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雅清新並存時代風格突出 宋代時期的瓷器名窯湧現

2021-01-08 新華網客戶端

宋代是中國古代陶瓷發展的重要時期。它在唐、五代「南青(瓷)北白(瓷)」的基礎上,受當時商品流通、城鄉庶民生活及宮廷御用的推動,產量激增,質量提高,在花色品種和紋飾圖案上也有所改進和創新,形成了自由奔放、簡練瀟灑的時代風格,並出現了定窯、汝窯、官窯、哥窯、鈞窯等五大名窯,而當時的磁州窯、耀州窯、吉州窯、龍泉窯、景德鎮窯等名窯也以其清新質樸的瓷器聞名於世。   

鈞窯碗

定窯產品以白釉瓷器為主,裝飾花紋繁富,流行刻印花卉圖案,北宋中期創造了覆燒的方法,提高了產量,在裝燒工藝上是一次很大的改革。定窯遺址中曾發現過刻有「官」、「尚食局」、「五王府」字款的白瓷片,說明定窯有一部分產品是為官府和宮廷燒造的。河北定縣北宋塔基中出土了100餘件定窯白瓷,其中有十餘件刻有「官」字款,胎薄釉潤,造型優美,是定窯的上乘之作。  

龍泉窯瓷器

磁州窯是宋代北方著名的民窯,在今河北磁縣觀臺鎮。產品以碗盤為主,也燒造大型罐盆之類日用器皿,印有「張家造」戳記的瓷枕就是觀臺的產品。磁州窯瓷器用繪花、劃花和剔花等技法,繪製黑、褐兩彩的花卉禽魚等圖案,以明快流暢充滿生活氣息的構圖而著稱。屬於磁州窯系的窯場很多,分布於河北、河南、山西一帶,除觀臺以外,河南修武當陽峪窯址和湯陰鶴壁集窯址也很重要。  

耀州窯是宋代北方專燒青瓷的民窯,產品種類很多,釉色沉穩,裝飾花紋與定窯相似。鈞窯瓷器也屬於青瓷,但它的釉色卻是一種藍色的乳光釉,深的作天藍色,淺的如天青色,最淡的似月白色,在藍色釉中利用還原銅的呈色作用燒出了紅色,紅藍釉互相溶合又出現了紫色。北宋窯有各式花盆、盆託,以及洗、爐、尊、缽等器。有些是專為宮廷燒造的。  

定窯印花龍紋盤

北宋末年,中原戰亂,制瓷業停頓,北方的制瓷工匠南遷,促進了南方諸窯的發展。南方諸窯中最重要的是景德鎮窯和龍泉窯。景德鎮窯在宋代燒造青白釉(亦稱影青釉)瓷器,由於採用並改進了定窯的覆燒裝置,景德鎮窯青白釉瓷器的產量有很大提高。

龍泉窯是繼越窯而起的南方燒造青瓷的窯場,分布於今浙江南部諸縣中,而以龍泉縣為中心。近年對龍泉窯址作了大規模的發掘,窯床都是依山而建的長達數十米的「龍窯」,在窯床附近發現了工作間、晾坯間和淘洗池等遺蹟。龍泉瓷器在北宋尚處於初期階段,受越窯影響較深。到南宋中期以後有較大的進步,燒成了代表龍泉特色的粉青釉和梅子青釉。還有以燒造黑瓷著稱的建窯,產品以碗盞為主,在漆黑色的釉上有閃銀光的細條紋,狀如「兔毫」;也有閃銀光的圓點紋,猶如「油滴」。吉州窯也是南宋才發展起來的窯場,它多仿其他名窯,但又能創出新意,如仿建窯黑瓷時,能燒出黑、黃色混合如海龜殼似的釉色,稱為玳瑁釉;又將民間剪紙的花樣作為紋飾移植到瓷器上去,成為吉州窯的獨特風格。

草帽杯

宋代陶瓷的突出成就,在於燒製成了定窯的白釉印花,耀州窯的青釉刻花和劃花,磁州窯的白釉釉下黑彩和白釉釉上劃花,鈞窯的乳光釉和焰紅釉,景德鎮窯的影青,龍泉窯的粉青釉和梅子青釉等。而黑釉的兔毫、油滴、玳瑁、剪紙漏花等新興品種和裝飾手法的出現,也標誌著此一時期陶瓷工藝的巨大進步。它們相互爭勝鬥奇,異彩紛呈。

