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粵語中存在許多與動物相關的俗語或是歇後語,但在今天,這些詞語的使用頻率越來越低,逐漸被邊緣化。本系列將歸納這些十分生動有趣的詞語,儘可能介紹其由來及含義,為大家展示更鮮活的粵語地道表達。
雞,是我們生活中十分常見的動物。長久以來,雞都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獨特而重要的存在,甚至在中華傳統文化裡也留下了雞的身影。它可以是報時醒世的生肖神獸,也可以是圈養營生的田園家禽,可以是設宴要客的席上佳餚,也可以是簡樸特色的地道美食,可登大雅之堂,亦可進黎民之家。正是因此,漢語中有不少與雞相關俗語,粵語中亦有大量與之相關的有趣的表達。你又知道多少粵語中與「雞」有關的俗語呢?
註:文中的俗語及歇後語主要來源為《廣州話方言詞典》《廣州話俗語詞典》,其中1為《廣州話俗語詞典》中該詞條的注釋,2為《廣州話方言詞典》中該詞條的注釋,3為小編自身理解,釋義僅供參考,歡迎補充指正。
釋義:
1.諺語,大的雞吃大的米,小的雞吃小的米是一般規律。比喻大的商號工廠要做大生意,不做小買賣。也形容大人物不屑於幹雞毛蒜皮的事。
3.形容大人物不屑於處理小事情,或是做大買賣的人不在意小錢。
例句:
你訂咁少貨,人哋都大雞唔食細米啦。
(你訂這麼少貨,別人都不屑於賺這點錢。)
釋義:
1.雞髀,即雞腿;牙鉸,即下巴關節。比喻吃了人家東西就說話都硬不起來,得了別人的好處就不能堅持原則了。
3.吃人嘴軟拿人手短。
例句:
雞髀打人牙鉸軟,佢點會幫你啊?
(他收了別人的好處,還怎麼會幫你呢?)
釋義:
1.母雞不管小雞卻管老鷹,比喻家長不管好自己的孩子卻怪別人的不是。
例句:
家下有啲人好野蠻嘎,仔囡惹咗禍反而鬧人,真系雞仔唔管管麻鷹。
(現在有些很野蠻的,孩子闖了禍反而還怪別人。)
釋義:
1.雞春,即雞蛋。菢,孵化。雞蛋那麼嚴密也能孵出小雞,比喻再密的東西也有縫隙。
3.沒有密不透風的牆,多形容秘密容易洩露。
例句:
你做咗衰嘢最好都系老老實實認咗佢啦,雞春咁密都菢出仔啊。
(你做了壞事最好還是老實認了吧,紙是包不住火的。)
釋義:
1.形容人十分貪婪,愛佔便宜,雞蛋被他摸過都輕了很多。
3.形容人手腳不乾淨,愛佔便宜。
例句:
佢出名多手嘎,千祈唔好搵佢過手財物啊,雞蛋摸過都輕四兩啊。
(他出了名的手腳不乾淨,千萬別找他經手財物。)
釋義:
1.做壞事成性的人,一時不幹壞事便以為自己是正人君子,端起架子教訓別人。
例句:
佢以前經常逃課,居然仲做到紀律委員,真系一時唔偷雞就做保長咯。
(他以前經常逃課,居然還做了紀律委員,還真以為自己遵紀守法了。)
釋義:
1.歇後語,指人受到某種程度的損失時,有點難受,但散財換來人平安也算是好事,相當於「破財擋災」的說法。
3.歇後語,風吹雞蛋殼,財散人安樂。
例句:
今次好彩刮花臺車,人冇事就好啦,風吹雞蛋殼。
(這次幸好只是車刮到了,人沒事就好,當是破財擋災吧。)
釋義:
1.廣州黃埔有一座波羅廟,每年廟會期間人們會製造一種做工精美的雞作為紀念品銷售,名為波羅雞。由於這種雞由竹篾作架,上面貼紙和雞毛,完全靠粘貼而成。廣州話中「黐」既有「粘貼」也有「蹭」「藉機會沾好處」的意思,所以「波羅雞」即「靠黐」。
3.歇後語,波羅雞——靠黐。形容專門佔小便宜的人。
例句:
佢正波羅雞嚟嘅,呢啲朋友冇好過有啦。
(他老愛佔人便宜,這種朋友不如不要。)
釋義:
1.疍家,指廣東福建廣西沿海的水上居民。他們養的雞也在船上生活,整天看到水但喝不到,比喻有的東西可望而不可即。
2.歇後語。下一句是「見水唔飲得」。廣州話以水比喻錢財,形容經手大量錢財卻不能得到分文的人。
例句:
我做銀行又唔系印銀紙,一日見住錢都系疍家雞見水啦。
(我在銀行工作又不是家裡印鈔票,整天見到這麼多錢也不是我的。)
釋義:
1.歇後語,後句為「心知肚明」。放光蟲,一種像蚯蚓的爬蟲,身上有螢光,表示對某事很清楚。
3.歇後語,雞食放光蟲——心知肚明。
例句:
你咪當我唔知,其實我雞食放光蟲,心水好清嘅。
(你別以為我不知道,其實我心裡一清二楚,明白得很。)
參考書目:
1.饒秉才、歐陽覺亞、周無忌.《廣州話方言詞典》.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2019年5月第1版
2.歐陽覺亞、周無忌、饒秉才.《廣州話俗語詞典》.廣東人民出版社.2010年1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