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嫁,一個從古至今都繞不開的話題,《易經》泰卦六五爻略解

2020-12-20 梅山易學

中國有句老話叫做」皇帝的女兒不愁嫁」,作為一國之君的女兒,自然是集萬千寵愛於一身,不愁嫁不出去,可事實如何呢?如果按照中國傳統的門當戶對的觀念來看,那這個事實就很尷尬了。

為什麼呢?因為選擇的餘地有限,皇家和皇家之間的通婚選擇是很少很少的,畢竟這個世界也沒有幾個人能做那至高無上之人,即使有那麼一二位,可也不能照單全收啊,所以呢就只能退而求其次了。

網圖

下嫁,在與自己的身份地位和經濟條件都有差距的人群裡面選擇一個比較合適之人,作為自己的結婚對象,或者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項。

這倒是有點像今天社會的剩女群體,在通過自己的努力奮鬥,獲得了一個比較不錯的經濟條件和社會地位以後,卻突然發現自己已經過了適婚的年齡,再想在與自己年齡相仿的男人裡面找結婚對象,似乎已經不太容易。

網圖

要麼人家已經結婚,要麼人家條件不如自己,提不起興趣 ,要麼是二手男,有什麼毛病,總之一句話,就叫做高不成,低不就,不願將就的女人們,就這麼將自己一點一點的變成了一個更剩的剩女,焦急的看著時光一天又一天的飛逝,卻一點辦法也沒有。

比她們漂亮的沒她們聰明,比她們聰明的沒她們漂亮,按理來說應該是皇帝的女兒不愁嫁,可是,被剩下的偏偏就是這些處於中間層的她們,像一塊夾心餅乾一樣,處在一個尷尬的境地。

網圖

要想改變這種狀況,就只能試著先改變自己的要求和條件,如果只忠於自己的條件,而不甘心於找一個比自己條件差的人,那麼,要麼繼續單著,或許到老,要麼等著給人填空,等待別人的真空出現。

下嫁,其實沒有人們所想像的那麼可怕,而且這種情況不是今天才有,是從古至今都有的一種現象,比如我們今天所要說的這一位:帝乙歸妹,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網圖

泰卦六五:帝乙歸妹,以祉元吉。

象曰:以祉元吉,中以行願也。

帝乙是商紂王的父親,因殺了文王的父親而與周交惡,為了改善關係,將自己的妹妹嫁給了周文王,換取了商周關係的緩和,當時商大周小,商強周弱,所以某種程度上來說,這就是「下嫁」。

本爻六五以陰爻居於陽位,雖不得位,但位尊而性柔,且處於上卦之中位,又與下卦九二遙相呼應,陰陽相得,處泰卦之尊,象徵著陰陽交會,泰道相成。

網圖

「上下交而其志同」,六五以柔中而下應九二剛中,是主動降尊以求,成就泰道之像,本卦陰居尊位而陽居下體,若陰不降尊以求,則泰道不成,其德不顯,其功不成,大失所望矣。

正因為上下皆中,陰陽交泰,故而六五心甘情願下降以求,是歸於正道之舉。九二爻曰「尚」「中行」,六五爻曰「歸」「中行願」,皆是彼來我往之意,情投意合,心相契合,相待以誠,共成泰舉,因此而可以獲得吉祥的結果。

網圖

下嫁,不是讓你隨隨便便找一個人就嫁了,那樣的話是不負責任。而是找一個合適的人,就像六五爻找九二爻一樣,要彼此相應才行,如果真的能找到一個與自己心心相印之人,就要主動而心懷誠意的與之相交,以求早日獲得一個圓滿的結果。

