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的孩子就像一頭老虎,怎麼和解,要做到這三點,乾貨分享

2020-12-20 柔柔媽教育心法

本文作者:心岸老師,資深心理諮詢師,從事心理工作二十年,專業熬製教育秘籍,幫助家長解惑!關注我,一起成長!

說起青春期,家長們應該是一肚子的苦水,面對叛逆不聽話的孩子,真的是一點辦法沒有。

青春期的孩子就像一頭老虎,橫衝直闖,聽不進去家長的教導,一門心思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

若家長管的多,孩子就會頂撞,故意與父母為敵,甚至拒絕與父母溝通。

當青春期的孩子和父母不再和氣,不再交流,父母就要換種相處方式,不能硬碰硬,想辦法與青春期的孩子和解!

案例:

王女士來到諮詢室,神色黯淡,很嚴重的黑眼圈,顯然精神狀態不好。

王女士就在為她家那頭難馴服的老虎傷神難過。最近和青春期的兒子關係降到冰點。可以說已經無交流了。

王女士說,兒子回到家就關上房門,誰都不能進,他也不出來。就這樣,每天上學放學,看都不看父母一眼,令王女士很傷心。

我問王女士,同在屋簷下,卻像陌生人,從什麼時候開始沒有交流的?

王女士說,兒子拒絕溝通已經有一年多了,偶爾交流幾句,但會因為分歧吵起來。母子倆已經失去了好好溝通的能力了。於是,就又是冷戰。

孩子本是父母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卻成了最冷漠的人,想想是令人心碎。但反過來,孩子也是心寒的,父母本身最親近的人,卻是最不理解不尊重他的人,想想也是難過。

父母與孩子發生矛盾最多的原因,還是學習成績。父母希望孩子能少玩點,多學會,可是孩子卻想著在學校累了一天,想多休息一下。兩個不再同一頻道上的人,出發點不同,關注點不同,分歧爭論就來了。

