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以置中東和平於不顧,制定爆炸性政策,兩件大事必將引爆

2020-12-20 手機鳳凰網

●本報駐埃及、德國、加拿大特派特約記者 黃培昭 青木 陶短房●陳一 柳玉鵬

===

「以色列大選結果將決定中東和平的未來。」以色列今天舉行大選投票,眾多國際媒體對以色列這次選舉發出了警告。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6日突然宣稱,「勝選後將把以方在約旦河西岸建立的猶太人定居點劃為以色列領土」,這一言論引起以色列國內和世界的巨大質疑與強烈反應。內塔尼亞胡的選舉對手、以國防軍前參謀長甘茨稱,內塔尼亞胡「在這樣一場選舉泡沫中釋放出一項戰略性的和歷史性的決定是不嚴肅、不負責任的」。多數國際分析認為,內塔尼亞胡如此肆無忌憚,是因為得到美國總統川普的支持。與此同時,川普政府8日正式宣布把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認定為「恐怖組織」。這是美方首次正式把一國武裝力量列為「恐怖組織」並施加制裁。對於美國和以色列這種置中東和平於不顧的「爆炸性政策」,「今日俄羅斯」電視臺8日引述俄國家杜馬主席沃洛金的話稱,美國和以色列的一系列政策讓本已脆弱的中東和平再受重創,「這可能引發什麼樣的後果,我們從中東地區歷史可以得知。」針對美方的決定,伊朗外長8日警告稱,他們將使駐在該地區的美軍陷入泥潭中。

8日,在以色列大選投票前一天,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在耶路撒冷參觀菜市場並與支持者見面。

「以色列大選展開最後衝刺」

「以色列大選展開最後衝刺。」法新社8日稱,以色列9日舉行議會選舉投票,40多個政黨將角逐議會的120個席位。爭取第五個任期的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試圖在周二大選前用有爭議的承諾來激勵右翼支持者,而他的挑戰者、中間派政黨藍白聯盟領導人甘茨敦促選民用選票表明「以色列到了改變的時候了」。內塔尼亞胡8日在耶路撒冷進行拉票活動。在6日宣布「一旦勝選就把約旦河西岸猶太人定居點併入以色列領土」後,內塔尼亞胡當天再次表示,美國總統川普知道他的計劃。他說,他計劃「逐步(在約旦河西岸)行使主權」。

對此,甘茨8日表示,他反對任何「單邊舉動」,「我們將努力追求一個得到地區和國際社會支持的和平協議,同時堅持我們的基本原則」。甘茨還把內塔尼亞胡的話貼上「無意義聲明」的標籤,稱「像這樣來玩弄人民真是丟臉」。曾擔任以軍參謀長的甘茨接受以色列軍方電臺採訪時強調自己在維護以色列安全方面的資歷,他稱將讓以色列保留約旦河西岸的大型定居點,並保持對該地區的安全控制。甘茨稱,「以色列有必要進行改變,也有機會進行改變……以色列現在需要選擇到底是走向一個統一和有希望的方向,還是一個極端的方向。」

英國廣播公司(BBC)稱,內塔尼亞胡打出「吞併約旦河西岸領土」這一引發巨大爭議的牌,是為了自己的政治生存而戰。如果內塔尼亞胡這次大選能夠連任,他將超過以色列國父、首任總理本-古裡安,成為任職時間最長的以色列總理。但與此同時,內塔尼亞胡也面臨嚴重腐敗指控,他即將迎來司法部有關是否對其腐敗進行起訴的最後一次聽證會。與內塔尼亞胡相比,甘茨是政治新人,他可以大打清廉政治牌,而且無懼內塔尼亞胡挑起「國家安全」這個選舉中最敏感的話題。

路透社稱,以色列選舉投票前的最新民調顯示,內塔尼亞胡所在政黨利庫德集團與其挑戰者甘茨領導的藍白聯盟的支持率勢均力敵,雙方將各獲得議會中約30個席位,而工黨只能勉強獲得10到11個議席。上世紀90年代,以色列工黨總理拉賓和巴勒斯坦籤署了突破性的和平協議,但如今工黨已經不受選民青睞。以色列公眾認為,長期以來聯合國支持的「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分別建國」的「兩國方案」幾乎沒有希望。報導稱,近幾次大選中,以色列很難有一個政黨獲得議會絕大多數席位,因此長期以來執政的都是聯合政府,只要能找到足夠的盟友,在全部120個議席中佔據61席,即便並非議會第一大黨的領導人也有機會擔任總理。報導稱,由於內塔尼亞胡採取許多措施取悅極右翼和宗教小黨,他可能比甘茨更容易組建一個聯合政府。

