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開展更適合幼兒的體育活動

2020-12-22 人民網教育

原標題:怎麼開展更適合幼兒的體育活動

李華 繪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幼兒教育新理念的不斷滲透,原有的幼兒傳統體育活動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成了科學開展體育活動的桎梏,已不能適應素質教育的需要。因此,我們應從幼兒的發展出發,改進或突破原有幼兒體育活動模式,尋求更適合於幼兒的體育活動形式,而不必拘泥於某一種模式,可根據活動的內容、幼兒身心特點、幼兒的興趣等情況,尋求多元化活動模式。

  ■馬晶

  傳統的幼兒體育活動模式亟需改進

  20世紀50年代以來,受蘇聯體育活動理論的影響,幼兒園體育課的結構一般採用四個部分的結構形式,即開始部分、準備部分、基本部分、結束部分。20世紀70年代後,隨著體育學科的活動改革,專家和學者對體育課的結構提出了新的見解和認識,認為還應從體育課的總體結構和細微結構兩方面進行研究,既要符合人體活動能力變化的基本規律,又要研究體育練習對機體影響的規律,以及教與學相互作用的連續性。因此,到上世紀80年代就出現了三段式結構(開始與準備部分、基本部分和結束部分),但這種結構形式仍存在不少問題,主要是活動內容、要求與時間分配得過於死板,束縛了教師和幼兒的能動性。同時,三部分的結構形式僅強調了基本部分的活動作用,而忽略了其他部分對幼兒的教育、教養作用。

  傳統的體育活動模式已不能適應現代幼兒體育改革的發展需要,因此,在現代體育教育理念影響下和《幼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和幼兒園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如何突破傳統幼兒體育活動模式,尋找改進策略,是擺在廣大幼兒體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個迫切問題。

  掌握知識技能不是幼兒體育的終極目標

  幼兒體育活動是實施幼兒健康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體、智、德、美全面發展的一代新人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在傳統的體育活動模式中,幼兒對知識技能的掌握程度是體育的終極目標。在這一思想的驅使下,活動實施者更多地考慮到人體活動的基本規律和技術動作的形成規律。傳統的體育活動模式是在學科中心課程理論指導下制定的,主要是為知識技能的傳授服務的,劃分結構的主要依據是活動的密度和幼兒的生理承受能力,出現這樣三段式模式也是情理之中。這種三段式模式把知識技能傳授當作幼兒體育活動的唯一目標,無論教師的教和幼兒的學,知識技能是唯一的內容,幼兒只不過是運動機器而已。在這種課程模式下,幼兒對體育態度和行為的改善以及情感、能力的發展都不是幼兒體育活動的目標。

  受傳統習慣的影響,體育教師一般都採用「開始部分→準備部分→基本部分→結束部分」的結構模式。這種結構對活動的幾個部分限制過死,從形式和內容上過分突出了基本部分的作用,教師在實際操作中也被限制了手腳,一味地追求時間在各部分的合理分配,以達到整個活動在結構上的平衡,從而影響了幼兒活動的質量。這種模式只注重完成教師「教」的任務,而忽視了幼兒「學」和「玩」的過程。

  無論是四段式還是三段式,都是站在教師的立場上來進行設計的,並沒有充分考慮到幼兒的需要。從理論高度來進行設計的體育活動的結構模式,也只能是一種總體的框架,它的每一步都以它的前一步作為依據,因此缺乏個性化。在這種體育課中,教師教的多,幼兒學的少,而且學得被動,學得枯燥,幼兒真正參與活動的時間不多,有些體育活動幼兒真正參與的時間還不到30%。教師調控整個活動的進程,處於完全主導地位,幼兒卻始終處於僵化的被動地位。而活動的價值體現卻與之相反,評價一堂體育活動課,不是看教師教了多少,而是看幼兒的活動量是多少。

