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方法論:大膽假設,小心求證

2020-12-13 顧玉柱爆品策劃機構

制定戰略既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之所以是科學,是因為戰略有其自身的規律,戰略要遵循特定的原則;之所以是藝術,是因為戰略要量體裁衣,要因人而異、因事而異、因階段而異,這種火候和分寸感接近藝術般的靈活。

但凡事皆有方法,下面我們來談一個制定戰略的方法:大膽假設,小心求證。

這八個字的直接提出者是胡適,背景是五四時期的新文化運動,所謂「大膽假設」是倡導人們要打破既有觀念的束縛,掙破舊有思想的牢籠,大膽創新,對未解決的問題提出新的假設;所謂「小心求證」,就是基於假設要尋找事實,進行證明,這是一種務實嚴謹的學術態度,不能有半點馬虎。

胡適 上海拳勝 推新品找拳勝

其實這八個字的原型是科學研究的方法論,我們認為這八個字對於制定戰略,同樣有啟發。

戰略需要想像力,是基於局部事實大膽假設的過程馬雲是公認的善於制定戰略的人,馬雲認為戰略是一種想像力,他特別強調想像力對戰略的重要性,因為戰略需要對於未來做出預判,這個預判本質上就是一種假設,因為對於未來,誰也不敢拍胸脯說一定會發生。馬雲1995年在美國西雅圖第一次接觸網際網路,那時候網際網路即使在美國也沒有影響力,連微軟都沒有重視,但是馬雲對於網際網路的假設是:網際網路將改變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他回到中國創立網際網路公司,從網際網路對於商務層面的改變著手。

馬雲 推新品找拳勝

我們的體會,戰略想像力的過程,是一個基於局部事實大膽提出假設的過程,並通過不斷佔有更多事實去證實或證偽。

這跟科學研究的過程極度相似,幾乎一切科學理論研究都始於一個假設,並在實踐中驗證假設。比如:物理學上光的波粒二象性,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並不是看到所有事實後的結果,而是基於局部事實做出假設,然後再去一一論證。有一句說:「假設」是通向科學的橋梁,偉大的科學家都深諳此道。

愛因斯坦 推新品找拳勝

數學家高斯說過:「沒有大膽的猜測就沒有偉大的發現。」

數學界有一個著名「哥德巴赫猜想」:任一大於2的偶數都可寫成兩個質數之和。其核心也是一個基於局部事實的假設,中國的著名數學家華羅庚和陳景潤都去論證過這個猜想,他們沒法推翻這個猜想,但誰也不敢說這個猜想就是成立的,因為它需要驗證的層面很多。

「小心求證」既是求證過程,也是全新發現的過程當然,有了大膽假設,還必須要小心求證。前者有利於我們打開想像力,後者是一種嚴謹務實的研究態度。一旦求證的事實與假設不相符,就要勇於拋棄假設,再基於全新的事實,提出全新的假設。

達爾文說:「我一貫力求思想不受拘束,這樣當某一假說為事實證明錯誤時,不論我對自己的假說如何偏愛,我都放棄它。我想不起哪一個最初形成的假說不是在一段時間過後就被放棄,或被大加修改的。」

英國物理學家貝爾納指出:「過於相信自己的理論或設想的人,不僅不適於做出新發現,而且會做很壞的觀測。」

這個過程跟破案也是非常相似的,破案高手要基於發現的蛛絲馬跡,大膽提出假設,然後再尋找證據去驗證假設,如果不相符合,就拋棄假設。拳勝在戰略策略研究方法中也特別重視假設的作用,我們認為研究的過程就是盲人摸象的過程,我們永遠無法窮盡所有事實後再作出戰略策略的結論,我們往往先佔有局部事實,然後大膽作出假設,再以假設為索引,去全方位搜集資料,這既是一個證實或證偽的過程,也是給研究工作一個抓手,要不然會變成漫天搜集資料,工作很盲目,也很難有獨到發現。

在制定戰略的過程中,很多人會迷信數據的價值,認為用數據推導出戰略才是科學,我們認為所有的數據都是用來印證假設或排除假設的,因為沒有絕對正確的數據,並且即使正確的數據也僅僅反應了某一層面的事實,而戰略制定者要權衡各種要素。我們要讓數據為戰略服務,而不是戰略為數據服務。巴菲特說:寧要模糊的正確,不要錯誤的精確。

巴菲特 推新品找拳勝

關於假設,我們特別要強調:假設不等於預設立場,而是提供信息索引。「假設」更不是胡思亂想,不是所有亂七八糟的想法都是假設,假設一定要基於局部的事實,或者基於最樸素的邏輯推演,就是假設的前提條件一定是正確的,有正確的前提,才有可能有正確的結論。彼得·德魯克認為,企業的存在始於基本假設,而基本假設必須符合現實。

德魯克 推新品找拳勝

關於假設與戰略的關係,任正非也有一段精彩的論述,任正非說:只有正確的假設,才有正確的思想;只有正確的思想,才有正確的方向;只有正確的方向,才有正確的理論;只有正確的理論,才有正確的戰略。

