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組對比」強力治療肌肉萎縮症項目

2020-12-20 太平洋電腦網

  WorldCommunityGrid和Decrypthon支持的研究人員合作研究4萬多種結構已知的蛋白質分子之間的相互作用,特別關注在神經肌肉疾病方面起作用的蛋白質,Decrypthon是AFM(FrenchMuscularDystrophyAssociation)、CNRS(FrenchNationalCenterforScientificResearch)和IBM進行的一項合作研究。

  這個項目所產生的信息資料庫將幫助研究人員設計分子以抑制或增強特定高分子的結合,希望能發現治療肌肉萎縮症及其他神經肌肉疾病的更好方法。

什麼是神經肌肉疾病和肌肉萎縮症?

  神經肌肉疾病是一組機能紊亂疾病(總數超過200種)的通用術語,這些疾病直接通過肌肉病理學因素(肌肉萎縮症)或間接通過神經病理學因素損害肌肉功能。其中的大多數疾病都具有以下特點:比較罕見(概率小於兩千分之一)、源於基因(80%)並同時影響兒童和成人。

  這些慢性疾病會逐步降低肌肉力量,最終導致嚴重的運動機能(移動、呼吸等)殘疾。這些疾病的表現形式各不相同,有些會越來越嚴重,而有些會穩定好幾年,並且同一種疾病在不同人身上也會表現出不同的症狀。

  儘管治療方法在不斷進步,但到目前為止,醫學界仍未找到治療神經肌肉疾病的有效方法。

項目介紹

從基因到發病機理

  1986 年,科學家們發現了第一種與杜興氏肌肉萎縮症(Duchenne dystrophy,最常見的肌肉萎縮症形式)有關的基因 - 肌營養不良基因(dystrophin gene)。從那時起,我們通過基因分析方法發現了 200 多種引起神經肌肉疾病的基因。然而,對於由這些基因編碼的相應蛋白質的功能和相互作用,我們基本上仍然是一無所知。儘管我們的知識水平在不斷提高,但已發現基因的數量也表明這些疾病發病機理的整體複雜性。

  一個生物體的所有細胞都包含相同的遺傳信息,這些信息以 DNA 的形式存在並構成基因組。基因組所包含基因(已發現超過 2 萬種人類基因)的表現形式會產生蛋白質(已經發現了約 4.5 萬種蛋白質,平均每個基因為 1.6 種蛋白質編碼),而這些蛋白質又根據器官(如肌肉)特異性確保細胞的功能。

  其中有些蛋白質是酶,有些是信號分子,有些是感受器(它們與其他具有高度親合性和特異性、稱為配體的分子結合,就像鑰匙和鎖的關係),還有些是結構蛋白質。蛋白質的空間構造(3 維結構)決定了它們的相互作用及功能。

  肌肉的功能取決於無數的蛋白質。這些蛋白質在不同的細胞和級別發揮作用,有的位於肌肉細胞本身(細胞體),有的位於運動神經軸突(用於刺激肌肉),有的則位於神經和肌肉之間的連接細胞中。

  大部分神經肌肉疾病都是由基因突變引起的,某些基因的突變會引起相應蛋白質發生變異,從而導致蛋白質失去功能、功能受損或蛋白質完全被破壞。神經肌肉疾病因變異所影響的蛋白質及其部位而異。

  研究人員要能夠理解神經肌肉疾病如何阻止蛋白質執行保持肌肉和神經健康所需的功能,就必須更好更詳細地理解每種肌肉萎縮症發病機理中所涉及的蛋白質的功能及其相互作用。

  了解蛋白質的功能及其相互作用對於幫助研究人員制定治療策略同樣非常關鍵。沒有這些重要的知識,科學家們就無法開發創新的療法,從而也無法攻克絕大多數的神經肌肉疾病。

World Community Grid 與「Decrypthon 分子對接」項目

  利用World Community Grid提供的強大計算力量,治療肌肉萎縮症項目得以確定超過2200種已知的不同蛋白質結構之間的相互作用機制,這些結構信息取自於Protein Data Bank。這些被分析的蛋白質中就包含有誘發神經肌肉紊亂的突變種類。

  這樣會產生一個新的資料庫,其中存儲有關在功能上相互作用的蛋白質的信息。該項目的進一步擴展將包括對與 DNA 配體的相互作用(比如藥物)所涉及的蛋白質結合部位的研究。這將引起醫學界極大的興趣,因為這樣可以設計一個小分子以抑制或增強特定分子與其配對夥伴的結合,但要理解同一個小分子如何直接或間接影響其他現有的相互作用還是非常困難的。

