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縣千村行(295)丨金沙江畔這個美麗藏寨,藏著兩個「秘密」致富基地

2020-12-20 瀟湘晨報

四川在線記者 肖瑩佩 王懷 張紅霞 攝影 楊樹

11月初,藍天白雲下,位於德格縣金沙江畔「雨託花園」藏家樂,又迎來幾批遊客——作為龔埡鎮雨託村的集體產業之一,已連續穩定分紅3年。

從德格縣城出發,往西南方向行駛約40分鐘,便來到雨託村。

寬敞整潔的水泥路面、規劃整齊的異地搬遷新房、道路兩側的新式路燈……全村的建築結構、色彩搭配都凸顯出大氣厚重的德格文化特色,處處似畫,是遠近聞名的美麗藏寨。

就在幾年前,這個位於金沙江高山河谷地帶的小山村,還曾是龔埡鎮唯一的「五不通」村。

「山高坡陡,居民分散。有的村民家需要一個人專門負責挑水,因為最近的水源有800米遠,還要上山下坡。」駐村幹部四郎多吉說,解決全村117戶人的住房問題要當務之急。

針對實際情況,德格縣謀劃實施了雨託新村建設項目,全村居民從環境惡劣的山上整體搬遷至金沙江畔。

項目總投資4000萬元,其中成都高新區對口支援資金提供2200萬元,為居民新修建住房117幢,還建設有村級活動室、文化室、公共廁所等設施,實現了路、水、電、網絡、廣播電視「五通」。2017年,雨託村實現整村脫貧。

「以前是上去了下不來,下來了上不來。現在看病村裡有衛生員,買東西樓下有超市,特別方便。」70歲的松吉住在雨託新村65號,2017年10月從山上集體搬遷入住。當時全家共6口人,第二年,小孫子的出生更為這個家庭增添幸福。

「沒想到能過上這麼好的日子。」村民色然指著遠處白雲掩映的大山說,那是他原來居住的地方,飲水需要步行幾公裡,靠雙肩背運,用電也是問題。現在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自己對新生活十分滿足。

按照「搬得進、穩得住、能致富」原則,2018年雨託村通過兩個基地開始發展集體經濟。

鮮花大棚

蔬菜大棚

在江畔建設的鮮花和蔬菜種植大棚基地,可向德格縣城供給花卉和新鮮蔬菜;「雨託花園」藏家樂,則為往來旅客提供餐飲、聚會服務,成為德格縣有名的旅遊接待點,已經連續三年為村民帶來近25萬元的分紅收入。

通過因地制宜「培育」一村一產業,該村村民收入顯著提高,成功實現穩定脫貧,成為脫貧攻堅整村搬遷示範村。

現在,松吉的兩個女兒除務工以外,還兼職雨託村的環衛員、治安員兩個公益性崗位。每當天氣好的時候,他就會去到村民活動廣場,或鍛鍊身體,或找鄰居打撲克,這樣的生活他此前從不敢想像。