王女士也承認自己功利心太重,一心想讓兒子考個好大學。

平時在單位聽說誰家孩子考上名牌大學就很羨慕,希望自己的兒子也能給自己爭口氣。

對兒子管教上過於嚴格,有時態度也不好,也會罵孩子等。

開始兒子會爭論,會辯解,但每次都沒有改變王女士的想法。後來,兒子就不再爭論了,拒絕和王女士說話,一字不吐。

王女士也沒辦法了,面對一個不搭理自己的人,也沒有了吵架的鬥志。她想和孩子和解。

青春期的孩子,本就是衝動型的,情緒想法都不穩定,不成熟,但又不承認自己不對。為了證明自己對,就會堅持到底,與父母死磕。

如果父母不了解青春期的特點,非把孩子不正確的想法給搬過來,表面上是父母對,其實孩子有很強的挫敗感。

聰明的父母應該換著花樣,試探的方式去改變孩子不正確的認知,讓孩子在不自覺中聽從了父母的意見。

我給王女士幾個小建議,先打卡孩子心門,從溝通開始。沒有溝通一切都是白費。

相關焦點

  • 作家麥家談兒子「青春期的叛逆」:就像陪伴一頭老虎,得小心翼翼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隨著孩子的年齡增大,孩子都會進入青春期,有的孩子會陷入青春期的叛逆,讓父母都覺得難以相處。在綜藝節目《朗讀者》上,作家麥家談起了兒子的青春期。作者麥家的兒子進入青春期後,就十分的叛逆,他都不敢去輕易惹自己的孩子,說起那段時間,他就感覺像是陪伴一頭老虎,得小心翼翼。
  • 麥家:整整三年,兒子關緊房門拒絕交流,父親:就像陪伴一頭老虎
    整整三年,兒子關緊房門拒絕交流,父親:就像陪伴一頭老虎著名作家麥家的兒子在進入青春期後變得十分封閉,像所有青春期的叛逆小孩一樣,拒絕與他進行任何交流。兒子的房門,就如同對他的心門,一關就是三年。在麥家的心中,心疼與痛苦交織。
  • 與青春期和解,想成為權威型父母要做這8點才能與孩子保持親密
    我覺得這一點讓我這個研究心理學的人也大吃一驚,同時感覺到現在孩子的心理問題需要根據年齡的劃分去研究。讀完這本書以後我覺得需要注意一個問題就是要正確地認識青春期,所以記住,青春期不等於麻煩期!如何智鬥熊孩子?如何打造為權威型父母?這是需要學習思考的,尤其是作為父母。
  • 《與青春期和解》:成就親子關係雙贏局面,父母可以從這三點入手
    文:喬木《與青春期和解》這本書的作者,是美國傑出的心理學教授勞倫斯•斯坦伯格。他是美國心理學會和美國心理科學協會研究員,也是美國公認的發展心理學專家,他主要致力於當代青少年相關主題的研究。其中,《與青少年和解》算是他的暢銷書之一。說到青春期的孩子,最大的特點就是喜歡和父母對著幹,討厭父母的喋喋不休,想逃離父母的管控。
  • 14歲男孩跳樓身亡:該如何「管教」青春期孩子?父母要做到這5點
    我無法猜測男孩是怎麼想?也無法想像這位母親看著去世的兒子,該有多麼自責!有部分網友說孩子太過玻璃心,也有部分網友認為男孩母親的這種教育方式存在問題。我卻認為,14歲屬於青春期,青春期的孩子普遍比較敏感,自我意識正在覺醒。那麼對青春期的孩子,父母到底該怎麼引導呢?
  • 養孩子一年補習費花掉10個愛馬仕,孩子:我太難了
    孩子上岸考取重點學校,報了十幾個輔導班,養孩子就像開公司,必須捨得投資才能有高回報。這位媽媽為了孩子的教育也是拼了,從孩子小學起,就毅然辭去五百強企業工作,回家做了全職媽媽。成了一位名副其實的培養雞娃的媽媽。
  • 如何和青春期孩子相處?李玫瑾:父親要培養胸懷,母親要學會放手
    李玫瑾老師認為孩子到了青春期,父親要培養胸懷,母親則要學會放手!父親要培養胸懷作家麥家的兒子有一個非常叛逆的青春期,初中三年,兒子緊緊關閉關上房門,拒絕和父母溝通。他的內心總是充滿憤怒,只要交流,一定會發生矛盾。麥家坦言,那段時間,陪伴兒子,就像陪伴一頭老虎。即使很痛苦,麥家依舊選擇沉下心來,主動接近孩子。
  • 《與青春期和解》告訴你從這8個方面入手
    美國天普大學心理學教授勞倫斯·斯坦伯格在《和青春期和解》一書中給出了答案。還有些父母認為,孩子進入了青春期後,願意跟同學們一起玩,不願意跟父母一起玩。事實上,有研究表明,大多數青少年願意花更多的時間和父母在一起。比如說,在一起參加一場特別的活動,分享彼此的愛好,一起完成一項任務等等。有的父母說,我們也邀請孩子一起出去參加活動啊,但是他們就是不願意去。
  • 與青春期和解:做孩子成長關鍵期最好的陪伴者
    青春期是詩意和浪漫的,又是煩惱和憂愁的。作為父母,我們會發現孩子突然發生了變化,他們不再對我們敞開心扉,開始把我們拒斥於自我世界的大門之外,就像我們青年時期一樣。我們曾經責怪過父母不理解我們,現在我們又必須面對孩子的責怪,如此循環持續。
  • 與青春期和解:做孩子成長關鍵期最好的陪伴者
    青春期是詩意和浪漫的,又是煩惱和憂愁的。作為父母,我們會發現孩子突然發生了變化,他們不再對我們敞開心扉,開始把我們拒斥於自我世界的大門之外,就像我們青年時期一樣。我們曾經責怪過父母不理解我們,現在我們又必須面對孩子的責怪,如此循環持續。《與青春期和解》這本書,是理解青少年思想行文的心理學指南。
