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撒貝寧驚呼「毛骨悚然」,培訓貸到底有多可怕?

2021-01-09 中國消費者報

應聘公司稱入職前要參加培訓

按著公司的指導在一個APP上註冊貸款

結果

工作是假的

甚至逾期還貸而上了失信名單

在最新一期職場綜藝《令人心動的offer》中,實習律師們的一個法律援助案例,令現場嘉賓撒貝寧直呼「毛骨悚然」。

注意!注意!

雖然是綜藝節目

但這是真實的事件

大學畢業被培訓貸

逾期還款進失信「黑名單」

最新一期的節目中,實習律師們面對的是一件「大學生就業培訓小額貸款糾紛案」。當事人小C剛畢業一年,在網上投簡歷應聘一家公司的產品經理。通過面試後,公司要求小C入職前去培訓學校進行崗前培訓,並在勸說指導小C開通某個貸款APP,借了19000多元用於支付學費。當時公司稱學費不用小C還款,但今年6月,小C突然接到貸款APP的催款電話,被告知已經列入失信人員名單,小C才醒悟自己應該是被騙了。

公司卻聲稱小C是自願借款,培訓公司更是表示自己已經列入破產清算程序。在培訓學校,還有10多個人與小C有同樣遭遇。小C不知道該怎麼辦,申請了法律援助。

看到這裡

你可能還會認為

這只是件普通的

畢業生被騙貸款糾紛案

怎麼讓在場的嘉賓直呼「毛骨悚然」呢?

來看看實習律師們的調查取證

第一 註冊即貸款

為了調查事情經過,兩位實習律師下載註冊了案例中公司推薦的貸款APP,在所謂的「註冊」過程中,經歷了人臉識別、提交身份證照片、綁定儲蓄卡、獲取手機通訊錄、自動定位等等7個步驟,幾乎把個人信息全「上交」後,實習律師終於「註冊」成功了。

可還沒等鬆口氣,一位實習律師就驚訝的發現,剛才輸入個人信息的過程根本不是註冊,而是「申請貸款」!

在不知不覺中申請了貸款

實習律師又仔細的檢查了頁面

發現了隱藏更深的貓膩

輸入完個人信息直接跳出來的就是一個「訂單資料」頁面。(真相:看似是「您正在申請培訓」,其實下面標著:申請產品 等額本息24期。 )

接著再往下走,提示要上傳「有學校logo」合影的照片。(實習律師場外提示:這可能是平臺在確認你的身份,到時候貸款公司還能推脫說消費者自願貸款)

再往下,頁面顯示了一個大大的、醒目的「完成」按鈕。這真的就結束了吧?

誰知

把頁面往下拉

才會發現最大的「陰謀」

底部有隱藏條款

下拉頁面提示:「點擊完成即同意《培訓付款協議》《數字證書申請及使用責任書》。」

這兩個協議和責任書裡面是什麼內容呢?裡面提示「您將通過××平臺向金融機構/教育培訓機構申請培訓費用分期支付服務」。看似沒什麼問題,仔細一想,這裡只說是分期服務,沒說是貸款。

很少消費者會看到

隱藏在「完成」鍵下面的協議

所以

很多人都沒有意識到自己已經貸了款

第二 黑名單註銷有多難

作為放貸機構,是否可以先撤銷小C的不良徵信記錄?實習律師首先與小貸公司的律師進行了溝通。對方律師明確回復稱不能,表示沒有權限。於是,兩位實習律師電話撥打了銀行徵信查詢電話,得知「貸款公司可以申請撤銷不良徵信記錄」。隨後,實習律師再次聯繫小貸公司,這時對方才改變態度,同意向徵信機構遞交申請。

但這裡特別提醒一下,個人徵信記錄不是能隨便刪除的。

錦天城律師事務所律師徐靈菱解釋稱:「個人信息是被人騙取的或者是騙貸,這種情況下才能把逾期消除。」就如何防範網貸詐騙,徐靈菱建議:1.務必找有固定經營場所的正規貸款機構。如果只有一個網址或電話,就一定要高度警惕; 2.貸款手續必須齊全,手續越簡單越要堤防; 3.貸款費率要在合理範圍,不能貪小便宜。

