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多層演化思維和系統思維

2020-12-15 騰訊網

  無需授權即可轉載:

  *個人體會,不妥之處懇請指正

  (一)多層演化

  當別人用15分鐘可以完成的工作,有的人卻要用8個小時來完成,而花費了8個小時完成的人,卻從來不從自身的工作效能、方法論方面去反思,而是想當然地認為工作量大,想當然地認為自己已經盡心盡力了。用了8個小時的人,不論他的年齡有多大,不論他的職稱有多高,在15分鐘搞定的人看來,那就是菜鳥一隻。

  始終認為,人與人最大的區別在於頭腦、在於思想。以學校的老師為例,有的人工作效能高,方法論高超,不但活得輕鬆快樂,而且還能整個一官半職噹噹。真正的高手都是做起事來,事半功倍,為什麼有的人既能夠坐著飛機全國各地講學,還能出版自己的作品,比如曾經就職於世界銀行的秦華老師,寫出了《寫給孩子的財商課》。比如蓋茨基金會中國區代表李一諾,主要工作是蓋茨基金會的工作,還創辦了一土學校,同時構建了網際網路社區「諾言社區」,同時還是三個孩子的媽媽。有人說,時間不夠用,難道牛人不是每天24小時嗎?可是有的人卻是一葉障目而不見泰山,抱怨只要是學校的老師,就必然沒有事業的發展。凡事不從自己身上找原因,活在自己畫的圓圈中。任何事都要用歷史的眼光去看,舉例來說,學校與學校是有層次之分的,比如師範大學裡的王牌是北京師範大學(歷年教師節,歷任黨和國家最高領導人總是要去北京師範大學考察工作,召開座談會),第二梯隊的自然屬於華中師範大學,第三梯隊的以河南省內的為代表,比如河南師範大學,第四梯隊的是信陽師範學院,第五梯隊的才屬於洛陽師院等院校。把師範大學細分為這五個梯隊,不是要打擊非北師大畢業的各科老師的積極性,而是說不同的大學是有層次之分的,同樣人的目標也必然是有層次之分的。一個人只有親身演繹了崇高,他才能向別人傳遞崇高,向子孫後代解讀崇高。為什麼有的人身為領導幹部,身為校長,可是子孫後代卻是平庸之輩,幹著公安機關輔警這樣的「衝在前面」的工作?(這裡並不否認公安輔警的價值)根本原因在於,身為領導幹部,卻幹著「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得過且過」的行為,已經被「體制化」。這樣的校長,沒有一點傲然挺立的精神,遇事總是委屈求全,而不是「直道而行」。真正的挺立是,縱使前方是槍林彈雨,也要毅然前行,而不是事先假設前方有槍林彈雨,遇事繞著行。許多人的人生之所以活成了悲劇,就是預言的自我實現:本來路徑A前方只是唱戲的鑼鼓聲,卻提前假設那是槍炮的聲音,於是避開路徑A,走上了路徑B,可是沒想到,路徑B上真的有槍林彈雨,路徑B一路走來滿是艱辛。

  始終有一個判斷的標尺,看不到領導身上優點的人本質上是對別人價值的不認同,深層次是對自我價值的不認同。中心校陳校長(數學老師出身)有一句名言,「不會當班主任就不會當級段長,不會當級段長就不會當教導主任,不會當教導主任就不會當校長」,注意這裡面是有層次演化的。有一個典故:

  徐復觀作為能十力先生的弟子,有一次他讀了王船山的《讀通鑑論》,大談對王夫之的批評。熊十力還未聽完就開始破口大罵:你這個東西,怎麼會讀得進書!任何書的內容,都是有好的地方,也有壞的地方。你為什麼不先看出他的好的地方,卻專門去挑壞的;這樣讀書,就是讀了百部千部,你會受到書的什麼益處?讀書是要先看出他的好處,再批評他的壞處,這才像吃東西一樣,經過消化而攝取了營養。譬如《讀通鑑論》,某一段該是多麼有意義,又如某一段理解是如何深刻,你記得嗎?你懂得嗎?你這樣讀書,真太沒有出息!

  多年後,徐復觀回憶到:這對於我是起死回生的一罵。

  許多人自己無知,卻渾然不知。有的人在自己的孩子高考選報志願時,把「不讓學生報師範」當成口頭禪,這是另外一種型態的無知,完全可以反問「師範大學也是有一二三四五層次之分的。並且師範大學也是有非師範專業的。有的人抱怨工作負荷大?繼續反問「工作負荷大是環境的原因,還是個人工作效能低下、方法論落後、不會藉助批量化工具的原因?學校也是有一二三四五層次之分的,比如第一梯隊的北師大附中,第二梯隊的北京市十一學校,第三梯隊的河南省實驗中學,第四梯隊的鄭州市重點中學,第五梯隊的,鄭州六郊縣的中學,也就是說,必須看到更大更廣闊的天地,所謂「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

