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理想中的快樂教育,孩子會真的快樂嗎?只會留下遺憾!

2020-12-16 小貝育兒師

同事柯子最近很煩,都不敢見同學。又到了期末考,同學聚會曬網成了標配,而且同學的孩子年齡也相仿,也就有了對比,討論更加熱烈。別人的孩子考個95就說發揮不好,而柯子的兒子成績都是班級的下遊,考個90分都覺得很滿意。柯子在這種巨大的反差下,十分煩躁。

柯子也有檢討過自已,一直以來他都不想看到孩子壓力這麼大,求學的道理剛剛開始,如果小學就這麼累,那以後該怎麼辦。而且柯子也想孩子有一個快樂的童年,這樣對孩子的心智也比較健康。

正因為有這樣的想法,柯子從孩子上小學以來,在孩子學習上也沒有用過太多心思,回家也不催孩子寫作業和檢查作業。對孩子的單元考成績考好固然表揚,考不好也沒有責備,也不來不焦慮,只是輕描淡寫地說:「下次努力一些」。

至於興趣班和補習班,基本上也是隨小孩的意思。所以不僅寫字畫畫,作文和英語也沒有補習。倒是孩子學過羽毛球,籃班,跆拳道,倒也不是孩子特別喜歡體育運動,是孩子學一段放棄了,再學另一種,到現了也沒有什麼比較有興趣的。

「快樂教育」是現在被許多家長神話了的教育模式,認為在這種模式下,孩子們就會從心裡轉變對學習的態度,喜歡上學,而且不再有做不完的作業,也沒有頻繁的考試,而且可以順利的到大學畢業,找到合適的工作。孩子也因為上課和做作業的時間大大減少,擁有一個快樂的童年。

那事實上是這樣的嗎?

西方的教育體制是分為,公立學校和私立學校。公立學校一般供普通百姓和低收入群體就讀。而私立學校僅供7%的學生就讀,但是考上像哈佛,劍橋,麻省理工這樣的名校卻佔據了50%的名額,一般進入名校的學生,大部分進入社會上流階層,成了社會的精英。而93%的公立學校的學生通過自已不懈的努力,也考入了名校,改變了自已的命運和階層,事實上這些從公立學校的學生為了改變階層,也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也一樣在負重前行,並不是水到渠成的順利。

有的父母也會說,身邊的朋友學習好的,混得都很差,像馬雲,俞敏洪這麼牛的人不也是不會讀書。當時的土壤和環境已經改變,目前科技的迅速發展,很多人工將被機器電腦所替代。而且沒有一張拿得出手的文憑,連進大企業的敲門磚都沒有。

其實要想要找尋快樂教育環境,就是逃避現實的想法。如果孩子沒有努力學習的毅力和恆心,沒有這種對目標的堅持,無論是在哪裡都不會成功。

家長有沒有想到,如果這樣的快樂教育,孩子小時候是快樂了,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身邊的朋友都有自己所擅長的方面,有的孩子學習好,有的孩子擅長唱歌跳舞,有的孩子擅長樂器。而這些從沒有努力的孩子,什麼都不行,孩子能真正快樂嗎?

不要在該努力的時候,選擇安逸。不要讓孩子踏入社會的時候,體會到艱辛,才對你說:那時,你怎麼不逼我?其實讓孩子努力學習,也可以有一個快樂而沒有遺憾的童年,而且那種經過努力獲得收穫的滿足感和自信會影響到他的一生。

