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靜殺手」骨質疏鬆症就在身邊,您真的了解嗎?

2021-01-08 網易




  骨質疏鬆症是一種以骨量減低、骨組織微結構損壞,骨脆性增加,易發生骨折為特徵的全身性骨病,在我們身邊是一個非常普遍的問題。

  2018年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公開發布的首個中國骨質疏鬆症流行病學調查結果[1]顯示:50歲以上人群骨質疏鬆症患病率為19.2%,50歲以上女性患病率達32.1%,而65歲以上老年女性骨質疏鬆症患病率更是達到了51.6%。

  然而更可怕的是骨質疏鬆症的發生率在逐年上升,2016年一項納入了69篇文獻的meta分析[2]表明,2003年到2015年間,我國骨質疏鬆症的患病率明顯增加:2008年之前的患病率為14.94%,2012-2015年期間的患病率為27.96%。

  骨質疏鬆症被稱為「寂靜殺手」在於它的嚴重後果——脆性骨折,一旦髖部骨折後果極其嚴重。


  髖部骨折真正的困擾在於臥床時發生的各種併發症:長期臥床還會導致肺部的分泌物(痰液)無法順利排出,時間一長,非常容易形成墜積性肺炎,引起全身難以控制的感染。

  除此之外,同樣麻煩的還有泌尿系統感染、深靜脈血栓和褥瘡。這些常見卻嚴重的臥床併發症無一不是對老年人生命安全的極大威脅。

  發生髖部骨折後1年之內,20%患者會死於各種併發症,約50%患者致殘,因此,骨質疏鬆性骨折成為老年患者致殘和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3]。

  那麼,您真的了解這位「寂靜殺手」嗎?


  什麼是骨質疏鬆症?

  人體的骨頭外面是一層堅硬的殼,包裹著裡面的骨小梁(一種海綿狀的骨組織)。健康骨骼的內部結構類似海綿,除了支持身體和保護重要器官之外,骨頭還儲存鈣等礦物質。

  骨骼是我們身體裡最大的鈣倉,90%以上的鈣儲存在這裡。骨骼處在不斷的重塑的過程中,分解舊的,生成新的,來供應身體的需要,修復受損的部分,保持骨骼的強壯。

  在25到30歲之前,新生的骨組織超過分解掉的骨組織。而在更年期婦女中,骨骼的分解則超過了生成,導致骨質丟失。在骨質疏鬆症患者中,骨質更是加速地丟失。

  骨質疏鬆症是一種以骨量減少,骨組織微結構破壞,骨骼脆性增加和易發生骨折為特點的全身性疾病,是世界上發病率、死亡率較高的疾病之一。

  當骨質疏鬆症發生時,骨骼的內部結構變得脆弱,骨頭的質量和力量都被削弱,很容易導致突然和意外的骨折。

  下面這張圖中的圓圈裡,從左到右,依次為正常,骨密度低下,骨質疏鬆和嚴重骨質疏鬆的骨頭。


  骨質疏鬆症按病因分類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大類型。

  原發性骨質疏鬆症包括絕經後骨質疏鬆症、老年骨質疏鬆症和特發性骨質疏鬆症。絕經後骨質疏鬆症一般發生在女性絕經後5~10年內,大多數骨質疏鬆病人屬於此類;老年性骨質疏鬆症一般指70 歲以後發生的骨質疏鬆;特發性骨質疏鬆主要發生在青少年,病因尚不明確。

  繼發性骨質疏鬆症是由任何可以影響骨代謝的疾病(如甲亢、甲旁亢、糖尿病等)、藥物(如糖皮質激素、抗抑鬱藥等)所導致的骨質疏鬆。

  骨質疏鬆真的是悄無聲息嗎?