  簡單地說,思維方式有問題,完全沒有層次思維,完全沒有縱貫思維,活在自己想像的世界中,對社會一無所知,對外面的世界一無所知。

  這就好象,有的人喜歡評論毛主席的軍事思想,可是這些人如果上了戰場,可能第一個繳槍投降,換句話說,他達不到毛主席的思想境界。先接近或者達到別人的高度。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某教導主任要對各級段、各學科的成績進行統計分析,可是卻不會使用EXCEL表格的單元格關聯計算功能、函數功能,拿著一個計算器從早上八點按到晚上十一點,也沒有統計分析完。校長看到之後,利用EXCEL表格的函數批量計算功能,列了一個函數公式,半個小時完成一個年級的分析,1個半小時完成3個級段。教導主任在一旁看著,臉紅一片青一片的。幾天之後的一次會議上,該教導主任就被免職,當然為了顧及他的面子,還是充分肯定了其在任職期間的貢獻。該教導主任是典型的工作效能低下,不善於藉助能夠成倍提升工作效能的批量化工具,是典型的固步自封、思維僵化。給人的啟示是:時刻把自己的視野、思想、能力提升到足以俯視全局的水平,否則就是「德不配位」。

  這就如同一個人,如果不是清華大學畢業的,會不好意思說自己是搞生物製藥的;如果不是北京師範大學畢業的,會不好意思說自己是當老師的。這就是時時刻刻都在緊盯崇高,時刻都在「見賢思齊」。