感謝您閱讀完全文,如果您有什麼不同的看法請在下面留言。您的每一次點讚和關注都是對小貝最好的支持。

相關焦點

  • 別讓「快樂教育」折斷了孩子會飛的翅膀
    很多父母對「快樂教育」的定義都只停留在了字面意思,認為孩子不喜歡就是不快樂,逼孩子就是快樂的對立面,孩子想做什麼就做什麼,才是快樂教育的精髓。於是才會發生下面的這些場景,當孩子對舞蹈、畫畫、樂器等方面表示出感興趣時,父母們便二話不說給孩子報班學習。然而當孩子學了一段時間後,從一開始的新鮮期過度到厭倦期時,就會有放棄的想法出現,而那些將「快樂教育」停留在表面的父母就會遵從孩子的決定。
  • 快樂教育?孩子倒是快樂了,教育哪裡去了?
    隨著現代的很多的信息的衝擊,很多的家長都慢慢開始覺得自己對自己的孩子真的是太嚴苛了,而且還覺得自己的孩子的學習壓力真的是太大了,也覺得孩子們現在最重要的就是要快樂成長,就算是教育,也都是要快樂教育。但是這個快樂教育就真的能夠快樂了嗎?
  • 西方的快樂教育,真的是你想要的嗎
    可是媽媽們也很無奈,我也想讓孩子像西方國家的小朋友一樣從小快樂教育,可是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呀。我微微一笑,你們真的了解西方的快樂教育嗎?在澳洲這幾年,對澳洲的教育體系有了一定的了解,澳洲也是所有西方國家教育的縮影。 快樂教育只是階級固化的一種手段罷了。澳洲教育分為公立教育和私立教育兩種。公立教育基本都是政府出錢,家長只需要出一些校服費,課本費就好。
  • 養廢一個孩子?只推崇「快樂教育」就好
    信息爆炸的時代,我們經常能在各個地方看到鼓吹「快樂教育」的文章,家長們讀過之後認為教育孩子只要「快樂就好」,「快樂教育」不知不覺就變成了「放任教育」。這就是孩子不懂得規則、沒有規矩的體現。孩子不知道做事的邊界在哪裡,不知道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家長因為怕孩子不開心,也不去教育孩子,孩子長大會什麼樣?
  • 大受追捧的「快樂教育」,家長別盲從,適當「心狠」助孩子成長
    文 | 朗姐育兒說(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不少孩子和家長都追崇的「快樂教育」,對於孩子而言,快樂真的能夠幫助孩子成長嗎?實際上並不是這樣。家長的盲從「快樂教育」,最後毀掉的是孩子的一生,懂得平衡才能夠幫助孩子成長。
  • 女星稱娃7歲前不拿筆被田亮狂懟,快樂教育下的孩子真的快樂嗎?
    乍一看,兩種觀點各有各的道理,出發點都是為孩子著想,只是教育理念不同而已。但仔細一想,我們真的有選擇的權利嗎?1、沒有資格和本錢,談何快樂教育?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優秀、成才,前途光明,這點毋庸置疑。
  • 不要讓快樂教育毀了孩子
    「閆老師,俺班一個家長特信奉快樂 教育,現在她的孩子課堂上坐不住,好像人家坐在椅子上渾身有蝨子一樣,家庭作業也不完成,各科成績及格都難。因這學期剛接手這個班,對這個孩子家庭不了解。今天中午約他媽媽談了談,不談還好,一交流,一肚子氣。他媽媽說,『老師,你不用強迫俺孩子寫作業學習了,俺覺得小學教育快樂最重要,只要孩子快樂,將來他還不能養活自己嗎?
  • 諮詢手記:「快樂教育」下的孩子,一定會快樂嗎
    」下的孩子,一定會快樂嗎通過「快樂教育」,讓孩子轉變對學習的態度,從討厭上學到喜歡上學,每天上課的時間大幅縮減,不再有繁重的作業,無需參加頻繁的考試,每逢考試所有學生的成績都是優秀---不少教育者和家長認為孩子們在這樣的教育體系下將會愛上學習,並有一個快樂、完美的童年。
  • 孩子快樂了就是「快樂教育」?哪些行為正悄悄扼殺孩子學習的快樂
    今天「快樂教育」盛行的原因常說的一句話,缺什麼喊什麼,如今的教育在大喊「快樂」,就證明我們的孩子在受教育的過程中缺少快樂。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教育,是快樂教育。學生回到家基本上沒什麼作業,到家書包一丟,漫山遍野撒歡,池中捉魚,河裡抓蝦,不披星戴月不還家。
  • 劉歡談起對女兒的快樂教育後悔:毀了孩子的就是快樂教育
    著名的歌唱家劉歡大家應該都很熟悉,但是這樣一個成功的歌手每次談起女兒的教育,都覺得十分惋惜,劉歡談起對女兒的快樂教育後悔:毀了孩子的就是快樂教育。西方教育會注重培養孩子對學習的內在動力和長期堅持的毅力,幫助他們將學習融入自己的自由意願中,然而這個過程並非一帆風順,也經常充滿了反覆和挫折,與很多人對西方「快樂教育」的解讀相牴觸。
