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吃過的美食太多了,大家現在能記起多少很特別的美食?南方地區的家庭,大部分都會製作臘肉和臘腸,還有火腿。鮮肉在人們手裡經過複雜的工序,通過大自然的洗禮,就會形成一道美味佳餚。有不少人很喜歡吃臘肉臘腸呢。
可你見過在實驗室裡做臘腸的嗎?還別說真有,在浙江大學動物科學院,就在校內的實驗室中,在老師的是帶領下製作臘腸,還說正好過年回家帶著。
據浙江融媒體報導,浙江動物學院,近日上在課堂上一個個身穿白大褂的學生,把肉切好在用刀一下兩下的剁肉......,這是同學在上畜產品加工課,學生的任務就是製作臘腸,每組同學要加工出來五斤重的豬肉。
這位老師名叫任大喜,任老師說,有了解同學們喜歡吃臘腸,12月的天氣也是做臘腸的好時候,於是就布置這次的臘腸課程。讓學生自己嘗試,正好講解知識,豬肉是老師提前買好的。任老師笑著說,豬肉是洪老師買的,30多塊的好豬肉,有肥有瘦,大家放心做就可以。
在古代人們為了更好的保存肉類,就發明出了臘腸,還有香腸。臘腸的製作步驟:瘦肉要佔七成,肥肉佔三成,肉要切成細小的肉丁,再加上鹽、味精等調味材料,均勻攪拌他們,再經過時間的醃製。把醃好的肉放到灌腸機裡面裝成臘腸,在灌制的過程中,要用針在腸衣上扎洞,這樣可以把裡面的空氣放出來,讓臘腸變得緊緻。
灌裝好以後,用繩子分成一段一段的再晾起來,一個以後就可以吃到香噴噴的臘腸了。可是學校的條件有限,學生們做好的臘腸要放到烘箱烘乾發酵,到時候就可以做成真空包裝的臘腸,正好是回家過年的時間,也算是同學帶回家的過年禮物。
學生們很少下廚,對於製作臘腸也是很陌生,不過都很感興趣。他們穿好衣服,做好衛生隔離,就開始分組行動。有的同學負責切肉,按照要求去切肉粒,5斤的量,切完還是比較累的,所以輪番上陣接力切肉。
有的同學開始對照調料表製作醃製的調料,兩個小時後,每個小組都調出一大肉餡了。經過灌腸機灌裝好以後,扎孔放入烘箱裡面。
任老師說上這些課的學生,都是動物科學專業的同學。動科科學的基礎專業課程,是學習如何養好豬牛羊雞等。看著同學們上周製作的臘腸在經過烘乾之後,色澤也很好看,還飄出淡淡的肉香,美中不足是肉粒有點大,不過第一次可以做成這樣也是很好的了。
有網友表示這是最好吃的實驗室。
理論加實踐會讓學生更容易記住,這是好的教學方法。
大家有什麼看法?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號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文章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