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與生俱來的孔子追隨者,一個行動上的清教徒,一個信仰上的佛教徒,一個性格上的基督教徒。卡朋蒂埃這樣評價這個人。
我們先來看看這兩個人的身份。主角叫做丁龍,百科上說他18歲到美國,但據我所知,他是在十八歲那年被賣到美國去當勞工。當時的中國正值清朝末年,慈禧當政,混亂和腐敗到什麼樣想必大家都十分得清楚。國家弱,人民自然會被其他國家看不起,更別說這種被人賣到異國他鄉的小屁孩,他只能做著卑微的勉強維持溫飽的勞工,社會的最底層。
但是卡朋蒂埃是誰?一個律師,因為淘金賺了一大筆錢,還建立了自己的城市,在城市裡建立了碼頭學校等等。因為他曾經在加州做過國民自衛隊,他還被人稱為將軍,這樣的人為什麼會如此高度評價丁龍這種卑微的勞工呢?
這之間有兩段小插曲,第一段自然是相遇,卡朋蒂埃那麼有錢肯定會找一些僕人,丁龍就在其中。第二段插曲,就是國外的富豪自然會有一些這樣那樣的富人病,卡朋蒂埃沒有例外,他的脾氣十分火爆,在一次酒後,衝著僕人們大發雷霆並將所有人都趕走,泥人還有三分火性,更何況是受了無妄之災的僕人們,他們就紛紛逃走了,只有丁龍留了下來。讓看著滿目荒涼後悔的卡朋蒂埃十分感動,他問丁龍為什麼不走,丁龍告訴他,在家鄉有一位叫做孔子的聖人,他告誡我們侍奉一個人就要終身視他為主,所以不走。卡朋蒂埃十分震驚,問他是不是讀書人,可丁龍卻說他們祖祖輩輩都是文盲但是這句話卻是祖輩流傳下來的家訓。丁龍還對卡朋蒂埃說,你為人很好,就是脾氣差。卡朋蒂埃將丁龍提拔為管家,還承諾一定要改正自己的脾氣,就這樣,兩人不再像主僕,而是和朋友一樣。
後來丁龍年邁,卡朋蒂埃問他有沒有什麼想做的事情,丁龍說:我想你以你的名義把我所有的積蓄投到美國最好的大學,建立中文系,讓他們去認識我的國家和文化。因為丁龍平日總是省吃儉用,晚年也有了12000美元的資產。卡朋蒂埃答應了,還多捐了十萬美元,設置了丁龍講座,並在以後的日子裡對哥倫比亞大學有求必應,捐了不少家產,這也是國外第一個擁有中文系的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