宮廷御用瓷器多由河南寶豐清涼寺汝官窯、禹縣八卦洞鈞官窯和浙江杭州修內司官窯燒制進貢。這幾處官窯的瓷器在青釉、乳光釉上有所創造,以醇厚典雅取勝,而有別於民窯的簡樸清新。   

宋代陶瓷在燒制上採取了「火照」檢查並控制窯爐的溫度和氣氛,以及原缽和覆燒等先進技術和工藝,使瓷器的質量、產量得到進一步提高。

這一時期瓷器的器形品種也較以前有了大幅度的增加,而同一類器物又有各種不同的形式,新的器物品種不斷出現,主要有玉壺春瓶、梅瓶、花口瓶、卷口瓶、洗口瓶、瓜稜瓶、琮式瓶、瓜稜壺、葫節式壺、注子、枕等。紋飾題材亦豐富多採,多為花鳥走獸,亦有人物、山水等圖案,均富有生活氣息和裝飾美。其中某些紋飾題材及其表現形式,與當時興起的文人水墨畫有一定的聯繫。

本文為中國大百科全書資料庫原創,歡迎關注了解更多內容。

相關焦點

  • 被美國博物館收藏的中國瓷器,產自宋代五大名窯的哪一個?
    瓷器在宋代登上了藝術的巔峰,在宋代產生了中國瓷器「五大名窯」之說,其中不乏我們耳熟能詳、被日本譽為國寶級別的「建窯」天目茶盞等瓷器頂峰藝術作品。五大名窯的出現代表著宋代瓷器設計、製造水平和工藝,已達到我國瓷器歷史的巔峰。
  • 它被譽為中國瓷器的偉大時期,五大名窯震驚世界
    而宋代作為瓷器發展的鼎盛時代,它的影響和地位是無法超越的,它被西方學者譽為「中國繪畫和陶瓷的偉大時期」。▲宋代五大名窯六大窯系分布圖宋代時期陶瓷業生產得以高度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朝廷的支持。到了南宋時,臨安朝廷崇尚侈靡,宮中對各類藝術品的聚藏愈漸增盛,其中即包括大量各地名窯瓷器。由於皇帝對瓷器的重視,朝廷在挑選瓷器時也尤為嚴謹,這就使得瓷器製造的方方面面都極其講究。宋代朝廷先是詔令幾個燒瓷質量較好的窯場如定窯、耀州窯等燒造貢瓷,後又專門設立汝窯、鈞窯、修內司官窯、郊壇下官窯等官辦瓷窯,專門燒造宮廷用瓷。
  • 宋代遺珍:故宮博物院的宋代瓷器,五大名窯之精品!
    #宋代五大名窯#「藏」在故宮博物院的宋代五大名窯five famous kilns「故宮博物院」院藏文物體系完備、涵蓋古今、品質精良、品類豐富。現藏於陶瓷【新石器時代-清(含瓷片)】共375434件。汝窯five famous kilns北宋後期
  • 瓷器每個人都見過,那五大名窯你知道嗎,難道這些瓷器是破碗爛盆
    早在6000多年以前的原始社會後期,咱們的祖先就已經開始了製造和使用彩陶了,先秦兩漢時的陶瓷器的製造技術已經相當高超,到了兩晉隋唐新的瓷器新的品種不斷出現,唐代的瓷器製造工藝出現了那種令人耳目一新的飛躍,那麼就來說說這五大名窯一古代定窯這定窯是唐宋時代的著名的一個瓷窯,是在河北省的曲陽縣
  • 典雅紋飾古色古香瓷器雅而不俗的韻致
    全器釉色青綠,紋飾清晰細緻,製作精巧玲瓏,反映出當時藝師們的審美觀念,代表了耀州窯瓷器刻花工藝的突出成就,為不可多得的宋代耀州窯精品。金 耀州窯青釉大缽耀州窯青釉創燒於唐晚期,北宋達到巔峰,金代耀州窯承襲北宋精湛的制瓷工藝,這時期青釉瓷大量出現,釉色白中閃青、釉質肥厚,為文人雅士、達官顯貴所喜愛。
  • 宋代瓷器:素雅的宋三彩為何難入藏家法眼