「培訓貸」本質仍是不良「校園貸」

貸款APP隱蔽作案手段太可怕

節目播出後,#培訓貸有多可怕#上了熱搜。

其實在今年10月26日,中消協就發出消費警示,提醒警惕各類不良「校園貸」陷阱。由於國家加大了對不良「校園貸」的整治力度,一些不法機構為了逃避監管部門的查處,進行改頭換面,有的打著「培訓貸」「創業貸」「求職貸」「畢業貸」等旗號,採取更為隱蔽的營銷手段,繼續向在校大學生違規放貸;有的則披上了分期購物商城或者貸款超市等「馬甲」來打掩護,但本質仍是不良「校園貸」陷阱。

中消協提醒,只要大學生借款後能夠按時還清貸款,就不會影響到個人徵信。如果對個人徵信存在疑問的,可通過當地人民銀行徵信部門、中國人民銀行徵信中心信息服務平臺或是撥打徵信中心客服電話等官方渠道進行諮詢。

去年12月,「貸款APP隱藏不法條款,19萬餘人被騙」事件與節目中的案例有些相似。據民警介紹,被害人往往認為該簡訊驗證碼是驗證自己銀行卡的真實性,實際上是授權了該軟體對自己銀行卡進行小額免密的代扣授權。

連「摺疊」的授權協議書的手法都一樣。警方發現,被害人按規定填寫好相關信息後,點擊進入申請貸款頁面,但看到的並不是貸款流程相關內容,頁面下方會出現三個授權協議書,絕大多數被害人因為急於貸款,並不會打開這些授權協議書,而是直接勾選同意,然後進入下一頁,但下一頁的頁面,卻是其它貸款平臺的首頁。

花樣頻出

隱蔽作案手段

都不禁讓人感嘆

APP強制要求上傳個人信息

隱私保護無法保障

實習律師在註冊貸款APP時,上傳了大量的個人信息,都是APP強制要求上傳的。

關於這個問題,就在幾天前,12月21日,工信部剛剛最新通報了今年第7批共63款存在侵害用戶權益行為的APP名單。檢測發現,這63款APP主要存在「違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強制、頻繁、過度索取權限」等問題。

今年5月26日,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發布APP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專項治理報告。其中,截至2019年12月,舉報量典型問題前三分別是「超範圍收集與功能無關個人信息」「強制或頻繁索要無關權限」「存在不合理免責條款」。

(PS:感覺節目裡的貸款APP全佔了)

一個好消息工信部將研究制定APP個人信息保護暫行規定

12月24日,國新辦舉行落實五中全會精神堅定不移建設製造強國和網絡強國發布會。工業和信息化部新聞發言人、信息通信發展司司長聞庫表示,下一步,我部將深入貫徹十九屆五中全精神,研究制定APP個人信息保護暫行規定,繼續推動行業標準的制定,完善APP檢測技術平臺系統功能,持續開展APP侵害用戶權益專項整治,堅決做好保障國家數據安全、加強個人信息保護工作。