南非將駐以使館降級

內塔尼亞胡的言論立即在世界上激起了強烈反應。巴勒斯坦外長馬立基8日表示,如果內塔尼亞胡吞併約旦河西岸,他將把中東地區引入「暴力和動蕩的惡性循環中」。巴首席談判代表兼總統助理埃雷卡特表示,內塔尼亞胡的發言「並不令人意外」,「只要川普政府繼續支持以色列侵犯巴勒斯坦人民的國家和人權,以色列將繼續肆無忌憚地違反國際法」。

對於內塔尼亞胡的言論,土耳其外長恰武什奧盧在推特上發文稱:「約旦河西岸是巴勒斯坦領土,被以色列所佔領,以色列違反了國際法。內塔尼亞胡在以色列大選前為增加選票而做出的不負責任的聲明不能、也將不會改變這一事實。」土耳其總統府發言人7日稱,「如果內塔尼亞胡再次當選,這是『民主』的勝利還是佔領的勝利?西方國家會做出強烈反應,還是會繼續綏靖?他們真丟臉!」

對於內塔尼亞胡有關吞併約旦河西岸定居點的言論,美國國務院6日拒絕回應。

法新社8日稱,為聲援巴勒斯坦,南非把駐以色列大使館級別降為聯絡處。南非外長西蘇魯7日在約翰尼斯堡表示,設在特拉維夫的聯絡處將「沒有政治授權,沒有貿易授權,沒有發展合作授權。它將不負責貿易和商業活動」。報導稱,南非執政黨非國大16個月前就已經決定將南非駐以大使館降至聯絡處級別,報導稱,非國大一直對巴勒斯坦爭取主權和獨立的鬥爭表示聲援。

俄羅斯《獨立報》8日稱,俄外長拉夫羅夫7日訪問約旦並會見約旦外交大臣薩法迪。在會見後舉行的記者會上,拉夫羅夫表示,目前中東局勢和巴勒斯坦地區的情況「令我們感到不安」。拉夫羅夫還透露,俄方正高度關注美國政府即將出臺的中東問題「世紀協議」可能產生的負面影響。他說,目前俄方已獲悉美國即將提出的「世紀協議」若干細節,「美國試圖自行發明某種『世紀交易』。目前透露出來的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交易,引發了最深的憂慮。」

巴勒斯坦《天天報》網站稱,內塔尼亞胡一旦連任,巴以恢復談判將「遙遙無期」,中東和平進程將「墜入冰點」。

加拿大《環球郵報》稱,在川普的支持下,內塔尼亞胡變得更加大膽,在投票前夕挑起了約旦河西岸有爭議的話題。內塔尼亞胡獲勝的可能性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他與川普的密切關係。報導稱,美國和以色列的政策把其西方盟友置於尷尬境地:在以色列採取行動摧毀基於兩國方案的和平進程僅存的希望時,他們會繼續支持以色列嗎?

加拿大《環球郵報》稱,在川普的支持下,內塔尼亞胡變得更加大膽,在投票前夕挑起了約旦河西岸有爭議的話題。內塔尼亞胡獲勝的可能性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他與川普的密切關係。報導稱,美國和以色列的政策把其西方盟友置於尷尬境地:在以色列採取行動摧毀基於兩國方案的和平進程僅存的希望時,他們會繼續支持以色列嗎?