  骨骼由有機物(主要指骨膠原)和無機礦物質(主要指鈣和磷酸鹽)所構成。如果把骨骼比作是一座房子,有機物相當於房子的鋼筋,提供了骨骼的柔韌度;無機礦物質相當於混凝土(水泥),提供了骨骼的硬度,兩者有機結合,骨骼才能既堅固又有韌性。

  我們的骨骼時時刻刻都處在不斷重塑的過程中,破骨細胞不斷地消滅「受損或老化」的舊骨,成骨細胞不斷促進新骨的形成,完成骨骼的新舊交替。


  隨著機體的衰老、激素的變化,成骨細胞促進新骨形成的能力逐漸減弱,消滅舊骨的破骨細胞能力相對增強,骨骼的分解超過生成,導致骨質丟失。隨著骨質的流失,逐漸出現「骨量減少」,再進一步進展就是「骨質疏鬆」了。

  早期骨質疏鬆過程往往悄無聲息,這也是它得名「寂靜殺手」的一個原因,一旦出現疼痛、脊柱變形和脆性骨折臨床表現,往往意味著大的麻煩。

  疼痛常表現為腰背部疼痛、全身骨痛,常於起坐時、翻身時等姿勢變換以及長時間行走後出現,夜間或負重活動時加重,可伴有肌肉痙攣,甚至出現活動受限。

  脊柱變形時,由於椎體壓縮性骨折導致身高變矮、脊柱畸形、胸廓畸形等,嚴重時損傷心肺功能,導致腹部臟器功能異常,出現食慾減低、腹脹、腹痛、便秘等消化道症狀。

  脆性骨折具體是指在日常生活中受到輕微外力時發生的骨折。如從站立高度或者低於站立高度跌倒或因其他日常活動而發生的骨折。常見部位為胸椎、腰椎、髖部、肱骨近端、橈、尺骨遠端、骨盆等。


  骨質疏鬆,只補鈣就行了?

  其實,事情遠不是這麼簡單。

  骨質疏鬆症的發生,取決於年輕時獲得的峰值骨量和中老年階段的骨丟失速率,維生素D對骨骼和肌肉均發揮著重要的調節作用。

  補充維生素D可預防和治療骨質疏鬆,減少骨折風險,充足的維生素D維持正鈣平衡,減少骨轉換失衡和骨丟失加速。

  因此,鈣是骨骼的必需原料,但補鈣並不是全部,還要補充維生素D,它能夠促進鈣的吸收、防止骨質疏鬆並減少骨折風險。

  根據《中國老年骨質疏鬆症診療指南(2018)》,對於老年骨質疏鬆症患者或老年低骨量,伴有骨折高風險的人群,建議補充鈣劑和維生素D作為基礎措施之一,與抗骨質疏鬆藥物聯合應用[4]。

  該指南推薦,65歲及以上老年人群預防骨質疏鬆症建議每天鈣劑攝入量為1000~1200毫克,維生素D攝入量為800~1200國際單位[4]。

  請注意,這裡維生素D攝入量每天是800~1200國際單位,高於常規的維持劑量400國際單位。

  《維生素D及其類似物臨床應用共識》[5]指出普通維生素D(D2和D3,兩者無本質區別)作為基本健康補充劑用於骨質疏鬆症的防治;而活性維生素D及其類似物是經過羥基化的維生素D類似物,屬於骨質疏鬆症的治療藥物。

  該共識推薦,對維生素D缺乏的防治,建議用普通維生素D2或D3製劑,不推薦用活性維生素D或其類似物糾正維生素D缺乏。此外,活性維生素D及其類似物導致高尿鈣的風險明顯高於普通維生素D,特別是聯合補充鈣劑時[5]。


  已被確診骨質疏鬆和發生過脆性骨折者,應到醫院進行專業治療,應用抗骨質疏鬆藥物,如雙膦酸鹽類藥物、降鈣素等。

  最後,請花1分鐘時間進行下骨質疏鬆風險自測,下列問題,只要其中有一題回答結果為「是」,即為陽性,提示存在骨質疏鬆的風險,並建議進行骨密度檢查等:


  參考文獻:

  [1]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 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中國骨質疏鬆症流行病學調查結果 [M]. 北京; http://www.chinacdc.cn/gsywlswxx_9498/crbs/201812/t20181217_198289.html. 2018.