相關焦點

  • 生物思維——演化創造了世界
    除了牛頓的物理學思維,還有一個偉大的理論體系就是達爾文的生物學思維。達爾文的生物學思維達爾文(1809年-1882年),英國生物學家。1831-1838年,他通過大量閱讀和觀察,形成了生物進化論和自然選擇的理論。當年他29歲。他們夫妻都是虔誠的基督教徒,相信上帝創造了一切。這兩者的矛盾讓他痛苦不已。
  • 淺談如何培養數學思維能力
    淺談如何培養數學思維能力汪周武數量關係一直是公考考生的攔路虎,很多考生談虎色變。通過對最近幾年國聯考題目的分析,筆者發現現在的題目特點是:輕技巧重能力,而能力就是數學的思維能力。數量關係有很多種題型,有些題型有「所謂」的固定套路,但題目是千變萬化的,考察最核心最本質的其實是通過對題目的分析,理解題目量與量之間的關係並通過數學方法來解決問題。而這種思維能力的培養就顯得至關重要了,筆者根據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跟大家分享一下如何培養這種能力。
  • 什麼是系統思維與框架思維
    什麼是系統思維,系統思維就是選擇,改善,和構建框架。用於更快速,更全面更深入的系統思考和表達的思維方式,我們將這個概念簡化下,系統思維就是框架來系統思考,和表達的思維方式。積累了豐富的認知框架,各種理論模型,思考工具,例如,用於宏觀環境分析的test模型分析,企業財務狀況的杜邦分析法,制定目標的smart原則的,在進行思考和表達的時候,你可以優先選擇人類已有的優秀框架,不重新發明車輪,從而有效地提高思考和表達的速度及效果,基於已有框架改善,受限於客觀環境和人類發展水平的限制,任何的理論模型,其實都是對事物系統的近似模擬
  • 許維:用系統思維審視網際網路思維
    第二,網際網路思維也並不新鮮,它與系統思維一脈相承,只是因為到了網際網路時代,一大批網際網路公司運用此種思維取得了商業的成功,所以有了新的名字「網際網路思維」。第三,網際網路公司並不一定都有網際網路思維,非網際網路公司也不一定沒有網際網路思維,這和他們從事的行業無關,只和思維方式有關。
  • 認知世界的兩種基本方式:物質思維與關係思維
    物質思維是一種靜態思維,用一種僵化的物質思維去理解存在無常性的背景尺度下的事物演變,無疑會出問題的,因為同一個系統,在不同的參照系下,會有不同的性質表現,在不同的尺度下,也必然會有不同的表現,這種差異性不能簡單的進行線性類比。
  • 系統性思維作用和意義
    一旦擁有了系統思維,你看到的世界,將和原來變得不一樣了。你不再浮於表面,觀察將更有深度……你能夠洞察事物的本質,看到別人看不到的關係,發現事物背後的規律,找到最關鍵的環節,以小博大,以簡馭繁!你不再限於局部,視野將更加寬廣……你不但能看到系統之內的複雜結構,還能夠看到系統之外的整體特性,能夠飛上三萬米的高空俯視全貌,把控全局!
  • 什麼是系統思維?
    因為系統有了,一切都會自然發生。隨後又見到很多人開始講系統,比如我們現在做的系統寫作,但是具體系統究竟是什麼?我們卻很難把它描述清楚。現在,我們就通過去年萬維剛講的一本《系統思維的藝術》,來看看這個神秘的系統。所謂系統,就是一個由很多部分組成的整體,各個部分互相之間有聯繫,作為整體又有一個共同的目的。
  • 淺談如何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
    原標題:淺談如何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   法治是國家機關有效管理與優質服務、社會組織有序管理與優化服務、鄉鎮有效自治與優良服務的基本依託。社會管理的法治化,關係到社會管理水平的提高,關係到中國共產黨執政能力的提升,也關係到國家長治久安的實現。
  • 38思維模型:複雜適應性系統一對手在不斷強大,你呢?
    所有個體都處於一個共同的大環境中,但各自又根據它周圍的局部小環境並行地、獨立地進行著適應性學習和演化。個體的這種適應性和學習能力是智能的一種表現行式,也把這種個體稱為智能體。,相互影響,相互進化過程之中,形成一個新的複雜適應系統中,如此不斷的演化。
  • 吳軍:函數思維與動態思維
    今天聽吳軍的數學通識課,給了我很大的啟發,首先就是函數思維,其實這是一一對應的關係,本質上說是因果關係的思維方式,很多事情都需要考慮因果關係,但是往往卻不注意,如今突然學到了函數關係的本質,了解到了這一點,真的對我來說是一個很大的啟發。
  • 中文思維和英語思維的差異
    小白老師:西方人的直線式思維和中國人的螺旋式思維存在明顯的差異,這種差異滲透到語言的各個單位,包括詞彙、句子、段落和語篇
  • 設計師的核心競爭力——「系統思維」
    系統思維是原則性與靈活性有機結合的基本思維方式。只有系統思維,才能抓住整體,抓住要害,才能不失原則地採取靈活有效的方法處置事務,客觀事物是多方面相互聯繫、發展變化的有機整體。本文就跟大家探討一下,新時代設計師所需要的系統思維。
  • 什麼是系統思維呢?透過現象看本質,如何培養自己的系統思維呢?
    成敗的關鍵,在於建立強大的系統思維。一、那麼什麼是系統思維呢?系統思維是原則性與靈活性有機結合的基本思維方式。只有系統思維,才能抓住整體,抓住要害,才能不失原則地採取靈活有效的方法處置事務。二、為什麼我們需要系統思維。1、系統思維能轉變我們單向的思維模式,從全局看待問題系統思考是一種整體性的思維方式,既然是整體性的思維方式,就要求我們從不同角度,多個方面看待問題,而不能只看到一個單方面的問題。
  • 乾貨 淺談字典和「英文思維」
    「英文思維」 是一個很唬人的概念 -- 且不爭論語言和思維方式的關係 -- 我們學英文不就是想更好的理解他們的文化,介紹我們自己的文化嗎? 到頭來我們爭取擴展視野,減少偏見,"兩腳踏中西文化,一心讀宇宙文章"!
  • 大格局的人具有的三種思維模式:逆向思維、零基思維、系統思維
    於是他提出一筆交易,他會把一顆黑色和一顆白色的鵝卵石放進一個空錢袋,讓少女挑一顆。如果她選中黑色鵝卵石,就要嫁給高利貸商人,債務一筆勾銷。如果她選中白色鵝卵石,可以不用嫁給他,債務也被取消。但如果她拒絕挑選,她父親將被送入監獄。
  • 羅家德「複雜思維」:在不確定時代建立長期性穩健系統|吳聲薦讀
    場景實驗室創始人吳聲作推薦語表示:每一次新商業模式的湧現,從複雜系統層面來看,都是一次立體的非線性演化。「複雜」方法論實際是一種思維方式,一種理解網際網路世界的方法,從我個人來講是理解新商業和新物種的方法。本文選自課程中《複雜系統視角:不確定時代裡的管理智慧》一節,有刪減。
  • 系統思維,是一種救命大智慧
    我們身處時代這個大系統之中,如果沒有一種全局的系統觀,不斷錯失新機會,很容易和機遇失之交臂。只有理解了關係,和關係背後的規律,才能在複雜的系統中理解現在。擁有系統思維,也就是能夠理解「利益相關者的交易結構」的人,這時候可能立刻會意識到,這是一個機會。
  • 分享五種產品思維
    這五種思維分別是:整合思維、差異化思維、前篩思維、兜底思維、閉環思維。滿足用戶的需求,提高用戶滿意度和商業化目標。例如用戶在淘寶買完東西後,系統會推薦相關商品;例如用戶在攜程買完機票後,系統會推薦接機服務和酒店。失敗狀態:指用戶完成任務失敗,原因包括主觀原因和客觀原因。主觀原因是用戶本身操作失誤、資格不夠等;客觀原因是系統出現失誤、排隊失敗等。
  • 簡單易懂的思維模型:系統思維篇
    ,從而決定你觀察事物和看待世界的視角。頂級的思維模型能提高你成功的可能性,並幫你避免失敗。」就芒格而言,思維模型可以簡單理解為任何能幫助你更好理解現實世界的理論框架。這篇文章原標題是Tools for better thinking,作者Adam Amran在文章中用通俗易懂的圖文結合方式跟大家介紹了14個思維模型,希望對你有所啟發。
  • 習近平的系統思維方法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推進政治、經濟、軍事、科學、文化等方面的思維和決策,表現出系統思維方法的科學性與系統性。黨建網微平臺摘錄了習近平關於系統思維方法的部分論述,以饗讀者。  注重用系統思維方法來推進黨和國家治理體系的變革  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需要加強頂層設計和整體謀劃,加強各項改革關聯性、系統性、可行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