伊朗14項動議反擊美國

據法新社報導,美國總統川普8日宣布,美國「認定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為恐怖組織」。川普在聲明中稱,這一「前所未有」的舉動「認定了這樣一個事實,即伊朗不僅是一個支持恐怖主義的國家,而且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還積極參與、資助和促進恐怖主義,將其作為治國的工具」。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當天也警告各國銀行和企業,當華盛頓將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定性為「恐怖組織」後,與其打交道「將面臨嚴重後果」。他警告:「如果你與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做生意,你就是在資助『恐怖主義』。」

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4月8日報導稱,白宮官員已經就此問題爭論了一段時間。鑑於美國在敘利亞的軍隊與伊朗軍事力量距離很近,五角大樓和中情局都對川普的這一決定表達了強烈擔憂。

伊朗塔斯尼姆通訊社8日稱,伊朗議會當天將討論並通過一系列動議,以反擊美方的舉動。伊朗議會國家安全和外交政策委員會主席法拉哈特皮什8日表示:「為了支持革命衛隊,議會已經把美國軍人列為恐怖分子一事列入議事日程。」法拉哈特皮什表示,伊朗議會將批准14項具體動議。

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總司令賈法裡7日曾發表聲明說,指控伊斯蘭革命衛隊是恐怖組織「非常不智」。若美國真這麼做,使伊朗國家安全受到威脅,伊斯蘭革命衛隊將以牙還牙,毫不猶豫地展開報復行動。賈法裡強調,若美國認定伊斯蘭革命衛隊是恐怖組織,美國軍隊和安全力量將失去目前在西亞地區享有的平靜。

在美國決定將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列為「恐怖組織」後,伊朗外交部發表聲明稱,伊朗外長扎裡夫8日已經要求總統魯哈尼將美國在該地區的軍隊列入德黑蘭的恐怖組織名單中。法新社稱,扎裡夫要求對美軍中央司令部「採取行動」。扎裡夫還在推特中警告稱,「美國應當充分意識到這種決定的後果(對於在該地區的美軍)。他們(這麼做)將使駐在該地區的美軍陷入泥潭中」。▲