  該項目中建議的方法是將進化信息(進化如何改變蛋白質以增強其功能)和分子建模(通過計算確定兩個相互作用的配對蛋白質的相對位置)結合起來,以便發現潛在的相互作用。

  分子建模是指對分子的行為進行建模或模擬的理論方法和計算方法。這些方法用於研究生物系統的結構,比如蛋白質摺疊或蛋白質配體結合的分子識別,這些系統的範圍從小型的化學系統到大型的生物分子以及物質組合(蛋白質複合體),涉及面極廣。

  蛋白質配體對接是一種分子建模技術,用於預測與配體(另一種蛋白質、DNA、藥物等等)有關的蛋白質的位置和方向(3 維結構)。對接方法完全基於物理原理,因此即使是功能未知的蛋白質(或研究相對較少的蛋白質)也可能進行對接。唯一的先決條件是這些蛋白質的 3 維結構已通過實驗方法確定或通過理論方法估計。

  對接方法通常從已知分子的資料庫開始,然後嘗試尋找具有相互結合親緣性的分子對。親緣性是用所謂的評分功能估計的。最後,該方法會返回目標蛋白質最佳結合分子的列表。結合程度具有幾何與化學因素。 幾何因素衡量表面形狀(3 維結構)互補的程度,這就像手和手套的關係。化學因素衡量配對分子之間原子相互作用的質量(即相互作用的強弱程度)。

  由於蛋白質具有複雜的結構(即便是最小的蛋白質都由上百個原子構成),確定恰當蛋白質相互作用的結合程度需要花費驚人的計算時間。如果沒有 Word Community Grid ,對接過程所需要的計算量是如此之大,以至於研究將會完全無法進行。在項目第一階段中,我們選擇了 168 種蛋白質實施對接,在 WCG 項目上花費的總 CPU 時間約達 8000 年。項目的第二階段將處理2,246種蛋白質結構,而預計的時間花費將達到 11.46x8000 = 91,680 年。

  解決這種計算障礙的方法是利用進化信息來預測潛在的結合部位並在最可能發生相互作用的表面實現定位對接。基於蛋白質進化的初步分析使計算時間縮短了 100 倍,這樣就使我們有可能利用 World Community Grid 的關鍵幫助大規模地擴展分析。如果沒有 World Community Grid,那麼進行大規模(定位)對接所需的計算將會花費驚人的時間。

  志願者向 World Community Grid 貢獻出自己的計算機時間,用以搜索最佳的蛋白質配對。他們的參與會顯著增加 AFM、CNRS、INSERM 及其他科學參與者進行的工作,從而為科學工具的發展做出貢獻,使對於罕見疾病的新療法開發至關重要的知識不斷增加。