  • 青春期的孩子不好管?做到這三點,青春不叛逆
    今年註定是個多事之秋,這史上最短暑假還沒完,一出鬧劇一個悲劇就揪住了許多為人父母的心,人們禁不住感慨,究竟要怎麼做,才能幫助孩子平安快樂地度過青春期?他們是怎麼了?他們缺什麼?缺愛嗎?少女想要學鋼琴,父母就買了鋼琴找輔導老師,這不會是一筆小的開支。父母可謂是有求必應,卻依然留不住女兒離去的腳步。少年能夠花3000元製造假的畢業證,說明父母給的零用錢不少。他的家庭也只算是村裡的一個普通家庭。他們的父母絕對是愛著他們的。父母們用自己的方式,盡其所能的給予孩子「愛」,寧肯自己省吃儉用,一定不能委屈了孩子。
  • 青春期的孩子頂撞父母時,請嘗試做這三點
    ;感覺到你可能有些困惑,不清楚孩子是怎麼想的,不知道為何他會這樣;感覺到你可能有些無奈、無助,想找辦法幫助孩子成長,卻不知如何做。除此之外,對於大多數的孩子,在青春期後或多或少都會遇到一些挑戰。從發展心理學上講,這有客觀的身體和心理發展上的因素。進入青春期後,孩子的身體方面有較大的發展,比如個子突然長高了很多,女孩來初潮,男子出現遺精等性的一些發育,在智力方面抽象思維、邏輯思維得到更完善更深入的發展,心理上更渴求獨立、自由,渴望獨立意識。
  • 防止孩子沉迷遊戲,家長要做到三點
    如果孩子出現了沉迷遊戲無法自拔,家長要和孩子一起積極尋求、接受專業的心理諮詢與治療,在專家的指導下,重點做到以下三點:調整心態理性面對孩子出現的問題全面接納孩子,不嫌棄,有耐心,傾聽孩子的訴求。許多沉迷遊戲的孩子是因為家庭環境不良,親子關係緊張,缺少家長的陪伴和鼓勵,感到家長不理解自己的需求,孩子遇到困惑、感到無力,不敢或不願和家長說,久之容易在遊戲網絡中尋找依賴、陪伴和親密感。
  • 青春期的孩子叛逆怎麼辦?分享有效的親子溝通技巧,建議收藏!
    這裡是母嬰親子講堂,每日為大家分享母嬰汽車相關資訊,今天要給大家分享的內容有:青春期的孩子叛逆怎麼辦?分享有效的親子溝通技巧,建議收藏! 一提到「青春期」三個字,很多人自然就會和「叛逆」「不好管」「情緒波動」等詞語關聯起來。
  • 《與青春期和解》:青少年的叛逆,往往取決於我們養育知識的缺乏
    而今天想要跟大家分享的一本書是關於《青春期和解,理解青少年思想行為的心理學指南》,在這本書中,你將會收穫到青春期孩子成長的規律是什麼,更會告訴你,孩子在成長中會遇到哪些問題。如果我們在孩子的成長中遇到問題,而不知道該如何做的時候,這本書給我們很大的一個心理指南,幫助我們化解對青少年成長的誤區,讓孩子伴隨著你們有力的愛支持,孩子才會跨越一個又一個障礙。
  • 與青春期和解:理解青少年思想行為的心理學指南
    《與青春期和解》,雖然裡面得內容對我來說並不算新鮮,但是在看的過程中還是觸發了很多思考。第一章是一個概述,而後三章則分別從具體的方面詳細展示青春期話題——比如青春期早期,作者主要討論的是青春期健康、青少年的大腦與心智、情緒問題、同齡群體、學校教育,
  • 乾貨!親身經歷分享,零基礎應該如何自學編程,做到這三點就好
    乾貨!親身經歷分享,零基礎應該如何自學編程,做到這三點就好,先講講我自己的故事:我大概是從4年前開始學習編程的。最先接觸的語言是lua語言,IDE用的是Codea。當時目標是希望自己能做出一款app出來,但後來沒怎麼認真學lua語言,最終放棄(學習時常:3個月左右)。然後開始學習Android開發,IDE用的是Aide。
  • 青春期的孩子橫衝直撞,父母記住這三點,奠定一生相處模式
    ,更何況還有很多模式沒有經過篩選,我們看著就會彆扭,怎麼看怎麼不順眼?你相信她好,她才會變得越來越好,越來越自立,越來越上進,你不相信他,他怎麼能好呢?而且家長要相信自己,這十幾年的影響給孩子留下的底色,也要相信自己有能力繼續進步,支持到孩子給她一個美好的未來。你心裡有數,孩子是必須要超越我們。
  • 李玫瑾:家有青春期孩子,父母要學會閉嘴
    讀信之前,他特意詢問兒子,能否把電子版發回來便於節目使用。 這個小心翼翼的動作,是他親歷兒子青春期的「後遺症」。傷痛如此之深,讓他至今不敢觸碰。 麥家意識到兒子的青春期,發生在初二,有一天兒子突然關上了房門。 自此,整整三年,上千個日子,這個門再也沒有朝他打開。大部分時間,兒子把自己關在房間裡,沒有人知道他究竟在做什麼。 他不允許有任何人走進,如果被冒犯到,就會選擇離家出走。
  • 怎樣和孩子搞好關係?父母做到這一步,不用怕孩子青春期
    一說到孩子的青春期,總會令不少家長談之色變。在孩子的青春期階段,甚至有不少家長和孩子成了對立面,本來都是從愛的出發點考慮,怎麼最後結果卻適得其反?那是因為你愛的方式不對。在孩子進入青春期這個階段,父母和孩子的最好關係就是:媽媽和女兒要成閨蜜,經常聊點小秘密;爸爸和男孩兒要做哥們兒,比如爸爸帶著兒子去打打球啊,做做運動,倆人一塊兒去玩兒,就是讓他感覺到你們這個關係,這就是好的價值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