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盒名片上千、員工零食費2萬美元,花錢如瀑布的拜騰汽車這次真的...

2021-01-09 手機鳳凰網

| 花朵財經

很多汽車迷對拜騰的印象,緣於那塊堪比客廳電視的中控屏。

而如今看來,拜騰汽車2018年在美國拉斯維加斯國際消費電子展上祭出帶這塊巨型中控屏的M-Byte 概念車時,竟是它短命的3年裡最高光的一刻。

彼時拜騰一戰成名,作為「買屏送車」的肇始者,站在全世界(尤其是中國)消費者對電動車無限熱衷的最高點,拜騰吸引了無數目光——其實儘管它現在雞飛蛋打,但我們仍不能否認拜騰開創了巨型中控屏風潮的事實,這也算是遺產吧。

拜騰之死,2019年上半年已有預兆,當時是2位聯合創始人之一、前寶馬集團工程副總裁畢福康離職,老畢先是成為造車新勢力艾康尼克的CEO,再於上個月出任FF全球CEO。

而近日另一位聯合創始人戴雷的離職,宣告了拜騰果然「敗」了,而且是敗得底兒掉。

姓戴的人跟出行領域的創業似乎有點兒犯衝,都是烽火燎原式的漂亮開場,鑼鼓聲息的安然收場,當然了,戴雷是個歪果仁,但他手中的拜騰和OFO的創始人戴威失敗的路徑簡直太相似了。

OFO失敗的原因有很多,但最重要的兩條,一是創始團隊太敗家,二是管理水平一塌糊塗。

花朵財經總結了一下拜騰失敗的原因,竟然也是這兩條。

尤其是敗家。

而且拜騰敗家動作、敗家速度,都是可以在全世界創業公司史上記上一筆的那種。

一手好牌「敗」得稀碎

前面也說了,拜騰的兩位聯合創始人都是業內大拿,戴雷當過英菲尼迪中國總經理,畢福康是寶馬的「i8之父」,所以這二位資源也是相當好的,尤其在2018年一鳴驚人之後,拜騰曾在一段時間內成為業內的人才高地,特斯拉,蘋果,福特,馬自達,這些國際一流車企的人才一時間都加入了拜騰。

大旗扯起來,第一炮也響了,更別提眾所周知的,這兩年多的時間拜騰融到了人民幣84個億,堪稱該有啥就有啥,這事兒成的概率有點大。

事實上站在2018年問圈裡人,10個有七八個怕是會說,拜騰能成。

然而拜騰正是敗在條件太好,啥都不缺,既然啥都不缺,那就索性可這勁兒折騰,據說拜騰選擇供應商豪奢無比,幾百萬的整車控制器,外包給了開價過億的博世。

當然,在這種作風下,外界反而看成拜騰捨得在研發上下本錢,至於一個創業品牌缺乏了篳路藍縷的精神,偏偏要用百年豪車的標準來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反而在一片喧囂中沒人在乎了。

話說回來呢,某種角度上賈伯斯當年也是這風格,不管不顧成本啊可行性啊之類的必須要實現心中的執念。但賈伯斯的心裡是有很明確的性能和審美的要求的,至於拜騰的要求呢,如果非說有,那就是貴這個字。

這種「偽賈伯斯」風格,如果不清楚拜騰的底細,是頗能唬人的,拜騰的產品一度成為奔馳、寶馬、奧迪等傳統豪華車企內部規劃未來車型的參考之一。

然而就算是賈伯斯,當年也是有在車庫裡捯飭電路板的經歷,創業階段——就算是風投給了很多錢——也要節用為先,這是真理,奈何拜騰實在被錢燒暈了腦子,不只在研發,而且在任何領域都努力「造」。