相關焦點

  • 美國發現降壓藥物氯沙坦可治療肌肉萎縮症
    美國發現降壓藥物氯沙坦可治療肌肉萎縮症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1月24日 11:09 來源:   科技日報2007年1月24日訊 美國科學家利用實驗鼠進行的研究表明,降血壓藥物氯沙坦可有效治療兒童中常見的一種肌肉萎縮症——杜興肌營養不良症。
  • 一支1448萬元,用於治療小兒脊髓性肌肉萎縮症
    近日,經美國FDA批准,小兒脊髓性肌肉萎縮基因療法在美上市,一支藥物標價210萬美元(約1448萬元),堪稱史上最貴藥。有人質疑這是在拿孩子的命要挾家長,討要贖金。醫藥公司稱,治療該病只需一支藥,且在醫保覆蓋範圍內,還可以分期付款。
  • 諸城市婦幼保健院免費開展脊髓性肌肉萎縮症篩查項目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宋學敏 通訊員 韓曉麗 濰坊報導為進一步提高諸城市出生缺陷防治水平,減少缺陷兒發生,提高出生人口素質,近日,市婦幼保健院在孕前保健科免費開展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MA)篩查項目;該院是諸城市唯一一家脊髓性肌肉萎縮症篩查項目實施和管理單位
  • 肌肉萎縮症的基因療法
    圖片來源:Pixabay研究人員用基因療法治療患有假肥大型肌營養不良症的狗。也許有一天,這種療法也能應用於人類身上。假肥大型肌營養不良症是一種危及生命的肌肉萎縮症,這是最常見的一種肌肉萎縮症,主要發生在男性身上,每3500名男孩中就有1名會患有這種疾病,他們的肌肉在童年時期就會開始萎縮。
  • 小腦萎縮症是什麼?小腦萎縮症應該如何治療?
    什麼是小腦萎縮症?小腦萎縮症(Spinocerebellar Atrophy),又稱脊髓小腦萎縮症或脊髓小腦失調症(Spinocerebellar Ataxia,簡寫為SCA),是一類遺傳病,涉及不同基因,是一類能引起小腦萎縮病的總稱。小腦萎縮症的主要症狀為漸進性的步伐不協調,同時伴隨手部動作、言語、眼部活動等失調。與其他的運動失調症相似,小腦萎縮症是因為無法精細協調肌肉運動,而導致的運動困難以及其他症狀。
  • 肌肉萎縮症,會影響生活正常活動,家中如果有老人,需要多加關注
    但是第二種肌肉萎縮症的原理就不一樣了,連原理都不一樣,肌源性萎縮症主要是患者的肌肉出現問題,舉個例子,比如老人身體退化,肌肉開始萎縮,又比如職業運動員,受過傷之後,肌肉也會開始萎縮,這個才是肌源性肌肉萎縮症。
  • 英媒:肌肉萎縮症治療取得突破
    參考消息網9月3日報導英媒稱,肌肉萎縮症是兒童最常見的致命性基因疾病,美國研究人員修復了導致狗罹患肌肉萎縮症的變異,這大大提升了治癒這種疾病的希望。據英國《衛報》網站8月30日報導,這項具有裡程碑意義的研究首次宣稱成功治療了大型哺乳動物的肌肉萎縮症,但研究小組的科學家警告稱,未來還有更多工作要做,以確保這一方法能安全有效地應用於人類身上。研究人員認為,如果這種療法在未來的動物研究中繼續展現出成功希望,涉及杜興氏肌肉萎縮症患者的臨床試驗可能會在幾年內啟動。
  • 脊肌萎縮症,嬰幼兒的「頭號」遺傳病
    相關數據顯示,我國目前罕見病患者約2000萬,且每年新增超過20萬,其中脊髓性肌萎縮症是其中的一種「常見」罕見病,也被稱為嬰幼兒的「頭號」遺傳病。治療這一疾病,一支藥的價格竟高達1448萬元人民幣,堪稱史上最貴藥。一歲,是寶寶張開小手抓東西,蹣跚學步活動的年紀,但童童只能躺在床上,全身只有手指頭偶然的微微動下。
  • 早治療 脊髓性肌萎縮症患兒也能正常生活
    2018-12-27 09:59圖文來源:廣州日報很多人不了解脊髓性肌萎縮症,它是一種罕見的基因遺傳性疾病,新生兒發病率約為1/6000~1/10000。日前,一部專門為脊髓性肌萎縮症(以下簡稱SMA)群體而創作的公益動畫片《扎克的遊戲日》在廣州首映,主要是向大眾普及這種罕見病,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神經科張成教授表示,SMA治療難度較大,目前尚無特效治療方法,主要是對症支持治療。據介紹,在常規人群中,SMA致病基因的攜帶率非常高,約2%左右,即50個普通人中就有一個是攜帶者。一旦夫妻雙方同為攜帶者,則每一胎生患兒的概率為25%。
  • 【新發現】小腦萎縮症:第40種致病基因
    香港中文大學一個研究小組早前發現了第四十種導致「脊髓小腦性運動失調症」的變異基因,該小組希望可找到更多致病基因,以助研發藥物。 報導說,脊髓小腦性運動失調症又稱「小腦萎縮症」(SCA),是香港的罕見疾病之一,平均每5000位港人中才有一位病患者。
  • 脊髓性肌萎縮症是怎麼回事?遺傳機率大嗎?如何治療呢?
