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為啥要吃餃子?北方人不需要理由,南方人:餈粑湯圓不香嗎

2020-12-22 小喬的美好食光

冬至即是冬天的一個重要節氣 ,也是咱們的一個重要的傳統節日。有多重要?俗話說「冬至大如年」,寥寥數字,就足以看出它的重要性了。而對吃貨們來說 ,更值得探究的莫過於冬至吃啥?我國地大物博,風俗各異,各地都存在著些許差異,很多地方(尤其是北方)冬至這天都要吃餃子,雖然說現如今,餃子已經不再是節日的專屬,並且很多地方很多人冬至也並不一定吃餃子,然而不可否認,冬至吃餃子的的這個習俗確實是具有非常悠久的歷史的。

那麼,冬至為什麼要吃餃子呢?

關於冬至為什麼吃餃子的版本很多,而流傳最廣的的一種說法則與醫聖張仲景有關。這個故事版本,甚至很多孩子都在故事書中見過。既然與張仲景有關,那麼這個故事就要追溯到東漢的時候了。據說有一年的冬至,天氣特別的寒冷,張仲景辭官返回故鄉南陽,沿途看到白河兩岸的鄉親面黃肌瘦,饑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凍爛了。便在南陽東關搭起醫棚,支起大鍋,為大家施湯藥,治凍疾。

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驅寒的藥材放鍋裡熬煮,再將肉撈出來切碎,用面片包成像耳朵形狀的「餃耳」,分給來求藥的人每人兩隻「餃耳」,一大碗肉湯。大家吃了「餃耳」,喝了肉湯,渾身暖和,兩耳發熱,凍疾都治好了。冬至吃餃子的習俗就這樣流傳了下來,至今南陽仍有「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俗語。

不同餃子的寓意

餃子的歷史久遠,隨著不斷的發展變遷,餃子的內餡也是越來越豐富多彩,中國人都講究個好的寓意好的兆頭,表示對美好生活的一種嚮往,因此不同餡料的餃子也都分別賦予了不同的美好寓意。

韭菜餃子:取諧音「久財」。寓意財富久遠,代代相傳。

芹菜餃子:取諧音「勤財」。寓意勤勞致富,財源滾滾。

白菜餃子:取諧音「百財」。寓意招財聚財,百財聚來。

魚肉餃子:取諧音「餘財」。寓意財富不斷,年年有餘。

等等…………

說到這裡,可能很多南方人坐不住了,

「冬至為什麼要吃餃子,吃糯米製品難道不香嗎?」

和北方的習俗不同,南方在冬至這一天更中意的是糯米類的製品,比如湯圓,赤豆糯米飯,年糕,餈粑等。

在南方,冬至自古都是以吃米製品為主。這個習俗最早可以追溯到1500年前的南北朝,當時的《荊楚歲時記》中便有記載,從那時候起,南方居民就流行在冬至節這一天吃赤豆粥,具有祛病禳災的意思。

小喬覺得,不管南方還是北方,不管吃米還是吃麵,不管是甜是鹹。都代表了咱們老百姓對美好生活的一種嚮往,吃什麼倒不是那麼重要了。更何況,現在的生活,完全可以南北通吃呀,只要你樂意。餃子,湯圓,您定。

我是小喬的美好食光,每天在這裡與您分享我的美食生活。如果您喜歡我的分享,就請關注我,也期待您的點讚,收藏和轉發給更多的小夥伴。您的肯定是我持續分享的動力,謝謝~!

