狂徒張三為了搞一艘漁船盈利,自己沒有指標,於是籤訂合同掛靠在一家船舶公司裡。多年以來,相安無事。
  • 【民法典專欄】建築區劃內的道路應該歸誰所有?
    【民法典專欄】建築區劃內的道路應該歸誰所有?有的認為,道路是市政設施,應當屬於國家所有,業主享有使用權。有的認為,業主購房後對所購房屋擁有的所有權包括兩部分:一部分是對建築物內住宅、經營性用房等專有部分享有的專有的、獨立的所有權;另一部分是對專有部分以外的道路、綠地、其他公共場所、公用設施和物業服務用房等共有部分以及建築物的附屬設施享有的共有和共同管理的權利。那麼,建築區劃內的道路到底應該歸誰所有?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民法典中的這「一點」。
  • 車位所有權屬於誰 車位所有權和使用權的區別 新物業法車位規定
    每一個小區內都有很多的車位,這些車位的性質都不同,很多業主不清楚車位的所有權是屬於誰的,其實物權法中都有著明確的規定,那麼車位所有權屬於誰?而且車位所有權和使用權是不同的,那麼車位所有權和使用權的區別是什麼?
  • 從姚氏百萬富翁難題說起,真實的數據到底屬於誰?
    我說20年後我們比比誰更有錢,看看到底是中國學生畢業後賺的錢多,還是美國學生畢業後賺的錢多。更有錢的那個,要回同濟大學,我們的母校,請吃一塊同濟的炸豬排。所以昨晚我們在浦東一個地方相聚,喝酒聊天,回想起當年這個有趣的約定。
  • 辦理託運手續後 貨物所有權歸誰
    乙公司辦理完託運手續後,貨物的所有權歸誰?對因山洪暴發報廢的100臺微波爐,應當由誰承擔風險損失?對於乙公司多裝的50臺B型微波爐,應當如何處理?丙公司能否拒付貨款和要求退貨?張三可向誰提出損害賠償請求?  河南天新律師事務所董濱解答:1.乙公司在辦理完託運手續後即請求甲公司付款,甲公司不應當付款。因為合同約定貨到付款,而實際上貨未到,甲公司享有後履行抗辯權。
  • 農村城鎮化,那麼土地所有權歸誰?該由誰來種?
    那麼這個問題就很關鍵,土地屬於誰?根據近幾年的發展以及我們周圍的現象來看,有一部分村莊被徵遷後,所徵用的土地蓋起了高樓大廈,修起了大馬路等基礎設施,也就是說,給農民一部分錢後,這些土地已經完全脫離了農民,甚至土地的用途也發生了改變,對於這種情況,土地被國有化,農民也已經完全脫離了土地,只能靠打工去掙錢了。
  • 陪葬品所有權該歸誰?
    墓主後代鄭氏兄弟認為,被盜墓為其曾祖父墓葬,陪葬品應該歸其家人所有,遂要求公安局和文物局返還扣押的陪葬品。在協商未果後,鄭氏兄弟將公安局和文物局告上法院。近日,平頂山中院作出了32件文物歸國家所有的裁決。
  • 李禮輝:數字信任可以解決我是誰、你是誰、所有權屬於誰的問題
    中國銀行原行長、第十二屆全國人大財經委委員李禮輝在「2020鳳凰網財經峰會」上表示,有越來越多科技平臺、金融機構推出基於大數據技術的信用服務,解決長尾客戶的金融需求,發展普惠金融。李禮輝認為,區塊鏈可以建立技術背書的信任機制,通過數學方法解決信任問題,以算法程序來表達規則,信任共同的算法程序就可以建立互信。
  • 農民常說「誰承包誰經營土地就歸誰所有」,這種說法正確嗎?
    對於農民來說,土地一直都是很重要的,誰有土地就可以養家餬口,一旦沒有土地的話很多農民就感覺沒有靠山了。如今農民都是承包有土地的,不過在農村就有誰承包誰經營土地就是歸誰所有的說法,這是怎麼回事呢?農民常說「誰承包誰經營土地就歸誰所有」,這種說法正確嗎?其實這個說法肯定是不對的,目前農村的土地是三權分置的,土地的所有權歸村集體所有,而農民只有承包權跟經營權的。別年農民好像佔有兩個權力,好像土地真的屬於農民的,但是承包跟經營權還是沒有所有權那麼權力大的。
  • 【今日看「典」(55)】合法建造房屋所有權歸誰?
    【今日看「典」(55)】合法建造房屋所有權歸誰?【今日「一典」】事實行為 物權農民在宅基地上建造的住房未進行不動產登記的所有權歸誰?農民能否自由處分自己在宅基地上建造的住房?今天一起看看《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中的這一點。
  • 一典一點看 | 建築區劃內的道路應該歸誰所有?
    有的認為,道路是市政設施,應當屬於國家所有,業主享有使用權。有的認為,業主購房後對所購房屋擁有的所有權包括兩部分:一部分是對建築物內住宅、經營性用房等專有部分享有的專有的、獨立的所有權;另一部分是對專有部分以外的道路、綠地、其他公共場所、公用設施和物業服務用房等共有部分以及建築物的附屬設施享有的共有和共同管理的權利。那麼,建築區劃內的道路到底應該歸誰所有?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民法典中的這「一點」。
  • 父母出資購房,產權到底歸誰?
    近年來,由房產歸屬引發的爭議屢見不鮮,尤其是由父母出資購買的房子,糾紛更是不斷,跟著小編,一起了解下,父母出資購房,產權到底歸誰?1、父母出全資,產權未登記①一方父母出資發生在其子女結婚前,根據條例規定,該出資資金應認定為對其子女一方的贈與,受贈一方子女可以獲得該債權轉化物(不動產的所有權
  • 房子70年產權到期以後,所有權歸誰所有?行內人給出了明確答覆
    房子70年產權到期以後,所有權歸誰所有?行內人給出了明確答覆現在很多人都想要購買屬於自己的房子。由於國人的歸屬感比較強烈一點,且對土地有著熾熱的感情。不僅如此,人們也感覺到租房總體的費用比起買房總體的費用還要高一點,所以他們寧願花一筆錢購買屬於自己的房子。不過你們知道嗎?一般購買房子之後,房子的產權只有70年。那麼有些就會疑問,購買房子之後產權過期了,房子應該屬於誰呢?一些人可能會有這樣的想法,買房之後產權的計算日期是從我們拿房產證那一刻開始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