部分圖片由成都高新區(簡陽市)對口支援工作隊提供

【來源:四川在線】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百縣千村行·甘洛縣:四川日報今天最顯眼的是孩子的笑臉
    微信號:scrbpx 聯繫我們:0834-3866868■川報觀察特別報導四川日報重點策劃的「百縣千村行」採訪活動繼續進行,今天記者們走進涼山彝族自治州甘洛縣,在海拔2000多米的高山深處,在洶湧奔騰的大渡河邊……去尋訪各地脫貧攻堅的經驗
  • 百縣千村行(321)丨一日遊三省 邁出鄉村振興大步伐
    作為四川海拔最高的縣,又處於川青藏三省(區)交界,如何利用獨特的自然資源稟賦推動發展?在鄉村振興的藍圖上,石渠縣大力推進全域旅遊,在洛須鎮、正科鄉、奔達鄉、真達鄉沿線,規劃打造「一日遊三省」精品旅遊環線。「將洛須鎮打造成為金沙江畔最美麗的唐蕃風情小鎮和川青藏三省(區)結合部旅遊集散地,實現讓遊客『遊在牧區、住在洛須』的完美享受。」石渠縣縣委書記袁明光表示。
  • 在金沙江畔一日遊三省
    石渠縣是四川海拔最高的縣,位於川青藏三省(區)交界處。如何利用這樣獨特的自然資源稟賦推動當地發展?近年來,當地大力推進全域旅遊,在洛須鎮、正科鄉、奔達鄉、真達鄉沿線,規劃打造「一日遊三省」精品旅遊環線。
  • 百縣千村行(287) | 煤老闆改行做農旅融合 小藍莓成了山溝裡的「嗨...
    大竹縣楊家鎮天寶寨新村聚居點已成為「檔次高、基礎好、環境美、產業強」的新農村。日前,四川日報全媒體「百縣千村行」採訪組進入大竹縣烏木鎮栢島湖藍莓園,被園內五彩繽紛的遊樂設施吸引。這還是農業園區嗎?定睛細看,記者才注意到漫山遍野的藍莓植株。這裡是基地業主李連君的家鄉,也是他的「藍莓王國」。「租地」5年竟有兩年撂荒投資家鄉出於情結。
  • 百縣千村行|提升鄉村面貌 布局特色產業 脫貧攻堅鄉村振興有機銜接
    百縣千村行|提升鄉村面貌 布局特色產業 脫貧攻堅鄉村振興有機銜接 新聞來源:四川日報
  • 丨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
    丨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 2020-09-26 09: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東海網丨「百縣千碗」走進文博會
    據悉,這是「百縣千碗·甌味」首次走進文博會。2018年,以助推「五養」詩畫浙江大花園建設為發力點,浙江省全面開啟了「詩畫浙江·百縣千碗」旅遊美食推廣系列活動。 溫州依山傍水,地形豐富,有海島、平地、山區等,獨特地理位置造成了迥然不同的飲食風俗文化,正所謂「五裡不同音,十裡不同俗」,像泰順的山珍和樂清的海味完全就是沒有交集的兩個版本。
  • 百縣千村行(367)丨北川苦黃連如何種出「甜」日子
    當天下午,「百縣千村」大型採訪活動來到這裡,正巧碰到張中瓊。今年58歲的張中瓊曾是建檔立卡貧困戶,原本靠種玉米餵豬勉強度日,2015年,丈夫因病去世後,讓本身貧困的家庭雪上加霜。南華村地處龍門山脈深處,海拔在700-2300米之間,是一個典型的高山村落。在此之前,全村曾有22戶67人是建檔立卡貧困戶,經過幾年奮鬥,目前已經全部脫貧。
  • 百村行丨溫嶺這個小山村竟藏著木活字印刷術,傳承至今已有上百年
    2018年8月11日起,「溫嶺日報」微信公眾號推送《百村行》系列報導,以最簡單的筆觸,寫最深情之故鄉。10月28日,記者來到城南鎮大田村採訪大田譜師任華多。任華多的兒孫生活都比較好,也不想從事這個職業,他有點擔心這門古老的技藝無人傳承。他也知道,有些譜師已改用電腦排版,工效提高,但是他已70多歲,不想再折騰了。果樹花卉種植有特色大田村有關橙子的牆繪。高橙是原大田村的特產,多種植在殿咀頭塘內,大田人還包田種植,村口的高橙雕塑顯然也讓人感覺到他們的自信。紅美人豐收。
  • 視頻丨百縣千村行:道孚縣墨石公園 歡迎到「異域星球」打卡
    這裡是道孚縣墨石公園,國家4A級景區——在海拔3400米的八美鎮,這一條長達數公裡、總面積達4.7平方公裡的「墨石」,聳立在高原的藍天白雲下,橫亙在河谷間,隱藏在鮮花開滿、沙棘林密布的雪山草原中,聳立挺拔、直插藍天。科技感十足,遊客稱這裡為「異域星球」。