相關焦點

  • 「新中東和平計劃」是美國逼迫巴勒斯坦籤的城下之盟
    如果巴方反對該計劃,美方就會以此作為藉口,強行介入中東問題,使問題複雜化,美國坐收漁翁之利。所謂新中東和平計劃的提出,就是利用美以的強勢和阿拉伯世界的相對弱勢強迫巴勒斯坦籤署的投降書。按照聯合國安理會相關決議以及阿盟各國倡導的的「阿拉伯和平倡議」,巴以雙方以1967年第三次中東戰爭前的邊界為國界線,建立獨立自主,擁有完整主權的以東耶路撒冷為首都的巴勒斯坦國,即「兩國方案」,這是解決中東問題的基礎,卻一直遭到美以的反對。
  • 「2017中東和平論壇暨首次中東和平日紀念活動」在北京隆重舉行
    【環球網報導 記者 餘鵬飛】2017年3月31日下午,由中東和平發展基金會舉辦的「2017中東和平論壇暨中東和平日紀念活動」在北京隆重舉行。據悉,這是首次舉行「中東和平日」紀念活動。會上,中東和平發展基金會向出席會議的各國駐華外交使節頒發並佩戴了巴洛克珠寶設計定製的「中東和平日勳章」。會上,中東和平發展基金會秘書長秦勇與巴勒斯坦駐華大使法裡茲·馬赫達維等共同敲響中東和平鍾,祝願中東各國和平穩定和繁榮發展。此外,中東和平發展基金會還與《中國企業報》集團籤署框架合作協議,共同在一帶一路沿線的中東國家打造「和平玫瑰特色小鎮」,以此推動中東國家經濟發展。
  • 引爆中東「火藥桶」,誰是幕後操盤手,你猜對了嗎?
    土耳其空襲開道,兵分兩線向南推進,駐敘美軍竟然遭土耳其炮火襲擊,燒腦劇情會是終章還是序幕? 各方勢力的蓄勢待發,究竟是誰引爆了中東「火藥桶」?細思極恐的幕後操盤者 你猜對了嗎?
  • 圍繞中東地區,從蘇聯到俄羅斯時期,中東政策有哪些變化?
    史達林時期,蘇聯的對外政策是基於兩個集團的劃分以及共產主義和資本主義不可調和的理論制定的。這一政策加深了伊朗和土耳其對蘇聯的狐疑和敵意,致使他們紛紛投向西方。此外,蘇聯於1948年承認了以色列,冒犯和激怒了阿拉伯國家。赫魯雪夫時期有所改觀,不再局限於兩大集團的分野,第二次中東戰爭中蘇聯對埃及的支持使它博得了阿拉伯世界的擁戴。
  • 美中東政策雙重標準 西報籲重審「文明的衝突」
    美中東政策雙重標準 西報籲重審「文明的衝突」   於是我意識到,美國在中東政策上使用的雙重標準原本就是世界的一個組成部分,在這樣的世界中,各種永恆不變的文化差異構成了衝突的主要來源。亨廷頓非常有預見性地指出,「一個文明衝突的世界無可避免地也是一個雙重標準的世界:人們用一種標準對待他們的同類國家,用另一種標準對待別國」。
  • 觀察:以耶路撒冷為鑰匙,川普打開中東潘多拉盒
    聖城耶路撒冷傳出重大消息,美國總統川普6日宣布,美國承認耶路撒冷是以色列首都,計劃將美駐以使館搬遷至此。表態一出,多國紛紛反對,並警告地區衝突風險將增加。這塊經歷了太多波折的「應許之地」,何時才能應人民之許,迎來長久的和平?
  • 國際丨美國「中東和平新計劃」遭遇「世紀抵制」?
    巴勒斯坦方面明確拒絕「中東和平新計劃」全部內容,總統阿巴斯怒斥該計劃為「世紀耳光」,宣布將斷絕與以色列和美國「一切關係」。實際控制加薩走廊的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則向以色列南部「回敬」了幾百枚火箭彈。  土耳其、伊朗、約旦等中東地區國家明確反對「中東和平新計劃」。
  • 阿布達比王儲提名諾貝爾和平獎,中東地區是否能迎來真正的和平?
    特林布爾曾因推進北愛爾蘭和平進程而於1998年被授予諾貝爾和平獎。阿聯、以色列關係正常化的來龍去脈阿聯、美國和以色列於8月13日達成了一項歷史性協議,成為第一個與以色列實現關係正常化的海灣國家,美國總統川普在大選即將到來之際,促成巴林與以色列關係正常化,無疑又贏得一場外交勝利。
  • 同以色列「握手」後又塑造「反伊同盟」,美國在中東的如意算盤能打...
    美國所謂的「和平協議」以及「和平構想」能否真的為動蕩的中東打開和平之門?專家指出,中東國家之間建立關係對本質上對地區和平有益,但與此同時,美國「拉偏架」借反伊朗搭建的區域同盟,可能會成為誘發「中東新冷戰」的又一不穩定因素。
  • 美想在中東重新洗牌?-社科院美國問題專家倪峰
    我們知道,自1991年美軍的「沙漠風暴」行動以來,美國開始全面主導中東事務,試圖在這裡建立一種「美國治下的和平」。為此老布希和柯林頓兩屆政府推行了一整套全面的中東政策。在阿以問題上,以1992年馬德裡中東和會為框架,美國大力推動阿拉伯國家與以色列實現全面和解。在安全問題上,以美國的軍事存在為核心,以與以色列和一些阿拉伯的盟友關係為支柱,構建一個相對完整的中東安全體系。
  • 王晉:歐巴馬和中東說再見,卻被頻頻打臉
    對於當時的美國來說,「反恐優先」與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中東和平進程」邊緣化之間的惡性互動,構成了布希政府中東政策的沉重遺產。因此,建立和維持和平與反恐之間的兼容、平衡關係成為歐巴馬政府面臨的嚴峻考驗。 在宏觀戰略層面,其關鍵在於美國能否重塑中東的地區戰略環境。