2018年,拜騰的北美辦公室採購零食花費700多萬美元,要知道拜騰的北美分公司也只有300多人,平均一個人吃了2萬美金的零食。

就算美國物價高,那也不該是這個吃法兒啊?可想而知拜騰的採購部門負責人是多能摟錢。

此外,拜騰中國的員工名片一盒價格就高達上千元,畢福康在外就餐一定會點一瓶店裡面最好的紅酒,去年底在員工工資發不出的時候,戴雷依然坐頭等艙去參加CES展。

這事兒也被汽車圈的評論小王子李想發朋友圈吐槽了,李想說「這麼難的行業,必須訓練一個從18層地獄為起點往上爬的創業企業。」

李想這話說得是極好的,奈何拜騰中國前期太順,融資太簡單,資本蜂擁而上地送錢給拜騰燒,導致拜騰從創始人到各個部門都比賽著花錢,倒好似誰花錢少,誰就是公司的罪人。

據說,在拜騰,預算只需要各部門的VP同意,然後就可以從財務出帳。

要知道,別說在內控及其嚴格的車企,就算在稍有財務常識的創業公司,甚至哪怕是花朵財經樓下炒瓜子的老大爺家裡,財務流程也不可能是「誰都能拿錢去花」,連創始人、CEO都不需要經過的財務流程,公司經費能被糟蹋到何種地步?這真是罕見罕聞、匪夷所思。

別說84億,就算840億,在這種制度下,也只是能撐得時間長一些,「敗」是早晚的。

另外,拜騰的兩位聯合創始人雖然都有在中國工作的經歷,但兩個歪果仁對海外事業部有著非同一般的信仰,中國的造車新勢力公司,國內員工和國外員工罕有比例小於4:1的——理由是一樣的,因為海外人力成本更高——然而拜騰的北美辦公室和南京研發團隊都是約400人的團隊,而且拜騰的北美辦公室權力遠遠大於中國區,但幹活的效率又不如中國團隊。

這種德才不配位的中國—海外倒置導致外企在中國折戟沉沙的情況並不少見,但拜騰的兩位創始人依然義無反顧地一直讓北美團隊擁有著決定性的權力。然並卵,北美團隊基本上成了拜騰整個架構中最拖後腿的那個環節。

現在的拜騰已經成了被熊熊大火架起來的鐵殼,但也不能說沒有一絲絲希望,據稱一汽集團正準備給拜騰續命,江湖傳聞稱,一汽方面認為「拜騰」這個名字很敗,所以如今改成了「盛騰」,這樣就很勝了。

不可否認的是,拜騰的M-buyt的設計即使放到如今,還是頗有一戰之力的,而且燒光了84億,也給拜騰留下了擁有全自動化生產能力的南京工廠,現在拜騰的兩個老外創始人終於離場,這也使得原中國管理團隊終於能掌握大權。所以,儘管如今的造車新勢力成功概率並不大,但拜騰倒真的迎來了一絲希望的曙光。

