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受追捧的「快樂教育」,家長別盲從,適當「心狠」助孩子成長

2020-08-23 朗姐育兒說

文 | 朗姐育兒說(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不少孩子和家長都追崇的「快樂教育」,對於孩子而言,快樂真的能夠幫助孩子成長嗎?實際上並不是這樣。家長的盲從「快樂教育」,最後毀掉的是孩子的一生,懂得平衡才能夠幫助孩子成長。

前幾天朋友來找到請教育兒問題:「我家孩子現在一提到練舞蹈就頭疼,這好不容易要練到考級的程度了,孩子說不練就不練了。」

我回應道:「你家孩子有說為什麼不練嗎?」

朋友說:「孩子說自己整天都不快樂,每天練習舞蹈太累了。所以我就特別擔心自己給孩子過多的壓力,但是同舞蹈班的小姑娘比她用功多了,也沒見別人喊累。我就特別糾結,不知道怎麼教育。」

其實很多家長都有類似的苦惱,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想給孩子更多的快樂,留下更美好的童年,但實際上過度的妥協和盲目地跟從,只會影響孩子的一生,有時候「快樂教育」並不適合孩子。

一、為什麼「快樂教育」不一定適合孩子

在很多家長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讓孩子快樂就開始不斷地滿足孩子的需求,開始無底線地認可孩子的想法,最後讓孩子變得更加任性,面對成長總是有自己的要求。

但是我們要明白一點,孩子的自我意識還不成熟,他們很多想法並不完善,父母一味地溺愛和妥協,最後的結果只會由孩子來承擔。

現在有太多的孩子因為沒有父母的「嚴厲」而被毀,這並不是孩子的成長自制力不夠,而是家長沒有給予正確的方向。

所以「快樂教育」並不一定適合孩子,相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適當「心狠」還能夠幫助孩子成長。

二、適當「心狠」的重要性

1、讓孩子學會獨立

家長的溺愛會導致孩子們失去自我的控制,變得越來越依賴家長。而心狠的家長往往是最會「偷懶」的家長。

在家庭教育的過程中,父母的狠心能夠讓孩子們擁有更廣闊的成長空間,讓孩子們變得更加獨立。

2、提高問題解決能力

心狠的家長往往能夠教會孩子自律,當孩子面對自己的懶惰時,能夠提高自己的能力從而變得更加優秀。

遇到困難,沒有父母的幫助自己也能夠解決,這就有利於孩子成長中問題解決的能力。

3、變得更強大

心狠的家長能夠讓孩子們獨自面對挫折,在這種情況下成長的孩子們會變得更加優秀。有時候父母還會給孩子們製造困難,由此來增強孩子們內心的強大。

所以家長們要學會做到適當地「狠心」,讓孩子們成長,才能夠變得更優秀。

三、家長如何做到適當「心狠」

1、約束孩子

家長是愛孩子的,但是很多家長愛孩子的方式錯誤,溺愛根本不是一種愛,而是一種傷害。很多家長喜歡給予孩子自由,讓孩子獨立生長,但是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就已經沒有了成長的方向,會失去目標。

家長要學會約束孩子,讓孩子在適當的空間中成長,而這種「心狠」一定要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來決定如何約束孩子。

2、給孩子鍛鍊的機會

孩子遇到困難,父母第一時間就幫助他們排除,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他們以後要學會自己面對問題。「心狠」的父母是懂得給孩子留下挫折,鍛鍊孩子,而不是去幫助孩子解決問題。

我們可以給予孩子建議,但是在成長過程中,挫折教育有時候能夠讓孩子收穫更多,從而提升自己問題解決的能力。

3、適當「偷懶」

你總是給孩子過多的關注,甚至把自己的生活都搭進去。實際上這對於孩子來說並不是一件好事,我們要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學會「偷懶」。

這個「偷懶」並不是對孩子不聞不問,而是另一種教育方式,能夠讓孩子成長過程中獲得更多的東西。

當孩子有任何困難,我們並不是不去幫助孩子,而是留給孩子更多的成長空間,讓孩子學會獨立思考。

快樂教育並不是適合孩子的教育方式,甚至有一些快樂教育會影響孩子的成長。在孩子的成長中,我們要學會「心狠」,心狠不是打罵孩子,而是能夠給予孩子更多的成長空間,找到成長的方向。家長們一定要把握尺度,幫助孩子變得更優秀。

(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這裡是朗姐育兒說,在這裡你能發現最實用、最有意義的育兒知識

