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詩人翻譯李白情詩,入選美國教材,中國學生看後:這翻得是啥

2021-01-07 我的世界異聞錄

中國的古詩有著千百年的歷史,流傳至今其生命力依舊旺盛。很多經典名作,仍讓現代人讚嘆不已。甚至有一些經典流傳海外,受到很多外國人的歡迎和讚嘆。

埃茲拉·龐德是一名美國詩人,對於中國詩歌十分喜愛,除了借鑑其創作技巧之外,還會在創作之餘翻譯一些中國文學的著作。而在埃茲拉·龐德翻譯過的所有作品中,有一篇詩歌非常出名,甚至還進入了美國的課文,這篇詩歌便是《長幹行》。

《長幹行》是一首愛情的敘事詩,講的是古代商人妻子的生活和情感,詩中字裡行間表達了一位閨中婦女對經商丈夫的殷切思念,一直思念到自憐自恨,可謂相當有幽怨。李白如此細膩的筆觸,著實是史上罕見。

埃茲拉龐德讀這首詩的時候,也覺得意象十分的美,裡面的女子對丈夫的情感變化深深打動著他,他花了很多的時間來精心翻譯這首詩歌,果然一出版就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歡,一下子名聲大噪。

但是很多中國的留學生到國外後,看到這首《長幹行》的譯文後,卻直言:這翻譯的是啥。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埃茲拉在翻譯詩歌的時候,即是批判又是讚揚,很多人認為這是埃茲拉自己對於這首詩歌的理解,因此才能讓這首詩歌有了不一樣的感覺,這樣大家才喜歡,因此才能進入美國的教材裡面。

