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一首七律絕唱,新家落成客人來訪,粗茶淡飯的情意最溫暖!

2021-01-09 文化點心鋪

人們總說:當一個人開始不由自主地懷念過去的時候,就說明他已經開始變老了。這句話,乍聽上去,好像很有幾分道理。可細細思量之下,就會發現它根本經不起推敲。事實上,當一個人害怕失去的時候,他就會忍不住懷念過往,懷念曾經逝去的一切。

所以,一個忍不住懷念過去的人,可能是一位白髮蒼蒼的老年人,也可能是一位失意落寞的中年人,還有可能是一位正處在迷茫和彷徨之中的青年人。然而,無論人們懷念什麼,有一些東西卻是人人都不想失去的,那就是人與人之間最樸實最真摯的情誼。

就像杜甫的這首七律絕唱,新家落成客人來訪,粗茶淡飯的情意最溫暖!全詩如下: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見群鷗日日來。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盤飧市遠無兼味,樽酒家貧只舊醅。肯與鄰翁相對飲,隔籬呼取盡餘杯。

拋開「詩聖」,「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等等這些後人給予的稱呼,單從一個普通人的角度而言,杜甫真是一個很苦命的詩人。除了少年時代度過一段安穩優遊的快樂生活外,成年後的杜甫直到去世,幾乎一直都處在四處漂泊、貧困交加與滿身疾病之中。就像宋代詩人徐鈞在其《杜甫》一詩中寫得那樣:萬裡飄零獨此身,詩魂終蠻浣花村。寧貧寧凍寧飢死,一飯何曾忘至尊。」

或許也正是因為如此,對於杜甫詩歌中那些稍顯溫暖與歡快的作品,人們即深受感動,也為詩人能獲得暫時的安穩生活而高興。在這些詩作中,杜甫放下了責任與大義,只是單純地記錄生活中的一些小美好,像一個普通人一樣去感受生活享受生活。這樣的杜甫少了些許悲苦和聖人的高大,多了些許親切與平凡。

正如這首《客至》,不過是描寫了日常生活中客人來訪,賓主盡歡的普通場景,可是卻暖透了千年時光!這時的杜甫,帶著一家人歷經千辛萬苦,來到了四川成都。在朋友的幫助下,一家人也終於有了一處安身之地,即杜甫草堂」。這對受盡磨難的杜甫一家人來說,真是有如世外桃源一般。

草堂雖然很簡陋,但周圍的環境卻非常的清新雅致。你看,那春水環繞著草堂,一群美麗的水鳥在草堂前飛來飛去。詩作開命,簡練而樸實,用白描手法寫出了草堂的環境,詩人的欣喜之情隱藏在字裡行間。草堂地處偏僻,平時很少人來,所以門前也長滿了野花野草。可是,今天一向緊閉的家門,要為一位遠道而來的客人打開了。

詩人飽經滄桑,四處飄零,如今得一遮風避雨的草堂,自然十分的滿足稱心。因此,在詩作前兩聯中,詩人的心情是安寧而舒暢的。今天,又恰逢好友前來,真是喜出望外。一句「蓬門今始為君開」,情韻深厚,令人動容,也為後面的賓主盡歡做好了鋪墊。

可是,詩人家貧,草堂又偏遠,他只能拿一些陳年濁酒和普通菜餚來招待友人。或許是感到有些歉意,為了讓友人喝得盡興,詩人說:「如果你不介意的話,我就把鄰家老翁叫來,陪你一起喝幾杯吧!我只要站在籬笆旁邊叫幾聲就可以了。」

多麼平淡的字眼,多麼溫暖的詞句,多麼樸實的情意,這首《客至》充滿生活情趣,真摯感人,即有對生活的切身感受,又有人與人之間純樸真切的情意。千百年來,它不知道溫暖了多少人心。試問,誰不喜歡它?誰不懷念詩中的真情呢?

(註:文中圖片皆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本作者刪除。感謝圖片提供者)

