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研究表明,懷孕後只要運動合理,可有助於降低妊娠糖尿病的風險、提高順產成功率和產後恢復時間。另外,孕期每天堅持運動30分鐘,可幫助減少腰酸背痛、便秘和水腫,防止晨吐。雖然孕期運動好處多,但孕媽在運動之前一定要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合理安排運動的時間和強度,知道哪些運動可以做,哪些運動不可以做,切勿盲目效仿。
1.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
很多媽媽會問,懷孕了我還可以做瑜伽嗎?我可以跑步嗎?懷孕後做什麼運動,建議選擇自己所熟悉的運動。
▌如果孕前你一直喜歡練習瑜伽,那麼懷孕了,也可以進行經過調整的瑜伽。
▌如果你不會遊泳,那懷孕後就不建議學習遊泳了。因為學習遊泳的過程中容易發生嗆水,導致神經緊張進而出現宮縮,甚至流產。
▌如果你沒有擅長的運動方式,那麼,可以先從散步開始,然後根據自身的情況逐步過渡到快步走以及其他的運動方式,如遊泳、瑜伽、騎車(主要指健身房裡單車)、有氧操等。
2.運動強度要適當
不管你孕前是運動達人或運動小白,懷孕後的運動強度都應該要輕緩,盲目的加大運動量可能會導致流產或早產的風險。
在訓練中,你需要傾聽自己身體的感受,時刻注意身體反饋的信號,當出現疼痛、疲勞、明顯的宮縮等情況,需要立即停止運動,並諮詢醫生。
3.充分熱身
懷孕後會有大量的恥骨鬆弛激素分泌,鬆弛激素主要作用於恥骨聯合,但也可能在身體的其他關節造成鬆動,進而引起發炎和疼痛。
因此在開始訓練之前,需要進行充分的全身性的熱身運動,而不是今天練上肢,就活動上肢這麼簡單。如果實在不知道活動全身關節要怎麼做,那就來一套全國中學生廣播體操吧。
4.適當補充碳水化合物
當你懷孕的時候,由於生理的變化,血糖濃度降低的速度會更加快。因此在訓練開始前以及訓練之中,可以適當補充一些快速碳水化合物,如,香蕉、酸奶等,注意不要在孕期中進行空腹訓練。
5.避免仰臥運動
你需要完全避免仰臥類的訓練動作,這些動作可能出現靜脈回流量的降低和低血壓的問題。
如果你選擇進行瑜伽或是普拉提,需要在訓練中剔除相關的動作。
建議增加上半身的訓練,更多的強化你的手臂和背部,當你的寶寶出生後,能讓你遊刃有餘。
6.充足的水分和適宜的溫度
在孕期訓練的過程中,你需要保持充足的水分,儘量穿寬鬆的衣服,避免高溫、高溼的運動環境。每次運動前,準備好足量的水,少量多次飲用,並提前判斷好洗手間的方位。
因為孕媽媽本身就是尿頻一族,再加上頻繁的喝水,盆底肌稍微不給力一些那就「尿褲子了」。
7.特殊人群應在醫師指導下進行
患有妊娠高血壓,妊娠糖尿病的媽媽,則需要諮詢醫生的專業指導,在運動過程中時刻監測血壓和血糖的變化。
此外,孕媽在運動過程中需要注意身體變化,當出現如下症狀,請停止運動並暫時休息,必要時要去醫院就診。
• 陰道流血
• 眩暈或是覺得要昏過去
• 呼吸短促
• 胸痛
• 頭痛
• 肌肉無力
• 小腿疼痛或腫脹
• 子宮收縮
• 胎動明顯減少
• 陰道流液
溫馨提示:●文章部分圖片源於網絡,均為示意圖;所轉載圖片、音頻視頻文件等資料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因非原創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和版權者聯繫,如原作者或編輯認為作品不宜上網供瀏覽,或不應無償使用,請及時通知我們,以迅速採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本網頁如無意中侵犯了媒體或個人的智慧財產權,請來電告知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