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廣州12月10日電 (郭軍 葉智輝)廣東民航醫療快線(966120)近日與鐵路部門合作,成功實施全國首次高危早產兒保溫箱滇粵高鐵轉運任務。9日晚23點32分,隨著廣東民航醫療快線的醫護人員成功將一名27周僅重1Kg的高危早產兒推進廣東省婦幼保健院NICU的病房,林氏夫婦一直繃緊的眉頭終於稍稍放鬆了一點。,眼睛閃著淚花對醫護人員連聲道謝。
到達廣州南站將女嬰轉移至966120救護車上 葉智輝 攝
記者從10日從廣東民航醫療快線了解到,事情源於12月6日,林先生的妻子在雲南大理不慎早產,生下27周僅1Kg的女兒。該早產兒立即被送到雲南大理某三甲醫院NICU搶救治療,診斷為新生兒呼吸窘迫症候群、先天性肺炎、極低出生體重和高危兒,情況相當嚴峻。由於當地醫院醫療條件有限,林氏夫婦急切渴望能將女兒送回廣東省婦幼保健院治療,於是在12月7日下午聯繫廣東民航醫療快線。
醫護人員在高鐵上調試醫療設備 葉智輝 攝
民航醫療快線接到該任務後,十分重視,立即與廣東省婦幼保健院的專家聯合成立了專案小組跟進,通過一系列的病情評估和各種轉運方案預演,最終還是決定選擇通過高鐵轉運比較合適。但7號和8號去大理的高鐵票早已售空,飛機又不能攜帶將近40Kg的新生兒保溫箱和其他醫療設備,專案小組最後決定兵分兩路,民航醫療團隊通過救護車攜帶藥品和醫療設備7號晚出發,省婦幼團隊8號直飛大理匯合。
12月7日晚上23點,民航醫療團隊整裝待發,星夜兼程趕赴大理。在去大理的路上與當地醫院和鐵路部門不斷溝通。溝通過程中當地鐵路部門表示沒有執行過這樣的案例,擔心使用車上電源會影響行駛安全,這使轉運任務陷入了新的困境。民航團隊並沒有氣餒,一方面繼續和當地鐵路部門深入溝通,另一方面設計備選方案:從大理通過救護車將女嬰送至昆明再搭乘高鐵回粵,民航醫療團隊甚至連高鐵票都已經購好,但這一方案對這名高危早產兒也是一次的考驗。幸好通過醫療快線領導介紹醫療快線航空、高鐵、救護車大量成功轉運經驗,以及得到了國家的鐵路和衛生部門認可,大理的高鐵站及鐵路公安部門領導在了解了女嬰的情況後,放心接受了民航醫療快線的執行方案,並開通綠色通道,醫療團隊可繼續執行原方案,大大降低轉運的風險。
醫護人員在觀察女嬰情況 葉智輝 攝
通過26小時1700多公裡馬不停蹄的行駛,救護車終於在12月9日凌晨1點到達大理醫院,與省婦幼團隊匯合,稍作休息後早上7點來到醫院評估女嬰病情,8點30分從醫院出發前往高鐵站,9點30分在當地鐵路公安的帶領底下,通過綠色通道,直接將車床送至站臺候車。列車準時在10點開出。沿途由於女嬰的病情危重,且先天性肺炎,一直靠呼吸機維持,民航醫療團隊為確保萬無一失,制氧機也攜帶兩套。晚上22點15分,列車順利靠站。一早就在站臺等候的醫療快線工作人員將車床推到6號車廂門前,接上女嬰後同樣通過綠色通道出站,並立即趕赴廣東省婦幼保健院,23點32分,醫護人員將女嬰推進省婦幼NICU的病房之後,轉運任務宣告完滿成功。(完)
【編輯:郭澤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