但是在國人看來,埃茲拉·龐德的譯文讀起來很流暢,情感表達的也很到位,但是沒有美感,讀起來並不會產生共情,所以在中國留學生看來,和原著相比,這篇譯文並沒有很完美。

相關焦點

  • 美國人翻譯李白情詩,被入選美國教材,留學生:不對比就沒傷害
    當然不只是在中國,這些經典的文學作品在國外也同樣受到很多人的追捧,其中就有一位美國詩人埃茲拉·龐德,他執著於翻譯中國詩人李白的情詩,翻譯的還被入選美國教材,然而不少留學生在看到他的翻譯後卻直言:沒對比就沒傷害。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 李白很肉麻的一首情詩,被美國「精神病患者」翻譯,入選美國教材
    它來自於我國唐代著名浪漫主義詩人李白的一首經典情詩《長幹行》。在這首詩中,詩人為我們塑造了一個平淡卻絢爛,唯美而真實,讓人羨慕的愛情故事,也被稱為是李白最肉麻的一首情詩!李白的這首情詩,不僅在中國備受推崇,在美國也極具影響力,被美國「精神病患者」翻譯,入選美國教材!
  • 美國人翻譯李白情詩,被列入美國教材,留學生:對比後才知道差距
    眾所周知,李白所帶給我們的詩句當中雖然有巨大胸襟,但是又空有滿腔志願,鬱郁而不得志的心態。在這種情境之下,李白所寫的情詩,往往也帶有一點幽怨憂傷的感覺。李白所寫的古詩大家都是表現自己志向的,他所寫的情詩篇幅不多,但偏偏深受一個人的喜歡。這個人就是美國詩人埃茲拉.龐德。埃茲拉.龐德出生於1885年,他一生致力於文學創作,內心當中充滿了浪漫主義色彩。
  • 美國詩人翻譯李白情詩,入選美國教材,中國學生看到原版後沉默了
    在近現代,李白的詩歌更是遠渡重洋到了英美等國,受到了外國詩人的一致好評,《靜夜思》、《望廬山瀑布》等都被英文翻譯後成為國外詩人徹夜誦讀的至寶。當然也有一些外國作家,致力於翻譯李白的詩歌,比如著名的美國意象派詩人埃茲拉·龐德,他曾經就翻譯了李白的長詩《長幹行》。 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同居長幹裡,兩小無嫌猜。 《長幹行》是李白以女子口吻,化身為商人的妻子,在商人外出之後日日苦思丈夫不得而發出的感嘆。其中「青梅竹馬,兩小無猜」的成語,也是演化於此。
  • 美國詩人翻譯李白情詩,入選美國教材,國人看後:沒對比就沒傷害
    意象派的創始人埃茲拉·龐德就是其中一位,這位美國詩人翻譯的李白的情詩在海外爆火了幾十年。不過,當留學生們看到埃茲拉·龐德的翻譯後,卻愣住了。瘋子詩人埃茲拉·龐德是一名美國詩人,他出生於1885年。埃茲拉·龐德是一個非常喜愛文學的人,在他的一生中,他創作了不少的詩歌。
  • 美國人翻譯李白的情詩,入選美國教材,留學生:沒有對比就沒傷害
    不管是什麼朝代,其實都有出現一些很有才華的人,裡面就有很多優秀的詩人。而說到詩人,就不得不說到唐代著名詩人李白了。說到李白這個人物,在中國幾乎是無人不曉。作為唐代的大詩豪,李白一生創造出了很多優秀的詩歌出來,正是因為這樣,他才有了「詩仙」的稱號。李白的詩歌厲害到什麼程度呢?
  • 美國一詩人翻譯李白情詩,被列入美國教材,美國人稱是一首好詩
    然而美國一詩人翻譯李白情詩,用不同於漢語的洋文,贏得了美國人的稱讚,美國人稱是一首好詩,甚至還被列入美國教材,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李白詩歌的意境眾多周知,詩的意境代表這首詩的感情基調和文學層次。而每個詩人也都有自己所擅長之處,比如在唐朝詩歌繁榮的朝代,孟浩然就擅長五絕,王昌齡也對七絕有所成就。
  • 美國著名詩人翻譯李白情詩,入選美國課本,留學生:差距一目了然
    唐朝有很多優秀的詩人,但李白是特殊的那一位,王維、孟浩然擅長五絕,王昌齡的七絕寫得好。李白卻在兩者都能寫得非常好,能達到這種境界的,只有他一人。豪邁奔放、清新飄逸,在李白的詩歌中很容易便能感受到,比如說將進酒,開篇兩句就像是夾著風海雨迎著讀者撲面而來。 他還寫過許多反映婦女生活的作品,比如說這一首,曾被美國詩人翻譯,還入選了美國教材。不過看完原版再去看他翻譯的版本,就會發現翻譯後的完全失去了靈魂。先來說說詩歌原文,這組詩名叫《長幹行二首》,一共是兩首組成。
  • 美國著名詩人翻譯李白情詩,被編入美國教材,留學生讀完大呼過癮
    唐朝有很多優秀的詩人,但李白是特殊的那一位,王維、孟浩然擅長五絕,王昌齡的七絕寫得好。李白卻在兩者都能寫得非常好,能達到這種境界的,只有他一人。豪邁奔放、清新飄逸,在李白的詩歌中很容易便能感受到,比如說將進酒,開篇兩句就像是夾著風海雨迎著讀者撲面而來。 他還寫過許多反映婦女生活的作品,比如說這一首,曾被美國詩人翻譯,還入選了美國教材。不過看完原版再去看他翻譯的版本,就會發現翻譯後的完全失去了靈魂。先來說說詩歌原文,這組詩名叫《長幹行二首》,一共是兩首組成。
