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肖瑩佩 王懷 張紅霞 攝影 楊樹
11月初,藍天白雲下,位於德格縣金沙江畔「雨託花園」藏家樂,又迎來幾批遊客——作為龔埡鎮雨託村的集體產業之一,已連續穩定分紅3年。
從德格縣城出發,往西南方向行駛約40分鐘,便來到雨託村。
寬敞整潔的水泥路面、規劃整齊的異地搬遷新房、道路兩側的新式路燈……全村的建築結構、色彩搭配都凸顯出大氣厚重的德格文化特色,處處似畫,是遠近聞名的美麗藏寨。
就在幾年前,這個位於金沙江高山河谷地帶的小山村,還曾是龔埡鎮唯一的「五不通」村。
「山高坡陡,居民分散。有的村民家需要一個人專門負責挑水,因為最近的水源有800米遠,還要上山下坡。」駐村幹部四郎多吉說,解決全村117戶人的住房問題要當務之急。
針對實際情況,德格縣謀劃實施了雨託新村建設項目,全村居民從環境惡劣的山上整體搬遷至金沙江畔。
項目總投資4000萬元,其中成都高新區對口支援資金提供2200萬元,為居民新修建住房117幢,還建設有村級活動室、文化室、公共廁所等設施,實現了路、水、電、網絡、廣播電視「五通」。2017年,雨託村實現整村脫貧。
「以前是上去了下不來,下來了上不來。現在看病村裡有衛生員,買東西樓下有超市,特別方便。」70歲的松吉住在雨託新村65號,2017年10月從山上集體搬遷入住。當時全家共6口人,第二年,小孫子的出生更為這個家庭增添幸福。
「沒想到能過上這麼好的日子。」村民色然指著遠處白雲掩映的大山說,那是他原來居住的地方,飲水需要步行幾公裡,靠雙肩背運,用電也是問題。現在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自己對新生活十分滿足。
按照「搬得進、穩得住、能致富」原則,2018年雨託村通過兩個基地開始發展集體經濟。
鮮花大棚
蔬菜大棚
在江畔建設的鮮花和蔬菜種植大棚基地,可向德格縣城供給花卉和新鮮蔬菜;「雨託花園」藏家樂,則為往來旅客提供餐飲、聚會服務,成為德格縣有名的旅遊接待點,已經連續三年為村民帶來近25萬元的分紅收入。
通過因地制宜「培育」一村一產業,該村村民收入顯著提高,成功實現穩定脫貧,成為脫貧攻堅整村搬遷示範村。
現在,松吉的兩個女兒除務工以外,還兼職雨託村的環衛員、治安員兩個公益性崗位。每當天氣好的時候,他就會去到村民活動廣場,或鍛鍊身體,或找鄰居打撲克,這樣的生活他此前從不敢想像。
部分圖片由成都高新區(簡陽市)對口支援工作隊提供
【來源:四川在線】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