敗光84億沒造出車,央視點名,要造48寸大屏的新能源車企宣布停工

2020-12-17 車300

6 月 29 日,拜騰汽車 CEO 戴雷組織召開了中國區全體員工電話溝通會,戴雷表示,經過公司股東和管理層的溝通,公司決定自 7 月 1 日起暫停中國內地業務運營。停工停產期間,大部分中國區員工將待崗,僅有小部分員工留崗值守,維持公司最基本的職能運轉。

「這是一個非常艱難的決定,公司因融資計劃未如期完成面臨很大的經濟壓力,需要暫時停止業務運營,並利用這段時間和股東共同商議,梳理下一步的發展方向,包括繼續商討公司的重組方案。」CEO 戴雷說。

拜騰汽車,還沒有騰飛就要拜拜了?

讓我們來回憶一下拜騰剛出現在大眾視野時的場面。

2017 年 9 月,南京知行新能源技術開發有限公司發布了旗下的新能源汽車品牌——拜騰。在次年的美國拉斯維加斯國際消費電子展上,拜騰帶來了品牌的第一部概念車,BYTON M-Byte。

除了令人眼花繚亂的人臉識別、手勢控制,最吸引人眼球的莫過於那個長 125 釐米、高 25 釐米的 48 英寸大屏。

一時間拜騰成為汽車行業的焦點,儘管這只是一臺概念車,但外界已經開始對拜騰的量產車充滿了期待。

從概念車 BYTON M-Byte 誕生之後,拜騰布局自己的速度越來越快,先後在北美、亞洲,歐洲都有了自己的「落腳點」。

拜騰在 2016 年 12 月獲得了 Pre-A 輪投資,之後在 2017 年 8 月,拜騰汽車獲得共計 2.4 億美元的 A 輪投資,投資方包括蘇寧、豐盛控股等;2018 年 6 月 11 日,拜騰汽車宣布完成由一汽集團領投的總額達 5 億美元的 B 輪融資。但近兩年,拜騰汽車在資金方面遇到了難題。

儘管拜騰多次對外透露其規模為 5 億美元的 C 輪融資計劃,但這一計劃本該於 2019 年年中完成,直到現在資金也未能完全到位。受限於資金短缺問題,原本定於 2019 年年底實現 M-Byte 量產投產的計劃延長到了 2020 年年中。但按照目前的形勢看來,這一計劃仍不能如期實現。

自成立以來,拜騰歷經 4 輪融資,總金額達到 84 億,但是發布的的 M-Byte SUV 和 K-Byte 轎車至今沒有實現量產交付,不得不被廣大消費者詬病「畫大餅」,被網友戲稱為「PPT 造車」。

如今拜騰面臨危機,工廠停擺、員工討薪、資金困難等問題頻發,這些標籤恐怕是撕不下來了,扭轉新概念更是無從談起。

從博郡到賽麟,從眾泰再到拜騰,這些車企被市場裹挾著前進,也曾聲名鵲起,最終又都藉藉無名,汽車市場的發展道路從來都不平坦,這些車企被巨浪拍倒在岸邊,也是無可厚非的事情。

