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句老話叫做」皇帝的女兒不愁嫁」,作為一國之君的女兒,自然是集萬千寵愛於一身,不愁嫁不出去,可事實如何呢?如果按照中國傳統的門當戶對的觀念來看,那這個事實就很尷尬了。
為什麼呢?因為選擇的餘地有限,皇家和皇家之間的通婚選擇是很少很少的,畢竟這個世界也沒有幾個人能做那至高無上之人,即使有那麼一二位,可也不能照單全收啊,所以呢就只能退而求其次了。
下嫁,在與自己的身份地位和經濟條件都有差距的人群裡面選擇一個比較合適之人,作為自己的結婚對象,或者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項。
這倒是有點像今天社會的剩女群體,在通過自己的努力奮鬥,獲得了一個比較不錯的經濟條件和社會地位以後,卻突然發現自己已經過了適婚的年齡,再想在與自己年齡相仿的男人裡面找結婚對象,似乎已經不太容易。
要麼人家已經結婚,要麼人家條件不如自己,提不起興趣 ,要麼是二手男,有什麼毛病,總之一句話,就叫做高不成,低不就,不願將就的女人們,就這麼將自己一點一點的變成了一個更剩的剩女,焦急的看著時光一天又一天的飛逝,卻一點辦法也沒有。
比她們漂亮的沒她們聰明,比她們聰明的沒她們漂亮,按理來說應該是皇帝的女兒不愁嫁,可是,被剩下的偏偏就是這些處於中間層的她們,像一塊夾心餅乾一樣,處在一個尷尬的境地。
要想改變這種狀況,就只能試著先改變自己的要求和條件,如果只忠於自己的條件,而不甘心於找一個比自己條件差的人,那麼,要麼繼續單著,或許到老,要麼等著給人填空,等待別人的真空出現。
下嫁,其實沒有人們所想像的那麼可怕,而且這種情況不是今天才有,是從古至今都有的一種現象,比如我們今天所要說的這一位:帝乙歸妹,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泰卦六五:帝乙歸妹,以祉元吉。
象曰:以祉元吉,中以行願也。
帝乙是商紂王的父親,因殺了文王的父親而與周交惡,為了改善關係,將自己的妹妹嫁給了周文王,換取了商周關係的緩和,當時商大周小,商強周弱,所以某種程度上來說,這就是「下嫁」。
本爻六五以陰爻居於陽位,雖不得位,但位尊而性柔,且處於上卦之中位,又與下卦九二遙相呼應,陰陽相得,處泰卦之尊,象徵著陰陽交會,泰道相成。
「上下交而其志同」,六五以柔中而下應九二剛中,是主動降尊以求,成就泰道之像,本卦陰居尊位而陽居下體,若陰不降尊以求,則泰道不成,其德不顯,其功不成,大失所望矣。
正因為上下皆中,陰陽交泰,故而六五心甘情願下降以求,是歸於正道之舉。九二爻曰「尚」「中行」,六五爻曰「歸」「中行願」,皆是彼來我往之意,情投意合,心相契合,相待以誠,共成泰舉,因此而可以獲得吉祥的結果。
下嫁,不是讓你隨隨便便找一個人就嫁了,那樣的話是不負責任。而是找一個合適的人,就像六五爻找九二爻一樣,要彼此相應才行,如果真的能找到一個與自己心心相印之人,就要主動而心懷誠意的與之相交,以求早日獲得一個圓滿的結果。
賢人隱於江湖,君子伏於草莾,只有君主降階而求,才有可能上得其才而下得其用,否則陰陽相絕於途,而泰道失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