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分裂教會,這位聖人卻推動了教會的合一

2021-01-11 騰訊網

教宗方濟各宣布將於10月13日在梵蒂岡舉行封聖大典,將包括紐曼樞機在內的5位真福列入聖品。

據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方濟各7月1日上午在梵蒂岡宗座大樓克萊孟廳主持了公開樞密會議,宣布將5位真福冊封為聖人。封聖大典將於今年10月13日在梵蒂岡舉行,屆時正值亞馬遜世界主教會議召開期間。

新聖人是:英國的若望·亨利·紐曼(John Henry Newman)樞機、義大利的若瑟比納·萬尼尼(Giuseppina Vannini)修女、印度的曼其迪揚(Maria Teresa Chiramel Mankidiyan)修女、巴西的杜思·洛佩斯·龐特斯(Dulce Lopes Pontes)修女,以及瑞士的在俗奉獻生活者(Margarita Bays)瑪加麗塔·貝斯女士。

紐曼樞機1801年生於倫敦,年輕時被祝聖為聖公會的執事。後來經過反省和祈禱,認識到羅馬教會是耶穌基督訓導的真正守護者,於是皈依天主教。他的一生是尋求真理的朝聖之旅,將自己的皈依比作在經歷了一場狂風暴雨後抵達港口的旅程。1847年,紐曼在英國創立了聖斐理伯內利司鐸祈禱會,並且蒙良十三世教宗擢升為樞機。他於1890年8月11日在伯明罕去世,2010年9月19日本篤十六世教宗在同一座城將他冊封為真福。

龐特斯修女1914年在巴西薩爾瓦多出生,俗名瑪利亞·麗塔。6歲喪母后由姨媽負責她的教育。18歲加入聖母無染原罪傳教修女會,取名杜思修女。她的聖召受到聖女小德肋撒一生的啟迪,決意以愛的微薄舉動為社會服務。她創立了勞工聯盟和基督徒工人運動、收容病患,以及創辦了聖安東尼醫院。

杜思修女在生命的最後30年中身體非常虛弱,只有30%的呼吸能力。1992年3月13日,她在聖安東尼會院安息主懷。2001年,一位婦女產後大出血,醫生們毫無辦法,但這位婦女的家屬求杜思修女代禱,結果出血立即停止。因著這個奇蹟,杜思修女被冊封為真福。

萬尼尼修女1859年7月7日生於義大利羅馬,領洗時取名朱迪塔。她在4歲時喪父,3年後又失去母親。朱迪塔32歲時遇到一位靈醫會的神父,在他的啟發下於1892年2月2日與另兩個同伴創立了聖嘉祿婢女會,為病患提供服務。朱迪塔擔任新修會的總會長,取名若瑟比納修女。1911年2月23日,若瑟比納修女在罹患嚴重的心臟病後安然離世。1994年10月16日,若望保祿二世教宗將她冊封為真福。

貝斯於1815年9月8日生於瑞士錫維裡茨,以裁縫、家庭婦女和要理傳教員的身份度在俗奉獻生活。她的生活簡樸,但並沒有與世界隔離:在文化鬥爭(Kulturkampf)期間,她支持天主教刊物。貝斯印有五傷,這恩典徹底改變了她。教宗庇護九世於1854年12月8日欽定聖母始胎無染原罪的信理時,患有腸癌的貝斯奇蹟般的痊癒了。這個恩寵促使她更加勤於祈禱,盡力回應近人的多種需要。1879年6月27日,貝斯在她的家鄉去世。1995年10月25日,她與瑞士兩位修女被若望保祿二世教宗冊封為真福。

真福曼其迪揚1876年4月26日在印度喀拉拉邦出生於一個沒落的貴族家庭,從小從母親那裡接受了基督信仰教育。她12歲時失去了母親,年紀很輕就已將自己的生命奉獻給上主,專心照顧病人和臨終者。後來,她與3位女伴開始為堂區服務,探訪和安慰最需要幫助的人、孤兒和重病者。

在神師的建議下,曼其迪揚創立了聖家修女會,並獲得主教的批准。新修會除了祈禱和默想外,主要的工作是為女青年提供基督信仰教育、照顧病人,尤其是重症患者和臨終者、幫助有需要的人。這位修女在創辦了多所新會院、學校、寄宿學校和孤兒院之後,於1926年6月8日去世。她所提供的服務傳到世界的許多地方。