任正非 華為 推新品找拳勝

比如:華為之所以大力運作手機業務,不僅僅是因為手機業務本身存在市場機會,而是源於華為公司整體戰略的需要,這個整體戰略基於對未來的假設:未來將進入大連接、大流量的萬物互聯時代,而萬物互聯時代,手機會變成連接萬物的一個重要載體,至少在目前可見的範圍內,還沒有比手機作為萬物連接中心更好的載體,因此手機對萬物的連接將有持續拓展的空間。所以華為抓住了手機業務,不僅為華為貢獻當下的利潤來源,更為華為搶佔未來萬物互聯時代的制高點,謀取萬物聯時代的話語權,埋下了一個種子。

小結一下「大膽假設,小心求證」的戰略方法論,戰略就是謀取企業在未來的生存空間和戰略版圖,要想獲得在未來的生存能力,我們要依據掌握的局部事實,對未來做出大膽假設,然後通過佔有更多的事實,通過不斷的實踐小心求證,這是一個把想像力與求真務實的態度相結合的過程。

相關焦點

  • 「大膽假設,小心求證」
    下午在做題的時候,又想到「大膽假設,小心求證」這個思想,跟大家說幾句。
  • 大膽假設,小心求證,注重佔比
    大膽假設,小心求證。這句話的意思是,你的想法可以大膽,但是你的做法需要小心。「成功學」裡有句話是,「要想成功先發瘋,頭腦簡單向前衝」。這句話就是「大膽假設」。對於成功學的思想,都可以當做是「大膽假設」。而現代科學裡的「可證偽性」,就是「小心求證」。可證偽性的意思是,你首先得有可能證明一件事情是假的,然後再去證明一件事情到底是真的還是假的。可謂是相當「小心」了。我們來看一下,「要想成功先發瘋,頭腦簡單向前衝」,首先這話有可能被證明是假的嗎?有可能。
  • 【問對職場】打破常規的做法:大膽假設小心求證
    「大膽假設小心求證」的做法另一種解決問題的方法值得借鑑,「Top down」(自上而下)。在試圖解決問題以前,先提出一個假設性的結論,然後收集證據證明這個結論。俗稱「大膽假設、小心求證」。特點是有目標性的求證,能將思維的開拓性和論證的嚴謹性有機結合。
  • 大膽假設,小心求證,良心決斷
    第一步,提出研究假設。這時,學者的角色是控方律師。這個階段,是胡適先生說的「大膽假設」。第二步,審視零假設。這時,學者的角色既控方律師,又是辯方律師,雙方唇槍舌劍,都是為了說服陪審團的成員。學者想寫文章,必須推翻零假設,所以要看有利於推翻放棄零假設的證據;同時,學者要保證研究結果站得住腳,所以也要看不利於放棄零假設的證據。這個階段,是胡適先生說的「小心求證」。
  • 奚川:投資過程是大膽假設小心求證(四)
    投資過程要大膽假設小心求證 網易財經:這個相當驚人了,你做到到這麼高贏次數還是得益於基本面分析,還是說您投資經驗?
  • 大膽假設小心求證,此處的假設是Hypothesis,要與Assumption區分
    上一篇文章探討了基於Assumption假設的應用,從大腦裡的觀念出發,構建假設Assumption推理出未知,這樣的推理對創造性來說會存在一個很嚴重的問題。這個問題是怎麼呢?問題在哪裡呢?這是上一篇文章留下來的問題,歡迎大家探討!
  • 大膽假設,小心求證
    在這個區間下,大膽假設,小心求證,乘著還有至少一個月行情的時候,賺夠今年的錢。有風使盡帆。
  • 新能源創新要大膽假設,更要小心求證
    各執一詞的雙方都是抱著「大膽假設、小心求證」的方法論,並最終通過市場來進行孰優孰劣的驗證。這樣的路徑,才是新能源創新的必經之路。新能源創新要大膽假設,更要小心求證。不是說「水氫發動機」是讓眾人交智商稅的一個概念,而是任何新能源創新都是需要用時間換空間。誰也不敢保證,未來數十年之中「汽車加水就能跑」就不能實現,畢竟科技發展是與日俱增的。
  • 時評:復旦投毒案二審也要「大膽假設小心求證」
    原標題:時評:復旦投毒案二審也要「大膽假設小心求證」  一個案件開庭的最主要目的是幫助法官認清事實。法庭未必總是能夠重現案件真相,但是必須要無限接近事實。   復旦投毒案的被告林森浩翻供了。一審被判死刑後,林森浩的辯護律師在二審中提出了新觀點,認為受害人黃洋有可能死於爆發性B型肝炎。
  • 胡適名言「大膽假設 小心求證」從何而來
    鳳凰衛視4月19日《開卷八分鐘》,以下為文字實錄:梁文道:「大膽的假設,小心的求證」,這句話是胡適的名言,我們很多人都聽過,又有很多人認為這句話恰恰能夠說明,胡適帶回來的西方的哲學思想跟一種科學方法的態度,那個態度是什麼呢?
  • 大膽假設,小心求證——致武XX小友的信
    大膽假設,小心求證——致武XX小友的信文/蔡朝陽親愛的武XX同學: 你好。
