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月 29 日,拜騰汽車 CEO 戴雷組織召開了中國區全體員工電話溝通會,戴雷表示,經過公司股東和管理層的溝通,公司決定自 7 月 1 日起暫停中國內地業務運營。停工停產期間,大部分中國區員工將待崗,僅有小部分員工留崗值守,維持公司最基本的職能運轉。
「這是一個非常艱難的決定,公司因融資計劃未如期完成面臨很大的經濟壓力,需要暫時停止業務運營,並利用這段時間和股東共同商議,梳理下一步的發展方向,包括繼續商討公司的重組方案。」CEO 戴雷說。
拜騰汽車,還沒有騰飛就要拜拜了?
讓我們來回憶一下拜騰剛出現在大眾視野時的場面。
2017 年 9 月,南京知行新能源技術開發有限公司發布了旗下的新能源汽車品牌——拜騰。在次年的美國拉斯維加斯國際消費電子展上,拜騰帶來了品牌的第一部概念車,BYTON M-Byte。
除了令人眼花繚亂的人臉識別、手勢控制,最吸引人眼球的莫過於那個長 125 釐米、高 25 釐米的 48 英寸大屏。
一時間拜騰成為汽車行業的焦點,儘管這只是一臺概念車,但外界已經開始對拜騰的量產車充滿了期待。
從概念車 BYTON M-Byte 誕生之後,拜騰布局自己的速度越來越快,先後在北美、亞洲,歐洲都有了自己的「落腳點」。
拜騰在 2016 年 12 月獲得了 Pre-A 輪投資,之後在 2017 年 8 月,拜騰汽車獲得共計 2.4 億美元的 A 輪投資,投資方包括蘇寧、豐盛控股等;2018 年 6 月 11 日,拜騰汽車宣布完成由一汽集團領投的總額達 5 億美元的 B 輪融資。但近兩年,拜騰汽車在資金方面遇到了難題。
儘管拜騰多次對外透露其規模為 5 億美元的 C 輪融資計劃,但這一計劃本該於 2019 年年中完成,直到現在資金也未能完全到位。受限於資金短缺問題,原本定於 2019 年年底實現 M-Byte 量產投產的計劃延長到了 2020 年年中。但按照目前的形勢看來,這一計劃仍不能如期實現。
自成立以來,拜騰歷經 4 輪融資,總金額達到 84 億,但是發布的的 M-Byte SUV 和 K-Byte 轎車至今沒有實現量產交付,不得不被廣大消費者詬病「畫大餅」,被網友戲稱為「PPT 造車」。
如今拜騰面臨危機,工廠停擺、員工討薪、資金困難等問題頻發,這些標籤恐怕是撕不下來了,扭轉新概念更是無從談起。
從博郡到賽麟,從眾泰再到拜騰,這些車企被市場裹挾著前進,也曾聲名鵲起,最終又都藉藉無名,汽車市場的發展道路從來都不平坦,這些車企被巨浪拍倒在岸邊,也是無可厚非的事情。