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盼望著盼望著,「冬至」的腳步近了。
冬至,既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作為四時八節之一,是冬季的大日子。
俗話說「冬至大如年」,因此在這一天,大家都會格外隆重地度過。
但說起過節的習俗,因地域不同,也存在著內容或細節上的差異,而其中差異最大的當屬飲食方面了。
並且每年到了這個時候,南北方網友們就會積極展開關於#冬至吃湯圓還是餃子#的辯論賽。(暴露家鄉的時刻到了)
其實在我國北方地區,每年冬至,有吃餃子、喝羊湯的習俗。北方天寒,而餃子恰有「消寒」之意,至今民間還流傳著民諺「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由此可見吃餃子對於北方的重要性。
而在南方地區,冬至則盛行吃湯圓民間也有「吃了湯圓大一歲」的說法。湯圓,也稱之為「湯糰」,是一種用糯米粉製成的圓形甜品,「圓」意味著「團圓」「圓滿」,所以冬至吃湯圓又叫「冬至團」。
另外,在江南水鄉,除了吃湯圓還有在冬至之夜全家歡聚共吃赤豆糯米飯的習俗。而在我國臺灣地區,至今還保存著冬至用九層糕祭祖的傳統,祭典之後,還會大擺宴席招待前來祭祖的宗親們,稱為「食祖」。
除了這些,其他地區對於冬至的習俗也不盡相同,但不管怎麼說,冬至都是一個極其重要的大日子。
另一方面,冬至過後的養生也很重要,有研究數據表明,真正的寒冬其實是在冬至之後因此,冬至過後,意味著寒冷加劇,所以我們在日常起居、進補以及防寒上也要大下功夫,切勿輕視。
冬季是人體養精蓄銳的最佳時段,因此我們的日常起居,應注意早睡晚起,不可過多熬夜傷神。在飲食方面,進補很有必要,但也要講究適度原則,切不可大魚大肉,瘋狂進補。
當然,還有最最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注重防寒保暖,阻止寒氣、冷氣入身,損傷肌體。外穿的羽絨服、貼身的暖衣、以及圍巾、帽子等等過冬裝備都要及時安排上,不可只顧輕薄、時尚、美觀而忽略了防寒保暖的重要性。
最後,國民暖衣品牌新一步祝大家溫暖過節,開心過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