  • 因地制宜,走上致富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
    本文轉自【人民日報】;雲南盈江縣石梯村民小組發展旅遊——因地制宜,走上致富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聽說過「鳥塘」嗎?一汪水塘,幾棵樹樁,樹樁的枯樹洞裡提前放上鳥兒愛吃的麵包蟲。觀鳥,在石梯已成為致富的代名詞。近年來,盈江縣充分發揮石梯的生態優勢,用活鳥資源、做實「觀」文章,全村農民人均收入從2014年的不足2000元,躍升至2019年的10152元。
  • 雲霄生活百村行第十站—莆美鎮陽霞村(全程視頻+圖文)
    全村上下凝心聚力,通力協作,積極推進美麗鄉村建設,著力打造宜居宜業環境,現已取得階段性成效。新村部科技文化大樓、教學園區、村民文化活動中心、農民街改造提升、新農貿市場、沿溪護岸工程及綠化漫道等多個關乎民生的工程已陸續竣工並投入使用。
  • 百縣千村行|增收門道
    芳華桂城·新都區桂湖街道  春賞紫藤秋品桂花  育成商品桂花樹200多個品種約10萬株,是西南地區單體最大的桂花種植基地;文旅融合發展,每年春季,一條長約2.6公裡的紫藤花觀光長廊使這裡成為美景打卡地。
  • 百縣千村行|苦黃連如何種出「甜」日子
    一縣一策「6萬多元,還不多?!」聽到張中瓊吞吞吐吐報出的年收入數字,圍坐在火盆旁的一圈人哄堂大笑起來,這讓她頓時不好意思起來,雙手放在兩膝間,來回搓動。這一幕,發生在2020年12月28日下午,綿陽市北川縣擂鼓鎮南華村村委會。當天下午,百縣千村行採訪組來到這裡,正巧碰到張中瓊。
  • 安松青:秘境佤寨的秘密
    秘境佤寨稻田莊園是我一直嚮往的地方,全經聯兩次在這開會,我都沒能來。這次退休後第一次度假,我就把秘境佤寨列入了首選目的地。秘境佤寨是全經聯副主席滕威林(樂老)傾心打造的精品酒店。也是全經聯創新基地。最近剛剛被中國林業產業聯合會評為《中國森林康養人家》。樂老是個成功的銀行家,早年就涉足養老地產和精品酒店。我倆年齡相仿,都有一顆年輕的心,很是投緣。
  • 嘉善縣多舉巧做「百縣千碗」創新示範工程
    嘉善縣多舉巧做「百縣千碗」創新示範工程 發布日期:2019-12-06 16:26 信息來源:市文化廣電旅遊局瀏覽次數: 自去年全省推出「詩畫浙江·百縣千碗」活動以來,嘉興市嘉善縣積極響應,全面發動,率先開展「百縣千碗」系列活動,內容精彩紛呈,取得良好成效
  • 藏寨·美人谷,中國最美麗的鄉村休閒度假探險旅遊原生態的好去處
    丹巴美人谷、甲居藏寨「中國最美麗的鄉村」、「中國歷史文化名村」、「中國景觀村落」。「古碉·藏寨·美人谷」「東女國故都」「大渡河畔第一城」、「天然地學博物館」等旅遊形象品牌已成為了丹巴的代名詞。著名的甲居藏寨、墨爾多神山、中路石棺墓群、莫斯卡格薩爾石刻、等旅遊資源。旅遊資源涉獵自然旅遊資源、歷史文化旅遊資源和社會旅遊資源三大類,17個亞種,30個小類。
  • 靠著梅花鹿 走上致富路——張家川縣大陽鎮梅花鹿養殖基地見聞
    靠著梅花鹿 走上致富路——張家川縣大陽鎮梅花鹿養殖基地見聞新天水·天水日報記者 陳義宏夏日時節,遠遠看見張家川回族自治縣大陽鎮梅花鹿養殖基地廠房時,卻發現前方公路正在維修道路受阻這個梅花鹿養殖場建設用地13000平方米,總用地面積53000平方米,規劃養殖梅花鹿1000隻,現存欄165隻。「梅花鹿全身都是寶,鹿茸、鹿血、鹿鞭、鹿胎都是貴重藥材和高級補品,具有很高的經濟效益。梅花鹿適應能力強、生長發育快,可以說養殖梅花鹿是一項周期短、見效快、效益高、帶動效應強的致富好項目。
  • 百縣千村行(284) | 120畝基地內種了49個新品種蔬菜 「怪菜」成...
    「怪菜」長滿非一般的菜園子菜園子位於朝天區兩河口鎮吉慶社區,園子右上角矗立著一塊巨大的牌匾:高山蔬菜科技創新與成果示範基地。新鋪的柏油路邊,一塊50平方米的觀景平臺,延伸到園內。如果是夏天,從觀景平臺望出去,滿園高低錯落、顏色各異的「花色」,組成一幅難得的「百菜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