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骨質疏鬆,您的第一反應是什麼?缺鈣?運動量少?老年病?相信很多人對骨質疏鬆的認識,還停留在這個層面。
但是您知道嗎,其實年輕人也會得這個病。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1
骨質疏鬆不再是「老年病」
年紀輕輕怎麼會骨質疏鬆?不少人都誤以為這是中老年人的"專屬病",但目前研究表明,骨質疏鬆症正向年輕化發展。
當代年輕人有諸多不良習慣,如吸菸喝酒、嗜好咖啡、碳酸飲料,同時又喜歡宅家缺乏戶外運動、過度防曬缺乏必要的日照,這都會加速骨量減低、骨齡老化,提前骨質疏鬆。
骨質疏鬆症可不是小病,當骨骼結構變脆弱,骨頭質量和力量被削弱,會引發腰背及全身的持續性疼痛、極易發生骨折、呼吸功能下降等症狀,影響患者生活質量的同時也開啟了致命疾病的大門,因此也被喻為 "沉默的殺手"。
全國的統計數據表明,我國患骨質疏鬆症的人群高達9000萬以上,而存在骨量減少的人群更是超過了2億人。
數據如此龐大,為何不做好預防工作呢?這與人們長期存在的認知誤區有關。除了上文提到的誤以為骨質疏鬆是老年病外,還有以下幾個常見誤區。
2
關於骨質疏鬆的常見4點誤區
預防骨質疏鬆,不必從小抓起
骨會在新陳代謝下發生新舊更替,即"骨吸收"和"骨形成",並且骨量在35歲左右達到峰值。也就是說,在這個年齡之前是骨形成大於骨吸收,相當於存儲;峰值過後則是骨形成逐漸小於骨吸收,骨量慢慢流失。
2018年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的《中國骨質疏鬆症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我國40歲以上人群中有近三分之一的低骨量人群,並在此後加快流失,50歲後這一數字更達到了46.4%。
所以,預防骨質疏鬆要從小抓起,在年輕時儘可能獲得更多骨量,可以延遲骨質疏鬆的時間,降低程度,為預防打下良好基礎。
血鈣正常表示沒有骨質疏鬆,不需要補鈣
血液中的鈣在甲狀旁腺激素、降鈣素、活性維生素D的調節下,維持在狹小的正常範圍內。當機體缺鈣導致血鈣下降時,骨骼中的鈣會釋放到血液中,從而維持血鈣正常。若沒有及時補充鈣,讓骨細胞重新形成骨質而重建鈣儲備,就容易引發骨質疏鬆。
因此,血鈣正常不等於骨骼中的鈣正常,也不能以此為依據判斷是否骨質疏鬆。對於骨質疏鬆的高危人群,應定期去醫院做骨密度檢查,及早發現,儘早治療。
預防骨質疏鬆,直接喝骨頭湯就行
中醫食療學說中的"以形補形,以髒補髒"流傳至今,受此觀點影響,"吃啥補啥"深入人心。因此,很多人理所當然地以為用含鈣豐富的骨頭熬湯進補,就能補鈣預防骨質疏鬆。
然而,骨頭雖然含鈣量是動物全身含鈣比的90%以上,但這些鈣屬於生物鈣,熬煮後產生的人體可吸收游離鈣微乎其微。
有研究發現,用一公斤骨頭燉湯,兩小時後湯中的鈣濃度不到2毫克/100毫升,即便研究人員延長了燉煮時長、增加了骨頭量,最終湯中的鈣濃度還是沒有超過4毫克/100毫升。
由此可見,喝骨頭湯補鈣不現實,並且熬煮時間越長,湯裡的脂肪含量越高,長期喝還容易增肥長胖。
治療骨質疏鬆症等於補鈣
誘發骨質疏鬆的原因有很多,缺鈣只是其中之一。性激素減少、吸菸、過度飲酒、過度飲咖啡和碳酸飲料、體力活動缺乏、飲食中鈣和維生素D缺乏(光照少或攝入少)等原因都可以導致骨質疏鬆。
3
日常中如何預防骨質疏鬆
a、 生活方式幹預
積極進行體育鍛鍊,有氧運動和抗阻力運動相結合,可以進行慢跑、遊泳、團體操以及肌肉鍛鍊,老年骨質疏鬆患者還要注意運動強度;糾正不良習慣,如嗜好鹹、甜食物;過度節食、吸菸、酗酒;久坐不動等。
b、 配合藥物治療
服用活性維生素 D、雙膦酸鹽類、雌激素受體調節劑、降鈣素等。
其中維生素D容易被忽視。實際上維生素D是鈣的忠實伴侶,沒有維生素D將鈣運輸至骨骼裡,鈣難以發揮作用。因此,補鈣的同時也要記得補維生素D。
當然,具體的藥物選擇還需遵從醫囑。
對待骨質疏鬆這種"沉默殺手",需要糾正對它的認知誤區,及早預防,發現症狀及時治療。
來源:39健康網
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在此向原作者表示感謝。如有侵權煩請告知,我們會立即刪除。
抗擊疫情
大醫同盟與您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