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小留學生回國學業如何銜接?六所國際學校伸出「援手」

2020-12-12 騰訊網

文|Karry

疫情全球蔓延,海外留學生紛紛回國,其中小留學生群體由於缺乏自理能力、遠離父母而備受關注。目前,國內絕大多數省份都確定了開學時間,但國外的情況卻仍不樂觀。對於小留學生群體而言,如何安全抵達國內及如何進行課程銜接成為了他們亟待解決的兩大問題。

中國小留學生包機「回國潮」

據官方統計數據,中國在美國和英國的小留學生大約為2.5萬人和1.5萬人。關於是否要接小留學生回國等事宜,激起了社會大眾在網絡上的激烈討論。近期中國政府對小留學生回國進行了妥善安排。對此,新學說進行了相關梳理。

3月31日,外交部發言人表示:考慮到一些在當地面臨各種困難、需返回國內的留學人員,將在需求集中、飛行目的地有疫情防控保障能力的城市開通臨時加班和包機。

隨後,4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大使館在其官網發布中國公民領事協助重要信息——《責任承諾書》,針對因英國學校停課而受到影響的中國小留學生包機回國等相關事項作出具體安排。《責任承諾書》內容包括:家長自願承擔未成年子女乘搭臨時商業航班回國過程中的任何風險;自願支付機票費用以及嚴格遵守目的地政府隔離措施,支付隔離費用。

中國駐美大使館也於4月6日發出通知,安排年齡未滿18周歲(以登記日為準)、父母未陪伴在旁、長期或短期在美留學的中小學留學生搭乘臨時包機回國。機票和回國隔離費用自理。

4月3日,承載180多名在英小留學生的飛機從倫敦起飛,落地山東濟南;4月12日凌晨,搭載202名中國小留學生的飛機從紐約落地廣州。同日下午,搭載182名學生的航班從舊金山到上海,順利到達浦東機場。

據悉,從西班牙接送留學生回國的包機,將於4月14日(今日)落地杭州蕭山機場。從美國回國的第二批包機也預計在4月17日從紐約飛往杭州。

六所學校接收,提供銜接課程

不論爭議如何,小留學生們陸續平安回國,接受隔離。對於這些「小海歸」們而言,如何在國內上學成為了他們接下來要考慮的問題。目前,國內絕大多數省份都確定了開學時間,但國外的情況卻依然不樂觀。像美國加州此前就宣布,本學年不會再開學。

目前有哪些學校可以接收這些從國外回來的小留學生?他們的課程該如何銜接?未來他們回到學校時,如何與國外學校對接?

對此,北京君誠學校北京德閎學校北京市朝陽區凱文學校以及華櫻國際教育參與運營的三所學校明確表示,可以接收「小海歸」。同時,他們也針對這部分孩子的特殊情況,制定了有針對性的政策與措施。

北京君誠:提供CommonCore美式課程、開具推薦信

君誠學校現有的美國加州CommonCore的美式課程,可以完美對接國外的學校。君誠使用的是Wonders系列教材,採用的是探究式項目制學習,與美國同齡學生一樣進行MAP測試以確定成績在全世界同齡人中的位置。Wonders系列閱讀教材依據美國國家核心課程標準編寫,並在美國各州廣泛使用。學校還通過Reading A-Z平臺,針對學生個性化需求及在課堂外繼續學習的需求提供了分級英文文學教學。

君誠還增加了平衡讀寫教學法以及引導閱讀教學法。平衡讀寫教學法可以向學生提供適合他們受教水平的指導,從而滿足孩子的個性化需求。

在當前疫情形勢下,對於小留學生將來回到外國,君誠學校會開具正式的學年成績單、Report Card以及主管教師的推薦證明等,幫助其轉換學分或證明其學習內容,無縫對接國外學校。