想要了解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誰偷了童年快樂時光?專家:家長應注重孩子心智發展
    「讓孩子擁有幸福的童年」是社會、家庭、學校共同的願望;然而,「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的「至理名言」當下被很多人演繹,影響著兒童成長的快樂與幸福。過度過早的知識填鴨、過量的知識技能訓練,擠佔了童年的快樂時光。專家建議,家長應更注重孩子的心智發展。
  • 談日本廢除的"寬鬆教育":其實,真正的快樂教育不等於放縱式快樂
    很多人不願意自己的孩子太辛苦,心疼自己的孩子,其實有哪個父母不心疼自己的孩子呢?但是很多父母不知道,教育一個孩子,真正的快樂教育,其實並不是讓孩子放縱式的快樂,而是讓她竭盡所能去明白知道要做什麼,知道自己做什麼,為什麼要做,怎麼做?但是啊,對於孩子的一生,我們作為父母的只能陪他們半程,接下來的漫漫人生路要靠他們自己走。
  • 適當的挫折教育,助你成長
    今天想和大家討論一下家長自身的成長問題,以及在挫折教育中他所應該扮演的角色。挫折教育不用太多解釋,按字面意思就是讓孩子受點挫折、受點委屈,慢慢就在失敗中磨礪,在摔打中成熟。我們中如果有練過武術或者搏擊的同學,或是家長,可能就會知道,當你去學武的時候,先要進行學習的就是如何抗擊打,或者說是如何保護自己,慢慢就能體會力量該從哪使,然後再去學習如何進行攻擊。
  • 「圈養式教育」對比「放養式教育」,適當的空間才能讓孩子成長
    其實隨著時代的進步,我們的教育方式也在不斷進化,在適當的空間裡給予孩子適當的教育才是最有效的方法。王女士是「圈養式教育」的忠實執行者,由於自己童年時在鄉下放養長大,深深體會到了放養教育的不足,所以王女士精心為自己的女兒設定了「圈養計劃」。從性格培養到才藝學習,一件一件安排的明明白白。
  • 「輸不起」的孩子也贏不了,適當的挫折教育是孩子人生的必修課!
    01  適當的挫折教育,是孩子人生的必修課  孩子的成長需要「愛」,但愛的本質、愛的藝術、愛的表達不僅僅是給予,不僅僅是滿足  人生中的生與死,相遇與離別,快樂與痛苦,從來都是成雙成對地出現。成長中的孩子也必須經歷「成對」的教育,必須讓他經歷心理上的一種痛苦、克制、忍耐。  如果一個孩子,在成長的路上,只能接受快樂,不能承受一點點痛苦,問題是很嚴重的。
  • 快樂育兒的「臭腳」,別盲目追捧,真正的教育是一場靈與肉的修行
    導讀:快樂育兒的「臭腳」,別盲目追捧,真正的教育是一場靈與肉的修行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快樂育兒的「臭腳」,別盲目追捧,真正的教育是一場靈與肉的修行!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學習,不是「快樂教育」,而是麻痺自己
    ,學習也是一件快樂的事情,一切與快樂無關,或者不快樂的教育都是不成功的,或者是需要改進的。然而,還是有很多人追捧&34;、&34;,讓孩子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去選擇,去做,包括暑假來臨,暑假裡,很多家長也奉行快樂教育的理念
  • 丁家發:別讓家長的教育焦慮害了孩子
    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家長們拼命給孩子「增負」,讓孩子像打了雞血一樣,除了學習還是學習。筆者認為,強逼著把孩子變成「雞娃」,對他們的健康成長十分不利,對此,家長們應當捫心反思,別讓教育焦慮的副作用到最後反而害了自己的孩子。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每一位家長的心願。父母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比自己更優秀,至少不比自己差。
  • 劉歡後悔對女兒"快樂教育",警示家長,孩子要適當"逼"一下
    無論是明星富豪,還是普通百姓,第一次當爹媽後,都是摸索著教育孩子。一些教育方法雖然當時自認很正確,在孩子成長起來之後可能才發現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後果。今天要和大家說說的就是教育孩子的方法問題。但一次看歌星劉歡的採訪讓我改變了想法,他說當時他和愛人對女兒實行快樂教育,就是不要求孩子非要學什麼或做什麼。但是在孩子長大後就感到有些後悔。我因此也思考,是否該&34;兒子學些技能或特長才是正確的。
  • 90後小夥演「壞叔叔」火了,專拍視頻恐嚇小朋友,卻受家長追捧
