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孩子敲打頭部,是有自虐傾向嗎?

2020-12-20 幼兒成長經驗說

家長們的孩子是不是經常敲打自己的頭部呢?經有關人士的研究發現,過半數的嬰兒和學走路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故意敲打自己的頭部,男孩子這樣做的概率更高,孩子這樣做是什麼原因呢?

可能很多的父母會覺得不可思議,在很多成人眼裡,自己敲打自己的頭部就是自虐,實際上大部分孩子敲打自己的頭部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自我放鬆,撫慰自己。

當寶寶的耳朵受到感染,或者周圍環境讓孩子覺得很吵,不想聽成人的說道時,或者身體覺得不舒服的時候,敲頭部以後會好受一些,同時能夠分散自己的注意力。

同時更要說明的是,敲擊頭部可能是孩子發洩強烈情感的一種方式。孩子年紀小,還不能通過語言,充分表達自己感情的時候,就會利用身體的語言表達,有時候我們會忽略寶寶的動作,所以可能孩子想要吸引父母的注意力,但是還有一種可能性,孩子是由於自閉症,或者其它發育障礙引起的敲擊頭部。

好寶寶

相關焦點

  • 寶寶自虐?為何總是敲打自己的頭?
    寶寶故意敲擊頭部的情況或許會持續幾個月或者幾年,大多數孩子超過3歲後還有這個習慣。一、敲擊頭部的原因可能很多的爸爸媽媽會覺得非常不可思議,因為在爸爸媽媽的眼裡,孩子敲擊自己的頭就是一種自虐的行為。但是在經過研究以後發現:大部分的孩子敲擊頭部主要的目的是自我放鬆。
  • 如何對待孩子的自虐傾向?
    他覺得什麼事情藏在自己的心裡,等時間長了慢慢就淡化了,可是如果再遇到類似的事,他還這麼做,慢慢就對孩子的心裡造成了傷害。跟一些孩子談心的時候發現,有些孩子已經有這樣的心理了。有時間多陪陪孩子,別總忙著掙錢,他們現在在關鍵期,需要引起注意,不容小覷,望家長多多注意這些,需要重視起來!
  • 導致孩子有自虐傾向的3個行為,你天天都在幹!
    有自虐傾向的人,被人稱之為「有病」!但鮮有人知,自律傾向都是從小培養起來的。
  • 馨香智慧:孩子有「自虐」傾向?總是自我攻擊?父母要這樣做
    馨香智慧:孩子有「自虐」傾向?總是自我攻擊?父母要這樣做!隨著科技的進步,時代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出現心理問題,前不久,春馬去世的消息傳出來,也讓不讓人為之震驚,一個好端端的人為何會走上極端的道路呢?聽聽馨香悅家蔣長英老師怎麼說:其實這跟孩子的成長環境、心理因素有關,如果孩子長時間處於壓力、憋屈、抑鬱的狀態,內心的問題得不到釋放,會成為壓垮孩子的最後一根稻草。如果內心的衝突沒有得到解決,久而久之,會轉向自我攻擊!
  • 4歲女童疑遭繼母毆打進ICU,生父:孩子有自虐傾向
    中國有句老話叫「寧要討飯娘,不要做官爹」,本意是跟著母親就算討飯也是快樂的,跟著條件好的父親卻不一定會快樂。母親能給孩子無微不至的關愛,父親卻不一定會全身心的疼愛孩子,特別是給孩子找繼母以後,有些缺乏人性的男人甚至會把自己的孩子當成累贅。
  • 幼兒「自虐」的「語言」,你讀懂了嗎?
    比如孩子用手或玩具打自己的頭,或拿頭撞擊牆壁、地面等各種的自虐行為。針對孩子在不同情況下出現的 「自虐」行為,家長要學會讀懂孩子不同的 「語言」。以痛止痛越小的孩子越不會用語言描述身體的不適,有的孩子會通過哭鬧錶達,有的孩子卻會用自虐的疼痛去「壓制」。
  • 浙大博士跳江|你要養一個「自虐傾向」的優秀孩子嗎?
    對學業成績的表現出過分的關注,會造成孩子的抑鬱和焦慮,同時父母對情緒健康的漠不關心,會讓孩子不去正視自己情緒與苦惱,而學會隱藏自己的情緒,不給大人找麻煩。有問題不解決,這是最可怕的。當孩子自己抗不住的那一刻,也就是悲劇發生的時候。
  • 2歲寶寶生氣用頭撞牆,他為何如此傷害自己?「自虐」要重視
    這讓我不禁想到不久前也有一個寶寶的媽媽問過我同樣的問題,她的寶寶是只要不開心,就會用手打自己的頭部,甚至會重重的往後仰身子,讓家長膽戰心驚。一開始,我以為這種有「自虐」傾向的孩子只是個例,但是,隨著在育兒方面的經驗越來越豐富,遇到的各種問題也越來越多。
  • 抓臉、撓頭、揪耳朵,孩子「自虐」或是生理原因,寶媽不用太擔心
    孩子「自虐」的情況有很多種,多數時候不同太擔心。但讓很多新手父母始料未及的是,自己再怎麼保護孩子,卻奈何不了孩子毫無徵兆的「自虐」,很多家長都發現孩子會有這種自傷的行為。昨天朋友圈還有寶媽發圖求助,照片上的寶寶小臉蛋被抓出了明顯的抓痕,看起來很讓人心疼,寶媽的配文更讓人難受,這是孩子自己抓的。
