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雞飯,新加坡要申遺

2020-12-22 人民日報海外網

新加坡要為小吃攤申請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鄰國馬來西亞廚師憤怒抗議,關於海南雞飯的「版權」屬於誰,兩國一直爭論不休。將海南雞飯形容為新加坡國菜並不為過,新加坡整理非物質文化遺產名單,讓本地人自豪的文化遺產中,海南雞飯不僅榜上有名,還名列前茅。海南雞飯在外名聲最響亮。在新加坡,雞飯攤位林立,「海南雞飯」從小吃店的一盤2新元雞飯,到高級酒店的二十幾新元一份雞飯套餐都有。

海南雞飯是新加坡人當家美食

海南雞飯起源自海南名菜文昌雞,那是20世紀初海南移民下南洋後,由家鄉帶來的美食,再經過調整改良演變出來的家鄉菜。筆者幾年前到海南島旅遊,吃了當地有名的文昌雞,雖然都屬於白斬雞,但味道卻不盡相同,這和雞的種類以及配料、工序不同有關。雞飯在新加坡經過多年演變與發展,已成為充滿新加坡風味與印記的一道美食,而「海南雞飯」這個「商標式」的名稱,也已和新加坡緊緊相連。「文東記」雞飯店老闆程文華說,海南雞飯不只是一道美食,而是中國海南島人移民南洋的文化產物。著名美食家蔡瀾甚至說:「海南雞飯是新加坡華僑演變出來的文化融合食物,應該正名為星洲雞飯才對。」

海南雞飯做法其實不算太難,簡單來說就是將雞浸泡在大蒜、生抽、熬好 的湯中煮熟,然後再泡入冷水中,這樣能讓雞肉更為嫩滑,雞皮和肉之間還會形成凝脂,更為可口,據說過冷水是廣東人引進的手法,這更進一步改良了雞飯的做法,雖然是海南雞飯,其實也加入了廣東人的智慧。飯也馬虎不得,除了用雞湯和雞油、還需要加入本地香料班蘭葉,這樣飯才會更香。

海南雞飯雖然指白斬雞,但攤販也同時售賣燒雞,如果你不想吃白斬雞,和攤販點黑的,就是要燒雞,另外,如果你想吃得健康點,可以提醒攤販給你雞胸肉,如果想吃豪華一點,可以點雞腿肉,另外還可以加雞心、雞胗或滷蛋等小菜,不少海南雞飯還會為你起骨,吃起來更為方便。

雖然是平民美食,但製作並不隨便,本地小販美食都會搭配蘸料,但鮮少如海南雞飯這樣同時提供三種不同的蘸料,黑醬油、薑蓉和辣椒醬。其中辣椒醬,每個攤位都有獨家配製的秘方,還會加入南洋人特愛的酸柑汁,辣中帶有果酸味,南洋的味道本來就是不純粹的,混合的。

不少業者掌握做雞飯的竅門後,繼續求新求變改良雞飯,讓雞飯更香滑美味,也更本土化,適合新加坡人口味。

故事很多

新馬兩地因歷史、地理等因素,文化風俗頗為相似,美食體驗也相通。究竟海南雞飯是新加坡人還是馬來西亞人發明的?各有各的證據。王振春是活躍於新加坡海南人社群的老報人,據他的說法,王義元是第一個在新加坡賣海南雞飯的人,他在家鄉文昌的「毓葵雞飯店」學會了燙雞的手法,1936年離鄉背井到南洋討生活,提著竹籮沿街叫賣白斬雞和雞飯。攢夠了錢,就在當時的海南二街的咖啡店賣雞飯。

海南雞飯和大部分新加坡人的日常生活是分不開的,新加坡人甚至將之製作成漢堡、雪糕、茶品等。本地雪糕店配合國慶日,7月底推出雞飯雪糕,雞飯雪糕以米漿為基本調料,其他材料有雞湯、蒜頭、姜和香料,而且加了米飯增添口感,還融入黑醬油和雞飯辣椒。

