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中,在我小時候的家庭裡,我是不快樂的,父母經常爭吵,而爭吵過後又會把沒撒完的氣遷怒到我的身上,所以我都早早就學會了察言觀色,他們不開心的時候我都不敢去跟他們說話。
母親在照顧我生活上絲毫沒有怠慢,穿衣服少了會被她叨叨,「穿那麼少,等下感冒了怎麼辦?「吃得少也會被指責,「現在是長身體的時候,吃這麼少,怎麼長高啊。」
每個父母都會全身心投入到照顧孩子的事情上,唯獨忽略了跟孩子的情感交流。
因為父母把時間精力都放在家庭和孩子上面,沒有自己的一丁點時間,就會對孩子的生活產生強烈的控制欲,對於孩子磨蹭或者調皮的表現,很輕易的就會發脾氣,歸咎原因就是父母沒有把心態放好。
最常見的就是經常對孩子說,「生你養你,我遭了多少罪,你怎麼就不會體諒體諒我呀,」
「我為了這個家,為了你犧牲了這麼多,你還不聽話,你對得起我嗎?」
「我把最好的都留給你了,你為什麼還不滿足啊。」
父母樂於為家庭奉獻是好事,但是卻不被孩子理解,整天為了這個家團團轉,沒有了自己的生活,自己把自己搞得整天處於精神緊繃的狀態,你自己說,這樣的你會快樂嗎?
甘於為孩子奉獻的父母,或許能培養出優秀的孩子,但是不能培養出快樂的孩子。
中國的父母總是任勞任怨,有做不完的事,幹不完的活,回到家裡還有一堆瑣事要處理,精神壓力很大,又不會釋放壓力,久而久之,甚至會忘了「快樂」這一個詞,而長期生活在這樣環境的孩子,很少有快樂得起來的。
那麼家長應該怎麼做呢?
家長首先要有自己的興趣愛好,比如運動,看書,跳舞等等,首先讓自己從生活壓力中走出來,不要過度的去幹預,操心孩子,適當地把一些東西放下,你的生活就不會被生活中的瑣事,孩子不重要的事情所幹預,你自己就會快樂起來。
記住,先愛自己,才能獲得別人的愛。父母的情緒會直接影響孩子的情緒,言傳身教,重要的是身教,孩子最注意的就是家長的情緒,父母不開心了,你覺得孩子會在那裡哈哈大笑嗎?
所以,請調節好自己,讓自己充實,快樂起來,只要家庭充滿歡樂,就沒有什麼問題是解決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