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代親真的幸福丨大寫的羨慕

2020-12-11 潤土走心篇章

隔代親真的幸福丨大寫的羨慕

刷短視頻,看到一段溫馨的畫面。一個40多歲的男子回老家,自己80多歲的奶奶拄著拐棍去趕集給他買零食。孫子問道:「奶奶你去幹嘛了?」奶奶回答:「我昨天聽你媽說你今天回來,我就去趕集了,給你買了點吃的,少買了點。」奶奶說罷,便從袋子裡掏出一瓶可樂,說道:「給,你吃嘛,你最愛吃的」孫子假裝埋怨:「以後你不要去了,小心摔倒!」這時候,奶奶也調皮的表示,自己有拐棍,沒事的。

這一幕真的溫馨和幸福。

估計全國的網友都在羨慕這位40多歲的先生,不論他多大,在其奶奶面前,還是一個孩子。還能被奶奶寵幸,奶奶去給買吃的,真是莫大的令人嫉妒呢。

曾幾何時,我也感受過。家裡老人只有姥姥,前段時間在家辦公,幾乎隔三差五的就去姥姥家轉一圈。大概得有兩三個月的時間,姥姥似乎習慣了。等到後來出來工作一個月的時候,第一次去姥姥家。姥姥說,你猛地不怎麼來了,我還想你呢。聽到姥姥說這話,心裡感覺很開心啊,那種被姥姥惦記和寵溺的感覺,真的特好。

以往,每每外出歸家,肯定是不回家,先去姥姥家。姥姥不論啥時候,都會拿出吃的給我。除了我以外,我還有兩個姐姐(親姐和表姐),兩個妹妹(表妹)。大舅兩個女兒,二舅一個女兒,我媽有我跟姐姐。我們5個孩子,只有我一個男孩。小時候,也是看我最親。長大後,因為有把子力氣,能幹活,能替姥姥分擔更多的農活,姥姥更加的看重我,對我是更好。所以,看到這個視頻,我深有感觸!

無論我們多大,在隔代長輩面前,我們永遠是長不大的孩子。有好吃好喝的,老人都捨不得吃,都是留給我們。這種體驗,是超級超級幸福的。如果你長大了,還能在老人面前調皮搗蛋,撒嬌胡鬧,這無疑是上天對你的恩賜。

古人常講:家有一老,如有一寶。老人有多年的實踐經驗,好像寶貝一樣;家庭中有個老人,就有了主心骨,遇事就可依靠他出主意。除了這方面,我想更多的是兒女子孫們的心靈,心靈有歸屬,家庭才幸福。

不說了,我已經決定這周末回家,去姥姥家吃飯了。

潤土(2020年12月9日星期三 晚上21:44 於河北省石家莊長安區東二環)