  • 李白此詩被美國詩人譯成英文,入選美國教材: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但在大多數人眼裡,這個喜酒好色的唐朝詩人,過於豪放不羈似乎很少能跟"肉麻"二字聯繫到一起。而今天要介紹的這首《長幹行》就是李白為數不多的"肉麻"情詩,先來看看原文:長幹行·其一妾發初覆額,折花門前劇。這是一首以女主人公的口吻,敘說發生在長幹裡的愛情故事。"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寫得確實夠美。沒想到的是,在《百家講壇》的一期節目中,南京大學的莫礪鋒教授說,李白的這首《長幹行·其一》在美國十分出名。但李白有名的詩那麼多,為何美國人偏偏這麼喜歡這首呢?
  • 美國人翻譯李白情詩,被列入美國教材,留學生:沒對比就沒傷害
    當然除了在中國,在外國也能看到這些經典的文學作品,有些還深受人們的追捧,不例外,有一位美國詩人,名叫埃茲拉·龐德,他對李白的作品非常喜歡,由於過於熱愛,他將李白的一首情詩進行翻譯後,還被列入了美國的教材裡,有不少留學生看到他的翻譯後,直言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 美國詩人翻譯李白情詩,入選美國教材,留學生看到原版後坐不住了
    李白的詩不僅在中國家喻戶曉,曾經也被外國文人翻譯,受到了不少讀者的喜愛。比如這首《長幹行》,便是李白少有的愛情敘事詩之一:「妾發初覆額,折花門前劇。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同居長幹裡,兩小無嫌猜,十四為君婦,羞顏未嘗開低頭向暗壁,千喚不一回。十五始展眉,願同塵與灰。常存抱柱信,豈上望夫臺。十六君遠行,瞿塘灩澦堆。
  • 美國詩人翻譯李白情詩,被編入美國教科書,留學生看完原版沉默了
    很多人可能並不清楚詩歌的魅力在於何處,還只有三四歲的小孩智慧咿咿呀呀地張著嘴搖頭晃腦地記住這些文字,等到長大後,他們才能回味過來,也許是在某天夜晚月色溶溶、也許是在某天清晨白霧繞柳,他們才知道詩歌的國度竟然是那般色彩紛呈。而這時的他們可能才知道李白為何受人推崇,知曉這顆璀璨的明星筆下醞釀著怎樣的感情。
  • 李白的一首肉麻情詩,被「精神病」詩人譯成英語,入選了美國教材
    但在大多數人眼裡,這個喜酒好色的唐朝詩人,過於豪放不羈似乎很少能跟"肉麻"二字聯繫到一起。龐德翻譯《長幹行》埃茲拉·龐德是出生於1885年的一位著名詩人和文學評論家,他是美國意象派詩歌的代表人物,對古典文學和語言學都有很深的造詣。
  • 詩人龐德翻譯李白情詩,在美國爆火幾十年,國人看到譯文:差點火候
    也有很多人嘗試著翻譯了中國的古詩,其中有一位來自美國的詩人埃茲拉·龐德翻譯了中國的唐代大詩人李白的一首情詩,翻譯版在海外很受歡迎甚至是火爆了幾十年,但是當美國的留學生來到中國看到這首詩的原著版本之後卻徹底了呆愣住了,才明白了兩個版本究竟有多少的差距。
  • 美國詩人翻譯李白的情詩在海外爆火幾十年,留學生看到原著後愣了
    這麼做,無非就是把古詩詞的內容大意給搬了過去,而其精華,如思想、情感等全都沒有,這就是空有軀體而無靈魂。就算是改編再經典的古詩,那也是毫不起眼。例如,美國一位著名的詩人,就曾用英文改編過中國的古詩,而且還是李白的經典之作《長幹行》。
  • 美國「精神病患者」翻譯李白情詩,入選美國教材,海外火爆幾十年
    還有「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的辛棄疾對沙場徵戰的豪情和對家國的懷戀等,這些詩詞都是我們中國古詩詞的魅力,代表著我國古代的文化造詣。隨著世界文化的交流,有很多國家的人也開始被中國文化的魅力所吸引,尤其是古詩詞。就和我們學習外語,用漢語翻譯外國詩詞一樣,文字一旦被改變,其中的意境也就不復存在。
  • 李白有一首肉麻情詩,被「精神病」詩人譯成英語,外國人直言好詩
    李白有一首肉麻情詩,被「精神病」詩人譯成英語,外國人直言好詩!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湧現出不少的優秀人物和優秀的作品,而詩歌詞彙應該是當時最有名的娛樂文化項目,這些詩人也為我們留下了很多的文化寶藏。
  • 李白寫了一首肉麻情詩,後人不敢仿,被譯成英語入選美國教材
    詩仙李白,雖不是王侯將相,卻憑藉一首首精彩的詩歌垂名千古,讓後世頂禮膜拜。凡是讀書人,大多是背著他的詩歌長大的。隨著人生閱歷的豐富,我們才越來越懂李白。後世給他貼的標籤太多了:浪漫、狂傲、灑脫、飄逸、調皮等等。但在大多數人眼裡,這個喜酒好色的唐朝詩人,過於豪放不羈似乎很少能跟"肉麻"二字聯繫到一起。
  • 美國人將李白詩作譯成英文,留學生讀過原文後:英文版也配叫詩?
    所以,翻譯文本並非易事,對雙方文化沒有充分理解時,很容易兩種語言表達的意思相去甚遠,甚至會如同《後漢書·馬援傳》中所說:「畫虎不成反類犬」。而中華文化向來以博大精深著稱,因此翻譯中國詩歌,更是對文字和翻譯功底的極大挑戰。01歷史上,每一個強盛的朝代都有一種文學體裁能夠達到頂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