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解失敗 唐傑忠之子訴八寶山殯儀館案進入訴訟程序

2021-01-08 環球網

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唐傑忠先生 資料圖

7月13日,因八寶山殯儀館在承辦已故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唐傑忠先生的告別儀式時未履行合約中全程錄像環節,唐傑忠之子唐小布將八寶山殯儀館訴至北京市石景山區人民法院,要求退還攝像費、書面致歉並賠償精神撫慰金。因該案影響重大,石景山法院委託人民調解委員會先行調解。昨日調解失敗,此案正式進入訴訟程序。

唐小布向記者表示,在調解過程中,他有三個問題不理解:這也是導致調解失敗的根本原因。

第一,八寶山殯儀館是全國最知名的殯葬服務機構,設有專門的音像部門,而且唐傑忠先生是全國著名的表演藝術家,這種低級錯誤根本就不應發生。現在事情已經過去五十多天,對方仍未解釋和說明事件的全部真像,究竟是管理方面的漏洞還是有關人員的責任事故,而僅稱是工作失誤,實在讓人難以理解。

第二,對方一直稱自己非常誠懇地認識到了錯誤,並多次口頭表示歉意,但是一直拒絕書面致歉,究竟是為什麼?此種做法令人置疑其致歉的誠意何在?

第三,對方既然承認,因其工作失誤給我們家屬造成了深重的精神傷害,但是為什麼一直拒絕對我們給予相應的精神賠償呢?

唐小布還表示,其之所以將八寶山殯儀館告上法庭,除了因為對喪失記錄父親最後一程的資料感到遺憾以外,還想通過這起訴訟告訴社會兩件事:第一,無論任何人或組織,都應當依法辦事,恪守職責,出現錯誤應當及時糾正,並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第二,無論任何人或組織,都應當相信法律,相信公義,學會運用法律的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最後,唐小布說,八寶山殯儀館是全國知名的殯儀服務機構,也是民政部門的下屬單位,我這次訴訟有民告官的意味,但我認為當今的中國是法治社會,依法治國是我們的國策,我深信法律是公正的,我期待石景山法院能作出公正的判決。

【新聞多一點】

唐傑忠之子起訴八寶山殯儀館 要求就違約行為致歉賠償

7月13日,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唐傑忠先生的兒子唐小布將八寶山殯儀館訴至法院,要求八寶山殯儀館就其未按約定對唐傑忠先生的告別儀式進行全程錄像進行書面致歉,並索賠50.12萬元(其中包括退還已支付的影音製作費1200元,賠償精神撫慰金50萬元)。