北京德閎:中文+英文雙媒介課程

北京德閎採用CML(中文媒介課程)+EML (英文媒介課程)的形式,目的在於培養學生的轉變性和適應性。

CML課程為孩子打好一個良好的母語基礎,幫助孩子在知識的構建上打好一個堅實的基礎,並能幫助孩子出國後找到自己的身份認同感。在EML教學的課程設置上,北京德閎在中小學階段重點使用IB體系中PYP&MYP 教學方式。同時,在英文閱讀上,北京德閎通過參與Raz- kids和牛津閱讀樹(Oxford reading tree)倡導的國際全球語音計劃和國際支持性閱讀材料的使用。

對於小留學生將來回到外國,德閎學校會開具正式的學期或學年成績單以及教師的評語等,幫助其轉換學分或證明其學習內容,確保孩子可以對接國外的學校。

朝陽凱文:IB、劍橋、BTEC課程全授權

北京市朝陽區凱文學校在一年級至九年級,落實以中國國家課程以及劍橋國際課程的融合;高中階段,視學生的才能、興趣等因素,為學生提供學術方向和才藝方向的學習。

朝陽凱文三到五年級學生每年完成兩次YLPT測試,以便衡量學生能力和進步。這些測試提供符合歐洲共同框架(CEFR)的數據,便於學生和家長知悉個人的英語基準。初高中階段,學生完成一個學期學習任務後會獲得兩次評估報告。

對於小留學生將來回到國外,學校會提供在校證明,證明學生入讀的時間和期限,以及成績單,列出學生所學科目和學生所獲的成績。朝陽凱文獲得劍橋全學段授權、BTEC、IBDP授權,學校開具的成績單也會被國際認可。

華櫻國際教育:接收不同年級階段歸國留學生

樹德中學國際部:接收10-11年級歸國留學生

樹德中學國際部由成都華櫻出國服務股份有限公司和成都樹德中學合作成立。2012年,獲國際文憑組織授權,開辦IB高中階段課程,即IBDP課程。2010年開辦AP課程,隨後獲準開辦AP Capstone課程,即AP最新開發並推出的更高標準的課程體系。

成都新川外國語學校:接收9-10年級歸國留學生

2018年,華櫻教育與成都新川外國語學校合作開設國際理解課程,在國家高中課程的基礎上,融匯中西方教學方式、評估模式等,形成國際理解課程設置,包含了校本課程、國際課程(A-Level、IGCSE、AP)、選修課程、社團活動等。該校已於2019年9月開學。

成都天府中學:接收7-10年級歸國留學生

成都天府中學將於2020年9月開學,使用融合創新實驗課程。

目前來看,世界範圍內的疫情還會持續一段時間。對小留學生的家長而言,或許更傾向於讓孩子在國內渡過這個特殊時期。熟悉的國土、父母的關愛以及國內已經發展起來的、成熟的國際化課程體系也會給予孩子充足的養分。