    脊髓性肌萎縮是一種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疾病。脊柱肌肉萎縮的主要表現是進行性四肢無力。如果孩子有餵養困難,低哭鬧,無法將四肢抬起以及反覆出現肺炎和肺部感染,父母應保持警惕。及時去醫院確認孩子是否患有脊髓性肌萎縮。脊髓性肌萎縮患兒的智力沒有異常,甚至一些研究發現,患有這種疾病的患兒的智商要高於同齡的正常患兒,並且非常聰明。
  • 補充卵磷脂可改善腓骨肌萎縮症
    科技日報柏林8月12日電 (記者顧鋼)腓骨肌萎縮症是外周神經系統常見的遺傳性疾病,全球患者超過200萬人,被認為是一種難以治癒的罕見性疾病。德國馬普實驗醫學研究所和哥廷根大學醫學中心研究人員合作研究發現,一種被稱為卵磷脂的無害食品補充劑可以治療和改善腓骨肌萎縮症,有關研究成果發表在《自然·通訊》雜誌上。
  • 1歲寶寶失去爬行能力,脊髓性肌萎縮症,打一針70萬
    就在11月27日患有脊髓性肌萎縮症(SMA)的小男孩哲哲在蘇大附兒院神經內科成功接受了「諾西那生鈉」鞘內注射治療成為江蘇省首位脊髓性肌萎縮症接受該藥物治療的患兒罕見病不「罕見」 不斷失去的滋味太心酸師曉燕透露,以往患兒無藥可醫,只能針對相應的症狀治療,比如有肺炎就治肺炎。不過現在不同了。諾西那生是美國FDA批准的首種治療脊髓性肌肉萎縮症的藥物,2019年2月,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正式批准諾西那生鈉注射液用於治療5q型脊髓性肌萎縮症(5qSMA),這標誌著國內脊髓性肌萎縮症的治療進入全新階段,該病從此有藥可醫。
  • 醫保局回應一針藥賣70萬 脊髓性肌肉萎縮症是什麼
    近日,在看到一則「求藥」消息後,廣東一位母親歐陽春蘭,向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提交信息公開申請,希望了解治療脊髓性肌肉萎縮症(以下簡稱「SMA」)疾病藥物——70萬元一針的諾西那生鈉注射液的採購方式和國內定價依據,一時間引發眾多網友的關注和熱議。
  • 首個脊髓性肌萎縮症治療藥物諾西那生鈉注射液在全國開啟患者治療
    首個脊髓性肌萎縮症治療藥物諾西那生鈉注射液在北京、上海、福州、杭州、長春5個城市同步開啟患者治療 首批10位脊髓性肌萎縮症患者接受諾西那生鈉注射液第一針輸注治療 首批治療患者經中國初級衛生保健基金會脊髓性肌萎縮症患者援助項目辦公室審核通過後未來將獲得援助用藥 上海2019年10月10日 /美通社/ -- 渤健公司旗下的我國首個和目前
  • 小心脊髓性肌萎縮症,危害大
    沒想到這一檢查可把欣欣媽媽嚇傻了,醫生說孩子是患上了脊髓性肌萎縮症,如果不治療,甚至會威脅到生命!那麼什麼是脊髓性肌萎縮症呢?寶寶患上了有什麼症狀,又該如何治療和預防這個疾病呢?1 脊髓性肌萎縮症的危害脊髓性肌萎縮症是導致嬰兒死亡的重要遺傳因素,同時按照發病年齡和獲得的運動功能,從重到輕,分為0,1,2,3,4五個類型。雖然此病有很大的危害,但是卻很容易被延誤治療,這是為什麼呢?
  • 小心脊髓性肌萎縮症,危害大
    沒想到這一檢查可把欣欣媽媽嚇傻了,醫生說孩子是患上了脊髓性肌萎縮症,如果不治療,甚至會威脅到生命! 那麼什麼是脊髓性肌萎縮症呢?寶寶患上了有什麼症狀,又該如何治療和預防這個疾病呢? 雖然此病有很大的危害,但是卻很容易被延誤治療,這是為什麼呢?2 脊髓性肌萎縮症的症狀這就不得不提到脊髓性肌萎縮症的臨床表現了,它主要表現為肌肉萎縮,運動功能嚴重受限等等。
  • 肌肉萎縮症有什麼症狀?需要注意什麼?
    肌肉萎縮這種病是老年人的常見病,也有一些人在中年時期就會發病。這種病如果不及時治療的話,有可能會導致終身殘疾,但是儘早治療就可以有效控制,並且還可以促進肌肉恢復。肌肉萎縮的症狀大多數都不是很明顯,很多人都會忽略。那麼肌肉萎縮有什麼症狀?
  • 肌肉營養不良:從吃上解決肌肉萎縮
    肌肉萎縮的發病率逐年呈現上升的趨勢,此病屬於常見的神經內科疾病,多見於營養障礙、缺血和中毒患者。肌肉萎縮嚴重的患者可出現無法自理的情況,這類疾病的患者大多是缺乏營養,因此,在飲食上,患者們一定要引起重視,那麼,肌肉萎縮飲食原則有哪些?下面就隨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 貝克型肌肉萎縮症 Becker muscular dystrophy
    Becker muscular dystrophy 病因學:此症與裘馨氏肌肉萎縮症都是因肌肉萎縮蛋白(Dystrophin)缺陷造成,可以製造肌肉萎縮蛋白,但製造出的蛋白功能不正常且無法百分之百的有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