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鳥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史記·滑稽列傳》
「一鳴驚人」這個成語,出自於戰國時期的齊國國君齊威王之口,這位君主在位36年,將齊國推到了新的巔峰,但是他初登基之時,卻一派「昏君」之相。
選賢舉能
齊威王於公元357年繼位,當年他21歲,正該是年輕有為的時候,可是令朝臣大跌眼鏡的是,這位年輕的君主一登基就立刻開始縱情聲色,每天在宮內宴飲,不理政事。當時可是刀兵四起的戰國時代,各國之前徵伐不斷,齊威王這般作為,簡直是把國家架在火上烤。
而令人震驚的是齊威王這樣的舒服日子過了九年,齊國居然安然無恙,這可能是由於即位初期的齊威王雖然沉溺酒色,但至少還懂得任用賢明,當時齊國的相國是鄒忌,鄒忌有治國安邦之才,而齊威王也非常放心地讓鄒忌去打理政事,另外齊威王還提拔了田忌和孫臏等一批人才。
鄒忌、田忌、孫臏都是難得的人才,齊威王這九年雖然沒怎麼理政,但在識人之明上卻實在令人嘆服,再加上齊國國力比較強,齊威王縱然不爭氣,但至少也沒有太拖後腿,甚至在一眾賢臣的輔佐下打贏了桂陵之戰,大敗魏國。
可不久後,齊威王荒廢政事的行為愈演愈烈,就算大臣賢明,也需要主上有所作為,可齊威王自戰勝魏國之後志得意滿,愈發任性。
這導致周邊國家連番攻打齊國,齊國兩三年間連失幾座城池,齊威王不思反悔,反而寵信小人周破胡,把朝政攪得一團糟,這時齊威王后宮中的妃子虞娟之看不得周破胡的行徑,便勸告齊威王說周破胡禍亂朝綱,實乃小人,應當罷黜周破胡的官位,請齊國的即墨大夫回來主政。
虞娟之因此遭到周破胡陷害,周破胡散布謠言,說虞娟之與即墨大夫有私情,齊威王信以為真,將虞娟之關押,周破胡更令人去嚴刑拷打,希望能將虞娟之屈打成招,治即墨大夫一個死罪,可虞娟之受盡酷刑,卻不肯誣陷即墨大夫,只偷偷託宮人去面見齊威王,說自己死則死矣,願最後面見國君,陳明詳情。
痛改前非
畢竟夫妻一場,齊威王於心不忍,前去相見,見到寵妃重傷,齊威王大驚,而虞娟之不顧傷痛,跪地苦諫,說自己今日蒙冤,死不足惜,只是國君明辨,此事分明有小人作祟,自己一介婦人死去事小,只是可恨賢臣遭受小人迫害,若是齊威王依舊不理國事,使小人掌權,賢臣受難,十年之後,只怕莫說齊國,就是國君本人,也淪為奸臣的傀儡!
這一番勸諫無異於當頭棒喝,齊威王頓時醒悟,將虞娟之釋放,將即墨大夫召回朝中,將周破胡處死,從此發誓勵精圖治,並廣開言路,鼓勵群臣直言不諱,著名的「鄒忌諷齊王納諫」就發生在這一時期。
齊威王雖然糊塗一時,但是知錯能改,不久他率領臣下前去朝拜周王,因為戰國時期,諸侯各自為政,對「天下共主」周王極不尊重,而身為大國國君的齊威王竟然願意放下身段前去朝拜,使天下之人認為齊威王乃仁義之君,不費一兵一卒,使人心歸附。
齊威王十六年,韓國與魏國之間爆發大戰,韓國求救與齊威王,這一次齊威王終於不再做甩手掌柜,而是親自督戰,指派田忌為主將,孫臏為軍師,而對面的主將,是孫臏的同門龐涓,在齊國君臣上下一心的努力之下,魏國再次戰敗,大將龐涓被殺,齊國借著這次機會迅速崛起,奠定了自己在中原的霸主地位。
無價之寶
齊威王與魏國國君魏惠王之間,還留下一個膾炙人口的典故,史書記載,齊威王與魏惠王相約狩獵,魏惠王炫耀自己國家的寶物是十顆夜明珠,據說這十顆寶珠的光華能夠照耀的直徑有十二輛戰車那麼大,魏惠王嘲諷齊王,稱霸一方的齊國,恐怕沒有這樣的寶物吧?
齊威王坦然答道,沒有,但自己有更珍貴的寶物,便是齊國的賢臣,這些人才的價值遠非十顆夜明珠可比,魏惠王聞言,羞愧萬分,掩面而走。
這個故事也可以說明,齊威王對於人才的重視,除了前期有幾年寵信周破胡這個奸佞以外,其餘大部分時間,齊威王都非常有看人的眼光,而且難得的是齊威王看人重視才華而不是外貌出身,這在注重身份的齊國是很難得的,比如孫臏身有殘疾,在古代這樣的人備受歧視,但是齊威王知道他有大才,便讓人抬著他上戰場指揮,從不因孫臏身有殘疾而看低他。
而且很多被齊威王提拔上來的人還是奴隸出身,比如淳于髡。對於這些人才齊威王基本都極其寬容,即使當年即墨大夫被構陷和齊王的寵妃有染,齊威王也只是冷落於他,並沒有把他怎麼樣,以鄒忌為首的一眾大臣整日「挑毛病」,齊威王非但不生氣,還大加讚賞他們直言敢諫。
所謂「主明而臣直」,我們讀史書的時候往往會感到驚訝,鄒忌、孫臏、田忌這些不世出的人才,居然出現在了同一個時期,效命於同一個君王,我們甚至會懷疑齊威王到底是運氣多好,才能得到這麼多人才,但事實上,千裡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這些人才效命於齊威王不是齊威王運氣好,恰恰相反,是因為齊威王當了國君,這些人才才能夠得到用武之地。
在齊國的歷史上,齊威王是非常重要的開拓之君王,齊國的政治、軍事、經濟、外交都在他的統治時期達到了一個高峰,在史書上,齊威王也一直是一個賢明君主的形象,他雖然曾經在登基之初不理朝政,但卻也從未放棄過進取之心,任用賢才,知錯能改,他抓住了歷史的機會,也付出了自己的努力,讓齊國在爭霸之戰中有了一席之地。
當我們討論戰國時期的君王時,齊威王的正面評價極多,他的為政舉措在當時的年代非常難得,這樣一個國君,成就霸業是必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