    由於製作於宋代而稱宋三彩。宋代北方生產三彩鉛釉陶器的有磁州窯、登封窯、魯山窯、扒村窯和寶豐窯等多處。燒造器物多為爐、枕、盤、盆和洗等。其製作工藝與唐三彩相同,釉色多為黃、綠、白、褐等色彩的相互搭配。先將胎素燒後,再施彩釉裝飾,最後進行釉燒。釉燒溫度與唐三彩相同。除印花和劃花裝飾外,在白釉上進行紅、綠彩彩繪也是宋三彩發展出來的新的裝飾技法。
  • 名窯傳奇:「五大名窯」競光輝
    魏晉瓷業的發展,隋唐瓷業的勃興,為宋代瓷業的繁榮昌盛奠定了基礎。當時,制瓷業空前繁榮,大江南北名窯迭起,各種瓷藝薈萃,技術廣泛傳播,使瓷業生產出現了繁榮昌盛的局面。當時的窯廠各有特色,定窯、景德窯清秀,汝窯、耀州窯渾厚,官窯、哥窯典雅,鈞窯絢麗,建窯淳樸,磁州窯、吉州窯具有民間風採,都是我國的藝術精品。
  • 北宋瓷器:中國陶瓷的巔峰之作
    北宋是我國古代科學技術高度發達的時期,也是傳統制瓷工藝繁榮昌盛的時期。當時,制瓷業空前繁榮,大江南北名窯迭起。現今已發現的古代陶瓷遺址分布於全國170個縣,其中北宋窯址的就有130個縣,約佔總數的75%.當時的窯廠各有特色,定窯、景德窯清秀,汝窯、耀州窯渾厚,官窯、哥窯典雅,鈞窯絢麗,建窯淳樸,磁州窯、吉州窯具有民間風採,都是我國的藝術精品。
  • 最美瓷器,萬彩鈞窯另詳解五大名窯——那些美麗的瓷器
    漢唐藝苑精美鈞瓷欣賞 鈞瓷發端於東漢,是宋代五大名窯瓷器之…  歷史車輪碾過的落寞苦樂能夠流雲萬裡、無法承託,而一件鈞瓷著作卻讓古往今來的許多人為之放筆縱歌,對厚土火窯連綿千秋表達尊敬與敬慕。鈞瓷著作是一件藝術品,更像一個豐富情懷的人,像一件風華絕代的物,像世間匆忙而高雅的自己,紅塵一笑,為誰心醉?
  • 賞菊,從瓷器上開始
    宋代:紋樣秀麗 宋瓷的裝飾題材,喜用花卉紋飾,紋樣秀麗,線條流暢,體現了清新、典雅的藝術特色。其中菊花紋成為花卉紋樣中具有代表性的紋樣之一,菊花紋被大量廣泛應用在陶瓷裝飾中,所涉及到的窯包括定窯、耀州窯等眾多名窯,裝飾技法種類繁多。
  • 宋代審美風格尚「意」重「雅」,與宋代的政治經濟發展分不開
    文人士子的審美風尚影響了當時的審美風格,而文人的命運與時代的政治文化背景息息相關。宋代審美風格尚"意"重"雅",這與宋代的政治經濟的發展分不開的。宋代瓷器上的圖案裝飾手法比較多樣化,有劃花、剔花、刻花、印花、貼花、最為突出和獨具特色的是刻花和印花工藝。宋徽宗是以擅長花鳥畫而聞名藝術界的,但他自己對瓷器的喜愛更是愛不釋手。刻花,在劃花和剔花手法基礎上,綜合兩種裝飾手法的特點,在深刻凸起的花紋中還精心勾畫細線葉脈和花瓣紋理,使紋飾主體輪廓與細部刻畫。
  • 宋代五大名窯之一的「汝官窯」,「百花爭豔,無比珍貴」!
    宋代是中國歷史上瓷器生產的百花爭豔時期。其品類之多,產地之廣可以說是空前絕後的。後人以五大名窯來品評宋代瓷器,而把很多重要名瓷窯都排除在外,例如河北、河南地區的磁州窯系,陝西地區的耀州窯,浙江地區的龍泉窯,福建地區的建窯,江西地區的吉州窯以及景德鎮的青白瓷等等。
  • 瓷器如何發展為中華民族的文化象徵,一起來看看吧