相關焦點

  • 海外小留學生回國學業如何銜接?英領國際學校是你的實力後盾!
    疫情方面,中國已經進入收尾階段,各行業陸續復工復產,從最晚進入正常狀態的學校層面上,國內絕大多數省份都確定了開學時間。但全球疫情發展日趨嚴峻,海外的很多學校處於停課停學的狀態,中國留學生紛紛回國,其中小留學生群體由於缺乏自理能力、遠離父母而備受關注。
  • 因疫情回國的留學生,被中斷的學業應如何安排?
    目前國際的疫情還在持續,被迫回國的留學生和家長都很焦慮:,來繼續完成被中斷的學業。在國內尋找適合孩子的國際學校並非那麼容易,其中課程銜接、教學形式、教育理念以及升學平臺等問題都是家長首先要考慮的關鍵要素。
  • 包機起航,第一批小留學生即將回國!留美小留學生也回國有望
    在留英小留學生的消息沉默了幾天之後,事情迎來了轉機,4月1日,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回應,大使館將安排航班接送小留學生回國,一時間引起人們關注。今日,國家已經派出一架商業飛機,從上海起飛直達倫敦,第一批小留學生將回國!
  • 給回國「留學生」一張書桌
    疫情衝擊下,安全、健康成為留學首要考量因素;後疫情時代,就近留學、回國「留學」或成新趨勢。從出國留學到回國「留學」,背後縱有疫情衝擊的因素,更不容忽視的是在國內接受教育和就業發展對國際人才越來越具有吸引力,因此這將是一個涉及面廣的長期命題。要答好這道題,首先要解開國內外高等教育銜接的結。
  • 「留學生回國讀高職高專」提案背後:國內外高等教育對接難題待解
    根據有關部門此前的統計,截至2019年底,在海外留學的各類中國學生超過百萬,近年來每年新增出國留學生在40-50萬之間。「今年疫情發生後,很多家長擔心孩子的安全,希望孩子回國完成學業;中美貿易摩擦導致中美關係緊張,也存在大量留學生未完成學業被迫回國的可能,」針對這一情況,此前已有教育界人士有所建議,但尚未形成明確的政策建議。
  • 學校倒閉、禁令、留學生回國上大專?2020年國際教育都經歷了什麼?
    還記得年中「人大代表建議留學生回國可上高職高專」的新聞在朋友圈瘋狂刷屏,一石激起千層浪,留學生群體紛紛自嘲海外的學歷比不上在藍翔學挖掘機,新東方學廚藝。 但實際上,人大代表的原意被媒體曲解,提案是針對在國外留學但未完成學業的學生,並不包括即將要去留學的學生。
  • 國際高中留學生退學回國能讀什麼學校?
    現在受疫情影響很多在海外進行留學深造的學生被迫回國,也有很多在海外就讀國際高中的留學生,也放棄了在外的課程,回到我們中國國內,那麼針對這樣的國際高中的留學生來說,退學回國後能讀什麼學校呢?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簡單的介紹一下。
  • 留學受阻的國內學業銜接,涉及高考制度與學籍制度的根本改革
    受疫情影響,有的已經拿到國外大學錄取通知書的學生,想放棄去國外留學;還有的已經留學的學生,想中斷國外的學業回國繼續完成學業。對於這些學生,如何處理他們的學業銜接問題?在高等教育普及化時代,我國高等教育要適應社會發展,融入國際高等教育競爭,必須改革按計劃招生、按計劃培養、管理、授予學位的招生和培養制度。從教育部推出的服務這些學生的措施看,主要採取的是「計劃外」方式,即如果這些學生想選擇在國內繼續完成學業(不打算再去國外留學),可以進入國內的中外合作辦學大學、項目學習,完成學業後,獲得國外合作大學的文憑,不能拿到我國授予的文憑。
  • 後疫情時代,歸國高中留學生轉學插班過渡解決方案
    疫情席捲全球,愈演愈烈,對於海外留學生來說,經歷了剛開始對病毒防控的慌亂,到現在歸國之後對未來的思考、擔憂。很多學生因無法繼續修學而迫不得已中斷自己的留學計劃。今年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倪閩景提出建議,因疫情回國終止學業的留學生,可以通過高職高專擴招計劃,解決繼續學習的問題。
  • 10歲小留學生,為何放棄新加坡一流學校回國讀書?
    日前,愛莎科學城學校線下信息分享及交流見面會上,一位從新加坡返回廣州讀書的10歲小留學生家長告訴記者。記者了解到,受到疫情的影響,不少小留學生選擇「回流」,廣深一帶中西融合的國際化學校越來越受「回流」家庭的歡迎。
  • 戴爾老師說留學8——海外留學,孩子如何順利完成學業圓滿畢業
    留心我們身邊的海歸,我們會發現,又多了一種人—「被回國」一族。由於不適應國外學習和生活,「被回國」的留學生逐年增加。所以,去國外留學能否順利畢業已經是留學生和家長關心的重點問題,那麼如何才能順利完成學業呢?1、什麼原因可能導致留學生「被回國」?(1)溝通不暢,學習不力是主因。