相關焦點

  • 杜甫很愜意的一首詩,盛情款待客人,充滿了濃鬱的生活氣息
    說道現實主義大詩人杜甫,他的詩沉鬱頓挫,讓人讀來像是充斥著數不盡的愁緒,那個時代造就的他太不幸了。他的「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感傷國事,花鳥皆為之傷心流淚。再有「明日隔山嶽,世事兩茫茫」,一到分別,想到再見的茫茫不覺頓覺悽愴啊。誠然杜甫在戰亂的影響下,寫就了這些壯麗沉鬱的佳作,雖然有陰霾,但生活還是充滿美好的。
  • 杜甫一生顛簸流離,卻也寫出了一首歡快自在的七律
    仕途的不順,戰亂帶來的他跟隨百姓們流離失所,更讓杜甫能夠深入社會,真切認識到現實的黑暗和百姓遭受的苦難。杜甫的詩調大多沉鬱頓挫,通過他的詩篇也能反映出大唐王朝由盛轉衰,這一歷史過程中的時代風貌和社會動蕩。
  • 杜甫最著名的一首七律,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唐朝的詩人可謂是多如牛毛,而且這些詩人大部分人的作品,也都流傳了下來,這其中最為著名的當屬李白和杜甫,兩個人對唐詩,可以說是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一個被後世稱為「詩仙」,另一個則是被稱為「詩聖」,僅僅是從這一點便足以看出兩個對於唐詩的貢獻,而且他們兩人無論是七絕、五言,還是七律,那都是信手拈來
  • 杜甫在草堂招待客人,一首唐詩充滿生活氣息,頷聯請不要過分解讀
    在今天的成都,還有為紀念杜甫而建造的杜甫草堂。當年杜甫四五十歲的時候,曾經在此地居住了一段時間。雖然故鄉是洛陽,但是杜甫的後半生基本上都是在漂泊當中度過的。在成都安頓下來,對於他人生的結局來說,已經是一段充滿安慰的歲月。
  • 杜甫最著名的7首七律詩,尤其是最後一首,被譽為唐人七律之冠
    詩人杜甫在這其中,李白的長詩、杜甫的七律是其中的佼佼者。尤其是杜甫的七律,不但內容深刻,同時格律齊整,可謂唐文學殿堂中的精品之作。杜甫一生作詩很多,七律大約有155首。本文節選了杜甫最著名的7首七律詩,我們可以感受到其中老杜的詩歌風格,尤其是最後一首,被譽為「唐人七律之冠」,非虛言也。1、 秋興八首(其一)《秋興八首》一共有八首,都是七律。
  • 杜甫最「無意為詩」的七律,50歲寫出經典唐詩,看似平淡句句有味
    公元761年,50歲的杜甫終於落腳成都。經歷了多年的顛沛流離,終於結束了長期漂泊的生活。他在這裡安頓下來,那一顆漂泊的身心在這裡也得到了暫時的休整。也就是在這一段時期,他終於恢復了平淡的生活。這首唐詩就是杜甫的《客至》,所描繪的內容非常簡單,就是寫客人要來了,杜甫準備打掃家裡迎接好朋友。這一首唐詩的語言非常的質樸,甚至可以說是「無意為詩」而寫成的經典七律。詩歌的一開始就充滿了歡快的語調。「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見群鷗日日來」,杜甫居住的地方實在是太美了。南北綠水環繞,春意蕩漾。
  • 王維很有名的一首七律詩,可以和杜甫並駕齊驅,意義很深刻!
    王維很有名的一首七律詩,可以和杜甫並駕齊驅,意義很深刻!文|小航的紅樓詩歌夢在唐詩的海洋中,七律詩,五言詩一直是詞碑。今天我們來說下七律詩詞的代表意義,第一次講到這個名字估計很多人的印象是杜甫,杜甫的詩代表著一種濃重的歲月感,他的七律詩是空前絕後的,讀起來慷慨,特別解心事。七律向來是唐詩長河中最有韻味的,但並不是杜甫的才算是好作品。其實七律之前也有個非常著名的,他幾乎是可以和杜甫並駕齊驅的。
  • 杜甫一首待客詩,之所以入選高中教材,恐怕還在「客」字上
    也就是說,當時的杜甫,並沒有受到人們的重視,比他官大、名氣又大的詩人太多了,但他的驕傲可一點都不比王維、高適等人少。今天介紹的一首詩,是杜甫的待客詩,他對於老友的到訪欣喜異常,很是熱情。但作為這樣的作品,比之杜甫其他更有影響力的詩篇,一定要有獨到之處,才能夠被選入高中語文教材。而這一點,正是今天所要說到的,被選入教材的原因,恐怕還在一個「客」字上。
  • 杜甫在衡陽的生命絕唱
    在他人生最後歲月,避亂湖南,他又把生命的絕唱留在衡州和湖湘大地。杜甫流離湖南期間,曾三度抵臨衡陽,或遙望衡嶽,或寄情雁峰,或孤舟耒水,或羈留衡州,留下生命中一段經典的絕唱:「萬裡衡陽雁,今年又北歸。雙雙瞻客上,一一背上飛……」(《歸雁》)。衡陽是杜甫人生的最後驛站,對于衡陽,他有一種難以釋懷的生命情結。
  • 模仿杜甫最像的一首詩,杜甫詩集差點編入,原來作者是李商隱