賢人隱於江湖,君子伏於草莾,只有君主降階而求,才有可能上得其才而下得其用,否則陰陽相絕於途,而泰道失矣。

相關焦點

  • 泰卦啟示我們的智慧
    泰者,通也。」循禮而行,就會達到通達。 什麼樣子才算是通達的呢? 卦象告訴我們,表陽的乾卦在下,在內,表陰的坤卦在上,在外,這就通達了。 為什麼呢?陰和陽是一個事物的兩個方面,一般來說陰從陽,陰隨陽轉。一個公司,領導為陽,員工為陰;一個家庭,男人為陽,女人為陰。陰陽是一個抽象的概念,想在《易經》中吸取點智慧營養,首先必須要有陰陽觀念。
  • 易經蠱卦六五爻,一個有能力的兒子告訴你
    網圖如同為「幹父之蠱」,初六爻因積弊不深,且繼志紹承,所以可以負擔其事而「吉」,九三爻因有剛猛之才、持正而行,故而雖然手段激烈而最終導致悔恨於心,卻也僅僅是有悔,還不至於得到一個不堪的結果上述之爻,或好或壞的結果,都是當事之人根據環境採取的行動而造成的,即使如初六爻與九三爻一樣達到了解決問題的地步,也僅僅是解決了問題而已,還遠遠談不上達到至善之境,那麼什麼是處理積弊的最佳方法呢?今天我們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看看古人的智慧是怎麼樣的。
  • 解讀旅卦六五爻,發展勢不可擋
    旅卦,卦,爻,文字旅卦講統一和發展。接下來,六五會教我們啥呢?六五,射雉,一矢亡,終以譽命。這句爻辭的大意,都認為是「一箭射中野雞,其人技藝超強,受到讚譽」。是這樣的嗎?這句爻辭中有這樣幾個突出的字符,一「矢」,出現了三次,「身矢」中有矢,「雉」中有矢,還有「一矢亡」中有矢。二「以」,人頭朝下。三「終」,與「冬」連接(糹)。還有作為開頭的「一」。這些字符要說啥呢?
  • 易經中陽爻為什麼叫「九」,陰爻為什麼叫「六」
    關於易經中陽爻為什麼叫「九」,陰爻為什麼叫「六」,這個話題簡稱「六九之辯」。這個「辯」即是論述,也是爭辯,這個話題從古至今就沒有停止過,其中劉禹錫和柳宗元的書信論述最為著名。咱們今天就先講劉柳的這個故事。
  • 孤陰不生,孤陽不長,交通成和,萬物化生,《易經》地天泰卦略解
    因為孤陰不生,孤陽不長,陰中有陽,陽中有陰,只有陰陽和悅才能生成萬物。今天我們就要來學習一下《易經》中的這種上下和合,生成萬物的智慧,看古人是怎麼認知天地萬物的生成之道的,「始終相反乎無端而莫知乎其所窮」,最後才能夠得到「萬物之所一也」的智慧。
  • 讀透《易經》中這兩卦,記住3句話,生活不順也不怕(好運源源)
    一件事完了,另一件事又來了,靜不了,這還算好的。還有許多的人一輩子在受苦,不禁發出:「百年三萬六千日,不在愁中即病中」的人生感慨,這些人大部分時間都是身處逆境之中。我們每個人都會有不順的時候,不可避免,但是只要你領悟到《易經》這兩卦的精髓,記住3句話,順境遲早會到來。這涼瓜就是泰卦和否卦,泰卦是《易經》第11卦,否卦是第12卦,按卦序來論,實際上是泰極否來。
  • 易經斷卦的時候,如何才能更加準確,關鍵還是要看六個爻的動靜!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易經64卦當中每個爻的動靜變化,當一個爻動或者多個爻動,又或者六個爻都靜或者都動,其中的解卦思路都是不相同的,只有掌握了這些方法,才能算易經入門,其實道理也非常的簡單,我們一學就會。解卦的方法首先佔問一件事情,一開始就是起卦,起卦的方法有蓍草起卦,用三枚銅錢起卦,也叫金錢卦。
  • 釋注《易經證釋》未濟卦——宣聖講義
    ,則為未濟卦,也同於否卦,即六三爻和九四爻的組合。震卦和艮卦為往來卦,泰卦和否卦為反類卦,都是以三爻和四爻的爻性組合作為判斷的。剛在下,柔在上,則孚於道;剛在前,柔在後,則睽於時。這就是既濟卦和未濟卦兩者的差異,全是以三爻和四爻的爻性組合為重。
  • 《易經》頤卦上九爻:達則兼濟天下,他可以做到!
    上九爻以陽居陰,處本卦之極,在《易經》大部分的卦中,每當卦終之爻,多半已經處於一個數盡時窮而聲嘶力竭的狀態,因為其勢已極,其位已終,多半已經達到一個前進無路後退無門的境地,應該是處於一個物極必返的狀態,很少有像頤卦上九爻這般,正因為身處終極之地而能夠大放異彩,去以自己之達而兼濟天下的,在頤卦中,以拂逆為兇,順正為吉,而上九爻正是能謹遵頤卦之要義,竭儘自己之所能
  • 「泰卦」和「否卦」的先後順序,說明了什麼問題
    眾所周知,《易經》有「六十四卦」,又稱「易經六十四卦」,或者「周易六十四卦」。這「六十四卦」是由兩個「八卦」上下排列而成,八八六十四,正好六十四卦。三爻的「八卦」被稱為「經卦」,六爻的「六十四卦」被稱為「重(chóng)卦」「周易六十四卦」,雖然卦卦不同,但它們卻不是雜亂無章的,而是井然有序,誰先誰後,皆有定則。我們今天就挑選其中的兩卦,來和各位朋友一起看一看。我們挑選的這兩卦,是第十一卦——「泰卦」,和第十二卦——「否卦」,為什麼挑選這兩卦呢?