相關焦點

  • 第三人撤銷之訴的調解
    (二)我國第三人撤銷之訴的程序特點  關於第三人撤銷之訴程序性質的認定,有觀點認為,基於與案外人申請再審制度的相似性,兩者同為案外人救濟程序,兩者都涉及對實體權利的審理,第三人撤銷之訴依然歸屬於特殊救濟途徑,應屬於再審的範疇,第三人撤銷之訴實質上就是再審主體範圍對第三人的開放[張衛平:《中國第三人撤銷之訴的制度構成與適用》,載《中外法學》2013年第1期,第174
  • 執行異議之訴案件的程序應對
    (三)訴訟請求的限定。案外人、申請執行人提起執行異議之訴必須有明確的訴訟請求,即要求停止執行或繼續執行。案外人提起執行異議之訴的,可以同時提出確權的訴訟請求;申請執行人不能同時提出對執行標的進行確權的訴訟請求。超出上述訴訟請求,應建議當事人撤回訴訟請求,當事人拒不撤回的,執行異議之訴程序不予審查處理。  (四)執行異議之訴程序和執行複議程序的選擇。
  • 五華法院多元解紛、訴訟服務一本通②訴前調解篇
    五華法院多元解紛、訴訟服務一本通②訴前調解篇 2020-12-15 15: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家事訴訟訴前強制調解程序的審視與構建
    (一)效用之爭議:正當程序否定抑或訴權必要限制  調解是當事人合意之下的糾紛解決方式,在本質上屬於自治的糾紛解決方式。訴前強制調解作為調解的特定表現形式,其要求對於特定類型的案件必須先進行調解且調解失敗後,方能進入訴訟審判程序。如此,有人認為,「賦予調解啟動的強制性並使其成為起訴的前提條件可能妨礙、甚至剝奪公民就民事爭議請求法院裁判權,構成對正當程序的否定」。
  • 關於民事訴前調解程序和民事速裁程序的若干規定(山東高院)
    第六條 各級法院應當安裝使用人民法院「分調裁」平臺,對訴前調解案件編立「訴前調」字號,統一管理。第七條 在訴前調解階段,應當指導當事人填寫《送達地址確認書》。第三章 調解流程第八條 對進入訴前調解程序的糾紛,人民法院應當及時將委派手續、訴狀副本和證據等案件材料移交相關調解組織(調解員)。
  • 第三人撤銷之訴、執行異議之訴、申請再審程序的區別與聯繫
    為了避免對上述兩種程序以及申請再審程序產生混淆,本文介紹了三種程序的區別與聯繫,供大家參考。一、三種程序的區別區別一針對對象第三人撤銷之訴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調解書執行異議之訴執行行為所指向的執行標的(對原判決、裁定無異議,目的是排斥對特定執行標的的強制執行行為)申請再審
  • 重磅:山東高院印發關於民事訴前調解程序和民事速裁程序的若干規定
    第六條 各級法院應當安裝使用人民法院「分調裁」平臺,對訴前調解案件編立「訴前調」字號,統一管理。第七條 在訴前調解階段,應當指導當事人填寫《送達地址確認書》。第三章 調解流程第八條 對進入訴前調解程序的糾紛,人民法院應當及時將委派手續、訴狀副本和證據等案件材料移交相關調解組織(調解員)。
  • 被執行人進入破產程序後,執行異議之訴是否還有必要審理?
    執行異議之訴的本質是一個獨立的審判程序,雖因執行程序而產生,但並非執行程序。本案提起執行異議之訴期間,被執行人典雅地產公司進入破產重整程序,按照企業破產法第20條之規定,人民法院受理破產申請後,已經開始而尚未終結的有關債務人的民事訴訟或者仲裁應當中止;在管理人接管債務人的財產後,該訴訟或者仲裁繼續進行。
  • 赤城法院訴前調解一次結六案
    9月16日,赤城縣人民法院對王某等6名農民工追討工資3年多未果的系列案進行訴前調解,使王某等6名農民工當場拿到了被拖欠的工資款,6案一併了結。無奈之下,6名農民工於今年9月4日向赤城縣法院提起訴訟。 訴訟服務中心工作人員詳細了解案情並仔細查閱材料後,發現該起案件事實清楚、證據充分,且6名當事人均有調解意向。徵詢當事人意見後,工作人員按程序將此案分流至訴前調解室,通過訴前調解程序,由法院聘請的退休法官作為調解員專職進行調解。
  • ...後案訴訟請求雖包括但多於前案訴訟請求的,不應認定構成重複...
    前訴為案外人執行異議之訴,立案後增加了確權訴請,不是提起案外人執行異議之訴後又提起確權之訴的合併審理。案外人提起執行異議之訴,同時提出確權請求的,人民法院可以一併作出裁判,而不是應當,故陳友權利不能對抗執行時法院不予確權並無不當,一審法院此項釋明屬認定事實錯誤。第三,二審法院未對調解方案進行審查並製作調解書,直接裁定駁回上訴,適用法律錯誤。
  • 第三人撤銷之訴與案外人申請再審之訴的比較
    最後,如果把第三人撤銷之訴當成再審之訴,不利於保障第三人的訴訟權利和實體權利。另外,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五十六條第三款規定來看,第三人撤銷之訴應該按照一審程序進行,如果當事人不服裁判的,還可以上訴,對二審裁判仍不服的,可以申請再審。綜上所述,第三人撤銷之訴本質是新訴,是民事訴訟法確立的與再審制度並列存在的新制度。