  • 教育最大的騙局,鼓吹快樂教育
    不知道從何時起,中國的家長越來越尊重孩子,崇尚「快樂教育」。快樂教育的最大問題在於:只能適用於家庭,而不適合這個社會。父母可以尊重孩子,讓孩子有個快樂的童年,但社會不會遷就能力不行的成年人。一位清華教授憤慨:中國教育的最大騙局就是快樂教育、學歷無用以及釋放孩子的天性,這三個騙局,正在一步一步扭曲中國孩子的成長。尊重孩子的選擇,讓孩子快樂自由地學習,這樣看起來真的很理想。
  • 對快樂教育仇視到容不下一個孩子的笑容
    孩子不懂事就算了,家長不能不懂事。別人家孩子快樂就行了,快樂教育嘛,別的家長更快樂。現在以不及格為榮了嗎?現在笑,未來哭。一棵棵快樂教育的小韭菜。這些評論看得人心驚肉跳。這都怎麼了?對快樂教育仇視到,都容不下一個孩子的笑容了?沒考好,家長和孩子都不配擁有快樂嗎?
  • 孩子成長過程中,父母最容易留下遺憾的10件事
    我們中的許多人為了能夠給孩子購買新玩具而拼命工作,有些人則對自己非常嚴格,因為他們希望孩子能以自己為榜樣,還有一些人會給孩子自由選擇空間,並教他們如何做決定。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教育方式,但所有父母都有一個共同點:回頭看時,他們都想去糾正一些過去犯的錯誤。幼年期是孩子生命中最神奇的時光,家長應該與孩子一起享受這段時光。
  • 廢掉一個孩子最快的方式就是鼓吹快樂教育
    01教育最大的騙局叫「孩子,你只要快樂就好」不知道從何時起,中國的家長越來越尊重孩子,崇尚「快樂教育」。快樂教育的最大問題在於:只能適用於家庭,而不適合這個社會。父母可以尊重孩子,讓孩子有個快樂的童年,但社會不會遷就能力不行的成年人。一位清華教授憤慨:中國教育的最大騙局就是快樂教育、學歷無用以及釋放孩子的天性,這三個騙局,正在一步一步扭曲中國孩子的成長。
  • 如果連自己都不快樂,你的孩子會快樂嗎
    記憶中,在我小時候的家庭裡,我是不快樂的,父母經常爭吵,而爭吵過後又會把沒撒完的氣遷怒到我的身上,所以我都早早就學會了察言觀色,他們不開心的時候我都不敢去跟他們說話。,自己把自己搞得整天處於精神緊繃的狀態,你自己說,這樣的你會快樂嗎?
  • 被送往民辦學校的孩子,北上廣的家長,從不相信「快樂教育」
    這所學校號稱能讓孩子在快樂的學習中成才,然而等到開學了,一個厚厚的「開學禮包」直接把朋友砸暈了,這哪是快樂教育,比起衡水中學簡直有過之而無不及。坦白講,無論在哪個學校,我都沒見過採用這種方式的,但不少家長仍然相信這個世界上有這種教育模式,就像當初我問她:「你認為孩子去了體制外的民辦學校,就能真正快樂嗎?」
  • 快樂讀書吧,真的讓孩子快樂讀書了嗎?
    其實這是一個很好的現象,大家都可以在知識的海洋裡遨遊,在厚厚的書本中尋找「黃金屋」或者「顏如玉」,每個人都能提升自己的專業知識,拓寬自己的眼界,還能提升自己的精神層次,何樂而不為?但是,在許多學校中,這個活動似乎有點變味了,很多家長會問老師,孩子現在應該讀哪些書?有沒有推薦的書?
  • 什麼是真正的的快樂教育
    對這位提出「忠告」的老師,我只能說,20年的時間裡,她除了給學生加負擔外,她真的不是用思想來從事教育事業的。她對「快樂教育」是沒有一絲一毫的正確認識的。在她(當然不只是她了,而幾乎是包括很多名人在內的多數國民了)看來,快樂教育就是讓孩子只接受6個小時以內的知道就行了的知識教育,剩下的時間就是給孩子「放羊」,就是讓孩子沒有目的不加保護地玩耍。
  • 快樂教育≠不教育,別把不負責任當優點,影響孩子的未來
    現在很多地方都在宣傳給孩子減負,要快樂教育、素質教育,反對「填鴨式教學」。很多父母就會覺得要放任孩子生長,給他們一個快樂童年。但是這樣真的好嗎?別人家的孩子在學習,而你的孩子在玩耍,真的可以靠自己追趕上人家嗎?快樂教育也需要教育,不教育孩子就是不負責!
  • 中國式苦難教育真的好嗎?苦難教育會給孩子帶來哪些心理傷害?
    特別是在孩子中考和高考前,即便家裡條件再好,父母也不忘苦難式教育洗腦,和孩子憶苦思甜祖輩舊事,父母操勞的背影清早出現在廚房,搬家陪讀……為了孩子忍受一切的勞累孤苦,製造苦難的場景,以打動孩子奮力一搏。這些人為炮置的苦難教育真的對孩子好嗎?02 苦難教育對孩子的心理傷害苦難或能磨鍊孩子的意志,但歷練的結果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