  [2] CHEN P, LI Z, HU Y. Prevalence of osteoporosis in China: a meta-analysis and systematic review [J]. BMC public health, 2016, 16(1): 1039.

  [3] 中華醫學會骨質疏鬆和骨礦鹽疾病分會. 原發性骨質疏鬆症診療指南(2017)[J]. 中華骨質疏鬆和骨礦鹽疾病雜誌, 2017(5).

  [4] 《中國老年骨質疏鬆症診療指南(2018)》工作組, 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骨質疏鬆分會, 馬遠徵,等. 中國老年骨質疏鬆症診療指南(2018)[J]. 中華健康管理學雜誌, 2018, 12(6):484-509.

  [5] 中華醫學會骨質疏鬆和骨礦鹽疾病分會, 夏維波. 維生素D及其類似物臨床應用共識[J]. 協和醫學雜誌, 2018.

  作者介紹

  韓猛

  徐州市中心醫院 副主任醫師,醫學碩士

  簡介:江蘇省333高層次人才培養對象(中青年學術技術帶頭人)獲得徐州市新技術引進獎一等獎一項,三等獎一項,徐州市科技進步二等獎一項。中國殘疾人康復協會肢殘委全國委員,江蘇省醫學會骨質疏鬆於骨礦鹽分會繼發學組委員,江蘇省醫學會骨質疏鬆分會骨折學組委員,江蘇省脊柱脊髓專業委員會青年委員。