  從幼兒角度出發創新幼兒體育活動模式

  傳統活動的模式的條條框框,無形中影響了教師的創造性,使活動的形式單調,同時也把幼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無情地限制住了,影響了幼兒的個性。創造教育注重幼兒的個性發展,而我們的任務不僅要讓幼兒身體好,更重要的是讓幼兒對體育活動感興趣,要面向全體幼兒,通過正確的身心教育培養幼兒良好的道德品質,使幼兒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發展幼兒認識事物的能力。傳統的幼兒體育活動片面強調了身體鍛鍊,而忽視了對幼兒身心全面和諧發展的培養和教育,這與時代所賦予的歷史任務是不相符的。筆者認為,要提高進幼兒體育活動質量,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模糊活動的結構界線,強調活動目標的達成。活動的結構只是活動的外在表現形式,是一種方法,但是讓幼兒有所收穫,提高能力,積累情感體驗,身心愉悅,完成活動的預設目標,才是體育活動的價值取向。因此體育創新課提出了有效活動目標的概念:「評價時應關注活動的有效性,即活動對達成活動目標的有效程度。」幼兒是否是活動的主體或幼兒是否對活動感興趣,幼兒有無進步或發展是衡量活動是否有效的唯一指標。如果教師過於注重課的結構流程,流於形式,為教而教,不從幼兒的原有水平來設計活動過程,那麼實際的活動質量就會受到嚴重影響。例如,在體育創新課《玩圈》的準備部分中,教師為了有意識地發展幼兒的自主性和創新能力,教師通過一定的啟發,引導幼兒通過小組討論和自主動腦實踐,推選出玩法新穎的幼兒給大家示範。這樣在準備部分就要花更多的時間,教師為了幼兒的發展和能力的培養,不必過分強調課堂結構,可以打破原有的傳統活動模式的框框條條。

  創建以幼兒為主體的體育活動氛圍。教師首先要轉變以往的以教為中心的指導思想,切實從幼兒出發,為幼兒的學習和發展創造一定的空間。我們在活動中從根本上把單純的知識技能傳授向培養幼兒學會學習、學會做事、學會做人、學會生存的方法轉變。要把在體育活動中促進幼兒的身心發展作為首要目的,把幼兒階段的身心發展和人的終身發展結合起來。要建立新型積極的師幼互動關係,教師要尊重幼兒,關注幼兒,注重每一位幼兒的情感體驗。

  合理運用教法,大膽創設教法,走多元化道路。「教無定法」,現代幼兒體育活動提倡遊戲活動、結構多元化,根據活動的類型、活動內容、活動組織形式、幼兒身心發展水平和人的活動變化規律,合理地安排活動結構,並在實際操作中靈活掌握和運用。要完成一節體育活動的各項任務,也要在內容之間巧妙轉換,體現體育活動的連貫性,不斷發展和突破。創造教育的出臺,使教師有更多的主動權去選擇活動內容和活動方法。近年來,情境式活動、能動性活動、合作式活動、創造性活動等多種活動方法,為幼兒體育活動開闢了新的天地。隨著幼兒教育新理念的不斷滲透和幼兒園課程改革的深入,傳統的活動模式也將被突破、改正、替代。

  體育創新課的結構模式的目的,是為了更合理有效地發展幼兒。因此,在課程改革實踐中,教師可根據創新的需要,對體育活動的結構進行大膽創新,靈活運用已有的結構模式,而不必拘泥於某種一成不變的課程結構模式。著眼於幼兒的發展,著眼於培養幼兒的興趣,著眼於幼兒的自主參與,才是幼兒體育教育立足點。(作者單位:遼寧省大連市金州區第二幼兒園)

(來源:中國教育報)