  • 回國,還是繼續留在海外?這些留學生經歷了什麼?
    有人嘆曰,這場戰疫,中國打上半場,其他國家打下半場,留學生家長打滿全場。三月下旬,隨著歐、美國家的學校陸續關閉校園,有些留學生輾轉回國,還有不少學生因各種不同的原因滯留海外。在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中,這些留學生經歷了什麼?留在海外的他們可還安好?
  • 調查稱九成留學生回國就業 海外實習比例偏低
    國內最大的人力資源服務商前程無憂日前進行了「海外留學生就業情況調查」發現,英國、日本、美國和澳大利亞成為留學最多的國家,60%的留學生在海外獲得碩士學位。參加調查的留學生中,約54%的人在海外有實習、打工或工作經歷,9成左右的人已回國或者欲回國就業。正在國內和海外工作的留學生中,就讀計算機科學、機械和生物等專業的就業率相對較高,而留學生中就讀金融、商業管理和語言文化的人最多。
  • 海外40萬中國留學生:隔離、上網課、趕due,沒有回國也不遺憾!
    根據美國門戶開放報告公布的數據以及美國留學生佔比,宜校測算出現有低齡留學人數約為4.3萬人,因此中國目前在海外就讀的留學生總量為71.3萬左右。以美國為例,美國大學春假一般在3月中旬,為期一周左右,期間並不是中國留學生回國的高峰期。
  • 海外40萬中國留學生:隔離、上網課、趕due,沒有回國也不遺憾
    根據美國門戶開放報告公布的數據以及美國留學生佔比,宜校測算出現有低齡留學人數約為4.3萬人,因此中國目前在海外就讀的留學生總量為71.3萬左右。以美國為例,美國大學春假一般在3月中旬,為期一周左右,期間並不是中國留學生回國的高峰期。
  • 解鎖了這所著名公學,我發現海外留學不再是小留學生的唯一出路
    幸好,錢幣總有兩面,搬出去住以後,他報復性地給自己做好吃的,廚藝得到很大的提升,回國以後就直接創業做餐廳老闆。據我所知:與寄住家庭的矛盾普遍存在,家長們唯一能做的就是祈求能幸運一點,遇到好人家。 海外留學生或多或少都有類似的經歷,作為留學生家長看到這些新聞,內心肯定是不安的。無論在哪個年代,種族矛盾都是越不過的檻。學業缺乏監管 好了,如果你的孩子足夠幸運,沒有遇到以上的問題,他也要面對因為年紀太小而自制力太差的問題。在家長缺乏監管的情況下,他是否能順利完成學業呢?
  • 明月何曾是兩鄉:SIA國際藝術教育為海外留學生捐贈口罩
    在國內疫情形勢全面好轉的當下,境外疫情不容樂觀,給中國海外留學人員的身體健康帶來了很多不確定因素和極大影響。同時,許多海外留學生還面臨著缺少口罩等必要防護物資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SIA國際藝術教育聯繫了近200個在紐約、倫敦的SIA畢業生,向每人免費寄送30個口罩。此外,SIA還將積極為國際學生提供其他支持和幫助,正在籌備其他可行的防護資源與學習協助。
  • 海外疫情致多國高校停課,中國留學生面對「去留」如何選擇?
    【編輯/李影 統籌/劉姝蓉】隨著海外疫情形勢的加重,中國留學生的境遇問題得到關注。3月16日,「網紅」專家上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解答「留學生是否要回國」的話題上了熱搜,引發網友熱議。
  • 留學生轉學回國,常青藤轉985,州立轉211
    中國是全球第一大國際生源國,約150萬人身處海外學習和研究。而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勢不可擋,海外累計確診病例超2500萬例,累計死亡病例超85萬例。留學生群體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一邊是中國已經成長為全球第一大國際生源國,約150萬人身處海外學習和研究。另一邊是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勢不可擋。9月1日,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發布數據顯示,海外新冠肺炎疫情累計確診病例超過2548萬例,累計死亡病例超過85萬例。
  • 金華這所學校要火了!來了好多插班生……背後原因讓人感動!
    昨天,金華市外國語學校金義分校(君華國際學校)招生辦負責人賀瑩接到一個家長來電,稱她孩子在國外讀小學,目前已回國,希望能在國內繼續學業。 近期,這樣的電話賀瑩接了不少。隨著小留學生(中小學生)紛紛回國,如何在國內上學,如何進行課程銜接,成了亟待解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