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27 17: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遇到糾紛案件
怎樣更快、更高效解決?
近日,杭州聯合銀行與上城法院做好對接後,迅速提起了電子支付令申請,經法官審核發出支付令,整個流程不到兩天,比以往訴訟程序更為便捷省時,實現了案件繁簡分流、快慢分道。
電子督促程序實行電子送達地址前置約定,具有操作流程電子化、文書生成智能化等特點,不僅優化了司法資源配置,更為當事人提供了便利。
��7月24日上午,杭州中院副院長郎長華、立案一庭庭長陳遼敏一行至上城法院基金小鎮法庭,召開全市法院電子督促程序試點推進會,上城法院副院長王春霞、法庭負責人陳清亮及下城、西湖、江幹、餘杭等試點法院相關負責人,浙商銀行、螞蟻金服等多家金融機構、科技公司參加會議。
會上,郎長華副院長聽取了各參會法院及公司在電子督促程序試點推進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問題,並對下一步工作提出要求:
一是金融機構與法院要聯通專線,自動導入立案數據,提升工作效率,解決好利息計算、電子送達等問題,確保案件高效便捷化解;
二是試點法院要加強人員保障,做好支付令申請、當事人異議等方面的審查工作;
三是試點法院要與金融機構、科技公司加強溝通配合,在試點推進中努力發現問題、優化系統功能,真正做到為辦案賦能。
什麼是電子督促程序?
督促程序是《民事訴訟法》規定的一種非訴程序,針對一些債務已到期、雙方無其他債務糾紛、支付令能夠送達債務人的非爭議案件,債權人可向人民法院申請向債務人發出限期履行債務的支付令。債務人應當自收到支付令之日起十五日內清償債務,或者向人民法院提出書面異議。在規定的期間不提出異議或異議不成立,又不履行支付令的,債權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
電子督促程序,就是將督促程序電子化,實現支付令的網上申請、提交證據材料、審查、送達、詢問、生成支付令等。這對當事人而言更即時、簡單、便捷,對法院而言能更好地繁簡分流、減壓增速。
供稿:基金小鎮人民法庭
責任編輯:小琪
��
��
��
��
溫馨提示
如果你喜歡本文,請分享到朋友圈,想要獲得更多信息,請關注我。
原標題:《不用起訴、不到兩天,法院發出支付令!全市電子督促程序試點推進會在我院召開》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