這個神奇的電動汽車牌子會徹底消失嗎?它會以「盛騰」的模樣浴火重生嗎?花朵財經將持續關注。

相關焦點

  • 拜騰倒在揮霍上?每個員工每月零食花1.3萬,理想卻摳到啥錢都省
    而對於傳統車企而言,儘管新能源汽車是未來趨勢,但是在新能源汽車遭遇市場瓶頸的時候,還有傳統汽車作為業務支撐,等待新能源汽車技術的進步或者新風口的來臨。情況相對比較慘澹的就是造車新勢力了,這些車企本身就是追逐風口或者是補貼來的,如今補貼大退坡、風口已過,那些沒能「上岸」的造車新勢力就只能被迫出局了。最近一段時間,拜騰和賽麟兩家造車新勢力車企無疑處在輿論的最中心。
  • 「無德圈錢」的拜騰改名「盛騰」捲土重來,豪車M-Byte有望量產
    而它實則就是在6月底已經暫停中國區業務的「拜騰」註冊的全新科技公司,擬融資20億元,而目的則是為了加快節奏量產M-Byte,助力拜騰「起死回生」。 三年不到燒光84億元 拜騰的豪車夢破滅 汽車行業勢必是一個極為燒錢的行業,而作為新勢力的一些品牌涉及到造車,那投入更為龐大。
  • 澆滅拜騰之火的四桶冷水
    但是在拜騰這個創業公司身上,我們很難感受到這種創業艱難,我們看到是一場美輪美奐的華麗與浪漫:拜騰上海品牌店開業,所有人員服裝都是定製,從德國進口,量身定做;拜騰員工名片必須使用進口環保材質,價格是每盒1,000元,一盒名片相當於一部手機;2018
  • 富士康2億美元接手「山芋「拜騰
    2021年1月4日,富士康科技集團在官微宣布與拜騰汽車、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定,推進拜騰汽車首款車型M-Byte的量產製造工作,並擬在2022年第一季度前實現拜騰首款新能源汽車整車M-Byte量產。根據該協議,富士康將提供先進位造技術、運營管理經驗和產業鏈資源,全方位支持拜騰首款車型M-Byte的量產製造。有媒體報導,富士康本輪投資的規模在2億美元左右。
  • 拜騰汽車|移花接木之術
    「玄不救非,氪不改命」,將這句話套在拜騰汽車身上顯得恰到好處。經歷過84億元打了個水漂,拜騰汽車如今又將期望寄托在「改名」後的盛騰汽車上。有錢有魄力,有造車資質,有一汽集團這樣的合作夥伴,還有在南京的造車工廠,拜騰汽車「萬事俱備」,只可惜「東風」未至,來了「西風」。「疫情」之風颳倒了無數新興車企,也給了拜騰汽車致命一擊。拜騰汽車的聯合創始人戴雷和畢福康一定未曾料想,當初制定的宏偉藍圖也會成為量產汽車願景的攔路虎。
  • 原本是最有潛力的豪華造車新勢力,拜騰也倒下了,停工停產6個月
    在6月底,拜騰公司的CEO戴雷就給全體員工發送了郵件,內容則是宣布拜騰中國區將停工停產六個月,一千多個員工當中只會保留小部分繼續留守,以此來維持公司最基本的日常運轉。這個消息出來之後,員工內部都沸騰了,大家都表示不敢相信,沒想到公司最後還是沒能逃過倒下的厄運。
  • 拜騰汽車回應欠薪:因融資有延遲 會儘快妥善解決
    來源:新浪科技相關新聞:傳拜騰拖欠員工工資數月,涉及人數達千人 新浪科技訊 6月23日午間消息,針對欠薪傳聞一事,拜騰汽車對新浪科技回應稱,管理層和股東正在積極應對並透露,拜騰汽車目前仍處於C輪融資階段,因為受到疫情的影響,融資計劃也有所延遲。根據界面的報導,拜騰汽車已經拖欠數千名員工長達數月的工資。此前,拜騰汽車執行長戴雷在接受採訪時曾表示,造車行業在過去幾年確實存在泡沫,現在是一個擠出泡沫的過程,「未來有幾家車企被淘汰,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 拜騰:扶我起來,我還有救……富士康:好的!
    但對於少部分後繼無力的造車新勢力來說,是苟延殘喘,甚至面臨倒閉的一年,譬如拜騰汽車。全媒體記者留意到,1月4日,拜騰汽車與富士康科技集團、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同時據彭博社較早報導,富士康有意與拜騰汽車商討對後者注資事宜,預計注資金額高達2億美元。若落實,拜騰將得到短暫的「續命」資金。