相關焦點

  • 傳統車企:在「舊」能源的框中造「新」能源車
    圖文:拐子 編輯:顏覃 數年前,當新能源汽車市場在國內興起,造車新勢力百花齊放的時候,筆者曾有個觀點——「好的新能源汽車產品,還得看傳統車企」。
  • 新能源車的風口讓傳統車企相形見絀,到底是泡沫過大還是傳統老去
    現行羅列全球車企市值前五排行榜,新能源汽車企佔了其中三家:①特斯拉 5200億美元;②豐田汽車 2000億美元;③大眾集團 960億美元;④比亞迪 750億美元;>⑤蔚來 720億美元。從數據上來看,無論是汽車銷量,還是淨利潤,電動車企都遠遠無法和傳統車企相提並論,資本市場卻給電動車如此高的估值,前次這種行業普遍高估值還要追溯到2000年的網際網路行業泡沫,後期的結局想必大家都知道一個詞就是「慘不忍睹」。
  • 2020,多少新能源車企倒在風口中?
    隨著新能源汽車政策補貼的逐年降坡、特斯拉強勢進入國內市場和「黑天鵝」疫情的爆發,讓已陷入「黑暗寒冬」的新能源汽車行業雪上加霜,以至於在今年初業內就傳出一個聲音——「2020年將是國內新能源車企生死攸關的一年」。 今年有多少家新能源車企能活下來,成為關注的焦點。
  • 2020,有多少新能源車企從風口中「摔下」?
    今年6月,前途汽車和博郡汽車相繼被曝出破產清算的消息;緊接著賽麟汽車在7月被曝出遭法院查封;而到了年底,長江汽車和眾泰新能源也相繼宣布破產。回過頭來看,這些「倒下」的車企在一開始走上這條賽道時,無外乎都是光彩熠熠,眾泰新能源甚至在2009年入選國家工信部首批《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範推廣應用工程推薦車型目錄》公告,一時間成為了優等生。
  • 傳統自主車企VS造車「新勢力」冰火兩重天?
    來源:成都商報圖集 力帆股份、眾泰忙重整,理想汽車、小鵬汽車相繼IPO傳統自主車企VS造車「新勢力」 冰火兩重天?招股書顯示:小鵬汽車的創始人、董事長兼CEO何小鵬持股31.6%,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寶持有其14.4%的股份,為第二大股東。如果小鵬汽車上市成功,那麼它會成為繼蔚來汽車(NIO.US)、理想汽車(LI.US)後,第三家在美國上市的新勢力車企。記者注意到,在這3家新能源車企背後,它們的大股東中分別有國內三家網際網路巨頭:騰訊、美團和阿里巴巴。
  • 日本八大車企停工停產——疫情深淵漫延
    在全球各地遭遇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打擊下,世界各國車企似乎無疑倖免的遭到影響。據央視財經報導,此前已有部分車企宣布停產的日本國,再因疫情蔓延致海外零部件供應短缺,使得停產車企誇大至八家。此前,因受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影響,海外需求驟減。
  • 造新能源車真的很燒錢嗎?沒國家補貼,就是等死?
    從今年上半年的銷量數據來看(1-6月汽車產銷分別下降16.8%和15.8%),其中,有9家車企銷量為0,16家車企銷量小於100輛,34家車企銷量小於1000輛。中國車市呈現出一線下壓,二線萎縮,尾部出局等情形。
  • 寶能砸了500億入局造新能源車,so what?
    比起董小姐為造車幾乎All in的態勢,寶能的締造者也不遑多讓,短短一年時間,開出500億計劃,收購一個整車品牌,新能源車產業的故事已繪出一個藍圖。2017年3月20日,寶能汽車有限公司成立。公司法人陳琳是前海人壽監事會主席、姚振華的老部下、寶能潮汕幫中的「自己人」。
  • 原本是最有潛力的豪華造車新勢力,拜騰也倒下了,停工停產6個月
    今年因為疫情的影響,有不少企業都宣布破產甚至倒閉,這其中就有造車新勢力拜騰。在6月底,拜騰公司的CEO戴雷就給全體員工發送了郵件,內容則是宣布拜騰中國區將停工停產六個月,一千多個員工當中只會保留小部分繼續留守,以此來維持公司最基本的日常運轉。
  • 新能源車企集體增發股票融資,補充運營及研發費用
    小鵬汽車擬增發4800萬ADS除了成立時間不長的「造車新勢力」外,宣布增發的還有像比亞迪這樣的國內新能源汽車龍頭企業。比亞迪披露公告稱,證監會已受理此次H股增發申請無獨有偶,中國新能源車企之外,全球新能源汽車「領頭羊」特斯拉也向SEC提交文件,表示其與高盛、花旗等銀行達成了股權分配協議,擬增發股份,預計籌資至多5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27.4億元)。