曉明之星照東方微信公眾號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改革宗信仰與中國教會合一(1)_下
    ,但是,也重複了上一代的家長型的領導模式,所以,很自然的性格不合就會帶來教會的分裂,一間變兩間,兩間變四間等等,很少是兩三間再回來合併的,目前費城三一教會是很少有的一個例子,所以,我從年輕看到敬虔、復興、受苦帶來合一,但是,看到華人教會的合一是實用主義的形式所造成的缺乏的是教會論。
  • 見證 培根的見證:論宗教(教會)的合一
    因為您從他們的教會主要牧者和長老們(竟然)是詩人(就)可以想像出他們(持)的是什麼樣的信仰了。   但真實的上帝是有這樣的性格的:即--祂是個忌邪的上帝;因此,祂的崇拜和宗教,是不會容忍大雜燴和搭檔的。  因此我們要講一些宗教合一的話:什麼是合一的果子;什麼是合一的結合力;什麼是合一的手段。
  • 羊群腳蹤 | 認識教會 第四篇 教會的立場
    什麼時候,我們一從立場偏到情形去,教會就快要分裂了。這是非常危險的事。我再說,關乎教會問題,什麼時候有人離開立場,去注意屬靈情形,不必多久教會定規要分裂。這不是說,我們不應該屬靈,不應該好。我們要求主憐憫我們,叫我們的光景天天有進步,越過越好。我乃是說,教會的準確性,絕不在好壞的情形上,乃在立場上。你我什麼時候一離開立場,對於教會的斷定馬上就飄搖無定了。
  • 教會的四大特徵
    或弗4:4——6節   B.教會訓導:325年的尼西亞信經宣告:「我信唯一、至聖、至公、從宗徒傳下來的教會」。   C.教父見解:亞力山大的克萊孟曾說:「多麼美妙的奧跡啊!宇宙天下只有一位父親,只有一位聖言, 也只有一位聖神,到處都一樣。也只有一位童貞女成了母親,這位母親我愛稱她為教會」。
  • 「政教分離」,攸關教會生死存亡!(上)
    我們當今這個末世墮落的一大標誌就是,各種神所不喜悅的混合:各種性別的錯亂,人和機器的結合,人和動物基因的融合,這些混合背後有著魔鬼的推動,到了高潮就是人與魔鬼的混合體,如同大洪水之前,神的兒子們(墮落天使)與人的女子們的結合,那就是敵基督的時代到來的標誌。在這混合的末世潮流中,政治和宗教的融合,尤其是代表神的教會與世俗政權的融合,是其中一股最為強勁的逆流。
  • 何為教會?——讀優西比烏《教會史》有感
    過去親朋好友同學聚會,總會被問到什麼是教會,解釋一番之後,他們仍是一臉茫然,我只好說:「等你信了主進入教會就知道了。」但是,在教會的時間久了,經歷的事情多了,有些問題會在我心中縈繞,也常成為我家餐桌上的話題:「我們信主的人就知道什麼是教會嗎?真知道教會屬於基督耶穌嗎?真知道教會是永生神的家嗎?若知道,為什麼有人在神的家中說話如此隨便?行事草率不計後果?
  • 銀川17歲女孩給教會提案:資源共享,促進合一
    近日,銀川有一位17歲的女孩(化名:曉雲)在和基督時報網站同工交流時大膽提出自己對銀川教會的盼望,她希望北京和銀川的教會能夠資源共享,互相學習,促進基督身體的合一。當筆者聽到這樣深刻的想法竟是出自一位17歲女孩的口時,不禁感到驚訝,隨後又感受到神的工作實在奇妙,不斷在青少年身上做工。
  • 有人教會你愛,有人教會你珍惜,而有的人用離開教會了你成長!
    有人教會你愛,有人教會你珍惜,而有的人用離開教會了你成長!人的一生,會遇見許多人,有的人教會你愛,有的人教會你珍惜,而有的人用離開教會了你成長。無論你遇見的是哪一種人,都沒有對錯之分。世界上最幸福的,不是有人把你捧在手心愛你,而是有人值得你全心去愛。感情的世界裡,有的人比較幸運,早早地就遇見了白頭偕老的愛情,而有的人,要跌倒很多次,才會遇見那個真正心疼自己的人。如果不曾相逢,也許心緒永遠不會沉重,如果真的失之交臂,恐怕一生也不得輕鬆。你佔有了我百分之六十的運氣,百分之三十的細膩。
  • 學習教會歷史有感(我的反思)
    綜觀後來的教會歷史以及現今的教會狀況,我們要說,幾乎沒有學到正面的教訓!反而在此錯誤上繼續推進,甚至愈來愈烈!雖然我們需要本著聖經對教義做精準的定義,但是對不同觀點的人或教會進行定罪和排斥,這對於教會的合一與引領人歸正沒有絲毫的益處,反而是將那些不同觀點的人或教會拒之於千裡之外!
  • 基督教丨啟示錄中七個獨立的金燈臺是教會的表號
    初代教會雖然遭受了大逼迫,但信徒無論在信心、愛心和大能方面為基督作了美好的見證,福音得以廣傳,教會合一!教會在發展過程中受到了宗教的汙穢,就在這末世,各宗派林立,各樣的異端邪教瘋狂滲透,許多離經叛道的事件頻頻發生,教會表面的復興卻隱藏著大量危機!