    瓷器圖片新石器時代彩陶缽[6]在大約70萬年以前的原始時代,人們就泥巴晾乾後用火燒烤堅硬的盛器用於盛水夏至兩晉時期在商朝殷墟的遺址中,出土很多陶片、各種款式陶罐,這些陶器上的紋飾、符號、文字與殷商時代的甲骨文和青器有著密切的聯繫,陶器在此時已經不局限於盛物器皿,應用範圍廣泛。大致可分為日用品、建築、 殉葬、祭祀禮品類等。
  • 中國五大名窯簡介,論我國陶器的歷史
    五大名窯,是中華民族對世界文明的偉大貢獻,它是瓷器愛好者必須了解的。其中,五大名窯中「汝、官、哥、鈞」為官窯,「定」為民窯,目前官窯瓷器件之所以漲幅高,一是因為質量精,二是因為存世量少,因此一些官窯精品如今的價格已達百萬元之巨。
  • 國家博物館藏宋遼珍貴瓷器,綠釉貼塑龍紋馬鐙壺,盡顯草原風格
    國家博物館藏宋遼珍貴瓷器,綠釉貼塑龍紋馬鐙壺,盡顯草原風格在瓷器收藏領域,宋代瓷器一直受到收藏界人士的關注和喜愛,但是宋代是我國歷史上一個非常特殊的時期,宋代並沒有像前代唐朝一樣,成為一個統治疆域極為遼闊的強盛王朝。
  • 中國五大名窯如何區分開?
    中國五大名窯是正式開創了燒制的實用器皿與觀賞器皿的「瓷器」時代,事實上,在宋朝以前中國的燒制實用器皿與觀賞器皿絕大多數都是陶器,是不同的種類,所以說,五大名窯的到來是真正意義上的瓷器時代的到來。一、官窯官窯是宋徽宗政和年間在京師汴梁建造的,窯址至今沒有發現。官窯主要燒制青瓷,大觀年間,釉色以月色、粉青、大綠三種顏色最為流行。
  • 乾隆:朕才不是農家樂審美,這些瓷器可以為朕洗白
    雍正瓷器亦然,雍正時期不止有大家所熟知的清新脫俗的瓷器風格,雍正瓷器亦有紋飾繁縟、顏色絢爛者。下圖這種評價說乾隆是奢華主義,雍正是極簡主義,只能說就瓷器方面而言,這種評價並不正確!對此,雍正、乾隆想說:「朕的審美豈是爾等所能輕易參透的!參不透的,參不透!」
  • 詳解宋朝十大窯口,收藏瓷器必備知識,不要只知宋朝的五大名窯了
    說起中國瓷器,一直值得中國人自豪的,據考證中國瓷器至少有4200年的歷史,如果說在歷史上那個朝代是瓷器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那麼非宋朝莫屬了,現時已發現的古代陶瓷遺址分布於全國170個縣。其中有宋代窯址的就有130個縣,佔總數的75%。
  • 瓷器種類太多?教你如何區分中國五大名窯
    中國宋代瓷器生產,以汝窯、官窯、哥窯、鈞窯、定窯五個窯口產品最為有名,後人統稱其為「宋代五大名窯」。官窯以燒制青釉瓷器著稱於世。 官府經營的瓷窯。也泛指明、清時期景德鎮為宮廷生產的瓷器。元代景德鎮官窯稱「樞府窯」。
  • 古樸典雅 意境清新——清光緒時期的精美瓷器
    清光緒 仿哥釉八卦琮式瓶琮式瓶的原型為新石器時代的玉琮。玉琮是一種內圓外方的筒形玉器,為我國古代的重要禮器之一。據戰國《周禮春宮大宗伯》記載:「以玉作六器,以禮天地四方。清代以後,琮式瓶器身的橫線紋裝飾漸漸演變為八卦紋,其造型上下對稱,古樸典雅,表現了古人天圓地方的宇宙觀。此件瓶身四壁以凸起的八卦紋裝飾,胎質緊密,釉色滋潤,間以自然開片,顯得古樸大方,意境深遠,富有詩意。底足圓潤而飾黑褐之色,以摹鐵足效果。觀之古意盎然,猶可辨趙宋遺韻。此器既凝積宋人美學之菁華,又融匯18世紀宮廷的審美意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