  • 造車行業的十個新詞彙|告別2020
    關鍵詞:瘋漲 幾天前,央視財經頻道報導,美股新能源車板塊今年漲幅超85%。沒人會否認,今年是中國造車新勢力的上市年,更是全球造車新勢力的瘋漲年。 去年還是「中國最慘」,上半年「現金不足」的蔚來,下半年簡直好運連連,不僅喜提70億元融資,更搖身一變成為了全球市值第四的車企。
  • 買新能源車除了考慮造車新勢力外,你還可以考慮它
    今天,我們就來聽聽80後 騰勢X車主的真實講述——他眼中的 騰勢X,究竟是一輛怎樣的車? 當下的年輕人,早已對隨大流的審美和行為標準嗤之以鼻——我們為什麼要跟別人一樣,別人就是理想的參考標準麼?
  • 造車新勢力再現收購案 生產資質到底值多少錢?
    隨著資本進駐汽車市場「造車新勢力」備受關注,特別是在疫情籠罩的2020年以新能源車為代表的造車新勢力表現尤為突出,每個月初都會率先曬出連續增長的銷量成績,這除了與消費者分享喜悅外更多的也是為了讓投資人看到。巨額的融資為造車新勢力不斷前行保駕護航,解決人員、技術等諸多難題,甚至造車新勢力夢寐以求的生產資質也能通過它來解決。
  • 造車新勢力的2020年:資本熱捧/銷量暴漲 長期向好
    最瘋狂的一天,截至11月25日當天收盤,蔚來成為全球市值第四的車企,同時坐上中國車企市值第一的寶座。與蔚來一樣驚豔四方的還有小鵬和理想,小鵬最高市值達到519.4億美元,理想最高達365億美元的市值;而威馬即將在2021年初成為登陸科創板的第一家新能源車企業,目前正在接受上市輔導。
  • 廣州基地延期投產 寶能「造車」為何被發改委點名
    國內新能源車市跌宕起伏,大環境不斷變化,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眾多車企的投資計劃和進展。近日,國家發改委下發的《關於開展新能源汽車整車生產及項目情況調查的通知》(下稱《通知》),要求各地發改委在11月18日前向國家發改委產業司上報各地新能源汽車的投資情況,這在汽車圈一石激起千層浪。
  • 廣州基地延期投產 寶能"造車"為何被發改委點名?
    國內新能源車市跌宕起伏,大環境不斷變化,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眾多車企的投資計劃和進展。這次《通知》點名的恆大、寶能,共同特徵是從房地產行業跨界到新能源汽車領域來造車,而且在全國多地上馬新能源汽車項目。一家車企老總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談到,國家發改委具體調查的內容不清楚,不過,聽說主要是調查企業是否存在借投資新能源汽車圈地的情況。
  • 48寸大屏國產車馬上量產,這價格你覺得咋樣?
    都說2019年是造車新勢力生死之年;沒有量產車交付就很容易倒下。不知道是不是被這不濟的市場嚇到了。2019年才開始沒幾天,非常勤奮的拜騰汽車攜首款量產車 BYTON M-Byte亮相於2019 美國拉斯維加斯國際消費電子展(CES展),開啟造車新勢力在新年裡的第一波新氣象。
  • 戰疫 車企在行動|新能源車基金指數指向何方?蔚來小鵬等仍拼命...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孫斌 於建平 北京報導雖然新能源車企的全面復工還箭在弦上,但持續幾周的證券市場,絲毫沒能阻擋買家建倉/換倉新能源ETF的腳步,行業指數基金取名也是足夠拼,新能車、新能源車、新汽車名字都被擠佔,從現狀看,鋰電材料等上遊行業估值近幾周明顯受到了炒家的物價哄抬
  • 華山論劍 | 盤點2020之造車新勢力:格局已定?
    目前已有超過12個國家、25個地區宣布或制定了禁售燃油車的時間表。英國、丹麥、冰島、愛爾蘭等國家均計劃2030年後禁售燃油車。 市場上的表現更是明顯,今年,在特斯拉爆發式增長帶來的餘熱下,新造車勢力也由衰轉盛,從瀕臨破產、不被看好,到股價接連翻倍、市值迅速飆升,甚至超越福特等眾多傳統車企巨頭。 「過山車」式的命運,通常發生在傳統車企要經歷幾十年的時間,而在新造車勢力上僅經歷了短短幾個月。
  • 特斯拉自造電池,會對國內新能源車造成壓力嗎?
    「矽谷基因」遇到「中國速度」,特斯拉市值一路突破900億美元,已經超過美國兩大傳統汽車巨頭通用與福特市值之和。中國媒體界也普遍開始了一種「特斯拉焦慮」,關於「狼來了」的聲音不絕於耳,將特斯拉入華看作是壓垮中國本土造車新勢力的最後一根稻草,也是傳統車企轉型路上的「野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