你有沒有遇到過「培訓貸」等

歡迎留言分享

中國消費者報新媒體編輯部出品

來源/中國消費者報·中國消費網

記者/裴瑩

監製/何永鵬 田珍祥

相關焦點

  • 財商低的人到底有多可怕?
    我是您的老朋友:晏奔,我是兩個孩子的爸爸,現在您看到的這篇《財商低的人到底有多可怕》是我即將上線的音頻課程《可複製的財商思維》中的一個小節,最近在微信視頻號中分享關於育兒的話題,也經常被很多父母問道如何教孩子正確的金錢觀,激起了我強烈的對於教育事業的責任感與使命感,所以提前給大家分享這篇《財商低的人到底有多可怕》,讓我們一起開啟通往財富自由之路。
  • 可怕的校園貸危害著多少年輕的大學生啊,到底是為幾何啊
    如題所示:可怕的校園貸危害著多少年輕的大學生啊,到底是為幾何啊!要說前幾年什麼最受大家的重視這就要數大學生的校園貸了,這個不知道坑了多少年少無知的大學生啊,其實事情永遠就是雙面性的,我們不能一味的怪罪相關的公司,這要從兩個方面去說,可謂是各有各的錯! 首先要先清楚為什麼會有那麼多的大學生去申請校園貸呢!他們都是高智商的人才那為什麼明知道這個是不可取還去做呢!
  • 揭秘「消費貸」陷阱:房租貸、培訓貸、醫美貸……總有一款適合你
    劃重點: 1房租貸——上海一房東當了兩年「翹腳老闆」,卻發現所收租金是自己向別人借的款 2培訓貸——快快樂樂進去面試,悲悲切切負債出來!
  • 租金貸、培訓貸……盤點那些充滿套路的分期消費貸
    租金貸本意是既為租客解決居住問題,同時為長租公寓轉嫁風險還能夠有充足資金去做升值投資。但是在實際運作中,一旦暴雷,無論是租客還是房東卻有種莫名「被坑」的感覺。 三言財經特盤點一些以「分期支付」為幌子的消費貸陷阱案例,以期提醒大眾謹慎消費。
  • 11級地震到底多恐怖?城市或1秒成廢墟,3D視頻畫面令人毛骨悚然
    相信很多人都應該記得2008年汶川地震,當時發生的有八級地震,這都已經讓當地的人流離失所,很多人失去了他們自己的家園,甚至失去了自己最親最愛的家人。還有在家裡無一生,還這樣,我們每個人都覺得非常的痛心。在自然災害面前,人總是這麼的渺小,對於一切的災難都無能為力。就是小編記事以來遇見過最強的地震,那你知道十一級的地震有多可怕嗎?
  • 北京家長把孩子掛公路峭壁上拍攝,網友驚呼:父母太年輕有多可怕
    也可能真沒想那麼多,不過,掉下去又要告公路或者景區沒有安全提示,保護措施不到位什麼的,有些人自己從來都沒有錯。網友驚呼:天啊!父母太年輕有多可怕!人有失手 馬有亂蹄,家長以為能hold住,意外很多時候來源於自以為是。人家作為父母的都不擔心不想後果,咱能有什麼擔心的呢,擔心也要看情況,要不然白擔心了。小孩子不知道害怕,難道家長缺心眼嗎?奇葩!網友一致感覺,不配做父母,別人看了都擔心,萬一拉不住掉下去怎辦。
  • 跨國婚姻問題多?妻子放任孩子啃拖鞋,撒貝寧無法接受
    跨國婚姻問題多?妻子放任孩子啃拖鞋,撒貝寧無法接受撒貝寧吐槽自己妻子育兒存在問題,二人在育兒上存在很大分歧,中西方教育碰撞嚴重。二人因為有很多共同語言,在2016年領證結婚,當時所有人也都震驚於撒貝寧竟然娶了一位外國姑娘。2019年,二人在社交平臺曬出,有了寶寶,而且是龍鳳胎,可以說讓很多人都非常羨慕了,在外人看來,這一對雖然開始大家不看好,但是結婚生子後也讓大家覺得這2位還是非常相配的。
  • 英語培訓分期貸陷阱多,別讓消費者成「學奴」
    相關職能部門不妨加大監察力度,讓消費者可以安心學習,放心培訓。近日,「新華視點」記者調查發現,多地出現參加英語培訓的消費者落入「預付式+消費貸」圈套的現象。各大投訴平臺上的相關投訴帖幾百條,投訴金額從2萬元到5萬元不等。
  • 南京多名大學生遭遇「培訓貸」:工作合同變包含貸款培訓協議
    連日來,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收到了多位深陷「培訓貸」大學生的維權求助。校園貸風波還未平息,作為「新馬甲」的培訓貸又在社會上橫行。天花亂墜的宣傳,精心設置的誘餌,缺乏資質的培訓機構和貸款機構攪在一起,讓眾多急於求職的大學生深陷其中。
  • 多家培訓機構誘導消費者貸款 英孚教育被指存在培訓貸退費難
    來源:央視財經暑期向來是各種培訓市場的旺季,目前市場上的培訓機構和培訓項目種類繁多,包括幼兒早教、考學輔導、語言培訓、職業技能培訓等等。很多培訓課程的價格在萬元以上,為了招攬更多的學員報名,培訓機構紛紛與金融貸款平臺合作,推出了「培訓貸」。