  • 大膽假設,小心求證(下水文之2019淄博二模)
    華羅庚19歲時,就大膽質疑教學權威,他的論文《蘇家駒之代數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之理由》在上海《科學》發表。因此被清華大學破格聘任。因這種科學精神,華羅庚也曾對唐代盧綸《塞下曲》詩進行質疑。盧綸詩是:「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華羅庚作詩說:「北方大雪時,群雁早南歸。月黑天高處,怎得見雁飛?」
  • 波浪理論的成功應用的第一步,就是大膽假設,小心求證
    咱們在繞回到波浪理論這裡來,想要成功應用波浪理論,第一步就是大膽假設,小心求證。這也是書裡面沒有提及的核心概念之一。當我們著手分析一個全新的交易品種的時候(可能是股票,期貨,外匯,現貨,隨便一個),第一步就是通過大量的時間進行觀察,對當前的走勢要產生一個大致的判斷,這個判斷就是建立假設。
  • 堂吉偉德:城市改名的大膽假設更應小心求證
    更名之後,究竟是影響面更大,還是適得其反,需要經過科學而認真的論證,換言之,必然以可以看得見,並能讓人信服的理由,而不是想當然的預先假設,否則更名就會成為相互效仿的遊戲,  一名之更是一件很嚴肅的事情,即便是個人更名,也要經過嚴格審批程序。對於涉及人數眾多的地名來說,更應當「大膽假設,小心求證」。更名動議當然可以提出,也應當成為決策考慮的範疇,但前提是有利大於弊。
  • 【富工風採】《大膽假設,小心求證》——王彥波
    大膽假設,小心求證,為企業開源節流 「在工作中遇到棘手的問題怎麼解決?」「一定要大膽假設,小心求證,嚴謹的工作態度是仿真工作人員的首要操守。由於仿真分析的工作性質,部門成員定期召開研討會,分享近期的心得體會,有疑問一起討論,尋求解決思路,已經養成自動自發、自我學習的氛圍。
  • 林森浩二審翻供 還是應大膽假設小心求證
    胡適說,「大膽假設,小心求證」,這也可以是法庭求真的原則。不論是復旦投毒案中的「爆發性B肝」還是藥家鑫的「彈琴殺人」,我們都應當做一種可能性去進行「小心求證」。    對於公眾來說,也要理解法庭的基本功能在於重現事實,要容忍法庭上提出的各種「奇思妙想」,誰又敢說真相一定不會出人意料?
  • 蟲蟲飛:大膽假設小心求證,同則長異則短
    原標題:蟲蟲飛:大膽假設小心求證,同則長異則短 七禾網註:嘉賓回答僅代表其本人觀點,不代表七禾網的觀點及推薦。金融投資風險叢生,願七禾網用戶理性謹慎。 大膽假設小心求證,同則長異則短。 閱讀《交易聖經》、《海龜交易法則》、《通往金融王國的自由之路》這些,有了概念後,然後深入分析自己的性格,選取適合的規則。
  • 奚川:投資過程是大膽假設小心求證(全文)
    概括說就是大膽假設,小心求證。他這個標準得到當時爭辯雙方----愛因斯坦與波爾的一致贊成,直到今天霍金寫《時間簡史》的時候,還要把波普爾這番話給搬出來。 所以看一個理論有多好,先別看它說得有多對,而要看它在什麼情況下不對。如果在任何情況下這個理論都對,那麼這個理論肯定就不對。比方說技術分析告訴你突破了,分兩種情況,一種是真突破,一種是假突破,還有第三種情況嗎?
  • 大膽假設小心求證 2019年淘寶這樣做才對
    我先美好的假設一下,阿里只是成熟了有了更高的理想,所以有心優勝劣汰淘汰一批假冒偽劣、低次弱笨的淘寶賣家,讓淘寶變得更優質。如果是這樣時間不會太長,大家也能接受。2019年阿里面對騰訊、京東、拼多多這些咄咄逼人的對手,國內經濟不太景氣的環境,輾轉騰挪的時間不會太長。這個世界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劉強東2018年憋著一口氣,2019放大招是大概率事件。
  • 大膽假設小心求證之勇士篇
    或許現在我們可以用大膽的交易假設來提前預測一下可能性。假設一:在目前熱門的討論中,都希望能同時留下史蒂芬庫裡,凱文杜蘭特,克萊湯普森三人,放走德拉蒙德格林,在未來的四年到5年內靠著這頂尖的三人保持對總冠軍競爭能力,但是這樣的話除了少了德拉蒙德格林這個勇士體系中關鍵的中軸,在需要補強替補席裡,可以用的人也是寥寥無幾,薪資空間被牢牢鎖死,一旦再遇到傷病,又會面臨像2018-2019賽季無人可用的局面,所以這個交易需要冒得風險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