    但是,孩子實在說不通,不聽話怎麼辦?有時家長們也會劍走偏鋒。90後小夥演「壞叔叔」火了,卻廣受家長追捧這兩天上網,刷到一位長相相當兇狠的「壞叔叔」,他的視頻很有意思,是專門拍來恐嚇小朋友的,而且很多家長反映有奇效。
  • 教育孩子是家長的事業之(5)——適當的挫折教育
    讓孩子的成長曆程變得豐富多彩,讓孩子的成長道路變得崎嶇不平,讓孩子適當接受挫折教育是十分有必要的那麼什麼是挫折教育呢? 專家認為,挫折教育是指讓受教育者在受教育的過程中遭受挫折,從而激發受教育者的潛能,以達到使受教育者切實掌握知識並增強抗挫折能力的目的。
  • 兒童水滑梯大受追捧的原因
    近幾年來,水上樂園行業非常火爆,就是一些小城市也掀起了建造水上樂園的熱潮,尤其是兒童水上樂園,兒童水滑梯大受孩子和家長喜愛。是什麼原因讓兒童滑梯大受追捧呢?究其原因,是因為孩子天生愛玩水,是每個家長都了解的,而水上樂園設備廠家和水上樂園投資者也非常了解這個情況,因此興起了兒童水上遊樂設備和兒童水滑梯,越來越多的兒童水上樂園受到了孩子和家長的喜愛。
  • 家長滿意放心 讓孩子快樂成長
    ,提升保教質量,促進幼兒健康成長,梯門鎮第二幼兒園老師圍繞「辦家長滿意幼兒園」的主題開展了大家訪活動。  11月7日,梯門鎮第二幼兒園全體教職工,在鎮教育辦公室幼教輔員欒主任的帶領下又一次開展了溫暖人心的家訪活動
  • 適當的挫折教育是孩子人生的必修課
    你最想讓孩子擁有什麼品質?懂事?勇敢?學習好?......在眾多答案當中,「抗挫折能力」經常被家長所忽略,卻對孩子的發展至關重要。抗挫折能力就是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也稱為「逆商」,是指一個人面對逆境時的挫折承受能力與反逆境的能力。逆商對一個人的未來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 體驗式教育為什麼受追捧?
    有時她在思考著,孩子一直很乖地應付著學業,但漸漸地,似乎不快樂了,得到了成績,卻似乎變成了學習機器,失去了應有的童真與創造力。 在今年貴州的大數據峰會上,阿里巴巴集團董事長馬雲演講道:知識是可以學來的,但是智慧是一種體驗。所以我們人類和機器未來的競爭,是智慧的競爭,是體驗的競爭。
  • 教育評論:期待每個孩子都健康快樂成長
    為引導廣大幼兒教師和全社會更加重視遵循幼兒發展規律,讓孩子健康快樂成長,即日起,本報開設「遵循幼兒成長規律,努力辦好學前教育」欄目,剖析學前教育領域存在的不科學現象和做法、提供專家分析和指導、介紹科學的保教活動。敬請關注。  忽如一夜春風來。學前教育的發展迎來了春天,一系列有力的數據證實我國學前教育進入了令人振奮的跨越式發展新階段。  質量!質量!
  • 叛逆孩子改變學校_快樂成長學校廣受好評
    叛逆孩子改變學校,快樂成長學校廣受好評,採用成功學、管理學、潛能學、行為學、教練技術、NLP神經術,系統的結合感恩教育、勵志教育、親子教育、傳統國學教育、體能訓練、英語學習、藝術特長等方面的培養,讓孩子在這裡學會學習、學會感恩、學會做事、學會共處、學會接納、學會生存。
  • 教育「熊孩子」,需尋求家長權威與快樂教育平衡,輕鬆拿下熊孩子
    這種教育方式就是近些年來大肆流行的「快樂教育」。快樂教育推崇讓孩子有一個快樂的童年,所以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會採取一種寬鬆的教育方式。快樂教育雖然有它的可取之處,但是一旦激進過頭,也會產生一些不利影響。」快樂教育」下的孩子真的快樂嗎,能對孩子有所幫助嗎?
  • 「輸不起」的孩子也贏不了,適當的挫折教育是孩子人生的必修課
    孩子的成長需要「愛」,但愛的本質不僅僅是給予,更不是百般的遷就,不是讓孩子永遠地感受「快樂」。適當的挫折教育,是孩子人生的必修課。近年來,青少年輕生事件屢見不鮮,且有低齡化趨勢。和父母爭執、被老師訓斥、成績不理想、犯錯怕遭責罵......甚至是「爸爸不讓看電視」「老師沒收手機」這樣不能稱之為「事件」的起因,竟成了一朵朵鮮活生命凋謝的緣由。
  • 「懂事」的孩子其實並不快樂,想讓孩子快樂成長,別強迫孩子懂事
    孩子的童年本應就是快樂的、自由的、天真無邪的,若總是想著讓孩子快速增長經驗,讓孩子早一點兒懂事,那孩子的童年就會受到社會現實等各種因素的影響而變得不快樂,孩子也就無法快樂的成長。在我看來,小傑懂事的讓人有些心疼,面對想玩的玩具,只能眼睜睜看著,顯然他並不快樂,在我的眼裡,有些小孩子是達不到自己的目的是不會罷休的,想法子讓自己的父母滿足要求,小傑的媽媽還以此引以為傲,孩子的「懂事」真的對他好嗎?這是在強迫孩子「成人化」。陳鶴琴的六大解放思想中提出要解放孩子的大腦、手、自由,讓孩子能夠全方位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