  • 創業貸、培訓貸、求職貸……禁令之下校園貸「披馬甲」依然橫行!
    新華社上海5月6日電題:創業貸、培訓貸、求職貸……禁令之下校園貸「披馬甲」依然橫行!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王淑娟、顏之宏早在2017年5月,原銀監會等幾個部門就下發「關於進一步加強校園貸規範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確要求,一律暫停網貸機構開展在校大學生網貸業務。
  • 南京多名大學生求職遭遇「培訓貸」 涉事公司否認
    原標題:南京多名大學生求職遭遇「培訓貸」 今年23歲的南京某高職學生黃麗(化名)剛畢業,就遭遇了「慘痛教訓」——原以為在網上找到了一份高薪的工作,沒想到卻陷入了連環的套路,在公司參加半年的培訓後,不僅沒有獲得這家公司之前承諾的高薪工作,反而讓她背上了兩萬元的培訓貸款。
  • 毛骨悚然!可怕的「食腦蟲」又來了?美多個地區發出最強警告
    隨著人們的生活環境變得越來越複雜,細菌也在不斷的滋生變異,現在已經有越來越多我們從前都沒有遇到過的細菌出現,這樣就會給我們的生命健康帶來一定程度的威脅,其中就包括很多寄生蟲,有一種福氏耐格裡變形蟲,大家對這個名字肯定都很陌生,但是如果提到他的另外一個名字食腦蟲,相信大家就都知道了,這種蟲子一般通過流水的方式進入到人的體內,有可能是遊泳或者是喝水
  • 饒子豪現場講述親身經歷的事,卻讓撒貝寧直言:這是個恐怖片!
    ||饒子豪現場講述親身經歷的事,卻讓撒貝寧直言:這是個恐怖片!私生飯,大家應該都聽過這個詞語和以其名義的群體,但是私生飯雖然口頭上說是明星粉絲,但事實上,不少明星粉絲都十分不喜歡私生飯以及他們種種的行為!
  • 培訓貸詐騙案涉事老闆被捕 近期全國多地均有此類「招生」陷阱
    今天上午本報記者從北京市海澱區檢察院獲悉,在一起新型培訓貸詐騙案件中,合同詐騙案嫌疑人徐某某被批准逮捕。培訓貸資料圖犯罪嫌疑人徐某某是一家教育培訓公司法定代表人、實際控制人。自前年11月至去年5月,該公司在「58同城」、「趕集網」等網站發布招聘信息或主動聯繫求職人員,與求職者取得聯繫後,聲稱公司有軟體開發工作,需要參加一個3至4個月的JAVA編程等課程的定崗培訓,費用為2萬元左右,承諾在培訓過程中給予學員一定補貼,培訓後分配工作。公司工作人員讓報名人員到「百度錢包」、「小狐分期」等網貸平臺申請分期貸款繳納學費,貸款直接匯入犯罪嫌疑人公司帳戶。
  • 北大女生自殺,精神虐待到底有多可怕?
    為了不引起更強烈的不適,在這裡僅僅對三起事件做簡單的概述:N號房—— 「人多」。它是一起大規模群體性質的性犯罪,對女性進行奴役。一位韓國網友曾給出一個令人毛骨悚然的比喻:在韓國遇到N號房會員的概率,跟打到計程車的概率差不多。鮑毓明案——「戀童癖」。
  • 韋博英語跑路背後:爛尾的培訓貸
    韋博英語創立於1998年,曾經在全國60多個城市設有150多家中心,擁有過近百萬名學員的英語口語培訓機構。然而,就是這樣一個看上去「老牌」「靠譜」的機構,十一前在北京、上海、成都和太原等全國各地的分支機構以裝修、封樓等名義停課,節後直接人去樓空,大量員工從8日後陸續離職。
  • 一個人的無知,到底有多可怕
    我想,無知並且還不自知,是這世上最可怕的東西了,而這種人在我們身邊比比皆是,這樣的人就像那陰溝裡的石頭,又臭又硬,永遠待在那狹隘的世界裡,靠著那僅有的一點認知過活,不願意接受新鮮的血液,固步自封,可憐又可悲。
  • 撒貝寧1句話在舞臺上為無數人解圍,會說話的人生,到底有多驚豔
    01夫妻間不會說話,更把和睦的夫妻關係變成了路人、鄰居夫妻間不會說話,隔閡越來越多,吵架的時候,說出去的話,就像小刀子般搜搜地割人心。試想,賣東西的人那麼多,我憑什麼掏錢找氣受?是我,也不會來你家買東西,於是,你的生意越來越慘澹,怪市場不景氣,可別人怎麼都活下來了呢?歸根結底,還是因為不會說話啊!
  • 韋博英語暴雷,「培訓貸」曝光.
    不僅如此,最近培訓教育領域出現的「消費貸」、「培訓貸」導致許多學員是貸款報的班貸款還得還嗎?「培訓貸」問題曝光監管早有舉措    「10個裡起碼有8個辦了消費分期。」據成都商報報導,學員們在韋博英語課程顧問的引導下,分別在京東白條、招聯、有錢花等貸款平臺辦了貸款。即便韋博英語關店了,培訓服務中止,由於「擔心影響到徵信,學員們大多不敢不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