    詩篇不像技術,這模仿之中最難模仿的便是詩詞整體的藝術氣息,有趣的是這最難模仿之處,也是人們最好鑑別是否模仿之處。詩仙李白才華橫溢,驚為天人,如此汪洋恣意的詩篇,即便是想要模仿也是不可能的,因為這幾乎不像是凡人寫的。
  • 杜甫很著名的一首詩,被評為「七律鼻祖」,短短4句恢宏而悲壯
    文/顧無【引觴漫談】最近特別喜歡杜甫的詩,買回來中華書局的《李太白全集》幾乎沒怎麼看,全在鑽研唐詩三百首中的杜詩,還有他特別著名的幾首七律組詩,秋興八首,詠懷古蹟五首,這些詩篇後續都會出賞析與大家一起分享
  • 杜甫寫得最隨意的一首七言律詩,充滿了濃鬱的生活氣息
    杜甫:唐代最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與李白共同代表了唐詩的最高水平。杜甫,這位家喻戶曉的詩人,古往今來,受到了眾多文人的讚美,今天,我們就來欣賞杜甫寫得最隨意的一首七言律詩,全詩一反「沉鬱悲愴」的風格,沒有憂國憂民,有的只是濃鬱的生活氣息,它就是——《客至》。全詩如下: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見群鷗日日來。
  • 杜甫的一首待客詩,感情真摯,帶著濃厚的人情味,讓人欣喜!
    杜甫在成都的草堂落成之後,終於結束了長期漂泊、顛沛流離的生活,在約摸五十歲的時候有了自己的安居之所。久經離亂的詩人,得這一暫住之所,即使條件沒有那麼好,也足以讓人滿足欣慰了,更何況草堂周圍風景優美,閒居在此,也別有一番風味。
  • 六甲番人讀唐詩|杜甫《閣夜》,七律經典,格律毫無瑕疵
    杜甫的《閣夜》是一首很有名的七言律詩,入選了《唐詩三百首》,被歷代詩評家讚賞推薦,其詩如下:歲暮陰陽催短景,天涯霜雪霽寒宵。五更鼓角聲悲壯,三峽星河影動搖。這首詩寫於大曆元年(公元766年)冬,當時杜甫四十五歲,正寓居夔州西閣,連年戰亂,讓杜甫的心情很是沉重,而李白、高適等好友在前幾年均已去世,歲末寒夜,杜甫傷亂思人,最終創作了這首千古絕唱。
  • 杜甫《登高》,韻腳回杯哀來並不押韻,怎麼還被稱為七律第一呢?
    又如杜甫這首登高中,急,原先是入聲字(仄聲),今天是變成了平聲字。二、 杜甫登高古今七言律第一杜甫與李白,是唐朝詩人的兩座高峰,人稱詩聖與詩仙。但是杜甫的詩壇地位在生前並不太高。《登高》七律第一的評價,是明朝人的說法:杜「風急天高」一章五十六字,如海底珊瑚,瘦勁難名,沉深莫測,而精光萬丈,力量萬鈞。
  • 李商隱模仿杜甫寫了一首詩,沉鬱頓挫,幾乎以假亂真
    最終真正將七律發展完善並推至高峰的則是詩聖杜甫。杜甫之七律格律嚴謹、用字精煉、風格雄渾,且題材開闢了七言律詩的境界,時事政論、身世懷抱、風土人情、文物古蹟,一概熔鑄於精嚴的格律之中,可謂把這一詩體的價值提到了足與古詩、絕句並立相峙的高度。但自杜甫以後,唐代七律又有些沒落,中唐七律乏善可陳。
  • 唐詩三百首中排名第一的七律,非杜甫的《登高》莫屬
    能在《唐詩三百首》中排名七律第一,在全唐詩乃至所有詩中就都能排名七律第一了。詩歌的體裁不同,有古詩、律詩、絕句、樂府等多種,其中以五言和七言為多見,四言、三言、六言等比較少。在古詩的範圍內,沒有人能和李白比,在律詩的範圍內,沒有誰能和杜甫比。
  • 李白爭強好勝寫了一首七律,也沒能蓋過這「唐人七律第一」的唐詩
    當年李白登上黃鶴樓,正要詩興大發,卻不料看到崔顥的一首《黃鶴樓》,其中更有「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名句,頓時沒有了寫詩的底氣,直言「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而後的李白還是不服氣,畢竟這是性格使然。他極富才華且又極度自信,如何能輕易認輸?
  • 10首巔峰唐詩七律,杜甫獨佔5首,李白和崔顥各有1首
    七言律詩是唐詩中最主要的形式之一,七律格律嚴謹,可以融入深刻的思想和高超的藝術。唐人七律之中,以杜甫的成就最高,杜甫的七律,可謂包羅宇宙,寫盡人事。如果要試著排出唐詩七律的十魁首,自然杜甫居多。以下是根據每首七律的思想、藝術成就,以及流傳度試著綜合排名。
  • 涓涓雋語七律.冬日暖陽,溫暖陽光和愛是冬天最亮麗的風景
    沐浴著溫暖的陽光,讀著溫暖的文字,涓涓的詩心泛濫,想 作一首溫暖的詩配合這陽光和溫暖,於是一首七律.冬日暖陽便應運而生了。七律.冬日暖陽杲杲朱羲勝淑光,含情脈脈繞軒窗。七律.冬日暖陽是仄起首句入韻式,用韻平水韻下平七陽。註解杲杲:形容太陽明亮的樣子。朱羲:太陽的別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