  • 「如果有人敢分裂臺灣,中國軍隊必將不惜一戰」
    (一)在和平發展與衝突對抗之間,我們應作出怎樣的抉擇?和平與發展是時代主題、歷史潮流。現在,世界和地區熱點問題此起彼伏,引發衝突乃至戰爭的風險始終存在。地區國家的戰爭衝突、恐怖主義泛濫、中東亂象、歐洲難民危機是如何造成的?是誰造成的?根源在哪裡?值得大家共同反思。
  • 以色列跟死敵國家建交後,美國總統邀功:中東什麼時候這樣和平過
    本以為美國總統是被大選拖住了腳步,原來後面是另外一件大事。 據觀察者網8月13日報導,美國總統當天向外宣布,在美國斡旋下,阿聯與以色列兩國達成協議,將實現雙邊關係全面正常化。 這也意味著,阿聯成為第一個與以色列建交的海灣國家,也是繼埃及和約旦後,第三個與以色列建交的阿拉伯國家。美國總統稱,「今天實現了巨大突破!
  • 盤點2015大國博弈:中東成為風暴眼
    回首2015,和平與發展,依然是需要各國倍加珍惜與呵護的兩大時代主題。誰在真反恐、促和平、謀發展,公道自在人心。中東地區力量重組 大國紛紛增加賭注當前在中東地區受大國支配的有兩股力量。一股力量以俄羅斯為代表。俄羅斯出兵敘利亞後,俄羅斯、伊朗、伊拉克、敘利亞「四國集團」已經開始安全合作。一股力量以美國為統領,是一個由多個國家參與的打擊「伊斯蘭國」的國際聯盟。雖然這兩方都宣稱目標是要打擊「伊斯蘭國」,但都在中東地區較勁。
  • 安倍:日本願為實現中東和平貢獻力量
    安倍:日本願為實現中東和平貢獻力量【環球網報導 實習記者 楊子晴】據日本媒體報導,4月3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東京出席了第十屆「阿拉伯·日本之日」宴會,並在宴會上發表致辭。安倍在致辭中表示,中東和平問題不僅與中東地區息息相關,也對國際社會影響深遠。日本將基於「和平與繁榮走廊」理念,為實現中東和平貢獻力量。安倍同時強調道,日本與阿拉伯世界各國擁有廣闊的發展前景,今後望與阿拉伯世界各國一道,攜手並進,共創未來。精通阿拉伯語的東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一同列席宴會。
  • 中東問題才是西方眼中真正的國際大事
    筆者以為原因包括但不限於如下: 1)  中東的地理位置本身距離西方更近。地中海東邊就是中東,與南歐(希臘、賽普勒斯等)距離非常之近。地中海南邊的北非也屬於中東(阿拉伯)文明。中東實際上就是泛地中海文化圈的組成部分。西方探索、認知、理解、徵服世界就是從北非和中東開始的。
  • 如何給渴望和平的中東一個答案(鐘聲)
    但是,硝煙尚未散盡,一個問題已經產生:和平來了嗎?就在幾天前,埃及西奈半島一處檢查站遇襲,20多名警察喪生,「伊斯蘭國」組織宣布負責。依附於「伊斯蘭國」組織的恐怖分子正如被打碎了老巢的黃蜂四處逃竄,但也可能隨時回流、反撲,國際反恐形勢依然嚴峻。   再來看敘利亞,圍攻「伊斯蘭國」組織另一處巢穴拉卡的戰鬥剛剛打響。
  • 川普精力旺盛,又去中東點火了!
    美制裁伊朗,貿易戰之外燃起新火堆。美國7日正式重啟了對伊朗的制裁,這大體相當於為中東地區通過和平談判解決問題的時代畫上了句號。在這之前,美國將駐以色列大使館遷至耶路撒冷,關閉了巴以談判的大門。現在美國實際關上了自己與伊朗的談判大門,並且要阻止歐盟和中俄與伊朗開展合作。
  • 堅持和完善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949年9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通過的《共同綱領》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政策的原則,為保障本國獨立、自由和領土主權的完整,擁護國際的持久和平和各國人民間的友好合作,反對帝國主義的侵略政策和戰爭政策。」這一規定確立了新中國外交政策「獨立自主」和「維護和平」的主基調。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外交堅持「另起爐灶」「打掃乾淨屋子再請客」,廢除了帝國主義強加在中國人民頭上的一切特權和不平等條約。
  • 孫德剛 吳思科:新時代中國參與中東安全事務:理念主張與實踐探索
    (二)堅持公平正義中國認為公平正義是人類的共同價值,也是中東安全問題解決的重要原則。中國從中東安全事務本身的是非曲直出發,而不是從衝突方與中國的親疏關係出發制定政策,根據聯合國安理會有關決議的精神,提出符合各方長遠利益的折中方案。外交部部長助理陳曉東在中東安全論壇上指出:「構建中東安全,要以公平正義為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