新加坡人關於海南雞飯的故事很多。記得小時候家附近的小販中心裡就有兩家海南雞飯攤,經常發生搶客現象,後來據說還大動幹戈,上了報紙。著名的天天海南雞飯,隔著三個攤位就是阿仔海南雞飯,是原天天的主廚開的,因為和老闆鬧意見,在幾步之遙的距離自立門戶,打起擂臺,吃過的人都說味道差別不大,但排隊人龍卻天壤之別。有時候,味道以外的故事更有戲劇性和刺激感,更令人津津樂道。

老字號的秘訣

由於雞飯業者的努力、有關當局和媒體的宣傳和包裝,加上網際網路推動,新加坡海南雞飯已成功走出國門,邁向國際。

新加坡有兩家著名老字號。一家是小販中心裡的攤位「天天海南雞飯」,一家是有規模的連鎖雞飯店「文東記」。無論攤位還是連鎖店,它們都在美食版圖上,為新加坡增添滋味。

2016年,新加坡17個美食攤位榮登國際知名的米其林指南價廉物美食物榜單,麥士威小販中心的「天天海南雞飯」榜上有名。2017年,「天天海南雞飯」再度登上該榜單。本地饕客說,好的雞飯就是要飯粒不能太軟也不能太幹;雞肉要香嫩,不能煮得過老;辣椒醬要夠味,但不能過辣。這些精細平衡的要求,天天海南雞飯都做到了。

年過花甲的老闆符慧蓮說,新加坡著名的雞飯業者不少,每一家的味道之所以有差別,各具特色,主要就是使用的材料有所不同。「就以醬料來說吧,我們所用的醬料,一直以來都是自己調製的,別處找不到。在烹調過程中,蒜、蔥、姜、辣椒、酸柑、麻油、冰糖等的比例要多少,要煮多久,都必須按照一定步驟進行,每一個步驟都受到嚴密監督。」