  專業特長:腰椎間盤突出症,腰椎管狹窄症,腰椎滑脫症的微創及手術治療,上頸椎不穩,上頸椎骨折的手術治療。擅長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彎的診斷及矯正治療,成人退變性脊柱側彎的手術治療。頸椎疾患、脊柱的外傷骨折,脊柱韌帶骨化症胸椎管狹窄、椎管內、外椎體轉移腫瘤等的手術治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沉默的殺手——骨質疏鬆
    說到骨質疏鬆,您的第一反應是什麼?缺鈣?運動量少?老年病?相信很多人對骨質疏鬆的認識,還停留在這個層面。 但是您知道嗎,其實年輕人也會得這個病。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骨質疏鬆症患者實踐指南頒布,哪些關鍵內容您需要了解?醫生幫您...
    有哪些危險因素會導致骨質疏鬆症? 常見的骨質疏鬆症主要有兩種,一種是老年性骨質疏鬆症,而另外一種是困擾女性朋友的圍絕經期骨質疏鬆症,另外還有一些疾病有可能誘發骨質疏鬆,比如有一些疾病需要常年的使用激素,另外甲狀旁腺亢進也會導致骨質疏鬆,這種情況我們稱之為繼發性骨質疏鬆症。
  • 「沉默殺手」骨質疏鬆呈年輕化趨勢 飲食習慣要注意
    「沉默殺手」骨質疏鬆呈年輕化趨勢 飲食習慣要注意 2017-10-  唐康來說,骨質疏鬆症又被稱為是「沉默殺手」,它是以骨量減少、骨的微觀結構發生退化表現為特徵,導致骨的脆性增加以及易發生骨折的一種全身性骨骼疾病,前期症狀並不明顯,因此很多人不會引起重視。  「人之所以會發生骨質疏鬆,是因為隨著年齡增長,骨質會出現一個拋物線形的變化趨勢。」
  • 骨質疏鬆症的運動處方
    本來就骨質疏鬆了,再運動不是增加了骨折的風險嗎?其實用進廢退,運動不僅僅可以減緩骨質疏鬆的速度(雖然不能逆轉),而且通過鍛鍊,增加的肌肉會降低老年人跌倒機率的25%!可謂一箭雙鵰。所以,庫珀博士把它稱作是「第一道防線」,而且這第一道防線和國內老百姓一窩蜂地補鈣相比更容易、更經濟、更安全,還沒有副作用。
  • 世界骨質疏鬆症日 多篇文章解讀骨質疏鬆症研究進展
    Griffin教授表示,由於機體隨著年齡增長會不斷衰老,因此很多人目前急需治療骨質疏鬆症的新型有效療法。利用名為HDX能夠進行蛋白質分析的新技術,研究人員首次為開發新型骨質疏鬆症療法提供了新的研究數據和線索,即他們發現了能夠調節細胞鈣離子水平維持健康骨質的特殊受體。
  • 骨科講座、測骨密度、免費問診……國德邀您關注老年人骨質疏鬆
    在全球,每3秒就會發生一起骨質疏鬆性骨折。而在我國,骨質疏鬆、糖尿病、老年性痴呆被列為三大重點攻克的老年性疾病。10月19日,國德康養中心特邀福建省人民醫院骨傷科陳清河醫生開展了一場主題為「老年人骨科疾病預防和調理」的健康講座和義診活動。
  • 世界骨質疏鬆日丨一份骨質疏鬆高危人群名單,看看有你嗎?
    10月20日是世界骨質疏鬆日 2020年世界骨質疏鬆日 中國主題為 「強健骨骼,遠離骨折」。
  • 骨質疏鬆離我們很遙遠?其實它就在我們身邊!
    一、骨質疏鬆是常見病嗎?為什麼要重視骨質疏鬆?儘管骨質疏鬆症的患病率存在國家、種族和地區的差異,但整體而言,60~70歲人群中約有1/3患有骨質疏鬆症,而80歲以上老年人則半數以上患有骨質疏鬆症。所以骨質疏鬆症的「四高一低」特點,即高患病率、高費用、高致殘率、高死亡率和低生活質量,提醒我們需高度關注骨骼健康,積極防治骨質疏鬆症。二、中國人易患骨質疏鬆症嗎?我國有多少人患骨質疏鬆?骨質疏鬆症是遺傳和環境等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 你真的了解補鈣嗎?
    仿佛身邊的人都在喊著「補鈣」,這不又有人問小編了嘛:補鈣究竟是跟風還是真的需要補呢?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了解。人體缺鈣會增加很多慢性代謝性疾病的風險,例如骨質疏鬆症、高血壓、腫瘤、糖尿病等。鈣的更新速度隨年齡增長而減緩,成人之後只有約5%。人體骨質的積累主要在20歲之前完成,其後十餘年骨質繼續增加。到30-35歲達到一生的峰值也就是骨峰值。達到峰值後直至45歲之前,骨質相對處於較穩定的狀態。
  • 骨質疏鬆是小病,只是老年人的事?一文讀懂骨質疏鬆的真相
    我們認識骨質疏鬆是通過什麼途徑呢?你真的了解它嗎?玥亮說藥今天總結了一批關於骨質疏鬆的一些認識誤區與正解(Q&A),參考2017版《原發性骨質疏鬆症診療指南》及更多諮訊,希望大家能更全面認識骨質疏鬆症,早預防早治療。