相關焦點

  • 石龍鎮中心幼兒園開展幼兒體育遊戲展示活動
    12月10日,石龍鎮中心幼兒園開展2020年幼兒體育遊戲展示活動暨廣東省學前教育「新課程」幼兒園科學保教示範項目《基於動作發展視角下幼兒體育遊戲的實踐》研討活動。幼兒體育遊戲展示活動以「循環+自主體育遊戲」的形式進行,這是中心園幼兒活力展示的平臺,也是幼兒園體能園本課程精神的呈現。
  • 適宜的體育活動有幼兒興致相隨
    幼兒體育活動的開展需要遵循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和特點,需要關注幼兒全面發展的需要,需要重視幼兒的主體地位,將幼兒身心健康發展放在首位。《3—6歲兒童足球活動負面清單》讓我們清醒地認識到,任何時候都不能無視或忽視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堅守規律才能真正引導幼兒從事適宜的活動,堅守規律才可能有真正高質量的體育活動,才能有效提高幼兒的身體素質。
  • 信陽市羊山新區幼兒園堅持開展幼兒足球體育活動
    近日,信陽市羊山新區幼兒園被河南省體育局、河南省教育廳命名為「2020年河南省省級幼兒體育活動基地」,這是近兩年繼榮獲「河南省級示範性幼兒園」、「河南省融合教育示範園」、「河南省家園共育示範幼兒園」、「河南省食育試點幼兒園」之後的又一個驕人榮譽。
  • 開展戶外區域混齡體育活動 促幼兒身心和諧發展
    開展戶外區域混齡體育活動 促進幼兒身心和諧發展  河北區第十八幼兒園王彬  在我國當今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著重智能輕體能、家長過度保護等現象,加之大多數家庭都居住於高樓大廈之中,鄰裡間的往來甚少,孩子們戶外活動及與同伴間交往的機會很貧乏,使得孩子們的肢體動作以及合作、交往等能力的發展均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約。
  • 摘錄:幼兒足球和幼兒園體育活動如何進行?
    所以這就叫幼兒體育的實現方式,幼兒體育的打開方式,要是用教小學甚至教大學生的方式去教他們跑、跳、舞蹈、體操以及合作解決問題的能力,這就是小學化,就是大學化,就是不適合幼兒的,效果也會大打折扣。幼兒不適合用正式的學習方式來學習,就是哄著他,讓他做遊戲,而做遊戲的過程中讓他所有的功能都實現。
  • 如何開展幼兒戶外體育活動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教學日記>正文如何開展幼兒戶外體育活動 分頁標題#e#   交換角色比賽,連平時體弱的孩子也不示弱。
  • 陝西漢陰縣鳳臺幼兒園開展體育遊戲培訓活動
    經濟視野網9月14日電(文圖/耿紅梅)體育遊戲活動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教育家杜威說過:「幼兒階段生活即戶外體育遊戲,戶外體育遊戲即生活」。為提高教師的外體育遊戲組織能力和指導水平,更好的發揮體育遊戲功能,激發幼兒的運動興趣,培養幼兒的意志力和創造力,提升幼兒的身體素質,增強幼兒體格。
  • 晉州市第三幼兒園開展幼兒體育教育培訓
    本網訊(通訊員 李小彥) 為增強幼兒體質,規範幼兒動作,更好地促進幼兒平衡、協調、靈敏等動作的發展,12月5日,晉州市第三幼兒園特邀幼兒動作教育平臺的鄭晨老師來園開展幼兒體育教育活動的專項培訓。此次活動,鄭老師語言簡練、提綱挈領,為大家解讀了國家政策,使老師們明白了國家的教育方向。採用大量數據和事例為大家分析了青少幼發展現狀,使老師們明白了幼兒體育教育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感到了責任的重大。最後鄭老師為大家分享了幼兒園動作教育解決方案,分析了幼兒動作發展的特點,為老師們設計體育遊戲活動提供了理論支持。
  • 幼兒園戶外體育活動開展現狀的個案研究
    並要求開展豐富多彩的戶外遊戲和體育活動。響應號召,各地都組織專家對幼兒戶外體育這一領域進行研究實踐。體育活動的形式是多樣的,戶外體育活動是其最重要的部分。它是在戶外開展,以教師直接或間接指導集體活動和分散活動的形式,以基本動作、器械活動及各種體育遊戲為活動內容的一種幼兒園體育活動的組織形式。對3-6歲的幼兒而言,好動是其本性,又因其對活動環境的好探索,所以戶外的體育活動更能吸引幼兒。
  • 民權縣幼兒園被評為「河南省首批幼兒體育活動基地」
    近日,從河南省教育廳傳來佳訊,民權縣幼兒園被評為「河南省首批幼兒體育活動基地」榮譽稱號。近年,民權縣幼兒園通過因地制宜地開展各類幼兒體育教育活動,把健康理念貫徹在一日活動的各環節中。通過體育、衛生、心理健康等健康大教研活動的開展以及「河南省教育廳百城千園.家園共育項目」、「全國幼教365」等活動平臺的搭建,致力培養「健康活潑、勇敢自信、喜歡探究、學會合作」的新一代幼兒,全方位地推動富有特色的園本化家園共育健康體育課程探索,極大的促進了孩子們的健康發展和整體體育教學水平的提升。
