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為什麼新人結婚後第一年要去平時很少走動的親戚家拜年?在農村的確是這樣,有時會有「新人結婚頭一年四處走親戚」的說法!我感覺之所以出現這類情況,主要是因為農村人特別注重人情世故、禮尚往來!由於農村社會生活相對緊密,即便平時不常聯繫也會處於「熟人社會」的邊緣,以至於在農村婚喪嫁娶之事上就會無法避開。過去只要沾點親情關係的親戚都會以不同方式參與進來,因而造成了農村人親戚會顯得特別多吧!下面結合農村實際情況簡單聊一下:
一、新人結婚意味成家立業、添新人:由於農村是以家族、宗族等親情關係維繫的熟人小圈子社會,對新人而言,是一戶剛成立的新家庭,這時需要以新成員方式向親戚們問候一下,以便新人家庭快速融入農村人情世故中來!另外,在農村主要以男系宗族親戚為主,新人結婚後就會意味著宗族中添新人了,這時自然得主動走動一圈,以便互相認識一下,並順便讓新加入的成員理清一下親戚關係!
二、婚嫁之事講究「禮尚往來」。在農村眾多親戚關係中,雖說有些親戚關係已經很少走動,但在農村婚喪嫁娶之事上,即便親戚關係再遠,有時也會參與的!例如農村婚嫁之事上,有些平時不走動或不熟悉的遠房親戚,因為隨了禮金或前來道喜參加酒席,這時作為新人家庭就會講究「禮尚往來」,既然對方隨禮或參與了,而春節拜年時自然就應該前去拜年或喝酒吃飯,以表示「有來有往」,這樣親戚關係才會越來越濃!事實上,在我們這邊農村頭年,女婿跟女兒回娘家後,娘家的家族成員都會煮餃子並端酒前去陪客,而女婿也得一個個回敬,由於娘家親戚也比較多,因而一般女婿頭年回娘家基本上都會被灌醉!而且隨後兩三年內還要在女兒或小舅子的帶領下挨家挨戶去拜年!
三、結婚是人生大事,往往更側重人情禮節!在農村,親戚參與比較多的人情活動多為人生大事,例如常見的婚喪嫁娶,往往就會有很多平時沒有走動或不認識的親戚前來!而對於一對新人來說,結婚自然也是人生頭等大事,自然講究熱鬧喜慶,而至於熱鬧與否,其實就是村裡人和親戚們的襯託!如果自家特別注重人情世故,往往村裡的宗族親屬和村外的親戚關係就會特別多,往往在婚喪嫁娶之事上就可以體現出來,而維繫親情關係的基礎就是走動。因此,對於新人結婚後頭一年走親訪友往往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希望借親戚們的祝福,圖個喜慶熱鬧,婚姻上能有一個美好開始!
雖然有些親戚平時很少走動,也可能與自己隔代三四代了,但因為那是父輩或爺輩的至親,往往也是親戚中相對比較近的親情關係。例如生活中不常見的有姑奶奶、姨奶奶、舅爺爺,但這些卻是父輩的親姑、親姨和親舅,還是需要在人生大事上走動一下的!以上僅為個人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