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不適合做學術?什麼年代了,還有如此刻板的性別之爭

2020-12-15 人民日報

從小到大,許多人都從長輩們口中聽到過這樣一種說法:在學習方面,男生小時候可能不如女生,但到了大學便會「後來居上」,以此論證「女生不如男生」。然而,近日有統計事實證明,這個涉嫌歧視女性的說法絕不成立。

據南開大學統計,該校本科生男女生比例為1∶1.08,獲得獎學金比例卻達到了1∶1.57,本科女生獲獎比例比男生高出50%。這一統計結論或許不能推廣得太遠,但足以說明,在高等教育階段,女大學生絕不像一些人想的那樣「不如男生」。

去年年底,一場「女生適不適合做學術」的爭論在輿論場上掀起過不小的波瀾。當時,浙江大學社會學教授馮鋼在微博中寫道:「根據以往經驗,女生讀研後繼續走科研道路的十不足一,讀研期間也少有專心學問的,大多混個文憑準備就業……真為那些有心走學術之路的考生擔心啊。」而在另一條和微博網友的對話裡,他又說「歷史證明學術界不是女性的地盤」。這些言論引起了極大的爭議,社會反響不斷。

人們自然有權批駁或者支持馮鋼教授,但我們都應該清醒地認識到,他的觀點和男生學習優勢論一樣,都屬於先入為主的偏見。諸如男生「晚熟」、女生「更會規劃」等看法,無一不是缺乏依據的「經驗」。放眼四周,心細如絲、心思縝密的男性絕不是稀有動物。而性格大大咧咧、豪情萬丈的女生也絕不應該被視為怪物。這並不是說,兩性之間在心理、生理上的差異不存在,而是刻板印象的威力如此之大,以至於馮鋼等學識淵博、眼界開闊的學者亦不能避免。

波伏娃的《第二性》是當代女性主義的重要著作,至今仍被視作女性主義必讀經典。將她的著作看作「為女性叫屈」,未免太過簡單粗暴。她所要分析和闡釋的,正是社會意識形態在潛移默化之中塑造性別歧視的過程。我們所要做的,不是確立女生抑或男生更強的結論,而是破除女生抑或男生不適合做什麼的陳腐觀點。所以,完全無需因為男生在成績上的落後而杞人憂天。正如專家所指出的,在綜合的考核標準下,男生和女生是沒有差距的。

有高校教師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指出,國外專家來考察時,紛紛稱讚中國科研機構中女性學者比例高這一現象,「因為這在很多發達國家也是很難做到的」。可見,性別之爭不是我國獨有的問題,而解決辦法也並不複雜,那就是為所有人創設一個公平、公正、透明的環境。

要論傳統,「男女平等」更應成為學術界乃至社會領域的優良傳統。放手讓男生女生公平競爭,靠自身的硬實力爭取更優異的成績,才是當務之急。到那時,男生女生「孰強孰弱」的無聊話題自會消解於無形。