  • 骨質疏鬆症易「招惹」!
    「風溼亭」將每周推送有關風溼防與治的科普知識,教您遠離風溼,為筋骨強壯保駕護航!醫學指導:廣東省中醫院風溼科主任醫師 何羿婷 大家都知道骨質疏鬆症是中老年人的常見病之一,但是門診就診的骨質疏鬆症患者往往以女性為多,研究數據也表明,我國骨質疏鬆症患者中,女性患者的比例明顯高於男性,而女性患者大多屬於絕經後女性。
  • 一年只需給一次藥 治療骨質疏鬆 唑來膦酸了解一下
    科室: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藥學部 專長:西藥藥物治療和神經系統用藥 步入更年期,張阿姨時常覺得身體乏力,活動一會兒就覺得渾身的骨頭在疼,從朋友那兒她聽說有一種叫「唑來膦酸」的藥物可以治療骨質疏鬆,而且一年只需給一次藥,張阿姨半信半疑,一年只需給一次藥真的有效嗎?
  • 知識問答 | 超聲骨密度檢查可以用來診斷骨質疏鬆症嗎?
    導讀骨質疏鬆症是一種常見的老年性疾病。隨著人口老齡化趨勢的不斷加劇,其發病率也在同步增長。目前我國60歲以上人群中骨質疏鬆症的發病率約為40%~50%,全國骨質疏鬆症病人超過1億,男女之比為3:7,其中,80%為老年患者。雖然人們對「骨質疏鬆」這個名詞耳熟能詳,但對它的認識往往是「一知半解」,甚至謬誤多多。
  • 60歲以上人群 60%患有骨質疏鬆,該如何預防?
    骨質疏鬆症已成為我國面臨的重要公共健康問題,嚴重骨質疏鬆將導致骨折,骨質疏鬆的前期篩查與防治極為重要,但大多數人對此卻不以為然。  2020年10月20日是世界骨質疏鬆日,今年主題是「強健骨骼,遠離骨折」。
  • 西安交大科研人員綜合解讀骨質疏鬆症發病機制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 孫海華)骨質疏鬆是一種常見疾病,然而你可能並不了解:如何確定骨質疏鬆症的遺傳結構,特別是解釋其潛在的基因組和分子機制,卻是一項全人類面臨的共同挑戰。針對這一難題,西安交通大學研究人員做出了貢獻——日前,這一相關研究成果以長篇綜述形式在《自然》綜述類期刊《自然綜述—內分泌學》在線發表,題目為《骨質疏鬆症的分子遺傳決定因素解析》。整合多組學資料闡明骨質疏鬆症的分子機制示意圖。
  • 「健康」骨質疏鬆,只補鈣就行了?
    今天FM89.6武漢交通廣播《健康武漢》節目為您邀請到來自武漢市第一醫院脊柱外科主任 副主任醫師 馮晶,和大家一起關注骨質疏鬆。02骨質疏鬆症有哪些臨床表現?骨質疏鬆症初期通常沒有明顯的臨床表現,因而被稱為「寂靜的疾病」或「靜悄悄的流行病」。但隨著病情進展,骨量不斷丟失,骨微結構破壞,患者會出現骨痛,脊柱變形,甚至發生骨質疏鬆性骨折等後果。
  • 關注老年健康 市立東院風溼免疫科專家解析骨質疏鬆症
    骨質疏鬆症是一種與增齡相關的骨骼疾病,是絕經後女性及老年人常見病、多發病,根據調查顯示,我國50歲以上人群骨質疏鬆症患病率女性為20.7%,男性為14.4%,是世界上老年人口絕對數最大的國家。隨著人口老齡化日趨嚴重,骨質疏鬆症已成為我國面臨的重要公共健康問題。
  • 7種治療骨質疏鬆症的超級食物
    在這方面,有些食物比其他食物更好,所以我們將分解7種預防和控制骨質疏鬆症的超級選擇。認真對待這種疾病是很重要的,因為雖然它的症狀是無痛的,結果是骨折的風險高得多,需要很長時間才能癒合,會讓你很容易受到全身感染。但是別擔心,這些都是很好的食物。
  • 50歲以上女性約3個人中就有1人患骨質疏鬆,這些徵兆您都關注了嗎
    2018年國家衛健委發布首個中國骨質疏鬆症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我國50歲以上人群中骨質疏鬆症的患病率高達19.6%,也就是說5個人裡就有1個是骨松患者;而50歲以上女性中,骨質疏鬆症的患病率達32.1%,也就是說3個人裡就有1個患病;在65歲以上的女性人群中,骨質疏鬆症的患病率更是超過了50%。
  • 安進骨質疏鬆症藥物普羅力在中國獲批
    安進中國今日宣布,普羅力(英文名:Prolia;通用名: 地舒單抗,denosumab)已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用於骨折高風險的絕經後婦女的骨質疏鬆症治療。此次獲批令普羅力成為中國首個,也是目前唯一一個用於骨質疏鬆症治療的抗 RANKL 單抗類藥物,可幫助絕經後婦女顯著降低椎體、非椎體及髖部骨折的發生風險,為中國患者的骨健康管理與生活質量改善帶來創新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