相關焦點

  • 南方人最常吃的5種美食,北方人卻接受不了,湯圓怎麼還有肉餡!
    南方人做的菜,一般都是以清淡為主,菜的口味也多以酸甜為主,小編以前在南方工作,南方的飯菜多以酸甜為主,對於愛吃鹹辣的北方人來說,實在是受不了,所以,小編都是儘量自己在家做。北方人的口味比較重,不重視菜品的觀賞性,只在乎口感。所以,北方人到南方人吃飯都不習慣,尤其是這幾道食物,也是他們不愛吃的,大家快來看看吧!
  • 冬至節北方人吃餃子,南方人吃湯圓,與眾不同的浙江人吃什麼呢?
    眾所周知,冬至又叫「冬節」,是中國傳統的二十四節氣之一,不過在中國的很多地方,都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既然堪比過年,那肯定少不了美食,很多外國人經常說,中國人發明了各種各樣的節日,就是為「吃」找個正當的理由罷了,在中國的冬至節那天,北方人喜歡吃餃子,南方人則喜歡吃湯圓,那麼在浙江省
  • 都說大年初一北方吃餃子,南方吃湯圓,我這在北方的南方人吃這個
    過年了,湯圓這種食物不管南方人北方人都會做著吃,現在的湯圓也是各種各樣都有,但是離不開用水煮著吃,作為在北方生活了十多年的南方人,我家大年初一餃子也吃,湯圓也要吃,只不過大年初一早上我把湯圓換了個花樣做,沒想到受到家人一致好評。準備糯米粉,這個是自己買的糯米加工成粉的。
  • 冬至:南北習俗大比拼,這不只是湯圓和餃子的PK
    作為南方人就很好奇北方在這一天的習俗是什麼或者吃什麼,下面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跟著我一起來看看南北方在冬至這一天習俗差異吧。冬至南方吃什麼?1.南方習俗:吃餈粑按照江浙一帶的傳統,冬至會舂餈粑,參與的人非常多,很隆重。在雲南,冬至也有吃餈粑的習俗。
  • 北方人「嫌棄」的5大南方美食,真是難以下咽,南方人你同意嗎?
    我國南北方由於地理位置、氣候特徵、歷史文化和風俗習慣的原因造成了南北方之間的差異,這其中飲食差異最為人們所津津樂道,北方人不懂南方人怎麼會吃這種東西,南方人看著北方人的食物覺得難以下咽,因為生長環境的因素,造成南北雙方不知道原來這種食物還有這樣的吃法。讓人不禁想起當年網絡上爆紅的那句「廣東人吃福建人」也是讓北方人感覺到瑟瑟發抖,南方人真的那麼重口味嗎?
  • 冬至,你們吃餃子湯圓了嗎?
    轉眼就是冬至的到來,你們都吃餃子湯圓了嗎?南北差異化,北方冬至吃餃子,南方吃湯圓,不論是大節日還是小節日現在的人都講究一個儀式感,早晨起床手機開始震動,來自於朋友冬至的問候,讓我開始對節日有了依存感。餃子對於中國人來說,吃的不光是一種美食,也是一種節日的氛圍,團聚的味道,更是一種文化。尤其是對離家遠行的遊子來說,餃子就是家的味道,吃了餃子就是過節了。由此可見,不論你是哪裡人,恐怕都無法拒絕這樣的一道既美味又治癒,並且極具傳統文化情懷的美食吧。
  • 今天,您吃湯圓了嗎?
    我打開冰箱,取出一袋薺菜湯圓放在鍋裡煮。 眼看著它們先沉到鍋底,隨著水溫的不斷升高,白胖子從小到大膨脹了許多,並逐漸一一漂浮出水面。用碗盛好後,我端給孩子吃。他問:「今天為什麼吃湯圓」?我脫口而出「大冬大似年,家家吃湯圓」。這是一句我從小耳熟能詳的話。
  • 冬至要進補,皇帝祭天,北方人吃餃子,南方人吃什麼?
    對於吃,老百姓的想法則樸素的多,也更加貼近大自然的規律,遵循的原則就是「冬至進補,春天打虎」,冬天就是為了養好身體,待來年,大幹一場,食物的選擇要求有三點,熱量高、有營養,寓意好,因此北方有冬至日吃食餃子和餛飩的習俗:吃餛飩寓意破陰釋陽,表達冬至的新舊交接宇宙混沌狀態,更意味親自開闢世界;而吃餃子又俗稱
  • 冬至之際,你作為自家本地人吃的啥?
    北方人:餃子本正宗!餃子對於北方人是再熟悉不過了,從冬至到過年,餃子是家家戶戶餐桌上必不可少的。因為餃子的形狀像人的耳朵,而且冬季寒冷,北方人就想了個正兒八經的理由: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孩童時的我只能過年家家團圓時隆重的包個餃子,因為當時吃餃子可以說是個大手筆了,而且一家人在那看著電視、煮著熱氣騰騰的餃子的感覺,實在是太美好了!現在的北方人想吃多少餃子都管飽,想什麼時候吃餃子都可以一飽口福。所以北方人的餃子吃的不只是餃子味,更是冬至熱騰騰的親情,是對每個人冬季不被凍耳朵的溫馨祝福。南方人:湯圓才不服!
  • 南方人不用暖氣、飯量小、愛吃辣,北方人:我們不一樣