相關焦點

  • 李銀河:性別刻板印象是對男女的雙重壓迫
    其實這種對於「男不男、女不女」的討論是一種被我稱為「中性化焦慮」的社會焦慮症。這段時間,不僅有前面提到的對那些男演員形象很娘的焦慮,還有很多人驚呼:中國出現了男孩危機,說年輕男孩越來越娘,缺乏男子氣概,有人把世界盃球星的陽剛之氣與中國當紅男星的陰柔之氣做對比,大聲疾呼要培養男子漢,辦很多學習班訓練營,要男孩在那裡學習怎麼才能變成男子漢。
  • 女生怎麼看女生不適合讀理工科這一性別刻板印象?
    目前高校在讀的女生怎麼看女生不適合讀理工科這一性別刻板印象?記者走進清華大學、北京大學,與在讀的理工科女生進行了一次深度對話。專業選擇:「更多依據個人喜好和意願」馮譯萱、蘇鉑燁分別就讀於清華大學工物系和物理系,目前已經以優異的成績保送深造。蘇鉑燁對理工科的興趣源於對世界強烈的好奇與探索欲。
  • 性別刻板印象是一個非常有趣的東西
    性別刻板印象是一個非常有趣的東西。比如一個男的,如果他數學成績差,好吃懶做,一無是處,你絕對不會聽到有人說:男生天生就不擅長數學,沒這個腦子,男生天生就不適合事業,不適合,沒這個能力。男人天生就賺不到什麼大錢,安穩一點挺好的。
  • 為什麼會有性別刻板印象?
    前兩天,華東師大出版社宣布出版了一套數學教輔用書《男生女生學數學》。這套書的特別之處在於,針對女生和男生,有不同版本。「男生用藍版,女生用紅版」,並且其推廣文章標題是:我女兒數學不錯,就用男生版吧。意思是女生數學能力比不上男生,所以只有數學很好的女生,才「有資格」用男生版。由於引起了眾多的爭議,最終,出版社宣布停止這套書的出版。認為「女生理科不如男生」、「女生適合文科、男生適合理科」的,我們身邊一直不乏其人。
  • 親子班會驅散性別刻板印象「烏雲」
    老師在與孩子交流的時候也要儘量避免使用帶有性別色彩的言詞,諸如「你一個女孩子怎麼這麼兇」「男孩子要堅強,不可以哭」之類。應該鼓勵孩子們做選擇的時候聽從內心真正的喜好,而不要受到性別刻板印象的束縛。爸爸也可以照顧孩子料理家務性別刻板印象甚至已經影響到父母在家庭中的角色分工。許多爸爸都理所當然地認為照顧和教育孩子是媽媽的事情,男人不應該也做不好這麼瑣碎的事情。社會上也會有一些偏見,認為「超級奶爸」沒有男人味。實際上這也是一種刻板印象。
  • 陽剛VS陰柔——社會變遷背景下的性彆氣質之爭
    因此,許多人都一致認為該提案的出現本身就存在性別對立,性別不平等。「陽剛之氣」是社會性別刻板印象具體體現。人們通常認為男性天生就應該陽剛堅強,女性就應該溫柔細膩,殊不知這些刻板印象就是對男性女性的一種綁架,男性也可以溫柔細膩,女性也可以陽剛堅強。性別刻板印象並非只有對男性女性性格的束縛。在性別刻板印象中,女性通常被認為是要被束縛到家庭中,「女生讀那麼多書有什麼用呢?
  • 淺談性別刻板印象
    「性別刻板印象」也許很多人沒有接觸過這個詞彙,但是卻有很多人這麼做了,什麼叫性別刻板印象呢?最簡單通俗的一種解釋,當你說出「男人就應該有男人的樣子」「女人就該有女人的樣子」這種話時,就是一種性別刻板印象。
  • 性別角色?性別規範?性別刻板印象?性別教育?這些都是什麼
    性別和角色,規範,教育,有怎樣的關係?它們為什麼會被放到一起?它們組成的詞彙又到底是什麼意思?你對這些看起來無比高大上的詞或許已經有了一些模糊的概念,但又不清楚它們跟你有什麼關係,對你有什麼影響。That’s OK! 接下來,你可以花幾分鐘時間看完這篇文章,搞清楚這些繞人的概念!
  • 女生不適合學數學?華東師大出版社「性別區分」教輔引爭議
    社會輿論確實存在不同性別的孩子更適合哪一學科的爭議,比如女生更適合文科,男生更適合理科,因為男生「邏輯思維」比較好之類。但是,這些都並無實際的科學依據。一些研究的結果也似是而非,很多為出版社爭辯的家長就說,女生在高端數學研究中確實處於劣勢,你看看女數學家有多少,男數學家又有多少?從數量看,這個研究結果似乎是成立的,但是,真是女性就不適合做數學研究嗎?造成這種結果是性別差異,還是社會的偏見呢?
  • 教輔分男女版不是因材施教 專家:性別刻板印象削弱女生信念
    原標題:教輔分男女版不是因材施教 專家:性別刻板印象削弱女生信念   ▲ 男女在思維上可能確實有差異,但這種差異在同樣性別的人之間也存在。   ▲ 分性別設計教輔所形成的社會文化的認知,會大大強化男女生在專業選擇上的性別刻板化。
  • 為什麼我們身邊,會有這麼多男女性別刻板印象?
    前兩天,華東師大出版社宣布出版了一套數學教輔用書《男生女生學數學》。這套書的特別之處在於,針對女生和男生,有不同版本。「男生用藍版,女生用紅版」,並且其推廣文章標題是:我女兒數學不錯,就用男生版吧。」、「女生適合文科、男生適合理科」的,我們身邊一直不乏其人。
