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因為疫情的影響,有不少企業都宣布破產甚至倒閉,這其中就有造車新勢力拜騰。在6月底,拜騰公司的CEO戴雷就給全體員工發送了郵件,內容則是宣布拜騰中國區將停工停產六個月,一千多個員工當中只會保留小部分繼續留守,以此來維持公司最基本的日常運轉。這個消息出來之後,員工內部都沸騰了,大家都表示不敢相信,沒想到公司最後還是沒能逃過倒下的厄運。
其實拜騰倒下的前兆已經預示得比較明確了,之前就因為疫情原因拖欠了不少運功的工資,矽谷的團隊後來也宣布解散,而且一直定於2020年中上市的首款量產車也沒見蹤影。最重要的是,從2019年開始就已經在進行的C輪融資也沒有進行最終確定。可以說拜騰的資金應該一直在短缺中,進入疫情之後這個問題更加嚴峻。一直撐到2020年中這個階段,也總算是沒辦法繼續維持了。
想當初,拜騰這個公司可是十分風光,公司最開始採用了明星高管,CEO是寶馬I8之父,總裁曾經是英菲尼迪中國總經理,設計副總裁也曾經擔任過寶馬的設計副總裁。可以說是聚集了一堆大牛人物。同時宣布造出來的車型也會非常高端,光是中控屏的尺寸就達到了48英寸,吸引了大家的廣泛關注。
為了搭配上品牌的高端調性,無論是供應商還是公司內部都要求最好和最貴原則。拜騰上海首個品牌店開業的時候,全部店員的服裝都是量身定製,從德國進口的。而且名片也要求用進口環保材料,一盒名片的價格都達到了上千塊。同時,300多個人的北美辦公室光是零食採購費都要花掉700多萬美元。這些數據加在一起,打造出了拜騰這個高端、土豪的品牌形象。讓人沒想到的是,短短幾年時間,拜騰就沒支撐下去。錢倒是花沒了,車還沒看到影子。
讓拜騰極速倒下的幾個原因如下,首先就是資金短缺。充足的錢是電動車創業成功的必要條件,如果後面沒有足夠的資金支撐,那麼前端再牛也沒辦法將車子造出來。從2016年成立到現在,拜騰一共融資了80億元,同時還得到了當地政府各種支持,但還是遠遠不夠。看看競爭對手蔚來,累計融資已經超過了400多億。而小鵬、理想等品牌也拿到超過100億的投資。所以拜騰這80億還不夠公司內部折騰的,用來造車其實是遠遠不夠的。再加上遇到今年惡劣的市場環境,整個公司瞬間就傾覆了。
其次就是時間,拜騰206年宣布成立,2017年才發布品牌,搭建團隊。到了2018年才有了概念車的樣子,時間上整體都晚於國內同行。所以在爭取投資人的時候,它們就已經晚了一步,經常要面臨一個最關鍵的問題,為什麼要投資你而不是小鵬、蔚來?而在2019年的C輪融資中,拜騰也敗給了時間,經常會被投資人拖一拖,直到疫情爆發再無轉機。
最後就是團隊,雖然拜騰的明星高管很吸引眼球,但這些團隊是全球化的,彼此之間很容易影響進度。傳統公司有他們的工作習慣,而垮國高管公司也有自己的標準。彼此之間的節奏和效率很可能不太匹配,如果背後沒有大資金的支撐,其實也很難相互協調儘快完成工作。作為原本最被看好的造車新勢力,拜騰的倒下實在讓人唏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