    在這個起床靠爆發力,出門靠勇氣的冬天,家裡沒有暖氣的南方人在北方人眼中顯得格外地堅強。北方人靈魂發問:「明明這麼冷,為什麼不開暖氣呢?」小魚兒作為一個南方人,其實也有同樣的疑問。不過對於小魚兒這種飯量大的人來說,還是更適合待在南方,否則體重就該不受控制了。在南方吃吃燒烤,玉米是一串一串的,簡直就是在論粒賣的。而在北方,玉米當然要吃一整個才會滿足啊。
  • 春節到了,你那裡吃年糕、湯圓還是餛飩?為何流行吃餃子?
    就拿春節來說,主食卻不大相同,有地方吃麵條,有地方吃年糕,有吃湯圓,有吃餛飩……更多的地方吃餃子。我國吃餃子歷史很久遠,關於吃餃子還有許多神話傳說。有紀念盤古開天闢地,結束混濁狀態。有紀念女媧造人,女媧用黃土捏人的時候,天寒地凍,泥人耳朵總掉。為了固定耳朵,於是用線將耳朵穿個小孔,線頭另一端咬在嘴裡。
  • 不會擀餃子皮的南方人,終於在這個春節雪恥,純手工湯圓了解一下
    地區差異這個話題,永遠說不完,正值春節假期,關於過年吃什麼,南北方又能展開一場「惡戰」。北方人過年要吃餃子,平日裡也愛吃餃子,所以幾乎家家戶戶都會包餃子。他們包的餃子可截然不同,不僅要自己和餡兒,連餃子皮也是從揉面開始製作的。
  • 南方吃年糕,北方包餃子:春節年貨大做戰,最後誰勝了?
    湯圓餃子VS過年時湯圓是南方人餐桌上的常客,外形圓滾滾的很是可愛,有「團團圓圓,事事如意」的寓意。湯圓準備起來倒也很簡單,直接在超市買速凍的就行,甜的、鹹的、大的、小的,任君選擇。更有過年儀式感的家庭,臘月開始就忙著磨米粉、包湯圓。
  • 繼豆花鹹甜之爭後,南方又出現了,北方人看不懂的「肉餡湯圓」
    繼豆花鹹甜之爭後,南方又出現了,北方人吐槽的「特色」肉餡湯圓中國美食博大精深,各路英雄齊聚網絡,以秦嶺淮河為界,各成一派,2年前因為豆花裡面放糖還是放鹽,產生了一場激烈的鹹甜之戰,位於秦嶺淮河以北的同學戰在了豆花要吃鹹的,而南方人表示不能認同
  • 「冬至吃啥」衝上熱搜!網友吵翻…北方人到底有多愛吃餃子?
    「冬至吃啥」衝上熱搜!網友吵翻…北方人到底有多愛吃餃子?這麼火爆的場面大家吃上餃子了沒答案肯定是:不僅吃上了,還吃得嘎嘎香山西自古就有冬至吃餃子的習俗在寒冷的冬日來一份熱氣騰騰剛出鍋的餃子▼
  • 這天為何南吃湯圓北吃餃子?
    北方人說:「冬至要吃餃子」!而南方人說:「冬至要吃湯圓」!當南北方人們為冬至吃什麼而爭論不休時,其實古人早就告訴了我們關於這一不同飲食習俗的淵源。01 北方吃餃子,是紀念醫聖張仲景諺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
  • 北方人更愛餃子?南方人表示不服
    南方人表示不服 都說北方人喜歡吃餃子 南方人恐怕不服 吃餃子為了紀念他
  • 除了餃子和湯圓,居然有人在冬至喝羊湯餛飩吃麻餈糯米飯...
    今天大家吃的是餃子還是湯圓?  但對於吃貨來說,逢年過節不談歷史,「吃」才是頭等大事!    圖片來自:廚友@笑笑Sister攝  冬至之吃餃子的理由:  我國民間自古有吃餃子的傳統。在冬至這天,要「作粉圓」或「粉糯米為丸」。這些在史料上也有正式的記載,稱「冬至,粉糯米為丸,名』湯圓』」。做好湯圓後要祀神祭祖,而後合家圍吃湯圓,叫做「添歲」。所以冬至吃湯圓,古而有之。
  • 包餃子、搓湯圓、冰糖葫蘆串起來……冬至「吃俗」俘獲味蕾,觸動...
    冬至的到來,也預示著這個冬天最冷的天氣要來了。這個節氣吃食上的習俗,北方人習慣吃餃子,南方人喜歡吃湯圓等。在奉賢,本地人也都愛吃湯圓,也就是俗稱的「冬至團」,寓意團團圓圓。「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到六九沿河看楊柳。」今天上午,金匯鎮南行賢苑小區生活驛站裡傳出一陣陣歌聲,小區志願者正帶領著居民一起學唱「九九消寒歌」。
  • 冬至除了餃子湯圓還能吃啥了,這9樣東西你再不吃就來不及了
    在我國北方更是有「冬至餃子夏至面」的說法,但冬至為什麼吃餃子你知道嗎?餃子原名「嬌耳」,相傳是我國醫聖張仲景發明的,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歷史了。此後,每逢冬至和大年初一,人們吃著餃子,心裡仍記掛著張仲景的恩情。所以,現在又有「冬至吃餃子一冬不會凍耳朵」的說法。大約從宋朝開始,中國人在元宵節吃湯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