  • 易經:人的潛能無限,成功都是被逼出來的!安於現狀終將會被淘汰
    拼一個春夏秋冬,贏一個無悔人生。泰戈爾說:不要著急,最好的總會在最不經意的時候出現。那我們要做的就是:懷揣希望去努力,靜待美好的出現。而在現代,一切想要改變命運,突破階級困鎖的方法,都繞不開讀書!但這20頁文字,卻能通過六十四個卦象無限延展,將宇宙星河萬物都包容在內。從古至今,我們不難發現一個規律,但凡是研究《周易》而卓有成就的人,都是經邦濟世的大人物。
  • 《易經》十二個消息卦
    《易經》只有陽爻、陰爻兩種,消息卦就是陰爻、陽爻由下向上不同性質的爻互不交錯,譬如:陰爻上面都是陽爻,或者陽爻上面都是陰爻。這樣的卦各有六個,一共十二個。譬如:陽爻由下往上首先佔到初九的位置,這時上面有五個陰爻。接著兩個陽爻上來,然後三個、四個、五個,到六個陽爻佔滿了,就變成乾卦了。
  • 《易經》震卦上六爻的智慧解讀
    《易經.文言》中有云: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災殃禍患雖然不為世人所喜,但是人生在世,能夠逃脫災殃禍患之人卻實在是寥寥無幾,雖然無法逃避,但是如何去化解自身所面對的困境以逢兇而化吉,仍然是人們所津津樂道的話題之一。
  • 這些天天在用的成語出自易經,你可能不知道
    《易經》被奉為群經之首,自問世以來上至廟堂下至百姓影響甚廣,今天姑且說一說與易經有關的一些成語,或許常用卻未可知其出處,弄明白了對學習易經也會有一些幫助。不三不四一解:《說卦傳》中提到的天、地、人三才,在卦象的三爻中上代表天,下代表地,中央一爻代表人,其中又講到天道陰陽、地道剛柔、人道仁義,三才而兩之,由此可知成語不三不四,指的是不仁不義之人。
  • 男孩名字:10個《易經》學富五車的小男孩名字,不相信你不心動
    因此起名不能僅僅局限於傳統的觀念,太多局限反而不具備起名優勢。從古至今,《易經》史料價值、思想價值和文學價值都超乎想像。《易經》這本書是很多人取名的必看典籍,許多中國古代名人的名字都來自於《易經》,例如,白居易、李鴻章、蔣百裡等。所以,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些出自《易經》裡的好名字,個個都有內涵和氣質。
  • 融入日常的這些成語和智慧都源於易經文化?
    否極泰來 «否卦、泰卦»: 天地不交,否; 天地交,泰。三陽開泰 «泰卦»: 這個挺好玩,羊年時我們喜歡說"三羊開泰",其實成語本是三陽開泰,源於«易經•泰卦»。坤上乾下,地為坤,天為乾,天地交泰,大吉大利。乾對應的便是泰卦下方的三爻,都是陽爻,便稱為「三陽」。革故鼎新 «雜卦»: 革去故也,鼎取新也。
  • 由下而上,記錄陰陽,積爻成卦
    拿三個銅板,可以得到一個數字,這個數字就是一個爻。如果是6或8就是陰爻,如果是7或9就是陽爻。轉動六次,由下而上,依次記錄每次是陰還是陽。積爻成卦,六個爻看成一個整體就是卦,到易經裡查相對應的卦象,查找它的卦辭和爻辭,去解決心中的疑惑,去踐行其中的人生道理,這就是易經告訴我們的人生智慧。易經作為一部人生的寶典,就像新華字典一樣,是用來備查的。否則背錯了豈不更加麻煩。乾坤並列,有天有地,人才能活得好。天地生萬物,人是萬物之靈。易經的目的是闡述天人合一的生存之道,福澤子孫。
  • 《圖解易經》,一本終於可以讀懂的易經
    「易有太極」,我們看到的都是一個自然、社會和人的整體,「是分兩儀」,統一的整體裡面有陰陽對立面互相運動變化,陰陽的多少、主動被動、消漲就決定了這個整體的屬性,如季節的寒熱、日夜的長短、天氣的燥溼、人的男女、生長與衰老、客戶的重要與不重要等等。
  • 易經中,陰爻和陽爻之間關係到底是什麼,你真的深入理解嗎?
    比如兩個男的在一起相愛,兩個女的在一起都快結婚了。這個就不能放在《周易》上來看,《周易》上所講的一種正應就是指陰陽正應,而兩陽或兩陰在一起形成了同性相斥,是不應和的,也是不吉祥的。承與乘這兩個字其實就講的是兩爻的一種相鄰的關係,承是在下烘託,支撐。承有三種:一個陽爻在上,一個陰爻在下,簡稱一陰承一陽;一陰承多陽;多陰承一陽。
  • 坤卦六五:黃裳元吉,文在中也,發於事業,美之至也
    意思就是說,乾卦「九五之尊」,實現了「飛龍在天」的目標,掌握了執政天下的大權後,還存在一個小小的問題,就是在堅持陽剛的基礎上,如何再堅守坤道、如何處位的事。好多易學家,因受六四「地道也,妻道也,臣道也」的影響,在解釋五時,就都解釋成了九五是皇帝,是一把手,六五是皇后,是宰相,是臣子,是下屬,臣子有了順從之心,不爭先,不搶權,則是最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