相關焦點

  • 隔代親隔代親,孩子愛和爺爺奶奶長輩待一起,真的只是因為喜歡?
    文丨超人芭比(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俗話說:「過猶則不及」,有這麼一個說法,叫做隔代親,老人對孫子一輩都比較親。很多家庭裡都有這麼一種情況:孩子尤其喜歡老人,現在很多家庭也都是跟老人一起住。老人對孩子都特別親,但讓父母總有親過了頭,又親的也不是地方的感覺。
  • 為什麼會隔代親?
    為什麼小孩子會隔代親呢?小孩子靠父母親都是以教育上規據為主,對小孩子從生活上,學習上都有好多規據,小孩子就不想多和父母親在一起,小孩子與父母親在一起,稍有不聽話就要挨打,靠爺爺奶奶就要輕鬆多了,靠爺爺奶奶想吃什麼,玩什麼東西,看電視都可以,孫子輩靠爺爺奶奶比較舒服,爺爺奶奶對孫子輩是沒有什麼教育責任了,與孫子輩主要是加深感情天倫之樂,儘量不與孫子輩產生不愉快的矛盾。
  • 孩子隔代親,真的是因為他們喜歡老人嗎?別傻了,該反省了
    然而,喜歡隔代親的孩子,真的是因為喜歡親近老人嗎?說到隔代親,先來說說老人帶孩子的幾個方式吧。其實,孩子的隔代親,親的不是老人,而是親的是和老人在一起的環境。但是有時候孩子隔代親,如果教育引導的不及時,極容易出現兩個極端的孩子。一種孩子就是很孝順,也很尊重老人,更體諒父母,長大也非常懂事,自力更生。而另一種就會出現囂張跋扈,甚至動不動就對老人拳打腳踢,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就會用盡一切辦法,不計後果。而最近熱搜不是就出現了4個10歲多點的孩子在小區專挑豪車下手劃壞了45輛車嗎?
  • 回憶舊時光:「隔代親」所引發的追憶家族往事
    我最近看了一篇文章,說是晚上九點多民警接到一個報警電話,原來是「隔代教育」所引發的家庭矛盾。丈夫把兒子送回老家,奶奶擔心孫子寫作業太累,就自己偷偷幫孩子寫作業。妻子發現後,勃然大怒,夫妻兩個爭吵起來,為此情緒失控,還動了手。關於「隔代親」網上有不少經典句子和案例。
  • 為什麼會有「隔代親」?過分的隔代溺愛最終害了誰?
    在中國,「隔代親」從古至今都存在,特別是現在更甚。為什麼會存在「隔代親」呢?主要是以下幾個原因:1 大背景、大環境造成 在國家沒有實行計劃生育前,家庭子女是比較多的,那時候的爺爺奶奶子女多、孫輩更多,大家庭七八個、十幾個孫輩的大有人在。爺爺奶奶輩同樣「隔代親」,只是由於孫輩太多,把愛平攤了。現在的情景大不一樣,有獨生子女多,好多家庭是四個老人只有一個孫輩的孩子,孩子真是集眾愛於一身啊,物以稀為貴,孩子也是這樣。
  • 隔代親,爺爺做的餐椅,不善言辭的爺爺,真的驚到我了!
    中國人的感情表達方式,是比較委婉含蓄的,然而寶寶爺爺就是典型的中國的老一輩人,爺爺這人特別實在,對人特別好,一直主自己吃虧不讓別人吃虧的原則 ,口碑特別好 ,不怎麼愛說話,不太愛表達,但是據爸爸說有了寶寶後,爺爺變得話多了點,還知道逗小孩子,抱寶寶了,隔代親嘛,老人都是這樣感覺
  • 「清明節,我想姥姥了」,隔代親對一個孩子的影響
    我們之間的隔代親,甚至一度超乎了我和父母之間的感情。隔代親是一種特殊的親情,小時候,這個人是你的依靠,長大了,她是你的牽掛,等她不在了,是一種心理缺失。只知道姥姥的老年生活並不幸福,她是極其孤獨的。這是一種無能為力、無以回報的親情,它意味著上上代人的無私付出,和孫子外孫無法盡孝道。
  • 「隔代親」到底有多親?看完三位爸爸的自述,笑著笑著就落淚了
    現在的年輕人由於工作太忙,生完寶寶之後,孩子大多都是由爺爺奶奶或者姥姥姥爺帶大的,老一輩的人寵娃可真的是沒有底線呢,不論孩子想要什麼東西,他們都會滿足,「隔代親」可是真親吶,家長們都感嘆怎麼自己小的時候沒有這待遇呢。「隔代親」到底是種怎樣體驗?
  • 爺爺躲廚房給孫女碗裡挑肉:隔代親,到底有多親?
    近日,成都一位網友分享的一段視頻,又一次讓我們看到了什麼是隔代親。這名網友表示,當天準備吃飯的時候,爺爺一直躲在廚房裡不出來。她因為好奇,便悄悄跑去廚房看,正巧發現爺爺正在給她的碗裡挑肉。看到爺爺一臉慈愛的為孫女「加餐」,不少網友都動情地說:「這一定是世界上最好吃的一碗飯!」是啊,老人總會把最好的留給孩子;看到好吃的、好玩的,他們首先想到的就是孩子。
  • 隔代教育的愛與礙
    隔代教育,是很多家庭都會遇到的情況。據統計,在我國有60%的家庭都存在隔代教育,在二胎政策開放後,這一比例甚至達到80%。在這樣的家庭裡普遍存在一個困局:一面老人辛苦撫養孫輩,一面子女抱怨老人帶孩子有問題。由隔代教育產生的家庭矛盾已經成為當下中國家庭最主要的矛盾,甚至有人指出:隔代教育正在毀掉孩子的一生,必須拒絕隔代教育。那麼,隔代教育真的就一無是處嗎?