相關焦點

  • 馳名中外的海南雞飯,究竟是起源於海南還是新加坡?
    一提起海南雞飯,可能很多人就會流下不爭氣的口水,我就是其中之一,因為海南雞飯實在太好吃了!不僅雞肉鮮甜香嫩,而且米飯還是那麼的油香四溢,一吃就停不下來。海南雞飯不僅在國內很出名,而且在國際上也非常具有知名度,新加坡、泰國和馬來西亞這些東南亞國家,隨處都可見賣海南雞飯的店,特別是在新加坡。
  • 「海南雞飯」為何會成為新加坡代表菜,在海南當地可不叫海南雞飯
    電影《海南雞飯》便是一部以海南雞飯為線索的美食電影,不得不提的當然是海南雞飯了。電影裡的主人公珍用祖傳秘方製作出獨特的海南雞飯,在新加坡開設了一家海南雞飯餐館,並打響了海南雞飯的名堂。現在海南雞飯不僅名馳中外,還成為新加坡的美食代表,因為《海南雞飯》這部電影,也讓更多的人認識了海南雞飯這道美食,但也讓一些不明所以的人誤以為「海南雞飯」在新加坡才是正宗的,但海南雞飯的起源如同其名字,就是起源於我國海南省文昌市。
  • 海南雞飯到底是新加坡菜還是海南菜?
    說到海南雞飯,大家一定會想到新加坡著名的海南雞飯。可是,如果你到了海南發現,海南也有海南雞飯。那到底兩者有什麼區別呢?哪種最正宗呢?下面小編一鹿將為您剖析海南雞飯的奧秘。首先,追其源頭,說一下,位於中國海南省的海南雞飯。
  • 中國的海南雞飯為啥成了新加坡的國菜?
    海南雞飯,最早源於我國海南島的文昌市。海南人會以文昌當地的白切雞做法,同時搭配以雞油和浸雞水烹煮的米飯在一起吃,所以海南雞飯又俗稱為文昌雞飯。20世紀初期,伴隨著移民潮,海南雞飯的吃法也隨著海南人流傳到了東南亞。當時在新馬一帶海南移民較多的城市,比如馬六甲、檳城、新加坡甚至吉隆坡,都出現了沿街販賣「雞飯」的海南籍小販。他們挑擔或者雙手拿著竹籃,一邊放著白斬雞,一邊裝著淋著雞汁的飯糰進行售賣。
  • 我心中的完美海南雞飯|上海 · 新加坡
    ▲ 星標這個號,據說食運會變好,還會瘦作為吃雞專業戶的我,最愛的南洋美食裡,必少不了海南雞飯。每次落地新加坡多是夜間8、9 點,吃一盤熱辣的福建蝦麵當夜宵,舒舒服服回家洗澡睡覺。翌日醒來,男友問,午餐想吃什麼?雞飯!
  • 為什麼海南沒有海南雞飯?
    不出所料,天天海南雞飯前的長隊猶如山路十八彎,幸虧雞和雞飯都是提前預備好的,店家要做的是切雞、盛飯、裝盤。行家都說,吃海南雞飯,要憑油飯見真章,光靠雞油和米絕對煮不出神髓。據說,講究的店家會加入香料,如香茅、檸檬草、生薑、蒜頭、班蘭葉等,和雞油一同翻炒,然後將香料連同雞湯倒進飯裡燜煮。當然,這種做法費時費力成本高,一般新加坡廚師或攤販煮的並非油飯,只是以雞湯煲飯,取湯頭的少許油而已。
  • 最平價的海南雞飯在哪裡?
    對很多新加坡人來說,小販中心幾乎承包了他們的一天。早餐吃來自印度同胞的印度甩餅+一杯濃濃的咖啡烏,午餐吃馬來風味的椰漿飯,晚餐吃海南雞飯,一天橫跨三個種族的飲食文化對許多新加坡人來說,一點都不稀奇。最重要的是,以上的所有料理小販中心都能一次滿足你。
  • 起源於海南,卻成為新加坡的國菜,和本土「海南雞飯」有什麼不同
    海南雞飯身為土生土長的海南人,小菜花在過去一直認為新加坡的海南雞飯跟小島的文昌雞飯就是同一道菜品在不同地區的不同叫法。但在親自品嘗後才發現,新加坡的「海南雞飯」和海南本地的「文昌雞飯」,雖然有相似之處,但並不相同。相同之處:兩道雞飯都是以白切雞為主,將雞肉洗淨後放入滾燙的鍋中,放少許薑片去腥,加入加入少許鹽。煮熟的雞肉外皮金黃,保留最原始的香味。
  • 海南雞飯為什麼是新加坡菜,而不是海南菜,做起來其實很簡單
    其實海南雞飯在海南不叫海南雞飯,就是海南四大名菜之一的文昌雞,配以淋上雞湯的米飯,俗稱文昌雞飯。而是在遠方的新加坡,海南雞飯作為人人皆知,人人愛吃的地方特色菜存在。在上世紀,海南人下南洋謀生,因為謀生,新加坡興起了一批販賣文昌白斬雞的攤販,主要擔著竹蘿販賣淋上雞汁的飯糰和文昌白斬雞,搭配上黑醬油和辣椒醬等佐料,物美價廉,非常受到人們的喜愛。
  • 新加坡版本的海南雞飯詳細做法,有雞油才有靈魂,太香了!