  • 羅江區一幼開展「小班體育教學活動的有效性開展」教學研討活動
    四川新聞網消息(劉利萍)為進一步夯實園所教師教育教學基本功,提高其體育教學活動設計與組織能力,全面幫助、促進新教師快速成長。12月18日上午,德陽市羅江區第一幼兒園緊緊圍繞「小班體育教學活動的有效性開展」這一主題,開展了教學研討活動。
  • 淺析在體育活動中如何發展幼兒的創造力
    「積極引導幼兒在多種活動中發展創造力」也已成為廣大幼教工作者的共識。體育活動因其所特有的富動感、有角色、有情節等特點,成為了幼兒喜愛的一種活動形式,體育活動也隨之成為發展幼兒創造力的有效途徑。 由於幼兒的自發體育遊戲具有隨時性,它不需要老師做精心的準備,完全憑幼兒的願望開展遊戲,因此教師可以為幼兒準備一些生活中常見的、幼兒喜歡的物品放置於體育遊戲區內,供幼兒在自發遊戲的時候選擇使用。如我在遊戲區內放置了一些廢棄的塑膠袋、報紙等,孩子有空的時候就會拿起這些材料進行活動。
  • 合肥市幼兒創新體育活動專題研討會
    培養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增強其體質,促進其身心健康。提高幼兒教師合理運用多樣器械組織幼兒園體育活動的能力,2019年10月20日在合肥瑤海區禹州中央城幼兒園特舉辦第一期幼兒園創新體育活動專題研討會,本次活動特邀陳冬年老教授蒞臨指導。合肥市市委機關幼兒園教育集團市委園程紅老師有幸參與此次的培訓。
  • 幼兒體育亟須完整體系支撐
    近日,首都體育學院校長鍾秉樞在北京市兩會上關於對幼兒園園長、幼兒教師和學前教育專業師範生進行幼兒體育與健康教育培訓的提案,引起廣泛熱議。大家在紛紛點讚的同時,把目光聚焦到了幼兒體育上。  重視幼兒身體活動成全球共識  「重視幼兒戶外身體活動已成為全球共識。」接受記者採訪時鐘秉樞說。
  • 甘州區第四幼兒園開展陽光體育互動教研活動
    為提高幼兒戶外活動質量和幼兒體育遊戲的實效性,提升教師觀察指導幼兒體育遊戲的能力,進一步推動幼兒體育遊戲的發展,9月22日,甘州區第四幼兒園開展了陽光體育互動教研活動。活動中教研組進行了交流研討,從疑問中闡述自己的想法,交流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 周村區市南路小學附設幼兒園開展室內體育遊戲活動
    時值2021年開年最強寒潮,天寒地凍,特別是處在新冠病毒反撲的特殊關口,為了增強孩子免疫力,強健孩子體魄,培養幼兒良好品質,1月7日,周村區市南路小學附設幼兒園的教師們結合孩子特點,組織幼兒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室內體育遊戲活動。
  • 2020湖北教師資格考試幼兒結構化問題:如何培養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指出,「開展豐富多彩的戶外遊戲和體育活動,培養幼兒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和習慣,增強體質,提高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強調「培養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是幼兒園體育的重要目標」。 關於如何培養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請你提出一些具體的措施。
  • 家長需求催熱幼兒體育行業
    如何讓幼兒更加科學、有效地參與體育活動,幫助他們自小培養運動習慣,家庭、幼兒園、幼兒體育培訓機構、賽事活動、政府部門等相關方還需要更緊密的結合和發揮各自作用。11月28日上午,武漢塔子湖體育中心,楊女士帶著4歲多的兒子正準備參加本次全國幼兒體育趣味賽總決賽的平衡車比賽。楊女士介紹,她的兒子從兩歲開始玩平衡車,3歲開始參加一些比賽,過去兩年確實遇到了不少困擾。
  • 幼兒動作發展不等同於幼兒體育
    作者:廣州商學院體育與健康研究所所長、教授 莊弼  長期以來,幼兒園沒有體育活動大綱和開展體育活動內容指引,體育項目的運動技能與人類基本動作練習存在混淆不清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幼兒身心的發育。
  • 幼兒競技體育,鍛鍊還是傷身?拔苗助長?
    幼兒園體育活動應該技能大於娛樂,還是娛樂多於技能,值得深入研究 新華社發  幼兒園體育活動應該怎麼搞?近日,一種幼兒園籃球聯賽正在國內部分幼兒園陸續開展,和一般的臨時性課堂遊戲比賽不同,這種聯賽由專門機構組織,模仿成人體育聯賽的形式,甚至,最後還舉辦了全國總決賽。在孩子們玩得不亦樂乎的同時,有家長和專家提出了不同看法,對抗性的體育競技比賽,真的適合幼兒嗎?這到底是不是一種拔苗助長呢?日前在廣東惠州舉行的廣州市青少年基金會南崑山學前教育公益論壇上,幼兒體育健康教育也成了專家們討論的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