  • 爺爺帶娃得抑鬱症:「隔代親」,又野又上頭......哈哈哈
    看來,哪怕「隔代親」再親,面對熊孩子這種生物,也會被「折磨」到懷疑人生啊!「隔代親」,真是又野又上頭。「隔代親」,就是無條件寵溺有人說,隔代親就是「捧到手裡怕摔著,含在嘴裡怕化了」。有位爺爺,69歲了,做了一輩子木工的他,如今最大的愛好就是給小孫子做玩具。螳螂車,鋼鐵俠,只要是小孫子喜歡的,沒有爺爺做不出來的。
  • 有一種愛叫「隔代親」,您家有嗎
    家人們,你們是不是現在正處於「隔代親」的狀態中呢? 所以,「隔代親」是一種正常的人文現象,我們應該以正確的態度去看待它。,只有人類會產生「隔代親」的現象,並且中國人為其中的突出者。「隔代親」的孩子相對於其他的孩子更加信任自己的祖輩,對事的思考方式相對趨向祖輩。
  • 「隔代親」帶來幸福的煩惱
    剛開始我很感謝我的公婆能幫我照看孩子,但是一年多過去了,我真的有點後悔把兒子交給他們。」「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我給孩子立了一些規矩,比如不能吃太多零食,不能長時間看電視,要勞逸結合等,孩子的爺爺奶奶不但不幫忙督促孩子,反而和孩子一起想辦法『逃脫監管』。
  • 爺爺帶娃得抑鬱症:「隔代親」,又野又上頭......哈哈哈哈
    看來,哪怕「隔代親」再親,面對熊孩子這種生物,也會被「折磨」到懷疑人生啊!「隔代親」,真是又野又上頭。「隔代親」,就是無條件寵溺有人說,隔代親就是「捧到手裡怕摔著,含在嘴裡怕化了」。有位網友曾經發帖吐槽說「我惹禍我爸打我,我兒子惹禍我爸還打我……」隔代親,其實就是這樣無條件地寵著,愛著。
  • 無論隔代養育,還是親力親為,最大的放心源自對孩子天然的愛
    一、對隔代教育的刻板印象隔代教育是這些年在育兒領域被探討頻繁的話題,多到讓我一度誤以為:隔代教育是現在才新興的「養育模式」。很多負面評價更讓我誤以為:相較於科學育兒,隔代教養代表陳舊的觀念和落後的理念,無法給孩子帶來更好的成長。在我的刻板印象裡,「隔代教育」只不過是現代社會生活和家庭分工條件下不得已而為之的一個選擇。
  • 無論隔代養育,還是親力親為,記住養育孩子最大的秘訣是愛
    一、對隔代教育的刻板印象隔代教育是這些年在育兒領域被探討頻繁的話題,多到讓我一度誤以為:隔代教育是現在才新興的「養育模式」。很多負面評價更讓我誤以為:相較於科學育兒,隔代教養代表陳舊的觀念和落後的理念,無法給孩子帶來更好的成長。
  • 爺爺帶娃得抑鬱症:「隔代親」,又野又上頭哈哈哈哈
    看來,哪怕「隔代親」再親,面對熊孩子這種生物,也會被「折磨」到懷疑人生啊! 「隔代親」,真是又野又上頭。有人說,隔代親就是「捧到手裡怕摔著,含在嘴裡怕化了」。有位網友曾經發帖吐槽說「我惹禍我爸打我,我兒子惹禍我爸還打我……」隔代親,其實就是這樣無條件地寵著,愛著。
  • 「隔代親」到底有多親?撲面而來的喜感,笑著笑著就哭了
    導讀:「隔代親」到底有多親?撲面而來的喜感,笑著笑著就哭了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隔代親」到底有多親?撲面而來的喜感,笑著笑著就哭了!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老人帶孩子隔代親,但不能親過了頭
    老人對孫子一輩都比較親,叫隔代親。現在很多家庭都是跟老人一起住。老人對孩子都特別親,但讓父母總有親過了頭,又親的也不是地方的感覺,有以下表現:【縱容讓孩子看手機】:孩子喜歡看手機玩遊戲總結:隔代親不可怕,怕的是親過了頭,親的不加理性。父母跟老人應該多溝通,我相信只要跟老人好好溝通,在育兒道路上一家人也會其樂融融。謝謝關注,編輯/育兒圓博園,歡迎評論留言。
  • 謎一樣的隔代親:小時候我犯錯我被打,現在我兒子犯錯還是我被打
    都說隔代親,什麼叫隔代親,就是:小時,我犯錯了,被我媽罵,搞不好還男女混合雙打;現在,我兒子犯錯了,我只是批評了一下,就被我媽打了。場景二:老二生病了嫌棄藥苦,不肯吃藥,我想幫忙,比劃了要揍老二的動作,想要嚇唬他吃藥,但我媽真的揍我了。親愛的媽媽,難道您忘了,我小時候不吃藥,您說不吃病死算了,我還是乖乖吃了藥。到熊孩子這裡,怎麼嚇唬一下也不行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