    海南雞飯海南雞飯起源於中國海南省,在當地稱之為文昌雞飯,用自然散養的文昌雞煮熟,然後加上雞油煮的米飯,搭配各種當地的蘸料,雞肉嫩而不爛、自然醇香,米飯油香四溢、粒粒飽滿,真是怎麼吃都不會膩瑞記雞飯店舊址在舊社會,有部分海南人過南洋討生計,也將雞飯帶到了這些國家,特別是在新加坡,王義元和莫履瑞兩位將海南雞飯進行改良和發揚光大,變成了現在知名度很高的新加坡海南雞飯。
  • 海南日報數字報-雞飯的傳承與創新
    如果不是到東南亞親眼目睹海南雞飯的壯觀,不少老海南甚至會懷疑海南雞飯的名頭是不是炒作起來的。  但2008年6月,新加坡的電視臺不遠千裡跑到海南島四處尋找海南雞飯的根,由此可以看出新加坡對海南雞飯的重視。一年後,借開展「味美海南」活動,海南省烹飪協會聯合新加坡中廚協會舉辦了「海南雞飯」論壇,共同研討「海南雞飯」起源、傳統工藝及風味特色。
  • 從南洋飄來的「海南雞飯」 探訪地:新加坡章記餐廳
    2017年5月19日訊,海南雞飯,以鮮嫩爽滑的白斬雞淋上三種不同味覺感受的蘸料,再搭配一碗油光黃澄的雞油飯,有「新加坡國菜」之稱。新加坡章記之海南雞飯想要吃到地道南洋風味的「海南雞飯」,新加坡章記餐廳是非常理想的選擇之一。章記在北京有好幾家分店,位於甜水園的餐廳最為出名。
  • 海南雞飯,最美味的鄉愁
    海南雞飯的雛形,可能來源於海南舊時祭祀用的「米飯糰+白切雞」的組合。海南人最常選用的,是一種以椰子飼餵的「文昌雞」,它有著「三小兩短」的外形特徵。文昌雞屬優良的肉用品種,用於「白切」的做法,口感非一般的出眾,而這種海南本地的「雞飯」,也常常被稱為「文昌雞糒」。
  • 新加坡的海南雞飯,的確起源於海南,到重慶後新增了油辣子蘸料
    椰漿飯,顧名思義:用椰漿煮熟的米飯,若要深究,那一定有班蘭葉、黃姜、香茅等香料的神助攻。 海南雞飯 我們本來是想單點海南雞,無奈沒有了,僅剩一份海南雞飯。
  • 最平價的海南雞飯在哪裡?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對很多新加坡人來說,小販中心幾乎承包了他們的一天。早餐吃來自印度同胞的印度甩餅+一杯濃濃的咖啡烏(Kopi-O),午餐吃馬來風味的椰漿飯(Nasi Lemak),晚餐吃海南雞飯,一天橫跨三個種族的飲食文化對許多新加坡人來說,一點都不稀奇。最重要的是,以上的所有料理小販中心都能一次滿足你。
  • 酒店裡海南雞飯的做法
    海南雞飯是海南傳統的風味主食,海南各地都有做雞飯和雞湯飯,但以文昌雞飯最為好吃和出名,一般都以文昌雞飯為正宗海南雞飯。 主要以海南文昌當地的白切雞為食材,同時配以雞油和浸雞水烹煮的米飯,故得名海南雞飯。
  • 海南雞飯,並不是誕生在海南,多少人被名字迷惑了
    海南雞飯的出身跟椰子雞火鍋有一點相似,它們都被外界誤以為是海南名產,細究起來,蓋因文昌雞名氣太盛了,幫海南「攬」走了這兩樣美食的歸屬。那麼,海南雞飯到底誕生地是哪裡?隨著上世紀下南洋的浪潮,部分海南島居民移民到新加坡。初來乍到,面對不同文化的衝突和對抗,舉步維艱。
  • 風靡亞洲、名揚中外的海南雞飯,老闆!來一個雞肉雞飯兩件套
    去過東南亞旅行的人們,應該都知道,許多地方由於宗教信仰的原因不吃豬肉,所以很多餐館也不提供豬肉,不過雞肉確實他們食材中必不可少的,其中雞飯就成了一道極為普遍、大眾熟知的美食,這時一個熟悉的名字浮現在腦海中——海南雞飯。
  • 鄉愁就是一碟海南雞 華僑在新加坡弘揚雞文化
    「王共產」雞飯  在新加坡,提起「王共產」這個名字,上了年紀的人幾乎無人不曉。他是「王共產雞飯」的老闆,也是新加坡海南雞飯的開業鼻祖,一個帶有傳奇色彩的人物。  王共產原名王義元,瓊海市中原鎮烏坡村人。年少時家境貧窮,每天趁天蒙蒙亮,就得將販來的兩竹筐鮮魚,挑到一公裡外的墟市去賣,以微薄的收入維持生計。
  • 尋味中國之海外篇 馬來西亞的海南雞飯
    寫到國外,也要有個原則:限於從中國傳播出去並與當地融合的飲食。這些飲食,既保留了中式料理的烹飪傳統,又採用了當地食材,符合本地口味需求,並有時間的積澱。若是與國內毫無二致,也就沒有記錄的價值。好比國人旅遊的熱點地區都有重慶火鍋店,我進去看的欲望都沒有。在此之前的《尋味中國之外藩篇 清邁海南雞飯》,算得上這一原則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