  • 「最高院裁判文書」後案訴訟請求雖包括但多於前案訴訟請求的,不應...
    前訴為案外人執行異議之訴,立案後增加了確權訴請,不是提起案外人執行異議之訴後又提起確權之訴的合併審理。案外人提起執行異議之訴,同時提出確權請求的,人民法院可以一併作出裁判,而不是應當,故陳友權利不能對抗執行時法院不予確權並無不當,一審法院此項釋明屬認定事實錯誤。第三,二審法院未對調解方案進行審查並製作調解書,直接裁定駁回上訴,適用法律錯誤。
  • 關於案外人撤銷之訴制度的理解與適用
    在調解案件中,一些當事人利用調解進行訴訟欺詐,損害案外人的現象尤其突出。根據修改前民事訴訟法的規定,對受到侵害的案外人的合法權益實行救濟,主要是依靠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四條以及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審判監督程序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審監程序司法解釋》)第五條、第四十二條規定的執行異議制度以及案外人申請再審制度。
  • 大安法院:探索多元化訴前調解新模式
    面對逐年加大的案多人少的矛盾,大安法院在立案登記的基礎上開始探索多元糾紛解決途徑,尋求「訴訟爆炸」的疏散口。在資源整合上下功夫,實現訴訟服務功能集約化,努力為法官減負,讓群眾「一次解紛」。建立訴前鑑定機制大安法院引入訴前鑑定機制,這一機制走在全國法院的前列,在明確雙方權利義務的基礎上,促成雙方當事人和解方面發揮了優勢。對於道路交通事故案件需進行司法鑑定的可以在訴前調解階段申請進行。鑑定結果出來後經過傷殘對比表就能計算出賠償比例,調解員在這一基礎上可以對當事人進行調解。
  • 通過訴前調解控制「訴訟爆炸」
    在當代中國社會變遷與國家轉型的背景下,民事司法領域「訴訟爆炸」景象已是不爭的事實,法院「案多人少」的矛盾在不少地方更是突出。採用雙重差分法等實證研究方法對W區法院的研究顯示,對訴至法院的案件進行普遍的、帶有強制性的訴前調解,能有效地將糾紛化解在法院「門前」,進而達到減緩案件數量增速甚至是降低案件數量的效果。但當前試點的訴前調解制度仍存在一些尚待釐清的問題,制度背後隱藏的本土性經驗也還亟須提煉。未來,應在立足現實需求、深化制度認識的基礎上使之成為一項具有更高效力、更強操作性的法律制度。
  • 責任糾紛訴前調解鑑定省時省力省錢
    □番禺區融媒體記者 袁  輝  通訊員 倪麗珠  今年以來,番禺法院積極探索交通事故責任糾紛訴前鑑定調解問題,將原本訴訟中的鑑定提前至訴前調解階段,讓當事人在訴前就能確定傷殘情況、賠償範圍等事項,為其主張、訴訟、請求提供合理的預判和依據,更有利於雙方達成調解。
  • 當事人不同意調解的案件,應當立即轉入立案程序,不得拖延至三十天訴前調解程序期屆滿
    為進一步提高執行上述規定和規範的力度和效果,我院又於2020年5月25日下發了《關於規範訴前調解程序的緊急通知》,就規範訴前調解程序提出了具體要求。強調所有已收案件必須在法定期限內納入分調裁系統或立案登記系統,嚴格杜絕游離於系統平臺外的案件。對進入訴前調解程序的糾紛,應當及時將委派手續、訴狀副本和證據等案件材料移交相關調解組織(調解員)。
  • 案外人在執行程序中的救濟方式—執行異議之訴
    楊某沒有參加過這個訴訟,但是被凍結了自己的帳戶,楊某作為案外人不服,提出書面執行異議,被法院駁回。楊某於是提起執行異議之訴,在執行異議之訴的審理中,法院認為王某所欠裴某的債務並非王某與楊某的夫妻共同債務,於是停止對楊某的執行。通過案例分析案外人提起執行異議之訴的條件第一,執行異議之訴,顧名思義,只有在執行過程中才能提起,沒進入執行程序的不能提起。
  • 案例探析:執行異議之訴中再審案件等訴訟監督程序權利探析
    這兩年執行難的問題越來越突出,雖然國家出臺多項規定整治執行難的問題,比如建立信用體系、老賴名單,通過禁止高消費等方式遏制老賴問題,但是執行問題依然嚴重,在執行異議之訴中,案件審理難度大、時效問題突出,導致這一問題一直難以解決。那麼如何在二審生效後進行法律補救呢?再審,訴訟監督程序?
  • 淺析執行異議、執行異議之訴、第三人撤銷之訴、申請再審的程序選擇
    執行法院對案外人執行標的的異議做出了駁回的裁定,是案外人提起執行異議之訴的前置程序,案外人對標的物的異議未被駁回,則不能提起案外人執行異議之訴;同樣,對於申請執行人來講,案外人提起的執行異議被支持的,申請執行人才能能提起申請執行人執行異議之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