  • 跟寶寶健康有很大關係
    自己敲打自己的頭,這是嬰幼兒中較為常見的「自虐」現象,而且男孩的現象比女孩的更嚴重。不過家長不要擔心,這並非真正的自虐表現。  自己寶寶敲打自己的頭部通常出現在出生後的半年以後,在一歲半到兩歲的時候出生的頻率最高
  • 寶寶喜歡撞頭,難道是「自虐」?這背後的原因,家長必須要知道!
    茜茜十分著急,把兒子這種「自虐」的行為和做兒科醫生的表姐說了,表姐說這種行為很正常,在很多寶寶身上都有發生,不要想得太過嚴重。茜茜聽完表姐的話後,才放下心來。事實上,經很多專家研究表明:有20%的寶寶有「自虐」行為,而且男寶寶的比例要高於女寶寶3到4倍。
  • 懷疑孩子總是有受虐傾向?家長這種誤區,耽誤了多少孩子
    前有轟動一時的sm事件,後又出現了pua事件!在你不知道的角落,存在了太多人心黑暗和性格扭曲的事件!很多人都無法理解「sm」,特別是承擔受虐傾向角色的人,難道他們就不知道痛嗎?殊不知,受虐心理可不僅僅是任由受虐傾向如此簡單,同時還有很多其他極端表現:1、自我犧牲、感動自己:這種患者在生活中總是將自己的位置放到最低點,通過委屈自己、自我犧牲來得到自己的認可,但這份認可是否真實、有價值,則完全不在患者的考慮之內,他們僅僅在意自己是否有滿足感
  • 孩子傷害不了父母,所以用自我傷害的方式懲罰他們丨自虐型人格
    殊不知,父母越強勢,孩子越弱勢,越會成為懦弱派以求生存。個體人格和尊嚴在家庭之中就被踐踏到了頂點,日後出入社會時,也會隨時顯露出來。 而對於孩子來說,童年時期的遭遇可能並不會有所覺察,等到成長到一定階段,才會發現自己的一些行為的源頭。此時,傷害早就根深蒂固了,例如習慣了自虐,患上自虐症便是其中一種表現。
  • 寶寶對自己撓臉敲頭又抓耳朵,小小年紀為啥下手如此狠?看完懂了
    父母們就發現寶寶的臉上經常出現一道道的抓傷和敲打過後的淤青,讓家長們心疼不已,但又很是疑惑難道自家娃有自虐傾向?為啥小小年紀為啥下手如此狠?▶小秦最近發現兒子有時候用手敲擊頭部,並且還是有節奏的敲打,這樣小秦和妻子大感疑惑
  • 寶寶敲腦袋非自虐,媽媽無需太擔心
    寶寶敲自己打頭部是非常常見的問題,多達20%的嬰兒和學步兒童故意去敲擊頭部,而且男孩比女孩更有可能這麼做。敲擊頭部這種現象通常出現在寶寶出生後半年,在18至24個月的時候出現的頻率最高。這種習慣可能會持續幾個月或者幾年,大多數孩子超過3歲後還有這個不好的習慣。
  • 自虐的男人真的不能嫁,很可怕
    狂躁之後,又像一隻病殃殃的小貓,匍匐在地上悽悽慘慘戚戚的求饒,淚流滿面的懺悔,詛咒發誓的保證,用虐待自己的方式以期得到原諒。給人的感覺是他的態度是誠懇的,內疚也是發自肺腑的。要是不原諒,明天他就有可能見不到太陽。倘若原諒了,不久的將來,這一幕還會繼續上演。避無可避,防不勝防。
  • 園方稱敲打孩子棍狀物系紙筒
    原標題:園方稱敲打孩子棍狀物系紙筒   京華時報記者王曉飛攝   5月19日,本報曾報導昌平區賽亞寶貝藝術幼兒園女老師用教棍毆打孩子一事。12月7日,6名被打孩子將幼兒園告上法庭,分別索賠5萬元精神損害撫慰金並要求學校在媒體上公開道歉。此案經報導後引起社會廣泛關注。近日該案第二次開庭,園方向法庭提供了新證據——一個黑色紙筒。園方稱,監控視頻中顯示幼教老師敲打孩子頭部的黑色棍狀物就是該黑色紙筒。
  • 寶寶成長中會有哪些「自虐」行為?其中之一需及時就診
    在知乎的寶媽圈子裡,我發現許多寶媽都一致說自己的寶寶會有「自虐」行為,那些「自虐」行為多種多樣,各不統一……可有一個卻需要家長特別重視,需要及時送醫檢查。有時候也會用力把自己掐哭起來,或者使勁糾自己的耳朵、猛力搖頭……從十個月開始,又出現了新的「自虐」方式,每次洗澡時,寶寶都會用頭(後腦勺)去撞牆壁,「咚咚咚……」,一次又一次,好像很好玩的樣子,撞時一邊笑一邊聽,老公笑著說:「傻瓜,不會痛嗎」?
  • 媽媽不配合寶寶躲貓貓,神獸很生氣自虐咬自己,怎麼辦
    然而孩子卻不聽這套,開始哭了起來,要媽媽馬上放下筷子陪他玩。最後見媽媽還是不肯陪他,於是寶寶邊哭邊氣急敗壞的狠狠地在自己的手臂上咬了一口,同時盯著媽媽的臉,看媽媽有什麼反應。孩子這種突如其來的舉動把寶爸和寶媽都嚇了一跳。因為在他們的印象中兩歲的寶寶從來沒有出現過自虐的行為,這是第一次。
  • 寶寶總是喜歡「撞頭」,是生病了還是在「自虐」?原因很有趣
    本文由糰子媽育兒原創,歡迎個人評論、分享小寶寶的世界裡總是有大人搞不懂的事情,當孩子開始懂事行動能力變強,便會做出一些奇怪卻又可愛的舉動。吃手吃腳、順序強迫症等都是小事,最讓家長不能理解的一件事是孩子喜歡拍頭、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