  • 東方正教會?東方教會?
    東方正教會?東方教會?東正教,東方正教會,東方教會,三者名稱相近,無數人會將此搞混,不少譯者也無能為力,中文資料大多翻譯有誤,那麼他們到底有什麼區別呢?本文就帶你來比較三者不同!•東方正教會(Oriental Orthodox Churches)則是指多個教會(Churches),其包括:亞美尼亞使徒教會、埃及科普特教會、衣索比亞臺瓦西教會、敘利亞雅各派正教會,這些教會均是不接受神人二性,故可以稱之為基督一性論教會。
  • 教會捲入社會議題的危險
    當然,同性戀、墮胎、女權、幫助窮人等這類議題是教會一直都在關注的。這些議題對我們這個滿有社會意識的時代來說帶有切身實在的關係。教會若對這些議題不在乎,也沒有立場,那教會就會漸漸被淘汰,且不切實際。但若教會過度對這些議題關注且捲入其中,那教會就會陷入一種「失去天國的關注」危機。教會講臺也就慢慢被這些議題佔據,基督所賜純正的救贖福音也就會變質為社會福音。
  • 天主教有關組織就梵蒂岡無視中國教會主權擬冊封所謂「聖人」事...
    新華網北京9月26日電中國天主教愛國會、中國天主教主教團今天就梵蒂岡擬於10月1日冊封120名「在中國致命」的所謂「聖人」事發表嚴正聲明,對這一嚴重傷害中國人民感情,企圖借「封聖」歪曲和篡改歷史的行徑表示憤慨。
  • 什麼是合一?
    在許多教會中,都存在著同工之間不和睦、相咬相吞、不能同心的現象。有的是面上和平、暗中對抗。有的則是毫不顧忌、針鋒相對。甚至到最後,有些就只有走向分裂了。分裂之後也還不算完,各自帶一群人視對方教會為敵,雖然同在一個村、同在一條街道兩旁,卻是老死不相往來。若是聽聽雙方的講臺信息,或許還都在那兒大講特講「合一」之道。讓信徒以為,我方是想合一的,造成的分裂的責任應該由對方負責。
  • 從一位離開教會的姊妹反思:教會還是充滿愛的地方嗎?
    我與這位姊妹聯繫,她才告訴了一些讓她心冷導致她想離開的事。第一件事情:無辜躺槍,被拋棄這位姊妹的一位親戚離開教會,於是其他人就認定這姊妹也會隨著親戚而離開教會,姊妹一再表態,沒有要離開的想法。有人說,肢體之間錯誤的,應該立即指出來,免得對方去了地獄。是的,教會存在的目的之一,就是教導人歸正。可是不要忘記了,耶穌是怎麼說的。馬太福音22:37-40「耶穌對他說:你要盡心、盡性、盡意,愛主你的神。這是誡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其次也相仿,就是要愛人如己。這兩條誡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總綱。」
  • 【普世教會】聖座教義部兩道新法令:敬禮新聖人的慶典與七個新頌謝詞
    聖座教義部兩道新法令:敬禮新聖人的慶典與七個新頌謝詞 聖座教義部完成了本篤十六世牧職期間啟動的工作,頒布兩道新法令:在彌撒的特殊形式中,增加了敬禮對1962年後封聖聖人的慶典,以及七個新的頌謝詞。但是採用與否,可自由選擇。
  • 教會應該如何付牧師工資?
    原文連結:http://behold.oc.org/?p=24988 讀了《舉目》52期的《絕對服從?—從服從牧師談教會架構》和50期上的《對教會的八個困惑》,很有感受。《絕對服從?》中談到,「在我們教會附近,過去10年裡,最少一半的華人教會分裂過。教會分裂在信徒中造成的傷害,不可估量」。筆
  • 【歸正之窗】二千年教會歷史巡禮
    過二十世紀以來,成千上萬的基督徒知道『教會』這名稱,卻少有人對教會有正確的認識,也沒有多少人注意教會。然而,以弗所書清楚啟示,教會乃是神在基督裡所定永遠旨意裡的事,是神永遠計劃裡的事。可見,教會乃是神心頭所最在意的。
  • 好書推薦 | 心意更新的教會
    我從他身上所學到的一切幫助我建立了紐約的救贖者長老教會,我們都致力於將斯託得的信念落實出來。《心意更新的教會》是這世代基督徒最好的嚮導。——提摩太·凱勒 有人說,在20世紀的聖靈論的爭議結束之後,進入21世紀,繼之而起的將會是教會論的爭論。
  • 【歸正之窗】教會歷史1~12
    雖然東方教會和西方教會發生分裂,也就是羅馬天主教和東正教之間的分裂一直到11世紀才發生,但是第二世紀隨著羅馬教會獲得最高權柄,就已經種下了分裂的種子。權力的分歧、方法的分歧和教義的分歧混合在了一起。189-199年的羅馬主教維克託一世就曾經威脅要開除小亞細亞的東方教會,因為他們在復活節的具體日期上和他產生了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