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沒有學方程之前,可能有些同學覺得年齡問題不好做,很容易被繞暈。其實在年齡問題當中隱藏著一個重要的不變量,那就是年齡差。因為不管年齡大小,每個人一年都只增長一歲。
我們一起看兩道和年齡問題相關例題。
爸爸今年43歲,兒子11歲,多少年後爸爸的年齡是兒子的3倍?
分析:這是一道年齡問題,大家想一下,數年之後爸爸年齡是兒子的3倍。也就是說,爸爸比兒子年齡多2倍。也就是說,這道題其實是個差倍問題。這個2倍是多大的年齡呢?也就是爸爸比兒子大的年齡,這個年齡差是不會隨著時間的改變而發生變化的。
爸爸比兒子大:43-11=32(歲)
32÷(3-1)=16(歲)。這個年齡是數年之後兒子的年齡,具體是多少年後,需要用這個年齡減去現在的年齡。
16-11=5(年)
也就是5年之後,爸爸的年齡會是兒子年齡的3倍。
我們可以驗算一下:(43+5)÷(11+5)=48÷16=3(倍)
與題目完全相符。
這種題目如果沒有抓住它的關係量,解決起來確實很麻煩,因為非常繞。
年齡問題當中的和差倍問題,與一般的和差倍問題的解題思路是一樣的,最大的區別在於這類問題中,年齡差是不會隨雙方年齡增長而發生任何變化的。
我們一起看另外一道年齡問題。
兩年前小明和爸爸的年齡和是34歲,明年爸爸的年齡剛好是小明年齡的4倍,問:爸爸前年多少歲,小明今年多少歲?
分析:這道題也是一道與倍數相關的年齡問題。
在這一題當中,題目告訴我們的是兩年前兩人的年齡和。以及明年兩人的年齡倍數關係。
兩年前與明年之間的時間跨度是3年。每個人的年齡都各增長3歲,所以這三年中兩個人的歲數總共是增長了6歲。
到明年的時候,兩人的年齡和就是34+2×3=40歲。所以這一題其實是一道和倍問題。
小明爸爸的年齡是小明年齡的4倍,也就是說包括小明自己本身的年齡是:4+1=5(倍),求出一倍量就小明的年齡了。
40÷(4+1)=8(歲)
但是到這一步並沒有算完,這裡算出來的是明年小明的年齡,那麼今年的年齡還得再減一歲。
8-1=7(歲)
到這一步,我們可以分別推出兩人前年的具體年齡。
前年爸爸:8×4-3=29(歲)
前年小明:8-3=5(歲)。
我們可以驗算一下,29+5=34(歲)
(29+3)÷(5+3)=4(倍)
完全符合題目。我們一直強調做應用題花一兩分鐘,把算出來的答案再代入題目,是很有必要的。因為可以快速判斷出我們的解答是否有誤。
上一題中最容易忽略的是:很多人算出小明的年齡為8歲,卻忘了這是明年的年齡,做到這一步錯了真的很可惜。這也一個細節問題,但這往往也是題目的一個陷阱。
另外年齡問題中如果算出來的年齡,比較離譜也基本能知道解題過程中出現了紕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