  • 李銀河:活出自己,不要讓性別刻板印象毀了你的人生
    那麼問題來了,這個局長和這個小孩兒是什麼關係?答案是母子關係,奇怪的是很多人答不上來,最主要是認為,公安局局長一般是孔武有力的男人,根本沒想到是一位女性。這其實就是性別刻板印象的體現。-1-李銀河在剛剛開播的2018年《星空演講》中,就主要討論了性別刻板印象。那麼,什麼才是性別刻板印象呢?性別刻板印象是人們對男性和女性的假想特徵所抱有的信念。
  • 您對孩子會有這種兒童性別刻板印象嗎?
    其實,這幾個看似簡單的問題還涉及到——性別教育以及刻板印象。那麼,性別教育是什麼?因為讓孩子清楚地認識到自己正確的性別角色,可以幫助他發展出適合自己性別的個性風格,以便於更好地融入與適應社會,所以性別教育需要我們重視起來。
  • 天津中小學普及性別平等教育:小男子漢、小女生是刻板印象
    他有一個「不可或缺的你與我」教案,專門為自己教學的班級打造:用遊戲導入,有情景劇場,還有我國女科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屠呦呦的獲獎視頻,課堂上師生互動頻繁,通過班級、家庭、社會不同層次的不同情境,讓學生「身臨其境」地了解不同領域中兩性角色的多樣性。近年來,這樣的探索不斷地出現在天津中小學課堂上,猶如一粒粒種子,播撒著先進性別文化。
  • 廣西大學「女生安全攻略」:存在一定的性別刻板印象
    8月31日,廣西大學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題網站「雨無聲」發布的一則「女生安全攻略」引起網友關注。其中對於女生著裝建議,「不要穿過分暴露的衣衫和裙子,不低胸、不露腰、不露背,防止產生誘惑」,引起網友熱議。廣西大學「雨無聲」欄目發布女性安全攻略 「雨無聲」官網 圖有網友指出,穿著屬個人自由,限制女生穿著以「防止產生誘惑」並不合適。如果說防人之心不可無,那麼教育男生「防止被誘惑」也應當是題中之義。如果非要發布相應的「女生安全攻略」,那「男生安全攻略」也不應缺席。
  • 大學食堂飯菜分男女,背後是性別刻板印象作怪
    有窗口擺放著大份菜,一看是女生用餐,工作人員會專門再打一份量小的。7日,該校總務處一名工作人員表示,此事已在調查核實,正在整改。此前,網傳江蘇一高職食堂推出了「男生飯」和「女生飯」窗口。還有,天津市某飯店也推出了「男女版飯盒」。他們給出的回應,不外乎節約糧食、減少浪費。
  • 都什麼年代了,還覺得女生不適合學理科
    「女生沒有男生擅長數理化,別看小時候都是女生成績好,等男生開始用功了,就能很輕易超越女生。」上面這句話幾乎每個女孩子都聽過,也不知道是如何達到全國統一的,但仿佛都在說明一點,考試成績這種事,是早早被刻在性別基因裡的。某乎上也有多個類似「女生在理科的天賦是否不如男生?」的問題,可是有幾個人會問「男生在文科的天賦是否不如女生」呢?事實,果真是這樣嗎?
  • 專家談廣西大學「女生安全攻略」:存在性別刻板印象
    8月31日,廣西大學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題網站「雨無聲」發布的一則「女生安全攻略」引起網友關注。其中對於女生著裝建議,「不要穿過分暴露的衣衫和裙子,不低胸、不露腰、不露背,防止產生誘惑」,引起網友熱議。有網友指出,穿著屬個人自由,限制女生穿著以「防止產生誘惑」並不合適。如果說防人之心不可無,那麼教育男生「防止被誘惑」也應當是題中之義。如果非要發布相應的「女生安全攻略」,那「男生安全攻略」也不應缺席。
  • 突破社會性別刻板印象 打造性別平等教育「中山模式」
    以「男生女生齊動手,爭當爸媽好幫手」為主題的美術課中國網9月11日訊(記者吳靜)記者一行近日來到中山實驗小學,在這裡體驗到了良好的性別意識教育是如何做的。例如在以「男生女生齊動手,爭當爸媽好幫手」為主題的美術課上,孩子們通過分辨冷暖色調,再自己親手做圍裙,在寓教於樂教學中,學習到了家庭事務上男女平等,女生爭著說自己可以有力氣提水,男生也說自己擦桌子也很細心。
  • 食堂飯菜男女同價不同量,背後是性別刻板印象在作怪
    還有,天津市某飯店也推出了「男女版飯盒」。他們給出的回應不外乎節約糧食、減少浪費。這一系列的操作,不禁讓人發問:男生的飯量一定比女生大嗎?吃個飯真的有必要區分性別嗎?難道就不能有減肥的男生或者是運動後食慾大開的女生嗎?這樣的「男生飯」、「女生飯」,讓他們如何抉擇?男生消耗快、吃得多,並不意味著女生就一定吃得少,這樣一刀切的做法實屬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