  • FMC公布汽車品牌中英文名稱—拜騰BYTON
    蓋世汽車訊 9月7日起新能源汽車市場又多了一個新品牌——BYTON拜騰!這是電動汽車初創公司Future Mobility Corporation(以下簡稱 FMC)沉寂多日後,再次為業界帶來的一則重磅消息。
  • 拜騰倒在量產前夕:燒光54億 核心骨幹外員工留職待崗
    公開信息顯示,拜騰汽車此前完成Pre-A輪、A輪和B輪融資,累計融資金額約為54億元。2019年初,戴雷曾表示正在進行C輪融資,目標是在2019年年中完成,並計劃在當年第四季度推出量產車型;當年9月,拜騰汽車發布消息稱C輪融資即將結束,預計融資規模為5億美元;2020年1月,拜騰汽車又宣布與日本丸紅株式會社達成戰略合作,其將參與拜騰汽車的C輪融資。
  • 官宣牽手富士康之後 拜騰近期擬組建合資公司「富騰」
    拜騰官方表示,富士康注資拜騰後,將有助於推進首款車型M-Byte的量產進度。   1月5日下午,蓋世汽車獨家獲悉,拜騰臨時組織召開了近1個小時的中國區內地員工電話溝通會議,約有百餘名員工參加。據悉,拜騰聯席CEO丁清芬、南京知行電動汽車有限公司董事應展望、南京盛騰汽車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法人段連祥等人出席了此次會議。
  • VP年薪50萬美元,成果幾乎為零,矽谷成造車新勢力大「黑洞」
    如果當時不採取行動,蔚來估計現在連這700多人的工資都發不起,按人均1萬美元/月來計算,一個月得5000萬人民幣。 設立辦公室後,造車新勢力就開始大舉「挖角」各路人馬,翻番起步的薪水甚是誘人,蘋果、特斯拉、谷歌、高通、Uber等公司的華人更是首要目標,拜騰智能汽車用戶體驗副總裁叢仁浩從蘋果加入拜騰汽車之初,拜騰汽車給出了高於一般副總裁1-2倍的薪水。
  • 拜騰全員待崗 停工停產期延至2021年6月30日
    【EV視界報導】深陷於融資和生產運營重大危機之中的拜騰,2020年12月31日發布《中國區停工停產延期通知書》稱,公司自2021年1月1日起,停工停產時間將延至2021年6月30日。在此期間,中國區內地員工待崗,不予安排工作。
  • 拜騰註冊新科技公司「盛騰」,擬融資20億量產M-Byte
    作者 | 張一 編輯 | 李歡歡 中國區停止運營,僅餘留崗值守員工約100人,不過,拜騰並未真正「停擺」。 8月24日,未來汽車日報(ID:auto-time)獨家獲悉,拜騰汽車已經申請註冊成立新科技公司,命名為「盛騰」,預計8月底領取法人營業執照。
  • 建築學,花錢如瀑布的專業
    以及 為什麼同專業的學長學姐們幾乎 整天泡圖書館 泡專教 攤在電腦前趕圖 這麼清心寡欲、成天修仙 看上去幾乎不外出花錢
  • 數百人留職停薪,拜騰新車會不會「跳票」?
    這塊比很多人家裡電視都要大的屏幕,出現在拜騰的概念車型拜騰M-Byte上,同時這也是拜騰即將在本年年中推出的一款量產車型。但是近日,拜騰方面卻傳出一條消息:受疫情影響,將對其位於美國聖克拉拉研發中心的數百名員工採取留職停薪措施,此次停工大約有一半的人員受到影響,領導層還將面臨80%的集體降薪。據悉,這部分被削減的工資將用作公司C輪融資。
  • 拜騰汽車發內部郵件:停工停產期延至2021年6月30日
    拜騰汽車發內部郵件:停工停產期延至2021年6月30日 據蓋世汽車報導稱,在2020年12月31日,拜騰發布了一封內部郵件《中國區停工停產延期通知書》,拜騰通知中國區(不含香港)全體員工,公司自
  • 拜騰全員降本,核心股東全力推進公司重組
    董事會已經敲定並通過了拜騰汽車採取全員降本以推進重組的方案。 文/馬騰飛 牽動多方關注的新造車企業拜騰BYTON,正以保留部分核心骨幹,其餘員工停薪留職的方式全力推進重組,將有望迎來扭轉命運的關鍵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